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是合成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酮是合成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卢帕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萜品油烯和2,6-二氧代戊酸甲酯的de Mayo反应,使[2 + 2]环加成产物 3-6经retro-aldol重排,开环生成取代环己烯7和12。在不同反应介质中对开环产 物进行再环合,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在碱性条件下,经分子内Claisen缩合 反应形成螺环化合物;以对甲本碘酸为催化剂的环合,除生成正常的Claisen缩合 产物以外,7和12均发生烯键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具有二环[3.3.1]结构的桥环化合 物9-11和二环[3.2.1]结构的桥环化合物16-18。所得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IR, ~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减肥药盐酸西布曲明的中间体1-[1-(4-氯苯基)环丁基]-3-甲基丁胺分别与水杨醛、3,5-二氯水杨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席夫碱化合物2-[[1-[1-(4-氯苯基)环丁基]-3-甲基丁亚氨基]甲基]苯酚(1)和2,4-二氯-6-[[1-[1-(4-氯苯基)环丁基]-3-甲基丁亚氨基]甲基]苯酚(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确定了两个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1是单斜晶体,空间群C2/c.2是三斜晶体,空间群P-1.化合物主要通过氢键或π-π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两个席夫碱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荧光性质,是潜在多功能蓝色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地氯雷他定和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经N-酰化反应制得{4-[8-氯-5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6H)-亚基]哌啶-1-基}(4-硝基苯基)甲酮(3);3在酸性条件下经SnCl2还原得中间体(4)。以吡啶为缚酸剂和溶剂,4与烷基酰氯(或苯酰氯)经酰化反应合成了7个具有潜在AVP-V2受体拮抗活性的新型地氯雷他定酰胺衍生物(6a~6g),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表征。SD大鼠利尿活性实验表明,6a~6g均有一定的利尿活性,其中N-【4-{4-[8-氯-5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6H)-亚基]哌啶-1-羰基}苯基】丙酰胺的利尿活性与托伐普坦相当。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医药中间体3-吡啶基苯并吲唑衍生物(DIHY)作为客体分子,并利用~1H NMR、质谱、等温量热滴定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主体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七元瓜环(Q[7])以及八元瓜环(Q[8])和与其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这三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与DIHY之间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TMe Q[6]-DIHY体系中,客体分子位于瓜环的端口处; Q[7]-DIHY体系中,客体分子DIHY的4,5-二氢-2H-苯并吲唑部分进入到瓜环的空腔内部,而吡啶基团位于瓜环的端口形成1∶1的类轮烷结构; Q[8]-DIHY体系中, 2个客体分子DIHY的4,5-二氢-2H-苯并吲唑部分以"面对面"的堆叠方式进入到Q[8]的空腔中,而吡啶基团位于瓜环的端口,自组装形成1∶2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2-氯-10-氯烷酰基吩噻嗪或2-氯-10-(α-甲基丙烯酰基)吩噻嗪与氮七环、氮八环地应,生成相应的2-氯-10-氨烷酰基吩噻嗪(Ⅳ)。2-氯吩噻嗪与1-(β-氯乙基)氮八环在氨基钠存在下缩合,得2-氯-10-[β-(N-氮八环)乙基]吩噻嗪(Ⅴa);β-(10-吩噻嗪基)丙酸(Ⅵa)或β[10-(2-氯吩噻嗪基)]丙酸甲酯(Ⅵc)与氢化铝锂、氮八环或氮七环行氨解-还原反应,生成10-[γ-(N-氮八环)丙基]吩噻嗪(Ⅴb)及2-氯-10-[γ-(N-氮七环)丙基]吩噻嗪(Ⅴc)。当β-[10-(2-氯吩噻嗪基)]丙酸用五氯化磷处理时,分到10-氯-2,3-二氢3-酮-1H-吡啶并[3,2,1-kl]吩噻嗪(Ⅶa);后者与聚甲醛、氮七环盐酸盐反应,生成10-氯-2-(N-氮七环甲基)-2,3-二氢-3-酮-1H-吡啶并[3,2,1-kl]吩噻嗪(Ⅶd)盐酸盐。1-(β-氯丙酰基)氮七环(Ⅹ)用氢化铝锂还原时,得到1-正丙基氮七环(Ⅺ)。  相似文献   

8.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碳-5-烯与丙炔酸甲酯反应可生成成环化合物。通过对成环产物的^1H NMR、^1H-^1H COSY、^13C NMR谱的分析,讨论了其化学位移及J-偶合特征。同时研究了整个反应可能的历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9.
卢慧芳  何丽萍  秦勇  薛斐 《合成化学》2018,26(5):313-320
以(S)-3-(2,2-二甲基-5-(3-甲基-1H-吲哚-2-基)-1,3-二氧杂环己烷-5-基)吡咯烷-2-酮为原料,经吡咯烷酮还原开环、串联的氢化脱保护/分子内还原胺化反应等关键步骤,合成了吲哚生物碱actinophyllic acid的A/B/C环手性中间体(S)-3-(2-(2-氯乙酰氨基)-2′,2′-二甲基-1,2,3,4,5,7-六氢螺[氮杂环辛烷并[4,3-b]吲哚-6,5′-[1,3]二氧杂环己烷]-5-基)-3-丙酮酸甲酯(9); 9可在氧化条件下转化为A/B/G环中间体(S)-7-(2-(2-氯乙酰氨基)乙基)-2′,2′-二甲基-8-氧代-7,8-二氢-5-H-螺[环庚烯并[b]吲哚-6,5′-[1,3]二氧杂环己烷]-9-甲酸酯(10)。该合成路线涉及9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2D NMR和LC-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10.
陈立佛  王均环 《有机化学》1988,8(5):446-451
研究了2-(1'-烯丙氧基四氟乙基)全氟-3-甲基-1-戊烯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 反应温度低于100℃时, 未发现重排产物, 在140℃时发生分子内环加成, 得到1-(1'-三氟甲基1'-戊基氟乙基)-戊基氟丙基-2-三氟甲基-2-氟代-7,7-二氟代-3-氧杂二环庚烷[3,2,0]以及相应的二环庚烷[3,1,1]和分子间[2+2]环加成产品.  相似文献   

11.
Kukhtin-Ramirez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极性反转反应.利用三价磷的还原性对α-羰基酮化合物进行极性反转,所生成的Kukhtin-Ramirez活性中间体在诸多转化中都展现出了其作为1,1-偶极子的化学性质.近年来关于该活性中间体的反应研究主要包括:极性X—H键插入反应、还原性加成反应、形式[2+1]环加成反应、形式[4+1]环加成反应、形式[4+2]环加成反应.这些转化为一些重要的多官能团化合成中间体及结构复杂的环状化合物提供了高效简洁的合成方法,凸显了Kukhtin-Ramirez极性反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化合物3-甲基-2-戊烯-4-炔-1-醛两端均为活性官能团,在分子连接及成环反应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合成轮烯酮[1-7],脱落酸[8]和二苯基二苯并环辛烯[9]等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3.
5-羟甲基噻唑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羟甲基噻唑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第二代抗AIDS药物利托那韦(Ritonavir)[1-3].Leanna M R等[4]和Gregory F H等[5]分别报道了2-氯-5-氯甲基噻唑经甲酸钠酯化、水解和催化氢化脱氯得到5-羟甲基噻唑的工艺,该工艺在酯化时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后处理麻烦;反应中存在较多副反应,需要活性炭脱色,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4.
胡萍  龙玉华  王辉  莫海洪  杨定乔 《有机化学》2008,28(7):1181-1192
综述了近年来钌催化二环烯烃与炔烃发生[2+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钌催化二环烯烃和炔烃的 [2+2]环加成反应中反应物结构、反应物比例、溶剂及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雪  成军  张平  尹传奇 《分子催化》2014,(2):126-131
RuCl3·3H2O分别与6,6’-二甲基-2,2’-联吡啶(dmbp)和2,2’-联吡啶-6,6’-二甲醛(bpda)反应生成[cisRu(L)2Cl2]Cl·2H2O(L=dmbp,bpda),进一步用CF3SO3Ag脱氯得到[cis-Ru(L)2(H2O)2](CF3SO3)3.研究了4种配合物对1-己炔、苯乙炔和丙炔酸乙酯的催化环三聚作用,发现脱氯后的含水配合物催化活性有显著提高;体系中有水存在时,丙炔酸乙酯环三聚具有很强的区域选择性.催化机理研究表明,该催化过程为催化[2+2+2]环加成反应.钌杂环庚三烯或7-钌杂双环[2.2.1]-2,5-庚二烯是关键中间体,联吡啶配体上的6-甲酰基取代基水合后通过与丙炔酸乙酯的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影响环三聚产物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噻唑环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1]可用于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制备[2]。本文合成的几种噻唑基衍生物—类以HIV蛋白酶为靶点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利托那韦的重要中间体[3-5],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实际的意义。噻唑环衍生物可通过α-卤代羰基化合物与硫代酰胺缩合而成[6],α-巯基酮与腈缩合反应得到,也可采用醛与半胱氨酸缩合,再与二氧化锰作用得噻唑类化合物[7]。本文采用α-氯代羰基类化合物与硫代酰胺缩合而得三种噻唑类化合物,产率较为理想。1合成路线设计合成路线设计可表示如下图1图1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F ig.1 The …  相似文献   

17.
以5,6-二溴-5,6-二氢二苯并[a,e]环辛四烯和叔丁醇钾及呋喃衍生物作用,随后经锂铝氢-四氯化钛一步去氧而生成了1-取代或1,4-二取代三苯并[a,c,e]环辛四烯衍生物,1,4-二甲基三苯并[a,c,e]环辛四烯经NBS溴化,Sommelet反应而生成1,4-二甲酰基化合物,随后在光照下和NBS反应再和甲醇反应而生成二酸二酯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制备1,1.4,4.5-二亚甲基三苯并[a,c,e]环辛四烯的可能中间体,二甲墓化合物和澳反应,随后和叔丁醇钾作用而得到了1,4-二甲墓-9-叔丁氧基三苯并[a,c,e]的环辛四烯,提出了有一个新的去氢环辛四烯中间体1,4-二甲基-9,10-二去氢三苯并[a,c,e]环辛四烯存在。  相似文献   

18.
铜(I)盐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如叠氮-炔[3+2]环加成(Cu AAC)、不饱和化合物与异氰基化合物的[3+2]环加成、硝酮-炔的环加成(Kinugasa反应)是构建多类氮杂环的高效合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针对几类环加成反应中产生的有机亚铜中间体的多样性转化吸引了国内外很多课题组的注意,基于对这些环加成反应中有机亚铜中间体的捕捉,多类串联及多组分反应得以发展,从而成功实现了一系列多取代杂环或稠环结构的高效构建.本综述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按照所经历的有机亚铜中间体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1)Cu AAC反应中产生的三氮唑亚铜中间体;(2)炔烃与异氰化合物[3+2]环加成反应中产生的2H-吡咯基亚铜中间体;(3) Kinugasa反应中产生的烯醇亚铜中间体.期望此综述能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有机亚铜中间体捕捉策略的发展、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铜催化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doprofen类似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宏  赵华  高永俊 《有机化学》2003,23(9):1022-1025
以邻硝基苯甲醛为超始原料,合成2-溴甲基-3-喹啉酸乙酯中间体,其分别与 苯胺、2-氯代苯胺、3-氯代苯胺、2-甲基苯胺和3-甲基苯胺发生Williamson反应, Williamson反应产物经闭环反应,得到新化合物2,3-二氢-1-氧代-2-苯基-1H-吡 咯并[3,4-b]喹啉(4a),2,3-二氢-1-氧代-2-(2-氯代苯基)-1H-吡咯并[3, 4-b]喹啉(4b),2,3-二氢-1-氧代-2-(3-氯代苯基)-1H-吡咯并[3,4-b]喹啉( 4c),2,3-二氢-1-氧代-2-(2-甲基苯基)-1H-吡咯并[3,4-b]喹啉(4d)和2, 3-二氢-1-氧代-2-(3-甲基苯基)-1H-吡咯并[3,4-b]喹啉(4e)。12个新化合物 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Cp*Rh(CO)2Me]BF4与二环庚二烯反应生成的含五元环产物可以作为烯烃/羰基共聚的潜在催化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该类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甲基转移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计算得到,该步反应的活化焓变为71.67 kJ·mol-1, 跟实验中得到的相应的焓变值(72 ± 2 kJ·mol-1)吻合得很好。计算结果同时证实,该反应在热力学上非常有利。结构分析表明,二环庚二烯和金属中心配位后,二环庚二烯内的环张力得以释放以及螯合环的生成是导致热力学有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