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β-酮亚胺镍(Ⅱ)配合物体系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忠  陆世维 《分子催化》2002,16(3):171-174
以乙酰丙酮衍生的β-酮亚胺镍 ( )配合物在烷基铝作用下催化丙烯的二聚反应 ,并考察了铝镍比、烷基铝助剂的种类、不同取代胺配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能高活性 (6 .0× 10 4~1.0× 10 5h- 1 )和较高选择性 (70 %~ 80 % )的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二聚产物中以 4-甲基戊烯 (4 - MP)为主 ,含部分2 -甲基戊烯 (2 - MP)和己烯 (Hex) ,以及少量的 2 ,3-二甲基丁烯 (2 ,3- DMB)  相似文献   
2.
非对称取代脲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总结了合成非对称取代脲的几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介绍了非对称 取代脲的主要应用,指出直接利用一氧化碳进行硒催化的胺与硝基化合物的氧化还 原羰基化反应来合成非对称取代脲的方法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并对硒催化的 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电子束快点火物理方案中,需要超强拍瓦激光脉冲驱动MeV能量的强流电子束,并沉积数十kJ能量到压缩氘氚芯区。强流电子束的束流品质是影响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了解强流电子束产生物理过程,研制成了三维高性能、适应上万CPU核规模的并行粒子模拟程序,并开展了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强流电子束的产生机制和输运规律。回顾了近几年来快点火研究团队围绕强流电子束产生和控制开展的研究,介绍了导致束流品质差的两大物理原因:预等离子体效应和束流不稳定性磁场的随机散射。针对这两个物理原因,提出了四种提高强流电子束品质的方法:(1)双层金锥靶减弱预等离子体的负面效应;(2)输运丝产生环向磁场准直强流电子束;(3)外加磁场导引强流电子束提高耦合效率;(4)抑制束流不稳定性以降低随机磁场对电子束流的散射。  相似文献   
4.
原晓霞  周沧涛  张华  吴思忠  陈鹏  滕建  张博  仲佳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35(2):021002-1-021002-9
介绍了以强激光驱动电容线圈靶的实验方法产生磁场的基本模型及其发展过程。对比了实验室中常用的三种磁场诊断方法,包含:B-dot、法拉第旋转以及质子背光,发现前两种方法在实验中仅可以获得距离靶较远处的有限个磁场值,通过结合模拟工具获得靶处的磁场值与测量点的值跨越几个数量级,容易产生误差;质子背光诊断可以在实验中获得全局磁场信息,能够较好地满足线圈靶磁场诊断的需求。由于线圈靶磁场强且可持续时间长,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可控性,因此我们将其应用到了磁重联的研究中,并成功获得了重联出流等特征。另外线圈靶在带电粒子的约束和磁流体动力学研究等多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吴思忠  许琰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18(12):1991-1995
 利用1维辐射扩散方程的解析理论,在外加辐射源为恒温源的条件下,对能够产生辐射超声速扩散传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可以解析地得出在固定物质密度下能够产生超声速扩散流的参数区域。分析得出:对于一个固定的恒温外源,随着时间的增加,热波波头位置是随时间的平方根增长的,光学厚度正比于波头位置,也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而马赫数是按时间平方根倒数减少的。并推导出在不同密度下恰好产生超声速扩散时,辐射源温度和辐射热波波头位置满足的临界值条件,它们是关于介质密度的函数关系式。最后以SiO2泡沫为算例,对这些结果的物理图像做了简要的阐述,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吴思忠  陆世维 《中国化学》2003,21(4):372-376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i(η^5-Ind)2 complex in the dimerization of propylene was studied in combim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um co-catalyst,eventu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 phosphine ligand.The effects of the type of aluminum co-catalyst and its relative amount,the nature of phosphine ligand and P/Ni ratio as well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exa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ickel precatalyst exhibited high productivity for the propylene dimerization together with organoaluminum.It was likely to strongly modify the reactivity in the catalytic sytem when using phosphine ligand as additives,especially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below 0℃.The catalytic system based on Ni(η^5-Ind)2 complex displaed an extremely high productivity(TOF up to 16900h^-1)and a good regioselectivity to 2,3-dimethylbutenes (2,3-DMB) in dimers(66.4%)under proper reaction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7.
 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PPh3和KOtBu存在的情况下,Pd(OAc)2催化吡唑与2,6-二溴吡啶(摩尔比1∶2.4)的偶联反应主要生成单吡唑基取代的2-溴-6-吡唑基吡啶. 在无Pd(OAc)2/PPh3存在的情况下,则主要生成双吡唑基取代的2,6-二吡唑基吡啶. Pd(OAc)2与2-溴-6-吡唑基吡啶反应生成的配合物中间体可能抑制了双吡唑基取代产物的生成,从而影响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Itiswellknownthatolefinpolymerizationbymetal locenecatalyststechnologyhasbeenthecenterintheareaofpolyolefinsynthesissincetheearly 1980s.1 4 Forthelastdecades,considerableeffortshavebeendevotedtothemodi ficationofmetallocenecatalystswiththeaimtoeithercontrol lingoverthepropertiesofresultantpolymerorsynthesizingnewtypepolyolefin .Currently ,aninterestingfamilyofgroup4metallocenecatalystsbasedon η5 indenylligandanditsanalogueshavebeenoneofthemostimportantsegmentinthefieldofpolyolefin…  相似文献   
9.
中性水杨醛亚胺镍(Ⅱ)膦体系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思忠  陆世维 《催化学报》2002,23(2):133-136
 评价了一系列中性水杨醛亚胺镍(Ⅱ)膦配合物在烷基铝作用下\r\n催化丙烯二聚反应的性能,并从铝镍比,烷基铝助剂的种类,丙烯压力\r\n,水杨醛亚胺配体上不同取代基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这一催\r\n化体系对丙烯二聚具有相当高的活性30000~100000h-1)和较高的二\r\n聚选择性(40%~70%);二聚体以4-甲基戊烯为主,含部分2-甲基\r\n戊烯和己烯,以及少量的二甲基丁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相对论快电子束在高密度压缩芯区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过程开展物理建模、程序研制和数值模拟研究。从等离子体粒子碰撞的基本物理出发,综合考虑了高能电子与背景等离子体之间的短程两体碰撞过程和长程集体效应,建立了相对论Fokker-Planck动理学模型,通过采用球谐展开的方法,推导得到了适于数值求解的方程形式并根据方程特点开展相应的数值算法研究及程序研制并完成了物理考核,对快点火能量沉积的典型物理算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针对即将在神光Ⅱ升级装置上开展的快点火物理实验进行了初步的物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