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1021-1029
在市场经济改革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市场化进程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联合影响的经验证据相对缺乏.本文以2005-200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委员会设置、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薪酬、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公司中的高管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高技术公司的治理与规范化公司的治理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团队合作.本文对高科技公司中的高管特征与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中,ROE与托宾Q值呈现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总和与公司绩效指标(ROE)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平均薪酬与公司绩效指标(ROE)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高科技公司选好经理人,增加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及完善高管人员薪酬体制的建设,进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3-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QFII持股周期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QFII不同持股周期对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FII短期持股时,奉行财务投资理念,通过买卖价差获取投资收益,不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QFII中期持股时,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但影响作用较微弱;QFII长期持股时,主要奉行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公司治理绩效,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可以为我国引入QFII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机械、设备和仪表行业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4—2006年的数据,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作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并不显著,且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值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以往的实证研究仅检验这两个直接关系。实际上公司董事会独立性,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存在三角关系。本文研究此三角关系,以我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独立性为负向关系,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为负向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不但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董事会独立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其人力资本不能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参与分配,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营行为短期化,造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日趋恶化.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对于理顺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上市公司乃至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塬  马连福 《运筹与管理》2022,31(9):176-182
研究聚焦董事会内部沟通网络,基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探讨对高管薪酬的监督效果。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相互之间通过共享信息来增强对高管自利行为的抑制能力,有效降低了高管薪酬。同时,管理者权力对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效力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管理者权力的增强,独立董事信息共享对于高管薪酬的约束作用被弱化,这一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有效性受到管理者权力的限制。研究构建了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指标,并基于董事会监督博弈过程分析信息共享对高管自利行为的约束过程,最后运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加以验证。研究拓展了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的认识,为打开董事会“黑箱”、提升董事会绩效提供新视角,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由静态结构研究向动态过程研究转化。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体育行业15家上市公司2001-2013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OLS回归法对体育行业上市公司分红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体育行业上市公司当年经营绩效与公司当年分红金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公司经营绩效越好,分红越多;2)体育行业上市公司当年分红金额与下一年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当年公司分红越多,该公司下一年的经营绩效也会得到改善.研究结果验证了体育行业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内控失灵     
鲁桐  常蕊 《珠算》2009,(6):58-58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对中国100家上市公司内控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仍然处于初级认识阶段。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存在内控弱化、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已成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薪酬差距这个带有激励色彩的因素,是否有助于缓解管理层的过度金融化,论文先是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可能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而后以沪深A股2009~2017年上市公司的16371个观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U型非线性关系,过高和过低的薪酬差距激励都会造成管理层过度金融化,从而导致企业创新投入的挤占和企业生产本质的偏离。进一步研究显示,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这种U型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低管理者代理行为、无缺陷内部控制和有审计委员会等较好公司治理的企业,而在高管理者代理行为、有缺陷内部控制和无审计委员会等弱公司治理的企业,虽有U型非线性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a series of recent economic reform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fluenc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fter the bubble economy. This study finds that stable sharehold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Many Japanese corporate leaders still believe that the stable shareholders are important for their governance. However, the stable shareholding enhances thei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nly when the ratio of shares held by stable shareholders is more than 61.21%. This resul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governance strategy of Japanese management. Moreover,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hances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firms until the ratio of shares held by foreign shareholders becomes 19.49%. Japanese corporate leaders are very afraid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his resul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opinions, as well. The second result indicates that Japanese firms need to accep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in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for Japanese firms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table shareholding and the foreign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判定树归纳法对样本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单位资产实现EVA)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原则从中遴选出有效规则,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巡视监督的视角考察了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巡视监督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盈余管理,降低24%的应计盈余管理和22%的真实盈余管理。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法之后的结论依然稳健;相对于地方巡视监督而言,中央巡视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治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巡视监督对于腐败地区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效应更强。本文丰富了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文献体系,揭示了制度建设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司创业投资的财务收益和战略收益取决于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的投入。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公司创业投资的薪酬激励问题,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对公司创投家的努力程度具有正面影响,而对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具有负面影响。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的能力与薪酬激励强度分别呈反向和正向关系,与对方的努力(支持)呈反向关系。项目战略利益与薪酬激励的关系则取决于投资企业和公司创投家能力的相对强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为研究和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披露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本文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从而验证了信息披露的“治理效应”。进一步发现,管理层持股激励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并提高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说明管理层持股能够加强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风险承担之间的正向关系,且这种影响关系在高管理层持股组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信息披露和公司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而且对管理层激励契约的设计和公司风险认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A recent article in the popular press suggested that gender is one determining factor of corporate executives' pay. The average compensation for the top 20 men was more than 10 times larger than for the top 20 women. We would expect, however, that direct compensation from salary and bonuses would be similar for both genders given the public nature of the data. There have been few academic articles on the topic of gender pay differences among top executives. One paper found marginally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evidence that women CEOs are paid more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literature by looking at compensation differences of male and female CEOs. Our sample includes over 40 female CEOs for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and matched pairs of comparable male CEOs. In addition, we us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derive a gap measure represen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mpens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otential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7.
影响股价特质波动的因素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认为CEO权力通过降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弱化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两条途径降低股价特质波动。为验证该基本假设,本文以2011~2017年中国A 股 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CEO权力对股价特质波动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小型企业中,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有关CEO权力经济后果及股价特质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对CEO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公司风险管理均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退出威胁作为切入点,考察外部大股东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提高3.941%的投资效率;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主要是依赖于管理层对于自身持股财富和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担忧;长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短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