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马纪东  朱逢吾 《物理》2002,31(6):353-358
物理学,特别是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在近几十年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分四部分:(1)简要介绍了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2)回顾近代历史上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一些典型例子;(3)介绍在表面和界面、缺陷、理论和模型、微结构表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领域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简况及材料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4)讨论物理学在纳米材料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太空物理学当代前沿及其交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兴 《物理》2002,31(6):359-364
文章对21世纪太空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物理学交叉的特点作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1)太空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2)21世纪太空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3)物理学与太空物理学交叉的特点(包括太空物理探测与物理学的交叉,太空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的交叉,太空物理与高能物理的交叉,太空开发利用与物理学的交叉)。  相似文献   

3.
马兴孝  辛厚文 《物理》1991,20(12):705-709
在物理学和化学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边缘交叉领域,它既属于物理学又属于化学,然而既非传统的物理学又非传统的化学,为了反映这一领域同两门传统学科的联系和区别,人们把它叫做化学物理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慨略地介绍化学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背景,学科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情况,以期引起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物理》2002,(5)
三十而立 (《物理》本届主编阎守胜教授 ) ;写在《物理》创刊 30周年 (第二届《物理》主编应崇福院士 ) ;《物理》在推动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应用中大有可为 (第三届《物理》主编梅镇岳教授 ) ;《物理》可以促进物理学研究成果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 (第三届、第四届《物理》主编吴自勤教授等 ) ;与时俱进 (第五届、第六届《物理》主编王殖东教授 ) ;生物物理学的几个热点领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研究员等 ) ;物理学与化学交叉———有机分子固体与聚合物的物理问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院士 ) ;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结合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些运动规律也存在于生物体的高级运动中.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有机体中那些过程,凡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似乎都是按照物理学和化学的已知定律进行的.”物理学与医学、生物学有着必然的联系,成为这些学科的基础.近年...  相似文献   

6.
读者和编者     
《物理》2008,(1)
欢迎订阅2008年《物理》《物理》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出版的物理学综合性期刊,197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致力于传播当代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前沿最新进展,促进物理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沟通科研与产业,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物理》面向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广大读者,即物理学各分支学科及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医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技术开发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以及关注物理学发展的读者。《物理》作为中国物理学会的机关刊物,是中国物理学会与物理学…  相似文献   

7.
生物物理学的几个热点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耀江  陈润生 《物理》2002,31(6):344-348
物理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由来已久,这不仅解决了自然界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并且在高层次上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如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学和脑与认知科学等,文章对当今生物物理学的这几个热点领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地震预测与统计物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忠良  陈运泰 《物理》2002,31(6):365-371
将现代统计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地震和地震预测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物理学和地震学之间一个最为活跃的交叉领域,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例如,将地震作为一种临界现象的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地震的认识,而且改变了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一些传统观念。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与这一领域相关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由物理学孕育出的新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20世纪以来,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表现得日益明显和复杂,以至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根源--物理学原理.  相似文献   

10.
新颖化学链燃烧与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工程热力学和化学环境学的有机结合,注重能源与环境的领域交叉,揭示化学链 燃烧新机理,旨在取代传统的造成能源品位利用最差并且引起环境生态污染(产生SOx、NOx、 CO2等)的燃烧过程,开拓出第三代能源环境动力系统,寻找同时解决能源与环境两个重大问题的 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研究的前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端 《物理》1996,25(10):577-584
讨论了凝聚态物理学在当代材料研究的前沿问题中所起的作用,首先对,于那些基本物理学业已能晓的常规材料,极好的机会在于设计并制备出微结构和纳米结构,其次,对于具有强关联电子特征的复杂材料,虽则其物理学尚在探索之中,已有迹象表明这将是新材料的“富矿区”,再次,关于有机及聚合物材料,物理学正在向这领域延拓,在设计和制备分子和超分子结构方面,将会提供许多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端 《物理》1992,21(1):2-8
本文的第一部分论述了物理学与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对物理学有利,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而且在往会导致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突破.本文的第二部分论述了物理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两种模式,即技术先导或物理学先导,但强调了物理学在现代技术中的先导作用,并以能源、材料和信息等技术中的一系列实例。阐述了物理学在创建和发展新技术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山大学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学校成立之初便设有物理学系,1996年在其基础上成立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系,全院教职工141人,在校学生1337人。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她拥有国家物理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筹建);拥有物理学(理学)和光学工程(工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凝聚态物…  相似文献   

14.
分析研究了《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的特点,将《热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热力学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成一门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的《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经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取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机多孔聚合物(POPs)是一类高比表面积,具有复杂孔径结构,可修饰不同官能团的新型有机材料,其复杂的微观结构使其在吸附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是有机多孔聚合物的一种,其也具有上述所说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特性,相比其他类型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大共轭环的骨架使其结构更加刚性,并赋予其具有可见光区荧光的特性。本工作从调整聚合物合成单元方式调节结构,探究不同类型聚合物的荧光波长,有助于了解其在化学吸附与传感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学习物理学的过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也是多学科交叉、转移和渗透的支撑点,其中大学物理类课程(含实验课)更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最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物理类课程指导讲解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物理与工程》2014,(4):F0002-F0002
嘉宾报告与大会、分会场报告 会议特别安排了嘉宾报告,这些报告拓展了学术视野,展现了物理学教育对于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以及物理学思想、方法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创造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2011,(12):823
《物理》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出版的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致力于传播当代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前沿新进展,促进物理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沟通科研与产业,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12,(5):343
《物理》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出版的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致力于传播当代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前沿新进展,促进物理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沟通科研与产业,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物理》2012,(2):106
《物理》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出版的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致力于传播当代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前沿新进展,促进物理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沟通科研与产业,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