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1篇
物理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螺噁嗪三苯基膦盐化合物1,并由1H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认了结构。UV-Vis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与其它螺噁嗪类化合物类似的光致变色性质,并在含水乙醇溶液中表现出对pH敏感的光照显色效应,即:依赖于pH光诱导开环体呈现出两种结构稳定态,调节pH可实现这两种结构稳定态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2.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五甲川菁染料的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椭偏仪、UV-Vis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等对薄膜的形貌和线性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表明染料在薄膜中形成了有序而稳定的J-聚集体,前向简并四波混频(DFWM)技术研究表明由于分子的聚集作用引起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增大(χ(3)=2.55×10-12esu),利用激子耦合模型初步分析和讨论了产生非线性效应增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螺噁嗪结构中的萘环8′-位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合成了三种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对三种产物的光谱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考察了其光照褪色速率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改变8′-位取代基,合成化合物的闭环吸收峰的位置几乎不受影响,但开环吸收峰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取代基极性增加明显红移.增加溶剂的极性,可使同一化合物的开环吸收峰红移.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G* 水平上对乙烯基噻吩共轭螺噁嗪化合物 SO-SO3 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等进行了理论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SO-SO3的开环过程会使得开环体的左右两个部分键长均等化, 导致共轭体系变大, 能隙明显减小; 乙烯基噻吩基团共轭接入螺噁嗪母体后, 导致体系的共轭作用变大, 在激发态下电子流动增强, 形成由乙烯基噻吩向萘并噁嗪的有效电荷转移与能量转移; 结合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分析乙烯基噻吩单元在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中的轨道贡献率明显增加.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显示: 当接入的乙烯基噻吩单元达到2-3个时, 影响SO2和SO3开环的最低能量激发态变为第一激发单重态S1, 并且均源自电子从HOMO至LUMO的跃迁且为π-π*跃迁; 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达到466-540 nm, 且红移十分明显, 其对应开环体O-SO2与O-SO3的λmax 达到605和647 nm.  相似文献   
5.
6.
将N-(4-甲基苯基)-N′-甲基脲与中间体三氨三羰基合铬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红外化学传感器分子——N-(4-甲基苯基)-N′-甲基脲三羰基铬;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电子轰击质谱分析了其组成和结构;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初步研究了该金属羰基化合物对氟离子的红外识别与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质子型介质乙醇中,随着氟离子的加入,该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显著偏移;其对氟离子的红外识别检测下限可达10-6 mol.L-1.  相似文献   
7.
聚异戊二烯-丝胶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苯过氧化氢和四乙烯五胺为氧化还原对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聚异戊二烯接枝丝胶乳液(PL-g-SS),其结构和性能经NMR,TEM及激光粒度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丝胶成功地接枝到聚异戊二烯上;PL-g-SS双亲纳米微球具有明显的PL为核,SS为壳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48nm,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采用杂凝聚法将PL-...  相似文献   
8.
The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organic material, N-vinylcarbazole tricarbonyl chromium, are reported. The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TPA) coefficient and nonlinear refraction index are measured by an open-aperture Z-scan technique and closed-aperture Z-scan technique, respectively. The sample solution shows excellent optical limiting response.  相似文献   
9.
The basic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ly synthesized pyrromethene-BF2 derivative (Compound 1)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by its ultraviolet to visible (UV-visible)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and triplet-triplet absorption. Its las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on a dye laser system pumped by a continuous wave Ar ion las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pyrromethene-BF2 dye such as P-546, Compound 1 possesses stronger fluorescence and lower triplet-triplet absorption over its fluorescence spectral region. Excellent laser properties were also observed for Compound 1. It outperforms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enchmark laser dye rhodamine 6G in laser wavelength tuning range, which proves that Compound 1 is probably a potential candidate to be developed as the all-solid-state laser material.  相似文献   
10.
1988年Pavlopoulos等人发现1,3,5,7-四甲基吡咯亚甲基BF2化合物是一个性能优良的激光染料[1].它的荧光量子效率高,激光效率比香豆素540A高10%,并具有低的三重态吸收和高的光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染料激光、生物荧光探针、光动力疗法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背景[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