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许多天然产物(如黄酮、香豆素、苯丙素)分子结构中含有2-[-1′-(4′-甲基-3′-戊烯基)]-2-甲基苯并呋喃(1a)和1b的结构单元,如,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Sanggenol L 4和Kuwanol 5[1].因此寻找1a和1b便利有效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我们采用2,4,6-三羟基苯乙酮(2a)[或2,4-二羟基苯乙酮(2b)]为原料,与柠檬醛3在有机碱(吡啶、三乙胺、N,N-二乙基苯胺)的作用下,一步反应以较好的收率40%~70%分别获得1a和1b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2.
苯丙素苷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出的具有取代苯乙基和取代肉桂酰基的一系列天然糖苷化合物的统称,其糖核一般由一到四个单糖构成.许多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镇痛、降压、治疗糖尿病和免疫调节等明显的生物活性[1],因此它们的合成研究已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注意[2].二糖苯丙素苷Lugrandoside是从毛地黄属药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化合物[3],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4].本文从D-葡萄糖出发,经过15步反应,得到了全保护的二糖(3,4-二-O-烯丙基)-β-苯乙基(2,3,4,6-四-O-乙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1→6)-4-O-(3,4-二-O-烯丙基)咖啡酰基-2,3-二-O-乙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脱去保护基团,最终合成出Lugrandoside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苯丙素类天然产物因其良好的生理活性而备受人们关注,化合物1是1999年Kikuzaki等[1]从植物Pimenta dioica的果实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分子所含的两个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未定,迄今未见有关其合成的报道.最近我们以香草醛为起始原料,经羟基保护,Wittig反应还原,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脱保护等8步反应,以36%的总产率首次完成了化合物1的全合成,并确定了1的绝对构型,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MS等光谱数据确证,合成产物的波谱数据与文献一致.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4.
嘌呤、嘧啶类新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把具有生理活性的嘌呤、嘧啶类有机碱基引入不对称合成 ,利用嘌呤、嘧啶类化合物作为Michael加成给体与天然手性助剂 ( - ) 薄荷醇所制得的手性源 5 (R) [( 1R ,2S ,5R) 氧基 ] 2 ( 5H) 呋喃酮 ( 3a)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合成了新的光学纯嘌呤、嘧啶类手性化合物 ( 5a~ 5e) .详细地研究了合成方法并测定了它们的[α],IR ,UV ,1HNMR ,13 CNMR ,MS ,元素分析等结构分析数据 .经X 四圆衍射确定了腺嘌呤手性化合物 5a的立体化学结构 .为合成嘌呤、嘧啶类手性化合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为深入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手性核苷酸类化合物提供了重要的手性源  相似文献   

5.
咖啡酸(caffeic acid)即3,4-二羟基肉桂酸,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或以游离酸形式存在,或是天然产物的结构部分。咖啡酸或含咖啡酰基的天然产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在合成含咖啡酰基的天然糖苷苯丙素苷类  相似文献   

6.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2,6-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分别通过甲基保护酚羟基、 苯甲酰氯酰化、 Bake-Venkataraman重排、 异戊烯基化、 酸催化关环及EtSLi脱去甲基等6步反应, 以高收率完成了天然5,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a, 收率80.6%)和5-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b, 收率84.9%)的全合成, 所有化合物均经 1H NMR 和 13C NMR表征确定.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目标产物(1a和1b)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3位异戊烯基侧链的存在能大大增强化合物相应的生物活性, 而且是化合物生物活性增强必需的取代基. 另外, 目标产物1a的生物活性高于产物1b, 归因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A环上的7-OH属增效基团, 起到增强生物活性的作用, 化合物1a分子中A环上有7-OH, 而化合物1b分子中则无该基团. 本合成方法对其它3-烃基黄酮类天然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适用性, 所预测的生物活性结果为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12,(11):1692
(ISBN 978-7-122-12695-5)本书是全面收集了生物碱类、萜类、皂、苷类、黄酮类、醌类、苯丙素类、甾体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木脂素、香豆素、氨基酸和糖类、海洋天然产物、抗生素等2万余种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每一种化合物都给出了相应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测试溶剂和碳的化学位移数据以及参考文献。书后还附有化合物中英文名称索引以及分子式  相似文献   

8.
新型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乃是当今有机化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利用天然手性助剂薄菏醇、冰片制备具有重要合成价值的手性源,用于不对称反应以及立体选择性合成某些生物活性化合物引起人们重视。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深入研究了具有独特结构性能的5-(l-(艹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新手性源(5a)的合成方法及其串联的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3-溴呋喃酮新手性试剂5a制备方法简便,化学产率较髙,光学纯度单一。由于5-(1-(艹孟)氧基)-3二溴呋喃酮5a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能,它可以作为稳定的Michael受体,能够发生串联的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同时,由于(艹孟)氧基的立体专一性控制,生成了一般合成方法难以合成的手性的丁内酯并螺-环丙烷类化合物。此新手性源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螺-环丙化反应的研究,为进一步合成一系列新的光学活性环丙烷化合物提供了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氮杂环丙烷衍生物是合成氨基酸及β-内酰胺等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它也是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重要组分[1,2].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3],研究了手性元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1)与脂肪胺2的不对称反应,得到含有两个新手性中心的氮杂环丙烷/稠合丁内酯化合物3,后者在LiAlH4/THF中还原得到手性产物4.通过元素分析,[α]20D,IR,1H NMR,13C NMR,MS以及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巴西木素类型天然产物是从中药苏木(Caesalpinia sappan)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而成为合成化学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这类天然产物合成的报道.我们主要对巴西木素类型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以价廉易得的2,4-二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Claisen重排和选择性脱甲基等8步反应,以3.1%的总收率首次完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异戊烯基氧杂蒽酮类天然产物cudratricusxanthone B(1)的全合成,为该化合物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还合成得到另一氧杂蒽酮化合物2,证实文献报道的氧杂蒽酮类天然产物staudtiixanthone D结构鉴定有误.  相似文献   

12.
3-(噁唑-5-基)吲哚类天然产物如Pimprinine,Streptochlorin等,广泛存在于海洋微生物中,因其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和农药领域中很有研究潜力.3-(噁唑-5-基)吲哚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研究报道,在吲哚结构上构建噁唑环是合成此类天然产物的关键.总结了已报道的3-(噁唑-5-基)吲哚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并对构建3-(噁唑-5-基)吲哚骨架的合成方法及部分主要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探讨了3-(噁唑-5-基)吲哚类骨架作为一种优势活性结构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8-异戊烯基黄酮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用氯甲基甲醚保护羟基,经羟醛缩合、碘催化环合、过氧丙酮(DMDO)氧化、O-异戊烯基化、微波促进的Claisen重排、脱甲氧甲基保护基、O-甲基化和异戊烯基侧链环合等反应步骤,完成了8-异戊烯基槲皮素-3-甲醚(1)、8-异戊烯基槲皮素-3,7,3',4'-四甲醚(2)和ArtochaminC(3)这3种8-异戊烯基黄酮类天然产物的合成.并对由微波促进的由5-O-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合成8-C-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Claisen重排反应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探讨.所有合成的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MS等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4.
含嘌呤、嘧啶类有机碱基的丁内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慧  王志丹  陈庆华 《有机化学》1999,19(6):630-635
利用天然手性助剂(-)-冰片所制得的手性源5-[(1s)-(-)-冰片氧基-2(5H)-呋喃酮差向异构体3a+3b与具有生理活性的嘌呤、嘧啶类有机碱基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嘌呤、嘧啶类丁内酯非对映体混合物5a~5e及-5'a~5'e。报道了它们的合成方法以及IR、UV、^1HNMR、^1^3CNMR、MS、元素分析等结构分析数据。其中5d+5'd通过优势结晶拆分法得到单一的光学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以氨基酸乙酯为原料合成8种3-乙酰基-4-羟基吡咯啉-2-酮的类似物A, A与3种烃氧基胺盐酸盐反应合成了20个肟醚类衍生物3-(1'-烃氧亚氨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B), 其结构经 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B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抑制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银促进的傅-克反应可以合成系列C3α-位为不同类型芳基取代的四氢吡咯并吲哚骨架的类天然产物.在该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发现C3α-位分别为对乙酰氨基苯基取代和甲基吲哚取代的四氢吡咯并吲哚类衍生物3a和3b对多种肿瘤细胞均表现出微摩尔级的活性,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候选化合物.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的成药性及其构效关系,以化合物3a为前体化合物合成了一系列类天然产物(化合物4~17),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分析确证.本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4,5-开链桉烷是近几年来才被分离得到的一类单环倍半萜类天然产物.1998年,日本化学家Ohira等从传统药用植物Cyperous rotundus中分离得到了天然产物4,5-dioxo-10-epi-4,5-seco-γ-eudesmane(1),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全合成研究[1a],但该路线的总收率非常低(<10%),并且产物难以分离.之后,我们小组也进行了一些该类天然产物的合成工作,以( )-γ-eudesmol的臭氧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取得了较高的收率[2],但是用该方法难以得到11,12位双键的化合物.因此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以( )-二氢香芹酮(3)与丙烯酸甲酯进行的底物控制的Michael addition及1,3-二噻烷-2-锂化物与溴代烷的偶联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具有11,12位双键的化合物1,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另一个化合物4,5-dioxo-10-epi-4,5-seco-γ-eudesmol(2).化合物2是1997年Barrero等从西班牙东南部及北非药用植物Phonus arborescens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的甙元[1b].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化学》2012,(11):1667
(ISBN 978-7-122-12700-6)该书全面收集了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醌类、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其它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二苯乙烯类、环庚三烯酚酮和脑苷脂类、海洋天然产物类、氨基酸和糖类共17大类1万余种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氢核磁共振谱数据。每一种化合物都给出了名称、分子式、结构式、~1H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数据,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书后  相似文献   

19.
苯基萘类木脂素内酯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含有苯基萘骨架的天然产物.这些天然产物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报道了一条合成此类化合物的路线,以香草酸为起始原料,以Diels-Alder反应和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构筑α-苯基萘骨架,再经Fetizon氧化等8步反应实现了Justicidin B等六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多甲氧基黄酮是广泛存在于柑橘属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显著抗癌、抗炎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本工作以间苯二酚和甲氧基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经过溴化、甲基化、芳基亲核取代、Friedel-Crafts乙酰化、羟醛缩合、环化或Algar-Flynn-Oyamada反应、DDQ脱氢、选择性脱甲基化反应,以及随后的糖苷化和脱乙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多甲氧基黄酮及其糖苷类化合物1a,1b~4a,4b,5~9.其中1a,1b,2a,2b,3b,4a,4b和5~7,9是全合成的天然产物.此外,在对五甲氧基苯的合成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由间二苯酚经溴代、甲基化和芳香亲核取代等三步反应高产率制备有机合成中间体2,3,4,6-四甲氧基苯酚(12)的新方法.所合成新化合物的结构由MS,IR,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