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异羟肟酸化学模拟铁载体蛋白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铁色素铁载体蛋白,铁草铵铁载体蛋白和玫红酵母酸铁载体蛋白这三类模型分子对Fe(Ⅲ)的络合性能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蚕丝的优异力学性能及其在纺织、生物技术、医疗、精细化工及军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一直是科学们关注的课题,许多年来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蚕的吐丝机理、丝素蛋白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合成性能兼具天然丝和合成高分子性质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蚕丝蛋白结构及其构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讨论了几种金属离子在蚕腺体中和液态丝素中含量变化及其在丝蛋白构象转变中的作用。介绍了金属离子在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研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设想展望。  相似文献   

3.
蚕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和作者课题组十几年在蚕丝蛋白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荧光蛋白自发现以来, 因其具有基因编码、 可以自主发出稳健荧光的特点,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荧光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蛋白质工程技术和有机合成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科研工作者可以对荧光蛋白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和模拟, 赋予其新的性质和功能, 扩宽其在生物传感、 生物成像等生命领域的应用. 本文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改造为主线, 从局部结构改变、 桶状结构重构和表面重构等不同层面阐述了荧光蛋白结构改造的方法以及荧光蛋白模拟物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这些荧光蛋白及其模拟物在生物领域的代表性应用.  相似文献   

5.
桑蚕丝素蛋白的结构、形态及其化学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同隐  邵正中 《高分子通报》1990,(3):154-161,189
通过对桑蚕吐丝机构的描述,着重从高分子科学的角度介绍桑蚕丝和蚕丝素蛋白大分子的组成、形态及各种化学、物理性质,讨论了蚕丝素蛋白的纤维化机理,并简述了丝索蛋白纤维的化学接枝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绿色荧光蛋白的光谱特性及其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硒是哺乳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硒蛋白中,硒的主要生物功能通过硒蛋白实现.在25种哺乳动物硒蛋白中,有7种硒蛋白位于内质网,分别为2型脱碘酶、15-kDa硒蛋白、硒蛋白M、硒蛋白T、硒蛋白K、硒蛋白S和硒蛋白N.除了2型脱碘酶外,对其余内质网硒蛋白知之甚少.最近一些研究显示,一些内质网硒蛋白在氧化还原平衡调节、蛋白质折叠质量控制、错误折叠蛋白从内质网逆向转运至胞质、Ca2+稳态调节、内质网应激调节及炎症调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介绍了每种内质网硒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理和病理作用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烟叶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蛋白在自然界中极为重要而且含量丰富,其中包含烟叶可溶蛋白和烟叶不溶蛋白两种蛋白质。烟叶蛋白的营养价值类似于牛奶蛋白,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食品来源。同时,由于烟叶产量高、基因易被操纵、对食物链没有污染,用烟叶生产重组蛋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们将继续作为疾病诊断、预防或治疗的主要重组蛋白而被使用。本文对烟叶蛋白的研究现状以及用烟叶生产重组蛋白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9.
稀土在鼠肝中的物种分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 ICP-MS、微量蛋白层析分离技术 ,研究了长时间、低剂量混合稀土及短时间、高剂量硝酸镧分别对大鼠及小鼠作用后 ,稀土在鼠肝中的代谢累积及其物种分布 .结果表明 ,鼠肝中各稀土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其累积速度大小顺序为 La>Ce>Nd>Pr;经柱层析分离未得到与稀土特异结合的鼠肝蛋白 ;稀土可与多种鼠肝蛋白 (包括多种重要的酶 )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 ,稀土与其结合蛋白可发生解离  相似文献   

10.
蚕丝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其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形成纤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分子链 β-折叠结构及其沿纤维轴方向高度取向为特征的丝纤维凝聚态结构 [1,2 ] .因此在丝纤维的形成及丝蛋白膜的人工制备过程中 ,丝蛋白分子链的构象及其构象转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3~ 6 ] .以蚕丝蛋白 (Silk Fibroin,SF)稀溶液在常温下浇铸的 SF膜一般以无规线团 /α-螺旋为主的构象状态存在 ;经热处理、极性溶剂 (如甲醇等 )处理、应力作用或共混入一些能与SF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聚合物组分后 ,SF膜的构象将从无…  相似文献   

11.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体内低炎症反应,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再生丝素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组织工程的需要。纤维素来源广泛,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制备的增强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以纤维素和丝素蛋白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体系,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近年来已成为天然高分子领域有趣的工作。本文介绍了丝素蛋白和纤维素的结构、性能及相关应用,对纤维素与丝素蛋白的溶剂体系进行了分类,综述了不同纤维素/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形式(膜、凝胶、纤维等)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对铁硫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NH---S氢键和芳香环在这些模型化合物及其天然蛋白中的作用。作为铁硫蛋白活性中心的模型,至今已有许多化合物被合成出来,通过这些模型化合物的研究知道,NH---S氢键和芳香环在调控配合物及天然蛋白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作为顺式乌头酸酶、固氮酶等金属酶的模型,已成功地合成了含3Fe4S核以及含钼的铁硫簇合物。  相似文献   

13.
源于大肠杆菌蛋白的表达、液相色谱复性与纯化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两年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蛋白表达和用蛋白折叠液相色谱(protein fold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PFLC)法对所形成的包涵体目标蛋白的复性并同时纯化的新近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PFLC法用于包涵体蛋白分离、纯化很广,其特点是除了在色谱柱上将目标蛋白与其他组分分开,还同时要在色谱柱上进行包涵体蛋白折叠.可以说,现代生物技术中所用的大多数有价值蛋白产品的制备仍然有赖于不同机理的液相色谱(Lc)法.而用PFLC法对源于E.coli的蛋白的制备方法更具可塑性和容易达到规模化,其生成本可以成倍地降低.该文主要内容包括了E.coli蛋白的表达及样品前处理、PFLC的实用范围、PFLC的优化、PFLC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PFLC的分子学机理、应用事例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水通道蛋白是对水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和渗透性的跨膜蛋白。仿生水通道是由各种无机或有机材料,如碳纳米材料、有机化合物以及肽等分别自组装而成,旨在模仿天然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文介绍了水通道蛋白的种类、结构及其特异性透水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以碳纳米材料、有机及肽孔的仿生水通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三类仿生水通道的材料特性及其对仿生水通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后针对现有仿生水通道的不足,提出了开发新型仿生水通道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仿生水通道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在生物过程中扮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思路与方向.对近几年来合成的几类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林业竣  李艳梅 《化学进展》2022,34(8):1645-1660
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有6种亚型,由352~441氨基酸组成。Tau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与Tau蛋白病(Tauopathies),如阿尔茨海默病(AD)密切相关。目前在临床患者样本中可检测到具有各种翻译后修饰的Tau蛋白,这些翻译后修饰可能是AD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Tau蛋白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尤其是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翻译后修饰,以及化学全/半合成制备具有特定位点修饰、均一的Tau蛋白的进展。通过回顾翻译后修饰Tau蛋白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理解翻译后修饰对Tau蛋白的生理和病理作用,阐明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机制,为相关疾病诊疗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稀土离子诱导钙调蛋白构象变化后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了三价稀土离子与钙调蛋白作用后对其与靶分子识别能力的影响。牛脑钙调蛋白经2.4-二硝基氟苯修饰后再结合三价的铕离子,然后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抗体,抗体效价为1:12000;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出一株抗钙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C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证实钙调蛋白结合稀土离子前后对该抗体的识别能力存在显着差异,表明该抗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金属离子对钙调蛋白构象变化及其对靶分子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苦瓜子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真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瓜种子的粗提物苦瓜子蛋白丙酮分级沉淀干粉中,用CM-Spehadex C-50和SephadexG-75分离得到了两个核糖体失活蛋白,α-苦瓜子蛋白(C-momorcharin,α-MMC和β-苦瓜子蛋白(β-momorcharin,β-MMC),其等电点分别为9.10(α-MMC),9.32(β-MMC).用ESI-MS和MALDI-TOF-MS测定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8625(α-MMC),29076(β- MMC)(+Na,29099);,28795(α-MMC),29074.7(β-MMC).它们都是糖蛋白,其生物活性的分析测定表明,都属于RNA N-糖苷酶,本文重点对β-苦瓜子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详细报道,并对其N-端部分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9.
莫春丽  DICKO Cedric  邵正中  陈新 《化学学报》2009,67(22):2641-2644
采用时间分辨全反射红外光谱为主要分析手段, 对醋酸在丝蛋白膜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对丝蛋白构象转变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醋酸能够诱导丝蛋白构象转变为β-折叠. 醋酸的扩散速率和β-折叠构象的生成速率较为相似, 表明醋酸分子渗透到丝蛋白聚集体中是破坏丝蛋白原有氢键并诱导肽链重排, 进而实现构象转变的一个先决条件. 同时, 通过比较真空干燥处理前后丝蛋白膜的实验结果, 证实了丝蛋白中的水含量是影响醋酸的扩散速度以及丝蛋白多肽链重排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广东省水牛乳乳清蛋白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定量分析研究.采用1.2%的十四水合硼酸钠电泳缓冲液,对水牛奶乳清蛋白的四种主要组分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球蛋白(IgG)进行了很好的分离,其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1.5%和0.5%,加标回收率范围91%~102%.建立了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分析方法,对牛乳及其乳制品中的乳清蛋白进行了快速分离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