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3,5-二甲氧基溴化苄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和水解等3步反应,以38%的总收率合成了Moracin M。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初步测试了Moracin M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IC50=0.0433mg/mL),优于阳性对照药VC,且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
陈琳  闵曼  林吉娣 《应用化学》2020,37(12):1420-1425
合成了3-氨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共11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2b、2d、2e)为新型香豆素芳酰胺类化合物。 通过猝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和羟自由基实验考察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b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超出或接近对照品维生素C,而衍生物2a、2b和2c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母体。 故酰化可提高3-氨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抗氧化性能,尤其是普遍提高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氢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本文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和取代反应生成4’-二甲氨基呋喃查尔酮(2)后,与水合肼环化得到二氢吡唑中间体(3),再酰化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5-(2-呋喃基)-3-芳基-4, 5-二氢-1H-吡唑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DHHP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b和4c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活性相当(IC50值分别为7.84μM和10.52μM),而化合物3、4b、4c和4d在浓度为4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4.
延玺  李玉梅  于静  丁万见 《化学学报》2007,65(17):1845-1850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溶性的3'-磺酸钠-4',7-二羧甲氧基异黄酮(L1)和3'-磺酸钠-4'-羟基-7-羧甲氧基异黄酮(L2), 采用IR, UV,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和母体大豆甙元(D)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free radical, 简称DPPH)的清除活性; 并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在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电荷布居分析, 计算了它们抽氢反应的生成热(∆Hf), 从而从理论上探讨了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两种水溶性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要优于母体大豆甙元, 对于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和理论结果都显示其清除活性要优于大豆甙元.  相似文献   

5.
月季花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追踪为指导分离和纯化了月季花中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成分. 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 采用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它们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1, 2, 4和9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马逢时  李家明 《合成化学》2019,27(9):698-703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利用基于受体结构的理性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吡嗪-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6a~6f)。以2-甲基吡嗪和不同取代的芳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自由基卤代反应、醚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6a~6f,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表征。体外药效筛选结果显示:6a~6f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中(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 苯丙烯酸(6a)和3-(2-吡嗪甲氧基)-4-甲氧基-苯甲酸(6e)的活性优于奥扎格雷和阿魏酸。(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苯丙烯酸(6a)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优于化合物(E)-3-(4-(吡啶-3-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7.
李敏欣  黎勇坤  刘蓓  尹芃程  高慧  毛泽伟 《化学通报》2019,82(11):1043-1046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茋类化合物。为了寻找活性较强的新型分子,以白藜芦醇为原料出发,经Vilsmeier甲酰化和Knoevenagel缩合,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香豆素类白藜芦醇衍生物 (E)-7-羟基-5-(4-羟基苯乙烯基)香豆素(3a-3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化合物3a具有与地塞米松相当的抗炎活性,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卢昂  陈壮志  巫秀美  马秀英  赵昱 《化学通报》2022,85(10):1261-1266
应用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研究阐明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 compounds, FCs)的子结构指纹(Substructure fingerprint)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高效抗氧化物质的设计和发现。在PubMed数据库中收集77个具有明确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而在ChEMBL数据库中收集86个无抗DPPH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这163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子结构指纹由PubChem系统生成,然后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出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的分子指纹,最后通过判别分析建立预测QSAR模型,并采用回代法和交叉验证法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准确性和稳健性的验证。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抗DPPH自由基活性与ESSSR环的计数、简单相邻原子的类型和简单的SMARTS模式等因素有关。此外,所建立的QSAR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黄酮类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可用于评价候选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抗氧化活性研究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产地的38批白术多糖进行质量评价.以三氟乙酸水解白术多糖,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单糖的衍生物,得到指纹图谱.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测定抗氧化活性,并对结果进行相似度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术多糖指纹图谱鉴别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浙江、安徽、河北和四川的白术样品分离显著.此外,选择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作为潜在的化学标记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应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辅助鉴别的候选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脂溶性较好的7-甲氧基-4’-对甲苯磺酰基异黄酮(L1)和7-氧乙酸乙酯-4’-对甲苯磺酰基异黄酮(L2),并得到了L1的单晶结构,采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L1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化合物L1和L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法(AM1)和Hartree-Fock 从头算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分子中相关原子的电荷密度,探讨了它们与DPPH•自由基反应的可能活性位点. 获得了理论计算和光谱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晶体结构测定表明, L1晶体属单斜晶系,P2 (1)/c点群, a=20.041(5)Å ,b=6.0876(17)Å ,c=16.516(4)Å. 理论推断和光谱实验表明,L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L1.  相似文献   

11.
以脂肪二胺为桥联基,通过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核磁氢谱和质谱证实了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法和测氧法对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对含氮自由基DPPH和过氧自由基ROO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受阻酚桥联基的增长,受阻酚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均下降,但随着受阻酚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加,清除活性均增大,且桥联基对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影响大于清除ROO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茶叶中常见的8种茶多酚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价银配合物[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与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法、邻苯三酚-碳酸盐-鲁米诺化学发光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采用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评价了4种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设置的仪器工作参数如下:载流为纯水,蠕动泵转速为25r·min~(-1),光电倍增管负高压为600V。结果发现: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所得化学发光强度差值与DPPH自由基清除法所得的IC_(50)(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对应的抗氧化剂浓度)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49 0。方法用于市售4种茶饮料抗氧化性能评价,所得结果与DPPH自由基清除法一致,相关系数为0.966 5。  相似文献   

13.
二氢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本文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和取代反应生成4’-二甲氨基呋喃查尔酮(2)后,与水合肼环化得到二氢吡唑中间体(3),再酰化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3-芳基5-(呋喃-2-基)-4,5-二氢-1H-吡唑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DHHP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b和4c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活性相当(IC_(50)值分别为7.84μmol/L和10.52μmol/L),而化合物3、4b、4c和4d在浓度为4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4.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并着重考察了Suzuki反应中,物料比对化合物5a和5b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物料比为n(化合物4)∶n(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1∶2.0。在该反应条件下,化合物5a和5b收率分别为54.5%和33.8%。采用MTT法测定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_(50)为8.9±0.95μM·L~(-1)。  相似文献   

15.
以系列1.0、2.0代树状聚酰胺-胺(PAMAM)为桥联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抗氧化基团,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系列树状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系列树状聚酰胺-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化学结构。采用EPR技术研究系列树状聚酰胺-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系列树状聚酰胺-胺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具有良好清除DPPH·活性,且随着清除时间的延长、桥联基长度和代数的增加,其清除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Perkin反应生成α-取代-E-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酸,然后脱去芳甲醚的甲基合成了三个新的α-取代-E-3,5-二羟基苯丙烯酸(4a~4 c),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4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均有抗炎活性。其中4b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相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醛为原料,所得中间体2-(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苯甲醛经三组分反应合成了12个2-[2-(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苯基]-2-(取代苯胺)乙氰类化合物,通过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合成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亚硝化、催化氢化、EMME缩合、醚化和关环五步反应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6-芳甲氧基-7-甲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和HRMS等方法确证。对三个化合物进行了抗球虫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7 mg/kg的使用浓度下,化合物6-苄氧基-7-甲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5a)具有抗球虫活性。  相似文献   

19.
紫草素(shikonin)为中药紫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抗甲状腺亢进、抗免疫低下、降血糖、保肝扩肝等多种作用,引起人们对其合成的重视,有许多紫草素的全合成研究报道。多数以1,4,5,8-四甲氧基萘-2-甲醛(1)为起始原料,但收率均不高。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2-[(2’-9H-芴-2-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6)和2-[(2’-菲-9-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7),通过IR、UV、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其结构;并利用DPPH.方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羟基自由基(OH.)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对DPPH.、O 2.-和OH.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