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银照相技术及其材料的发展极为迅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照相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带有计算机控制、数字扫描、激光成像的激光打印系统,具有分辨率高,印刷质量好,印刷速度快等特点,这种半导体激光打印系统的关键部件,是有机光导(OPC)鼓.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国外Canon,IBM,HP,Ricoh,Xerox等公司开发出由计算机控制、数字扫描、激光成像的高分辨激光打印机,并逐渐占领市场。这种激光打印机具有印刷质量高、寿命长、印刷速度快、版面可任意调制、噪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辉光电离源与激光溅射电离源巧妙地结合在同一台仪器中,使固体样品在离子源腔体中既能辉光电离,也能激光电离;并且使用同一质量分析器,两种离子源的结果可以相互比对,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此仪器主要由真空系统、离子源、离子传输系统、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及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实验中分别用两种离子源测试了标准样品SRM 1262b,并获得了半定量结果.结果表明,仪器具有定性能力强,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固体样品元素分析的检出限可达μg/g量级.实验表明,激光溅射电离质谱的性能优于辉光放电质谱.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家基准物质氯化钠和甲苯校准了示差折光仪和增强光系统的仪器常数,用超纯水重量法校准了激光光散射仪到示差检测器之间的延时体积,用葡聚糖标准物质对各角度的光强进行归一化处理,研究了凝胶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方法中设备的校准和溯源。上述校准途径使仪器溯源到国际SI单位,从而确保了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采用激光光散射仪测得壳聚糖及其产品术后防粘连隔离膜的光折射增量dn/dc值分别为0.118、0.092 mL/g,凝胶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方法测得壳聚糖及其产品术后防粘连隔离膜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8.897×104、1.168×105g/mol;分子质量分布Mw/Mn分别为1.148±0.026和3.132±0.377。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激光磁共振原理,实验方法和激光磁共振谱的谱线特征;并根据其实验过程、谱线特征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的原理,成功地运用12位A/D板和AT/286微机完成了高于12位转换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同时还简介了激光磁共振实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软件流程、功能和附加硬件接口原理。并以NO分子在光频为1842.816cm^-1的超精细结构谱图为例,给出本系统的工作结果。  相似文献   

6.
激光/荧光陶瓷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发光稳定性能,在激光、照明和显示领域应用广泛。陶瓷成型技术是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陶瓷关联器件的发光品质和服役行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的原理、成型方法、技术特征和应用范围,着重分析了各类成型技术在陶瓷制备、结构设计及其性能调控方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激光/荧光陶瓷面临的结构设计、素坯成型和光热性能调控等问题,并展望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结构-功能-器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镇  刘海  何远航 《物理化学学报》2016,32(8):1977-1982
为了得到飞秒激光侵蚀(FLA)1, 3二硝基甲苯(简称DNB,分子式:C6H4N2O4),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简称CL20,分子式:C6H6N12O12)和CL20/DNB共晶系统的物理和化学响应过程,本文采用ReaxFF/lg反应力场对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L20/DNB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在飞秒激光加载过程中出现阶跃,激光加载过程后系统有一个冷却过程,然后系统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平衡。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CL20和CL20/DNB系统触发反应均为CL20分子中的N―NO2断裂。CL20系统的分解速率大于CL20/DNB共晶系统,这可能是因为共晶系统在反应初期具有大量的DNB分子以及分解产物中含有比较稳定的苯环减少了CL20及其产物之间的有效碰撞。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飞秒激光侵蚀(FLA)1,3二硝基甲苯(简称DNB,分子式:C6H4N2O4),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简称CL20,分子式:C_6H_6N_(12)O_(12))和CL20/DNB共晶系统的物理和化学响应过程,本文采用Reax FF/lg反应力场对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L20/DNB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在飞秒激光加载过程中出现阶跃,激光加载过程后系统有一个冷却过程,然后系统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平衡。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CL20和CL20/DNB系统触发反应均为CL20分子中的N―NO2断裂。CL20系统的分解速率大于CL20/DNB共晶系统,这可能是因为共晶系统在反应初期具有大量的DNB分子以及分解产物中含有比较稳定的苯环减少了CL20及其产物之间的有效碰撞。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新建造的用于团簇研究的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包括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结构、原理、真空系统、控制系统等.初步性能测试表明:激光溅射/分子束载带型团簇离子源能够产生丰富的一元、二元团簇离子;质谱仪对离子的质量分辨接近2000,并且质量门也有较高的质量选择性.系统用于团簇研究,得到了一些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Au/NiO上CO常温常湿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CO的常温催化氧化过程在消除环境污染、空气净化、CO传感器、封闭式CO2激光器、防毒面具以及密闭系统内CO的消除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机光电导体在静电复印、全息记录、信息存储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特别是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人们对研究适于近红外(780-850 nm)的有机光电导材料越来越感兴趣。它在半导体激光打印,影像印刷等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光子烧结技术是一种低温、选择性、非接触式烧结技术,可以对衬底上的各种纳米材料墨水进行固化烧结,实现墨水的功能化,并获得印刷电子器件的物理性能。光子烧结技术包括激光烧结、红外烧结及闪灯烧结,它们又具有各自的应用特点,在印刷电子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子烧结技术的一些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光子烧结技术在金属纳米导电墨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分子束和时间分辨质谱技术研究了1064nm脉冲激光辐照下Ge(111)与Cl2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主要产物为GeCl2,提高入射氯分子的平动能将增加反应速率。激光能量密度对GeCl2产率呈指数关系,而对GeCl2的平动温度影响不大。升高Ge(111)表面温度也能提高反应产率。同时还讨论了近红外激光诱导GeCl2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学》1987,(6):96
自激活激光晶体硼酸铝钕的研制 硼酸铝钕(NdAl3(BO3)4)(NAB)是综合性能较好的较有希望的小型固体激光材料,但由于无法突破晶体生长的难关,至今未能获得可供应用的激光棒。福建物构所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一种适合的助熔剂体系,培养出光学性质好的NAB晶体。晶体尺寸20×20×45mm,棒尺寸φ3.2×23.7mm,激光阀值≈67mJ,最大激光输出400mm/J每个脉冲,激光偏振度接近于1,输出波长1.063μm。通过两万多次连续激光发射,其激光性能未见退化。已用这种晶体制成激光微区分析仪,激光航空测量刺点仪。还可做成只需5号电池供电的袖珍式器件,可望将激光技术推广应用于眼科手术、地质探矿,国外已要求订货,预期将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工作获中科院198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对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微全分析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检测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成为目前微流控分析芯片采用最广的检测方法[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聚[(2,7-9,9-二辛基芴基)-4,7-双(噻吩-2-基)苯并-2,1,3-噻二唑](PFO-DBT)分离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的光电性能。在超声和高速离心辅助下,PFO-DBT能够从商业化单壁碳纳米管中选择性分离出高纯的半导体碳纳米管。用得到的半导体碳纳米管溶液通过气溶胶喷墨印刷方法构建出高性能印刷薄膜晶体管器件。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表现出高的开关比(107)和高迁移率(15.6 cm2·V-1·s-1)。并且所有制备的印刷薄膜晶体管具有很好的光敏感特性和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丙成  关亚风  黄威东  车迅 《色谱》2002,20(4):332-334
 基于共聚焦检测,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其检测下限为3.7 nmol/L。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对CD/DVD技术的生物光盘检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全新的BD技术的分子定量检测技术。与CD和DVD相比,BD光驱具有更小的激光聚焦光斑,实现了更高的检测通量与检测灵敏度。通过在蓝光光盘表面制备大小和灰度不同的墨点阵列,并利用标准BD光驱结合光盘质量诊断软件进行测试,分析了系统的横向分辨率以及用于定量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蓝光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横向分辨率(100μm)。在BD光盘表面成功制备了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反应阵列,利用标准BD光驱以及纠错软件,实现了对链霉亲和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TM2+:Ⅱ-Ⅵ族化合物以其可调谐范围宽、激发态吸收小、吸收和发射截面大以及室温下量子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中红外激光材料.本文回顾了近年来TM2+:Ⅱ-Ⅵ族中红外激光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别从TM2+:Ⅱ-Ⅵ族材料在激光器件上的应用以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两方面进行综述.在对该材料结构和分类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典型TM2+:Ⅱ-Ⅵ族中红外激光材料的激光性能进行了详细概述,系统列举了此类中红外激光单晶和多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及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1988年Pavlopoulos等人发现1,3,5,7-四甲基吡咯亚甲基BF2化合物是一个性能优良的激光染料[1].它的荧光量子效率高,激光效率比香豆素540A高10%,并具有低的三重态吸收和高的光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染料激光、生物荧光探针、光动力疗法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背景[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