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赵永胜  朱莉 《化学教育》2014,35(9):62-66
对江苏省徐州市的400名化学教师和1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影响探究活动开展的因素,其中包括化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形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学资源、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效果等。  相似文献   

2.
龚源 《化学教育》2010,31(7):65-65,68
苏教版教材中新增了大量鲜活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自由展示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这些实验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开发了一些精彩的实验,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结合人教版实验教材“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的设计方式进行探新.为体现课改精神,彰显科学探究的魅力,设计了2种模式:自主探究式和问题探究式,以利学生切实开展探究学习,并探讨了探究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化学探究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高中生化学探究学习的现状,设计了问卷,调查了江苏省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就高中生对探究学习的认识、兴趣、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化学探究中学习策略水平和运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展化学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提供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策略;要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邹标  胡志刚 《化学教育》2015,36(21):50-52
通过设计组合与改进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离与提纯、定性检测、定量测量、制备新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相红英  刘喆 《化学教育》2006,27(12):19-22
基于中日两国在新课程中都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日本高中新课程早于中国为背景,以Herron(1971)的关于探究水平的理论、降旗(1979)对探究技能的分类以及日本《理科教育用语事典》(1975)中对探究技能的定义为依据,选取中日两国各2套教科书作为分析目标,分析了教科书中以实验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水平和技能,并用Chi-square test统计分析对结果进行检测,从而明确中日两国的差异性,期望给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林海斌  胡江 《化学教育》2009,30(4):61-63
实验既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又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探究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方向之一。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实验方案的要素为切入点为实验探究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途径,从而实现基于实验的探究教学在理念、思维和操作层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友楼  陈婷婷 《化学教育》2016,37(11):61-65
通过对课本中"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的案例分析,从反应物、生成物、定性和定量等角度改进设计了该实验,在对问题的再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评价,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蒋曦 《化学教育》2007,28(9):21-23
化学教学的主旨是通过教学把人类已有的化学科学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十分注重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作用的状况;在学生探究实验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能力、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于欣  王秋  王晰 《化学教育》2018,39(21):44-48
围绕教师生活中亲历的真实问题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揭秘红心火龙果汁花卷紫红色消失的原因。在自主、合作、开放性的完整深入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以及对身边与化学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鹤 《化学教育》2019,40(7):80-84
化学实验课堂以微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具体实施环节包括背景知识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答辩交流等。实践过程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落实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经过一学期的实施,课堂微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新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张晶晶 《化学教育》2022,43(21):106-112
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从探究程度和高阶思维2个维度,对北京市顺义区27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提出问题的参与度尤其低;教师较多关注表面的完整的探究环节;高阶思维有不同程度体现,变量控制、证据推理和抽象概括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假设创造、模型认知和批判质疑思维仅在少数课例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曾兵芳  王敏 《化学教育》2015,36(15):47-51
为了解贵州省西部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现状, 对贵州西部毕节市高中化学教师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并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加大师资培训、增加探究内容、创设实验条件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戚万友 《化学教育》2019,40(9):86-87
硫能和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强碱、强氧化性酸发生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铜是一种氧化性较强的金属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硫和氧化铜能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硫,氧化亚铜和硫蒸气在高温下还能继续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和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15.
兰郡筱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15):87-94
循证理论注重决策的有证可循,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强调教学决策的证据支撑。厘清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四大证据要素及其关系,结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探讨了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探究实验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即教师合理整合各类证据,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探究规律,充分预设课堂诊断性证据,设计可动态调整的教学方案。学生自主设置实验探究方案,推理事实现象,优化实验设计,内化实验探究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pH、浓度、电极材料等条件下电解重铬酸钾溶液,并从理论上解释现象各异的原因,得到“重铬酸根离子可以在阴极放电”“用石墨电极也可以电解处理含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黄文君  李璟  曹葵 《化学教育》2016,37(5):56-60
以课本中的电解水实验和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实验为基础,同时基于碱式碳酸铜与甲酸反应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置科学问题,开展实验探究,重视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林捷 《化学教育》2019,40(1):62-66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结合实例说明应重视探究实验的适时评价:实验前(课前)准备阶段,侧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主动评价;实验过程中的引导,侧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生生之间的主动评价和必要的师生之间的适时评价;实验后侧重师生的指导督促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和提升,并及时对实验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文身在青少年中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分别探究了高档和低档文身墨水的重金属元素、颗粒大小、着色性、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性质。结果表明,文身墨水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且低档墨水的健康风险大于高档墨水。该实验带领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化学,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思维认识科学风险并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