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锥曲线间的有趣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 [1 ]中给出了双曲线的一个有趣的性质 ,受此启发 ,进一步研究 ,得到圆锥曲线间的一个有趣的变换 .定理 1 设椭圆C :x2a2 +y2b2 =1 (a>b>0 ) ,PP′是C上的垂直于x轴的一条弦 ,A(-a,0 ) ,A′(a,0 )是C的两个顶点 ,则直线PA与P′A′的交点在双曲线x2a2 -y2b2 =1上 .证明 设P(acost,bsint) ,则P′(acost,-bsint) ,直线PA :ybsint=x+aacost+a (1 )直线P′A′:y-bsint=x-aacost-a (2 )由 (1 ) ,(2 )解得 x=asect,y=btant.所以x2a2 -y2b2 =1…  相似文献   

2.
抛物线的切线与割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论 1 设 f(x ,y) =x2 - y ,过抛物线f(x ,y) =0外一点P(x0 ,y0 )作抛物线的切线 ,设M(x0 ′ ,y′0 )是切点 ,则有以下关系 :PM2 =f(x0 ,y0 ) ( 1 +k20 ) ,其中k0 是M点处的切线斜率 ,在数值上有k0 =2x0 ′=2 (x0 ±x20 - y0 ) .图 1 结论 1用图证 设切点为M (x0 ′,y0 ′) ,设切线方程为y - y0 =k(x -x0 ) ,由y- y0 =k(x -x0 ) ,y =x2 ,消去 y得x2 -kx +kx0 - y0 =0 ,Δ =k2 - 4(kx0 - y0 ) =0 ,(k - 2x0 ) 2 =4x20 - 4y0 ,∴k =2x0 ± 2x20 - y0 ,∵M(x0 ′ ,y0 ′)…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函数图象结论的证明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文 [1 ]指出了函数y=(ax +c) +bx +d(ab≠ 0 ,c,d∈R)的图象是双曲线并给出了证明 ,但由于证明过程中用到了行列式、函数极限等知识 ,不适合向中学生讲解 ,本文将给出一个更“基本”的证明 ,供同行们教学时参考 .证明 由y=(ax +c) +bx +d 可得y=a(x+d) +bx+d+(c -ad) ,它的图象可由函数y =ax+bx 的图象沿向量 (-d ,c-ad)平移得到 ,设函数y =ax+bx 的图象为C ,将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θ(0 <θ<π2 )角得图象C′,设C′上任意一点为P(x,y) ,与它对应的C上的点为P′(x′,y′) ,由复数知…  相似文献   

4.
关于圆锥曲线弦中点问题的解法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的中点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刊文 [1]、文 [2 ]与文 [3 ] ,探讨了解此类问题的代点相减法、点参数法 ,本文用圆锥曲线弦的中点与斜率的关系给出一类统一解法 ,归结为定理 ,利用本文提供的定理来求解此类问题 ,能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设圆锥曲线Ax2 +Cy2 +Dx+Ey +F=0的弦P1 P2 的中点为P(x0 ,y0 ) ,其斜率存在 ,设为k ,且k ≠ 0 .其中P1 (x1 ,y1 )、P2 (x2 ,y2 ) ,则有Ax21 +Cy21 +Dx1 +Ey1 +F =0 ,Ax22 +Cy22 +Dx2 +Ey2 +F =0 ,两式相减并同除以 (x1 -x2 ) ,考虑到x1 +x2 =2x0 ,y1 +y2 =2 y0 ,得  Ax0 +Cky0 +D2 +Ek2 =0 .仿此可得 :定理 1 椭圆 x2a2 +y2b2 =1(a &;gt;0 ,b&;gt;0 )的弦P1 P2 的中点为P(x ,y) ,其斜率k存在且不为零 ,则   yx &;#183;k =-b2a2 .定理 2 双曲线 x2a2 -y2b2 =1(a&;gt;0 ,b &;gt;0 )的弦P1 P2 的中点为P(x...  相似文献   

5.
谭万杰 《数学通讯》2001,(17):16-17
在涉及点或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 ,一般运用中垂线的性质列出方程联立求解 .不过 ,此法一般运算量大 ,出错率高 .如果利用下述对称点坐标公式 ,则可简化求解过程 ,迅速得出结论 .设曲线c:F(x ,y) =0关于直线l:Ax By C =0 (AB≠ 0 )的对称曲线为c′ ,点A(x ,y)∈c关于l的对称点为A′(x′,y′)∈c′,则y - y′x -x′·(- AB) =- 1 ,又  A(x x′)2 B(y y′)2 C =0 ,解得 x′ =x Aty′=y Bt (其中t =- 2 (Ax By C)A2 B2 ) (1 )于是 ,曲线c :F(x ,y) =0关于直线l:Ax B…  相似文献   

6.
求点P(x0 ,y0 )到直线l:Ax +By +C =0的距离 ,一个很自然的思路是 :由点P向直线l引垂线 ,求出垂足Q的坐标 ,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Q| .这个方法 ,正如课本所说 ,运算很繁 .仔细分析上述方法 ,繁就繁在求垂足Q的坐标 .我们能否批判性地沿用以上思路 ,回避求垂足Q的坐标 ,让问题得以更方便地解决 ?我经过一番探究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设垂足Q的坐标为 (x′ ,y′) ,∵PQ⊥l,∴y0 - y′x0 -x′=BA(当A≠ 0时 ) ,可设x0 -x′ =At,y0 -y′ =Bt.∵Ax′+By′ +C =0 , ∴A(x0 -At) +B(y0-Bt…  相似文献   

7.
对称性和周期性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定理 函数 y =f(x)满足 f(T x) =f(T -x) (T为常数 )的充要条件是 y =f(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T对称 .证 设点P(x0 ,y0 )关于直线x =T的对称点为P′ (x1,y1) ,则 y1=y0 ,T =x0 x12 ,即x0 =2T -x1.1 )充分性 :若点P(x0 ,y0 )为 y =f(x)的图象上任一点 ,则 y0 =f(x0 ) ,又因为 y0=y1,所以有 :y1=f(x0 ) =f(2T -x1) =f[T (T-x1) ]=f[T - (T -x1) ]=f(x1) .∴P′(x1,y1)也在函数 …  相似文献   

8.
题 1 已知函数 y =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x =1 ,若将函数 y =f(x)图象向下平移 3个单位 ,再向右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y =sinx的图象 .1 )求满足条件的所有的b值及f(x)的解析式 ;2 )设z =f(x 1 ) - 3x isinx ,w =3z2 1z2 在复平面u O v上对应点为P ,求动点P的轨迹 .解 ∵ y =sinx 向左平移b个单位 y =sin(x b) 向上平移 3个单位 y =sin(x b) 3.1 )∵x =1为其对称轴 ,而其对称轴的一般形式为x b =kπ π2 (k∈Z) ,∴x=1应是此方程的解 ,故b =kπ π2 - 1 (k…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第 15题 :设二次函数 f(x) =ax2 +bx +c  (a ,b ,c∈R ,a≠ 0 )满足条件 :(1)当x∈R时 ,f(x -4 ) =f(2 -x) ,且f(x)≥x ;(2 )当x∈ (0 ,2 )时 ,f(x)≤ (x + 12 ) 2 ;(3)f(x)在R上的最小值为 0 .求最大的m(m >1) ,使得存在t∈R ,只要x∈ [1,m ] ,就有 f(x +t)≤x .解 f(x -4 ) =f(2 -x) ,∴ 函数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 ,∴  -b2a=-1,即b =2a①令 g(x) =(x + 12 ) 2 ,则直线 y =x与抛物线 g(x) =(x + 12 ) 2图 1相切于点A(1,1) .又当x∈…  相似文献   

10.
武树理 《数学通报》2002,(11):27-28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第二册 (上 ) (1 997年 1 2月第 1版 )中 ,用向量方法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本文用向量方法给出两种新的推导方法 ,并由此引发了对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 ,供讨论 .1 公式的推导已知 :P(x0 ,y0 ) ,直线l:Ax+By +C=0 ,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解法 1 设点P在l上的射影为Q(x1,y1) ,则PQ⊥l,因为直线PQ的方向向量为v→ =(A ,B) ,所以PQ→ =tv→   (t∈R)因此 (x1-x0 ,y1-y0 ) =t(A ,B) ,即 x1=x0 +Aty1=y0 +Bt又点Q在l上 ,所以A(x0 +At) +…  相似文献   

11.
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刻划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 ,函数图象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下面例谈函数图象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一、图象的变换1.图象的平移函数 y =f(x)的图象沿x轴向左或向右平移a(a >0 )个单位 ,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y =f(x +a) 或 y =f(x -a) ;而沿 y轴向下或向上平移b(b>0 )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为y +b =f(x)或 y -b=f(x) .例 1 函数y =1- 1x - 1的图象是 (   ) .(2 0 0 2全国高考试题 )(A)   (B)  (C)   (D)  分析 函数y =1- 1x - 1的图象是由y =- 1x的图象沿x…  相似文献   

12.
(接第 1 8期P48)  解答题1.由 f(2 ) =g(2 ) - 1知点 (2 ,1)是两函数图象的公共点 .假定 f(x) ,g(x)的图象还有一个公共点(x0 ,y0 ) ,则 f(x0 ) =g(x0 ) =y0 (1) ,lg3(1+x0 ) =log2 x0 (x0 >0 )即 1+x0 =3log2 x0 ,即 1+ 2 log2 x0 =3log2 x0 ,令t =log2 x0 ,∴ 1+ 2 t=3t,∴ (13) t+ (23) t=1(2 ) ,而 (13) t+ (23) t 为单调递减函数 ,故 (2 )仅一解t =1,从而 (1)只有唯一解x0 =2 .2 .1)由已知 ,将函数 y =log2 (x + 1)进行坐标变换x→x + 1,y→ y2 . 得 y2 =log2 (x + 1…  相似文献   

13.
李世臣 《数学通报》2002,(12):29-30
文 [1 ][2 ]分别给出了求二次曲线定比分点弦所在直线方程的消去法和较为简洁的解方程方法 ,本文就二次曲线定比分点弦存在区域作一探讨 ,以使这类问题进一步完善 .设定 :F(x ,y) =Ax2 +2Bxy+Cy2 +2Dx+2Ey+F , φ(x,y) =Ax2 +2Bxy+Cy2 ,f1 (x,y)=Ax+By +D , f2 (x ,y) =Bx+Cy +E ,I2 =A BB C ,I3=A B DB C ED E F.定理 过P(x0 ,y0 )的直线交二次曲线F(x ,y) =0于P1 、P2 两点 ,点P分P1 P2 的比为λ ,则P(x0 ,y0 )满足 F(x0 ,y0 ) I2 F(x0 ,y0 ) -…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对于二元二次多项式f(x ,y) =Ax2 Bxy Cy2 Dx Ey F ,文 [1 ]给出了可因式分解的充要条件及其分解公式 ,它涉及到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对中学生有一定难度 ,其分解公式复杂 ,不便记忆 ,操作不方便 .本文提供的充要条件和分解公式 ,一般高中学生乃至初中学生都可以接受 ,公式统一 ,操作简便 .2 定理及其证明和作用定理 f(x,y) =Ax2 Bxy Cy2 Dx Ey F =(a1 x b1 y c1 ) (a2 x b2 y c2 ) (1 )的充要条件是f(x ,0 ) =Ax2 Dx F=(a1 x c1 ) (a2 x c2 ) (2 )和f(0 ,y) =Cy…  相似文献   

15.
A组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 0分 )1 .如果a ,b,c为任意实数 ,那么下列函数中 ,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y=ax2 +bx +cB .y=(a+ 1 )x2 +bx +cC .y =(a2 + 1 )x2 +bx +cD .以上都是2 .如果反比例函数 y =kx 的图象经过点 ( - 2 ,-1 ) ,那么k的值为 (  ) .A .12   B . - 12   C .2  D . - 23 .下列抛物线中 ,不与x轴相交的是 (  ) .A .y=2x2 +x - 1    B .y =2x2 -x - 1C .y =- 2x2 -x + 1D .y =- 2x2 +x - 14 .抛物线 y=2 (x - 1 ) (x + 3 )的对称轴是 (  ) .A .…  相似文献   

16.
文 [2 ]推广了文 [1]的命题 ,本文进一步推广文[2 ]的命题 .定理 1 常态二次曲线Φ :Ax2 Bxy Cy2 Dx Ey F =0上有一定点P(x0 ,y0 )和异于点P的两动点Q ,R ,则kPQ·kPR=λ(≠ AC)为定值的充要条件是动直线QR恒过定点M (x0 Φ1λC -A,y0- Φ2λC -A) ;kPQ·kPR =λ =AC 的充要条件是kQR =- λΦ2Φ1(其中Φ1=2Ax0 By0 D ,Φ2 =Bx0 2Cy0 E) .证 作平移 :x′ =x -x0 ,y′ =y - y0 ,代入Φ(x ,y) =0得Ax′2 Bx′y′ Cy′2 Φ1x′ Φ2 y′ =0 (1)设Q…  相似文献   

17.
复合函数是形如 y =f[g(x) ]的函数 ,如 y =log3(x2 -2x 3 )由 y =log3u ,u =x2-2x 3复合而成 ;y =( 3x 1) - 13是由 y =u- 13,u =3x 1复合而成 ,y =asinx(a >0且a≠ 1)由y =au,u =sinx复合而成 ,其中g(x) 称为内层函数 ,y =f(u)称为外层函数 ,且均为基本函数 .关于复合函数一般有三个问题要研究 .1 已知 y =f[g(x) ]的表达式 ,求 f(x)的表达式 .例 1 已知 f( 2x -1) =x2 (x∈R) ,求f(x) 的表达式 .解法 1  (换元法 )令 2x -1=t ,则x =t 12 .∴ f(t) =14 (t 1) …  相似文献   

18.
文 [1]对椭圆的内接矩形进行了讨论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拓展 ,并就椭圆中的“最大角”问题进行了探讨 .定理 1 设P0 (x0 ,y0 ) (x20 + y20 ≠ 0 )是椭圆 x2a2+ y2b2 =1(a >b >0 )内一点 ,则过点P0 的弦中 ,有且仅有一条以P0 为中点 .证 设过P0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l2 :x =x0 +tcosαy =y0 +tsinα (α为倾角 ,t为参数 ) ,代入 x2a2 + y2b2 =1,整理得(a2 sin2 α +b2 cos2 α )t2 + (2a2 y0 sinα +2b2 x0 cosα)t+a2 y20 +b2 x20 -a2 b2 =0 .若直线l2 截椭圆 x2a2 + y2b2…  相似文献   

19.
题 1  ( 2 0 0 2年全国统一高考 (理科 )第2 1题 )设a为实数 ,函数f(x) =x2 + |x -a|+ 1 ,x∈R .1 )讨论函数 f(x)的奇偶性 ;2 )求 f(x)的最小值 .评析 第 1 )问 (答案略 ) ;第 2 )问答案是 :当a≤ - 12 时 ,f(x) 最小 =34-a ;当 - 12 <a <12 时 ,f(x) 最小 =a2 + 1 ;当a≥12 时 ,f(x) 最小 =34+a .下面给出该答案的几何解释 :设 g(x) =x2 + 1 ,h(x) =- |x -a| ,那么 f(x) =g(x) -h(x) ,y =g(x)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y =h(x)的图象是从点A(a ,0 )发出的两条射线 (以下简称“角形线”) …  相似文献   

20.
题 5 6 已知 f(x) =log2 x ,当点M (x ,y)在y =f(x)的图象上运动时 ,点N(x - 2 ,ny)在函数 y=gn(x)的图象上运动 (n∈N) .1)求 y =gn(x)的表达式 ;2 )求集合A ={a|关于x的方程 g1(x) =g2 (x - 2 +a)有实根 ,a∈R} ;3)设Hn(x) =(12 ) gn(x) ,函数F (x) =H1(x) - g1(x) (0 <a≤x≤b)的值域为 [log252b +2 ,log24 2a +2 ],求实数a ,b的值 .解  1)由 y =f(x) ,ny =gn(x - 2 ) 得 ,gn(x - 2 ) =nf(x) =nlog2 x ,∴ gn(x) =nlog2 (x +2 )  (x >-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