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质子的自旋-晶格驰豫时间(T_1)、自旋-自旋驰豫时间(T_2)研究烷基 巯基[X(CH_2)_nS-]单分子层保护的纳米金粒中配体分子的运动。本研究涉及两种 典型配体:CH_3(CH_2)_7SH和Py(CH_2)_(12)SH及该两配体的不同配比的测合配体 。实验监测了配体中不同位置的质子的NMR驰豫时间随空间距离及配体比例改变的 变化情况。不同位置的质子,因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特殊的运动特征 。配体与金粒配位后,2,3位T_1,T_2值减少,1,4位T_1,T_2值增加。混合配体 中Py(CH_2)_(12)SH含量增加,1,2,3位T_1,T_2值都会减小;而4位T_1值减小, T_2值却增加;不同位置T_1,T_2值变化快慢有别。2位因其特殊位置,在配体配比 PY:C_8 = 1:1[PY代表Py(CH_2)_(12)SH,C_8代表CH_3(CH_2)_7SH]时,分子运动最 自由。实验结果显示T_1总是大于T_2,这说明配体处于低频运动区。  相似文献   

2.
采用DFT/TDDFT方法研究了二米基硼B(Mes)_2基团修饰的一类Ir(ppy)_2(acac)配合物1~3的光物理性质.计算了电子结构,吸收和发射光谱以及自旋轨道耦合矩阵T_1H_(SOC) S_n和辐射跃迁速率(k_r),探讨了取代基位置不同对磷光辐射和非辐射跃迁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向ppy配体的吡啶环引入B(Mes)_2基团,能够加强金属铱(Ir)与配体乙酰丙酮(acac)的相互作用,减小单-三重态能级差?E(S_1-T_1),提高系间窜跃速率和磷光辐射跃迁速率.向ppy配体的苯环引入B(Mes)_2基团则增大了S_0与T_1的结构变形和自旋轨道耦合矩阵 S_0 H_(SOC)T_1 ,使非辐射跃迁速率增加.B(Mes)_2基团位置异构,导致金属d轨道分裂方式不同,其在三个方向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不同,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都随之改变.从理论上解释了通过对ppy配体的吡啶环修饰可获得高磷光量子产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具有表面活性的探针——2-氯-N-十二烷基吡啶盐碘化物(CDPI)的疏水碳氢链在几种包结体(胶束、包结在环糊精(β-CD)中以及包结在甲基直链淀粉(MA))中的~1H核磁弛豫时间.通过比较CDPI中碳氢链的CH_3、(CH_2)_9的T_1及T_1(CH_3)/T_1(CH_2)_9的变化,发现CDPI的运动自由度按下列次序降低:游离态、包结在β-CD中、胶束状态、包结在MA中.顺磁离子Mn~(2+)对CDPI内各种质子的T_1的影响随其所处之包结体不同而变化.在胶束和甲基直链淀粉体系中,烷链的T_1几乎均不受Mn~(2+)的影响,说明水合Mn~(2+)不能进入CDPI胶束或甲基直链淀粉的螺旋内穴.  相似文献   

4.
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度分别为10%、7.5%、5%、1%、0.5%及0.25%的丙烯酰胺-丙烯酸P(AAM-NaAA)交联共聚水凝胶,用HNMR驰豫方法测定了水及聚合物主链上(-CH2CH-)基团中质子的自旋-自旋驰豫时间(T2),并结合质子线型分析,研究了交联凝胶在溶胀态下的内部分子运动,讨论了不同交联度下谱线线宽及驰豫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由于交联使凝胶内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增强,存在有残余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质子语具有特征的超Lorentz线型;质子线宽比非交联态时加大,水及主链的T2随交联度的加大而减小,反映了内部分子运动由强变弱的过程;水的T2驰豫不是单纯的单指数驰豫行为,表明凝胶内部有较强的键合束缚水存在,与DSC实验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trans-PtHX(PR_3)_2(X=卤素,R=烃基)型氢化物中与氢对位的配体可被其它配体如CN~-,SCN~-及中性分子等取代,生成各种氢化物。我们研究了trans-PtHCl(PR_3)_2[R=苯基,环己基(Cy)]与二硫代胺基甲酸钠盐NaS_2CNR_2~1(R~1=C_2H_5,n-C_4H_9,C_6H_5CH_2)的反应,得到两类新的氢化物PtH(PPh_3)(S_2CNR_2~1)(1,R~1=C_2H_5;2,R~1=n-C_4H_9;3,R~1=C_6H_5CH_2)  相似文献   

6.
水杨醛苯甲酰腙锰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杨醛苯甲酰腙C_(14)H_(12)O_2N_2(H_2L)常作为三齿配体和金属离子配位,有两种不同配位形式:HL~-(只失去酚羟基质子)和L~(2-)(进一步失去胺基原子)。本文用以合成了下列两种不同价态锰的配合物:Mn(Ⅱ)(HL)_2和Mn(Ⅲ)(HL)L以及Mn(Ⅱ)(HL)(CH_3COO)·1.5H_2O和Mn(Ⅲ)L(CH_3COO)·0.5H_2O,迄今文献中只见Mn(Ⅱ)L和Mn(Ⅲ)LX(X=CH_3COO~-、Cl~-、Br~-)型双核锰配合物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光解活泼自由基及其与烃或醇的夺氢反应, 结果表明:1. Cl_2C=CCl_2光解首先产生Cl_2C=CCl及Cl, 而又可进一步加成为Cl_2C-CCl_3.2. 对于CH_3(CH_2)_nOH(n=3,7)及(CH_3)_2CH(CH_2)_nOH(n=1,2)而言,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其α-碳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n-1)CHOH及(CH_3)_2C(CH_2)_nOH, 并为ND所捕获。3. Cl_2C=CCl(或Cl)分别夺取CH_3(CH_2)_nCH3(n=3,4,5,6), C_6H_5-CH_2CH_3及(CH_3)_2CH(CH_2)_nCH_3(n=1,4), (C_2H_5)_2CHCH_3, C_6H_5CH(CH_3)_2中亚甲基及叔碳上的氢, 以形成CH_3(CH_2)_mCH(CH_2)_(n-m-1)CH_3, C_6H_5CHCH_3及(CH_3)_2C(CH_2)_nCH_3, (C_2H_5)_2CCH_3, C_6H_5C(CH_3)_2.  相似文献   

8.
环戊二烯基希土氯化物是一类合成希土有机配合物的重要前身。尽管在1980年前没能成功地合成含轻希土元素的这类配合物,但目前已发现,采用具有较大体积的取代环戊二烯做配体,如C_5Me_5H,C_5H_3〔Si(CH_3)_3〕_2H,C_5Me_4C_3H_7H和桥联的配体(C_5H_4)_2(CH_2)_3H_2都可得到相应的取代环戊二烯基轻希土氯化物。控制LnCl_3和CpNa的反应摩尔比也可以成功地得到这类轻希土的环戊二烯基氯化物。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开环夹心羰基化合物[2,4-(CH_3)_2C_5H_5]_2GCO,得到了该分子的单晶结构,[2,4-(CH_3)_2C_5H_5]_2TiCO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078(5)nm,b=1.1909(8)nm,c=1.1946(5)nm,b=1.4337(13)nm~3,Z=4,R=0.054。单晶结构表明该分子为平行覆盖型开环夹心化合物,用EHMO方法计算了[2,4-(CH_3)_2C_5H_6]_2TICO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_2与间硝基苯甲酰肼m-NO_2PhCONHNH_2分别在乙醇和甲醇中反应,得[VO(C_(12)H_(12)N_3O_4)(C_2H_5O)]_2(Ⅰ)和[VO(C_(12)H_(12)N_3O_4)(CH_3O)]_2(Ⅱ)两种晶体。晶体(Ⅰ)属空间群P(?),晶胞参数a=8.123(2),b=10.409(5),c=10.822(4),α=65.78(3)°,β=85.50(3)°,r=89.04(3)°。晶体(Ⅱ)属空间群P2_1/a,a=7.745(2),b=19.164(5),c=10.787(4),β=107.87(2)°。两个晶体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通过缩合形成的三齿配体占据四个赤道配位位置中的三个,男一个赤道配位位置由醇氧基RO~-所补充而RO~-中的氧原子又兼作桥氧向另一个钒原子的第六位配位,从而导致文献中未报道过的新型双核钒配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高位阻特征的叔丁基膦酸单烷基酯t-C_4H_9P(O)(OR)OH(R分别为n-C_8H_(17),—CH_2CH(C_2H_5)C_4H_9,—CH(CH_3)C_6H_(13),—CH_3CH_2CH(CH_3)CH_2C(CH_3)_3和n-C_(12)H_(25))。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结构与萃取重稀土元素Yb(Ⅲ)和Lu(Ⅲ)性能的关系。萃取能力随着酯烷基空间位阻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在ph_(1/2)值与酯烷基的Charton空间参数v间存在着近似的直线关系。叔丁基膦酸单烷基酯对Yb、Lu的反萃性能优于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酯(P-507)。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利用MoC1_5、NaOMe、C_6H_5CH_2SH和NaHS在无氧、无水,室温条件下在甲醇介质中合成(Et_4N)_2[Mo_2O_2S_2(SCH_2C_6H_5)_4](化合物Ⅰ)和(Et_4N)-[Mo_2O_2(μ-SCH_2C_6H_5)_3(SCH_2C_6H_5)_4](化合物Ⅱ)的反应条件,分离步骤。本文同时报导这两种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结构表征,同时也对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机理作了探索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五个新的二元羧酸二(二茂镱)的合成:(COO)_2Yb_2(C_5H_5)_4(1),CH_2(COO)_2Yb_2(C_5H_5)_4(2),(CH_2COO)_2Yb_2(C_5H_5)_4(3),o-C_6H_4(COO)_2Yb_2(C_5H_5)_4(4),p-C_6H_4(COO)_2Yb_2(C_5H_5)_4(5),并考察了它们对空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了报道系列单链、2,6-取代萘刚性生色基的双亲化合物C_nNaph(2,6)C_4N~+(CH_3)_3(n=16,12,7,4),C_(12)Naph(2,6)PO_4~-和C_(12)Naph(2,6)C_4N~+(CH_3)_2CH_2CH_2OH的合成。分别用AEM、~1HNMR和DSC考察了该系列化合物在稀水溶液中的自组织行为、聚集体内分子运动和物相变化。当n≥7时,该系列双亲化合物在稀水溶液中可自组织形成双分子层结构,亲水基团的种类直接影响双亲分子的自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C_5H_5NiPPh_3Cl与Ph_2P(CH_2)_nPPh_2为起始物合成了C_5H_5NiPh_2P(CH_2)nPPh_2Cl·C_6H_6,再进一步与氢硼酸季铵盐反应,合成了12个氢硼酸π-环戊二烯基-烷撑双(二苯基膦)合镍(Ⅱ)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鉴定,并测定了氯化物的~1H NMR谱。所有含硼化合物于室温下对空气是稳定的,而它们的热稳定性与阳离子中螯合环的大小和氢硼酸根结构有关,即氢硼酸根相同的化合物,热稳定性随着螯合环的增大而降低;阳离子相同时,热稳定性次序是:[C_5H_5NiPh_2P(CH_2)_nPPh_2]_2B_(12)H_(12)>[C_5H_5NiPh_2P(CH_2)_nPPh_2]_2B_(10)H_(10)>C_5H_5NiPh_2P(CH_2)_nPPh_2B_(11)H_(14)>C_5H_5NiPh_2P(CH_2)_nPPh_2B_3H_8。  相似文献   

16.
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2个新的3d-4f异金属四核簇合物:[Zn_2Ln_2(salen)_2(CO_2Py CH_2O)_2(Me OH)_2](Cl O_4)_2·2Me OH(Ln=Dy(1),Tb(2);H_2salen=N,N′-双(3-甲氧基水杨基)-1,3-二氨基丙烷;HCO_2Py CH_2OH=6-羧基吡啶-2-甲醇)。它们是由锌(Ⅱ)Schiff碱构筑模块和6-羧基吡啶-2-甲醇辅助配体组装而成的Zn-Ln_2-Zn型簇合物。磁性测量表明稀土离子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Zn_2Dy_2配合物1在2 000 Oe直流磁场下显示出磁弛豫行为;而Zn_2Tb_2配合物2不但有磁场导致的磁弛豫行为,而且还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lex {Mo[S_2CN(C_2H_5)_2]_4}~( 1){FeCl}~(-1){C_6H_5CH_2SSCH_2C_6H_5} i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oCl_5, FeCl_3, PhCH_2SH and diethyldithiocarbamate (DTC)in MeOH. The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X-ray, IR, UV-visible, reflection spectra, themeasurement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d elemental analyses. The crystal of triadic complex containing multi-bond species is quite stable and rare.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高氯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的两个固体配合物;[Co(α-bprse)_3](ClO_4)_2·H_2O及[Co(β-bprse)_2(H_2O)_2](ClO_4)_2·H_2O(α-bprse和β-bprse分别表示外和内消旋的C_3H_7S(O)(CH_2)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磁化率和电导等研究,指明两个固体配合物是以氧原子配位的高自旋、畸变八面体配合物,配位数为6。从合成条件及配位场参数Dq的计算说明双(正—丙基亚砜)乙烷对钴(Ⅱ)是比水还弱的配体。  相似文献   

19.
(1)研究了甲基苯基硅氧烷在碱及酸存在下的平衡化反应,得到有机硅氧烷的反应性的顺序如下:在碱的催化下, [(CH_3)(C_6H_5)SiO]_3>[(CH_3)_2SiO]_3>[(CH_3)(C_6H_5)_2Si]_2O (?) 在酸的催化下, [(CH_3)_2SiO]_3>[(CH_3)(C_6H_5)SiO]_3 [(CH_3)_2SiO]_4>[(CH_3)(C_6H_5)SiO]_4 [(CH_3)_2SiO]_4>[(CH_3)(C_6H_5)_2Si]_2O (2)由CH_3SiCl_3与(CH_3)_2SiCl_2共水解及共缩合所得的环状聚合体在平衡化反应中出现了特殊的现象,就是聚合体的粘度低于平衡时的粘度,而且达到平衡的时间很长。其原因系环状聚合体中合有SiOH。这羟基可用大量溶剂在碱催化下加热去掉。这种含有三官能度的环状聚合体与MD_2M或MM进行平衡化时容易出现凝胶。改用M″M″可以避免凝胶。  相似文献   

20.
以席夫碱配体N,N′-双(3-甲氧基亚水杨基)乙烯-1,2-二胺(H2salen)为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镧系配合物,即[Dy(salen)_2]_3·3C_2H_9N_2·2CH_3OH(1),[Ho(salen)_2]_3·3C_2H_9N_2·1.5CH_3OH(2),并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结晶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其金属配位环境类似。配合物1和2在零场和外加磁场下均具有单分子磁体(SMMs)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