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6篇
物理学   30篇
  2023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吸附与生物技术的耦合是实现燃料油品清洁生产的新发展方向, 提出了一种吸附剂生物再生循环使用的新耦合方法, 首先用吸附剂吸附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然后用微生物脱附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 实现吸附剂再生. 利用Y型分子筛通过离子交换再用He保护自动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络合吸附剂吸附Cu(Ⅰ)-Y,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以选择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R-8为生物催化剂, 考察了细胞浓度、油相体积、水相/吸附剂比对吸附剂脱附率的影响. 加入油相可以大大提高DBT脱附量和生成2-HBP的量. 增加水相中脱硫菌R-8的浓度、增大水相/吸附剂比, 可以实现DBT脱附, 促进DBT转化为2-HBP. 在水相脱硫菌株R-8浓度为75 g·L-1、水相/吸附剂比为300 mL/g、油相/水相比1/3(V/V)的条件下, 脱附的DBT在6 h内转化率达到89%, 24 h内转化率为100%. 生成2-HBP的量主要由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量、水相中微生物细胞的浓度、油相/水相体积比、水相/吸附剂比决定. 吸附剂经过正辛烷洗涤、100℃下干燥24 h、He保护450℃还原活化3 h, 再生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新鲜吸附剂的95%.  相似文献   
2.
研究稀土离子的萃取动力学行为特性有利于了解其萃取过程微观机制,但以往传统的萃取动力学研究方法无法原位获取萃取反应过程的油水两相界面分子层次微观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全内反射紫外光谱的方法,原位研究稀土离子在油/水相界面的萃取反应动力学。采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稀土离子紫外吸光度值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离子在界面的微观动态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bacteriu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microorganism has been isolated. The metabolism product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train can be a kind of biocatalyst to oxidize dibenzothiophene (DBT) into 2-hydroxydiphenyl (HBP), therefore the sulfur in DBT is removed selectively. The 16SrRNA information, cell wall analysis, physica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suggest that the isolated strain is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The strain can grow in the basal salts medium (BSM) that DBT concentration is no more than 10 mmol/L, and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growth is 1 mmol/L, however,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desulfurization is 0.5 mmol/L. The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rain can also desulfur some other or-gano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such as thianaphthene, phenyl sulfide and 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4,6-DMDBT).  相似文献   
4.
新型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粘土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小涛  余江  刘会洲  李文军 《化学学报》2004,62(11):1049-1054,M004
以无机TiCl4/HCl制成的钛基柱撑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有机改性液,通过控制两种柱撑液的加入顺序以及相对含量,利用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域的特殊化学反应场所的特性,合成得到三类复合柱撑蒙脱石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d001晶面由于CTAB与钛基水合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粒度不同的柱撑空间而表现为两个峰值.与FT-IR光谱相比,FT-Raman光谱能够更加有效地表征和鉴定复合柱撑粘土的结构差别.采用原土无机柱撑后再有机柱撑,可以合成层间距更大的复合柱撑粘土材料.经热处理后得到锐钛型氧化钛的改性粘土材料,并且可以重新合成得到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的新型改性粘土材料.这些合成手段为制备新型改性粘土材料应用于环保以及化工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斌  刘会洲 《光散射学报》2000,12(4):221-227
本工作采用 FT- Raman光谱仪对不同的 p H值的蛋白质水溶液多次扫描 ,采用酰胺 带的谱图作曲线拟合 ,并以子峰面积表征对应二级结构含量 ,得出二级结构的变化与蛋白质水溶液与乙酸丁酯混合后乳化能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蛋白质分子对 p H变化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引起蛋白质水溶液在有机溶液中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用吡啶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嵌段共聚物PluronicF108胶团形成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嵌段共聚物胶团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BSA阻碍嵌段共聚物的胶团形成,BSA与嵌段共聚物疏水链段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其阻碍嵌段共聚物胶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盐湖中的铯资源十分丰富,其分离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与发展前景。但盐湖复杂的离子环境使得Cs+分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普鲁士蓝类似物通过离子交换实现对Cs+的吸附,由于其晶格尺寸与水合铯离子半径接近而对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通过对其形貌调控可以有效提升其吸附容量。通过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对材料形貌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为进一步的形貌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锂作为欧盟在2020年宣布的一种关键原材料,正在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需求的增长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促进了新的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几年,液态锂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盐湖卤水、地热卤水以及油气田卤水等。因此,以合理高效的方式从UOG卤水中提取锂将缓解各国的锂短缺问题。在这项工作中,采用了β-二酮-协萃体系选择性分离UOG卤水中的锂。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两种分离锂的方式的可行性。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β-双酮萃取锂的机理。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最终选择HTTA与TOPO作为实际卤水中提取锂。  相似文献   
9.
在锂/钠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究中,Li/Na元素的测定对于电化学性能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1,4]。对于利用共沉淀法得到的前驱体,前驱体中Na的残留量将直接影响后续高温煅烧过程中烧结原料的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锂/钠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中Na及其烧结的三元正极材料中Li/Na含量的方法,在研究样品的溶解方法、称样量、测定介质浓度、仪器参数基础上,实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中Li/Na含量的准确测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化学干扰小,无需基体匹配即可精确测定前驱体中的Li/Na残留和三元材料中的Li/Na含量,结果重现性好,样品分析结果测量精度(RSD)小于2.0%,对于电池中Li/Na离子脱嵌量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1H NMR波谱技术研究了正丁醇对PEO-PPO-PEO嵌段共聚物温度依赖的胶团化过程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的加入急剧地降低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团温度(CMT). 化学位移变化表明正丁醇烷基端与嵌段共聚物PPO链段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导致嵌段共聚物CMT降低的主要原因. 选择性激发ROE实验进一步证实,在形成的嵌段共聚物-正丁醇混合胶团中,正丁醇的烷基链段进入胶团内核而正丁醇的羟基端则处于胶团外壳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