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勇 《数学通报》2004,(9):25-26,24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令人惋惜!  相似文献   

2.
<正>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求空间图形中的点的轨迹问题,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又考查将空间图形的轨迹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轨迹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以一道高三模拟试题为例,寻求解决空间图形轨迹长度问题的不同求解思路和方法,旨在培养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范围的扩大,近几年全国及自主命题各省市高考题已越来越突出对数学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考题也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方向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与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能力.其中有一类新的问题——以立体几何中的知识为载体的轨迹问题(笔者将它简称为立几中的轨迹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各类试题中,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4)题,2004年高考重庆卷第(12)题,2004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模拟卷第(16)题等,多次出现的空间图形轨迹问题是符合新课程版考试大纲指出的考查方向和要求的一个典例.其涵盖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析几何等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属学科内综合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应注意这类空间图形轨迹问题中的知识的整体性,自觉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以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对此,本文拟对空间图形中的二维轨迹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勇 《数学通讯》2003,(7):23-23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 ,设置了一些数学学科内的综合题 ,它们的新颖性、综合性 ,值得我们重视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 ,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 .由于这类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多 ,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 ,学生求解起来颇感困难 ,考试时经常弃而不答 ,令人惋惜 !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 ,要善于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 ,再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 ,实现立体几何到解析几何的过渡 .下面精选二道典型例题并予以分析解答 ,旨在探索题型规律 ,揭示解题方法 .例 1 已知平面α∥…  相似文献   

6.
1.考点透视 立体几何在历年高考中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近几年的高考中,立体几何的考查内容比较稳定.基本特点是“小题考基础,大题考综合”.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为2~3道)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如空间图形的识图、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空间角与距离的求解、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其中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常会与命题、充要条件等有关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构图是形成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立体几何学习人门的必经之路.解决某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构建正方体或长方体,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庞新军 《数学通讯》2011,(10):14-16
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常见的几何体,立体几何中许多概念、定理都可以用正方体的点、线、面的关系来说明,因此正方体有“百宝箱”的美称.高考立体几何题中正方体有许多新的视角,如探究点、线、面存在的个数问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究其原因是这一类问题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价值.下面加以分类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全国及自主命题各省市高考题中的立体几何考题涌现出一种新颖的创新命题形式——以立体几何体为载体的轨迹问题,它重点体现了在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知识交汇处设计图形,不仅能考查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又能巧妙地考查求轨迹的基本方法.本文将结合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类型,对相应的解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翟洪亮 《数学通报》2012,51(1):47-50
1 问题背景在新课标中对异面直线的教学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在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但是近年对有关异面直线问题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中的一个热点,考查问题的难度也有所加大,如:试题1 (2004年北京高考理科第4题)如图,在正方体ABCD-A1 B1 C1 D1中,P是侧面BB1C1C内一动点,若P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相似文献   

11.
董秋霞 《数学通讯》2011,(5):14-14,17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考查方式除了“显性型”,即明确指出求轨迹方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隐形”考查,即表面上题目与轨迹方程无关,但往往要借助于轨迹知识才能解决.下面就对隐形的轨迹加以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三视图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内容,这块内容已经成为实施新课标的几个省市数学高考卷客观题中的亮点,高考对空间几何体与三视图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与正方体、球有关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作为新课程中的新增内容几何体与三视图必将成为今后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中笔者以高考题为据重在揭示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空间图形的动态问题,是培养和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好题目,但不少学生认为难度较大,教师也认为不易讲清楚.笔者不经意间找到了一个熟悉的旋转体模型——圆锥,这不仅让空间中的点、线、面在一个具体的空间几何体中找到了落脚处,让问题变得更清晰,也让动态问题变得更具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特殊且内涵丰富的几何图形之一,在正方体中能反映空间基本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通过对正方体的截割,可以得到多种多样的柱体、锥体、台体.可以说,正方体是研究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展开空间想象的一个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5.
鲁前国  刘欣 《中学数学》2023,(19):74-75
立体几何中的动点轨迹问题,是一个不会被忽略的问题,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是一类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好题型.本文中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从方程角度探究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6.
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特殊且内涵丰富的几何图形之一,在正方体中能反映空间基本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尤其是平行垂直关系).通过对正方体的截割,可以得到多种多样的柱体、锥体、台体…….可以说,正方体是研究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展开空间想象的一个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确定或求最多(少)小正方体个数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三视图的热点之一.此类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程度,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快捷地求出此类问题的正确答案,本文介绍一种"俯视图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点滴体会钟吉和(湖南桃源渔父职中415700)一、借助实物或模型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学生初学立体几何,往往习惯于在平面内考虑问题,把空间图形看成平面图形或把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性质混淆起来.因此,在立体几何教学的初始阶段,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19.
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探求,主要是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和空间向量等知识来求解,以下就典型的轨迹模型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在2004年高考北京卷、天津卷和重庆卷中,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粉墨登场",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创新点.这类题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注重多元联系和多元应用,集知识的交汇性、综合性,方法的灵活性,能力的迁移性于一体,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的极好素材,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重视.解答这类问题要充分应用降维思想,把空间问题转化到某一平面上,利用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空间向量等知识将其蕴涵的度量关系、位置关系表示出来求解,体现出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要求,折射出新课程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新理念.本文着眼于将三维图形降维后知识、方法的切入点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