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π-核散射的Δ33准门口态的概念。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下,计算了Tπ1ab=163、220、240、254、303、380MeV的π--16O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与实验大致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广了W. Weise等人处理π核散射的方法,把它用于研究(p,π)反应,并用此方法计算了3He(P,π+4He(Tp1ab=415MeV)的角分布。所得角分布的形状与实验符合,绝对值比实验值大3-5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π核散射的微观描述,计算了Tπlab=240、343MeV时π+-16O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  相似文献   

4.
α粒子模型下的π--12C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独立α粒子模型波函数,在Glauber理论下,计算了共振区内一系列能量(Tπ=-120、150、180、220、260MeV)下的π--12C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理论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在截面对于波函数敏感的低能区域,本文结果比前人同类结果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低能π分子(Tπ=80,70,50MeV)被原子核散射时库伦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我们在以前计算低能π散射的结果中,对于Tπ=50MeV的角分布曲线的谷附近发生的理论与实验的偏离,不是由于忽略库伦效应所致。此外,除了对于50MeV角分布的小角度外,在这一能区库伦效应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G.E.Brown和W.Weise的π-核散射理论推广应用到(π,N)反应上,计算了Tπ=100、200、290MeV时的4He(π-,n)3H反应的角分布,并与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180MeV和230MeV的π在18O上的非弹性散射到2+(1.98MeV)激发态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对π+的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分布半径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8.
The spin polarized β-emitting mirror nuclei 12B(Iπ=1+,T1/2=20.18 ms) and 12N(Iπ=1+,T1/2=11 ms) are produced by the low nuclear reactions 11B(d, p) 12B and 10B(3He,n) 12N and by selecting the projectile energy and the recoil angle. Their magnetic moments are measured by the β-NMR technique. The magnetic moments obtained after Knight shift correction are μ(12B)=1.001(17) μN and μ(12N)=0.4571(1) μN. The calculation using the existing shell model could not reproduce the measured magnetic moments for 12B and 12N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Glauber理论近似下讨论了在π-13C的非弹性散射过程中, 13C的9.5MeV能级激发的理论描述问题. 认为到9.5MeV能级的跃迁是半相干的一步过程. 对于初末态核结构, 选用了弱耦合的核模型, 在Jπ=7+/2的假设和Γ(v)=1/2Γ(s)的近似下计算了180MeV的π±13C上非弹性散射(9.5MeV)的微分截面, 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发现符合不是太满意的, 我们认为矛盾主要是由于没有考虑自旋效应, 即跃迁核子的自旋状态改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微子实验可能产生了中性和带电重轻子,我们讨论了每“行”有四个元素,如 ve,e-,E0,E- vμ-,M0,M- vτ-,T0,T- ……的轻子模型.非对角中性流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文章提出的SU(2)×U(1)模型中,μ→eγ,仍可用Bjorken-Lane-Weinberg机制压低,重轻子的产生截面基本上与实验符合.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SU(3)×U(1)及具有更高对称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Glauber多次散射理论和相干涨落核模型,计算了能量在(3,3)共振区的π+介子在16O和18O靶核上引起的双电荷交换反应截面。理论计算的18O(π+-18Neg.s.16O(π+-16Neg.s.反应截面的比值,很好的符合实验值。理论预言了18O(π+-18Neg.s.微分截面角分布在角度为23°附近有极小值,实验表明了这个极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230MeV的π到18O的2+(1.98MeV)激发态上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和π+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半径的变化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议轻子电磁自能通过((δm)/m)=(1/(2π))n-b 与量子数 n 联系起来,其中 b 为待定常数.并建议动量截断值 M 与引力常数 k 和精细结构常数α的联系为 M=(?).得到了带电轻子质量公式(?).利用 e-和μ-质量的实验值和α值作输入,给出计算值 k=(6.67231±0.00026)×10-8 cm3g-lsec-2和mτ=(1782.306±0.078)MeV,与观察值 k=(6.6720±0.0041)×10-8cm3 g-1sec-2和 mτ=(1782-4+3)MeV 很好符合.公式预言第四个带电轻子质量应为 m=(11725.47±0.51)MeV 可以在最近的实验中检验。本文还对所建议的质量公式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SU(6)对称理论讨论了四重子系统, 为分析实验普提供了一种方法. 利用ΛΛ4H, ΛΛ4He, Λ4He和4H的基态是在SU(6)的同一个不可约表示中, 从Λ4H, Λ4He和4He的实验资料可以求出ΛΛ4H和ΛΛ4He的质量. 计算表明Jπ=0+双Λ超核ΛΛ4H和ΛΛ4He不象有束缚态.  相似文献   

15.
用相干结构波函数和格劳伯尔近似, 研究了18O(π+, π-) 18Ne(2+1, 1.89MeV)反应, 发现核结构对π核双电荷交换四极跃迁有重要影响, 多次散射机制能解释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Δ33准门口态模型[1]近似下, 计算了(3.3)共振区的π-12C弹性散射的T矩阵, 着重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角分布、总截面的影响. 这些参数反映了π核相互作用中多体修正和在核介质中Δ(1232)与核子相互作用的性质, 理论结果与实验材料符合是满意的. 特别有兴趣的是: 为了符合实验材料, 尤其是解分布, 发现原子核中Δ(1232)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强度VΔLS必须是正的, 不同于核子的负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 Glauber 理论计算和分析了能量为260和280 MeV 的π-12C 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海拔3220米的实验室里,用磁谱仪动量予选装置和多板云室,对落在0.23m2面积上的单根荷电强子进行了观测.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修正以后,得出在10—20 GeV/c之间,荷电强子的负正比为:N-/N+=0.53±0.05.当认为N+只包含有P和π+,N-是π-,而且Nπ+/Nπ-=1时,推算出Nπ-/Np=0.9±0.1.若π-积分谱的形式为j(>p)=Kp-r,估算出在5—20 GeV/c的动量范围,r(?)2.3.本文也对荷电强子的积分流强作了粗略的估计,其结果是:jp+π(>12 GeV/c)=(7.4±0.7)×10-5cm-2·st-1·s-1.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环形固体径迹探测器,通过238U(α,2n)反应,测量了240mPu的半衰期和激发函数.定出半衰期T1/2=3.5±0.5ns.它与基态的能量差Ei=3.2±0.5MeV.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 A(p,π-)B 反应的两核子模型,给出了反应矩阵元的约化和与核结构的关系.在平面波近似下,计算了入射质子能量为185 MeV 时的13C(p,π-14O(O+基态)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