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1,1,1,5,5,5-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催化1-丁烯的齐聚反应,证明它是1-丁烯线性齐聚反应的催化体系,同时也观察到了此体系对1-丁烯的异构化反应和加氢反应也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N,N-二齿配位的新型树枝状桥联吡啶亚胺配体及其镍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二氯乙基铝(Et Al Cl2)为助催化剂,考察了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和1-戊烯齐聚的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时间为60 min,聚合压力为0.5 MPa,Al/Ni摩尔比为150时,乙烯齐聚产物中C10~C14的选择性最高,达到93%,催化活性为0.99×106g/(mol Ni·h);当聚合时间为60 min,Al/Ni摩尔比为300时,1-戊烯齐聚产物中C20的选择性最高为70.5%,催化活性为2.47×105g/(mol Ni·h).该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反应和1-戊烯齐聚反应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碳数的齐聚产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以四氨基镍酞菁、吡啶-2-甲醛和NiCl2·6H2O为原料,先后经过席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吡啶亚胺基酞菁配体及其镍系催化剂。合成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步热分析(TG-DSC)及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方法进行表征。对其催化乙烯齐聚性能进行考察,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催化乙烯齐聚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为环己烷、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MAO)、催化剂用量为5μmol/L、齐聚压力为1.0 MPa、齐聚温度为35℃、Al/Ni摩尔比为500时,吡啶亚胺基酞菁镍系催化剂的活性可达8.82×105 g/(mol Ni·h),丁烯和己烯的含量分别为58.22%和39.85%。对吡啶亚胺基酞菁镍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对催化剂摩尔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24,对齐聚压力的反应级数为0.95,当活性中心的浓度为5μmol/L、齐聚压力为1.0 MPa、齐聚温度为5~35℃时,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1.4...  相似文献   

4.
以系列直链脂肪胺为核的低代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和水杨醛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系列新型超支化PAMAM桥联水杨醛亚胺配体;以无水Ni Cl2为络合试剂,通过络合反应合成系列超支化PAMAM桥联镍催化剂,采用FT-IR和1H NMR证实合成的系列新型配体和镍系催化剂的结构与其理论结构相符.对系列超支化PAMAM桥联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PAMAM桥联镍系催化剂配体骨架烷基链长度对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影响较小,助催化剂和溶剂影响较大;倍半乙基氯化铝为助催化剂,甲苯为溶剂时,聚合活性较高,产物中C8以上的高碳产物的含量最高;其中以十四胺为核的超支化PAMAM桥联镍催化剂为主催化剂、倍半乙基氯化铝为助催化剂、甲苯为溶剂时,催化乙烯齐聚活性高达1.96×106 g/(mol·h),齐聚产物中C8以上的高碳产物含量为98.77%.  相似文献   

5.
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催化丙烯的线性齐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二聚和齐聚生成高碳直链烯烃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Keim使用单组份催化剂六氟代戊二酮、1,5-环辛二烯镍络合物、Jones使用双组份催化剂β-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作者使用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三异丁基铝催化丙烯齐聚反应,都得到了直链烯烃含量较高的丙烯齐聚物.但是,上述各体系的催化剂活性相差很大.本文简要报道以甲苯为溶剂,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简称(Hfacac)_2Ni/Et_2AlOEt〕为催化剂的丙烯齐聚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用乙酸镍、2-乙基己酸镍、二乙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等组成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丁烯齐聚.测定了二聚物组成,讨论了活性物种的形成过程,推导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乙烯齐聚制α-烯烃镍系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乙烯齐聚制α-烯烃镍系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讨论了均相镍催化剂配体的种类、空间结构和性质,多相镍催化剂载体的结构、性质及镍阳离子价态等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并对镍系催化剂活性中心及反应中间物形成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设计合成具有适宜电子效应、空间结构和介电稳定性的配体是均相镍催化剂的研究重点;而开发新型载体及能够保持活性中心稳定性的添加组分则是多相镍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羧酸镍/乙基氯化铝催化体系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了该体系的催化活性物种。对2-乙基已酸镍/倍半乙基氯化铝体系,在~1H—NMR谱上,于—30.2——33.5 ppm处出现一组信号。对2-乙基己酸镍/乙基二氯化铝体系,在~1H—NMR谱上,分别于-30.2和-34.4ppm处出现信号,在IR谱上,在1955.7cm~(-1)处出现吸收峰。确证具有催化活性的物种为镍氢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1-丁烯齐聚反应 X.羧酸镍/有机铝体系催化性能的调变高占先,李文忠,林青松,周科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2)关键词Ziegler催化剂,丁烯齐聚,卤代乙酸镍,有机铝,催化性能调变在[(η3C3H5)NiX]2/AlEt1.5Cl1....  相似文献   

10.
将四元催化剂体系(乙酰丙酮铬-膦胺型配体-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促进剂六氯乙烷)用于乙烯齐聚制1-辛烯反应,考察了促进剂、助催化剂、Al/Cr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对催化剂的活性和1-辛烯的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四元催化剂体系比三元催化剂体系(铬化合物-膦胺型配体-甲基铝氧烷)对乙烯齐聚反应具有更高的1-辛烯选择性.产物除有1-辛烯外,还有较大量的1-己烯、甲基环戊烷和亚甲基环戊烷.甲基铝氧烷是高选择性生成1-辛烯必不可少的助催化剂.作为促进剂的六氯乙烷可以使乙酰丙酮铬更有利于催化乙烯齐聚反应生成1-辛烯.  相似文献   

11.
在烯烃的共二聚反应中,丙烯与己烯的共二聚反应在文献中报道得很少.Gaillard用辛酸镍和二氯乙基铝为催化剂,将丙烯二聚生成的己烯再与丙烯反应得到壬烯和十二碳烯.但是,众所周知,在催化剂中使用氯代烷基铝时所得到的都是以支键烃为主的二聚和共二聚产物.为了获得高线性率的C_9和C_(12)烯烃,我们用戊二酮镍和有机铝化合物为催化剂对丙烯和1-己烯的共二聚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价铜盐为催化剂、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均相体系中催化3-氯-1-丁烯异构化生成1-氯-2-丁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异构化反应有较大影响.在最优条件3-氯-1-丁烯1 mL,二甲基甲酰胺9 mL,CuCl 0.10 g,60℃反应5 h,产物和原料的浓度比为3.88 mmol L-1.采用在线红外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测,检测到有红外吸收峰在反应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用乙酸镍、2-乙基己酸镍、二乙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等组成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丁烯齐聚。测定了二聚物组成,讨论了活性物种的形成过程,推导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彭伟  戚佩瑶  董凯旋  贺爱华 《化学学报》2020,78(12):1418-1425
烷基铝(AlR3)作为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的助催化剂组分,起到烷基化、还原主金属化合物、参与活性中心形成与演变、链转移剂等重要作用.然而烷基铝自身对二烯烃单体也具有催化作用.本工作采用不同结构烷基铝如三乙基铝(AlEt3)、三异丁基铝(Al(i-Bu)3)、氢化二异丁基铝(AlH(i-Bu)2)、一氯二乙基铝(AlEt2Cl)、二氯一乙基铝(AlEtCl2),研究了烷基铝的种类和浓度对异戊二烯催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对产物的微观结构(顺式-1,4-和反式-1,4-含量)和分子量及分布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结构烷基铝的催化行为.发现烷基铝不仅可以催化异戊二烯齐聚,与微量水作用后还可以引发异戊二烯阳离子聚合,得到顺反混合结构的线性聚合物.烷基铝浓度对其催化行为有较大影响.当n(Al)/n(M)=1050×10-5时,AlEtCl2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产物主要为线性聚合物;而其他结构烷基铝的催化活性较低.当n(Al)/n(M)≤350×10-5,烷基铝自身催化异戊二烯齐聚及聚合能力极弱.过低和过高的烷基铝浓度都不利于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这为深入理解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烷基铝组分的催化作用及其对聚合物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浸渍法制备了用于混合丁烯齐聚反应的负载型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在高压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参数和反应条件对混合丁烯齐聚反应转化率和目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Pa、100 ℃、空速为2 h-1的反应条件下,Fe/Ni原子比为2,Fe担载量为0.7 mmol/g(γ-Al2O3)时,用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对混合丁烯齐聚转化率和二聚物选择性分别高达50.7%和52.2%。此外,SO42-同γ-Al2O3相互作用对混合丁烯齐聚反应的有效活性中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有机膦配位镍催化剂的乙烯齐聚研究Ⅱ.用于制1丁烯的催化剂宋焕玲孙衍文刘铁元夏春谷何荔李达刚(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有机膦镍催化剂乙烯齐聚分类号O643.32乙烯齐聚的主要产物是线性α烯烃,其碳数分布符合Schulz?..  相似文献   

17.
β-酮亚胺镍(Ⅱ)配合物体系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忠  陆世维 《分子催化》2002,16(3):171-174
以乙酰丙酮衍生的β-酮亚胺镍 ( )配合物在烷基铝作用下催化丙烯的二聚反应 ,并考察了铝镍比、烷基铝助剂的种类、不同取代胺配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能高活性 (6 .0× 10 4~1.0× 10 5h- 1 )和较高选择性 (70 %~ 80 % )的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二聚产物中以 4-甲基戊烯 (4 - MP)为主 ,含部分2 -甲基戊烯 (2 - MP)和己烯 (Hex) ,以及少量的 2 ,3-二甲基丁烯 (2 ,3- DMB)  相似文献   

18.
以1,8-辛二胺为核的1.0代(1.0G)树枝状大分子、水杨醛和六水氯化钴为原料,依次通过席夫碱反应和配位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树枝状水杨醛亚胺配体和钴系催化剂;并对目标产物进行FT-IR、UV、1H NMR和MS表征,证实其合成产物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溶剂种类、反应条件及金属活性中心对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一氯二乙基铝(Et2AlCl)为助催化剂,甲苯为溶剂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乙烯齐聚性能,并在反应温度为25℃、Al/Co摩尔比为1500、压力为1.0 MPa、时间为0.5 h时,催化活性达到6.84×105 g/(mol Co?h),齐聚产物中C8及C8以上的烯烃含量为52.77%。  相似文献   

19.
在温度为210~300℃、压力为3~5 MPa、LHSV为0.5~1.5 h-1的条件下,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丁烯-2在HZSM-5上的齐聚反应.结果表明:丁烯-2在HZSM-5分子筛上的反应类型和产物中高碳烯烃的含量与温度、压力及空速有关.反应温度在300℃以下,反应产物主要是烯烃,其结构显示择形催化的特点.HZSM-5分子筛的酸性对齐聚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有一定影响,低硅铝比的HZSM-5有较高的活性和高碳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新型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氢核磁共振谱(1H NMR)和碳核磁共振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 考察了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活性及聚合条件(Al/Ni摩尔比、 聚合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产物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为25 ℃、 Al/Ni摩尔比为500时, 该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达到5.59×105 g/(mol Ni·h), 得到的聚合产物为全馏分烯烃, 其中高碳烯烃C10~C18的含量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