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它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的突破。正因如此,建立在统计和测不准关系上的量子力学概念和原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对于习惯于经典理论的初学者,理解和接受这些概念和原理有相当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在经典理论中找到量子力学中对应的概念和原理,将二者进行比较,实现认识上的由实到虚,无疑将大大降低对其理解的难度。作为一个实例,本文简略地对比了从流体、电场到几率波的连续性方程,以显示这种对比法在帮助理解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原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这是关于磁单极理论最近某些工作的简短 综述.所取得的进展归因于某种观念的引进。 这种观念将时空分为若干个区域,从而消去奇 性 .这个观念是十分简单的,并将首先加以 讨论. (A)如何消除奇性 磁单极就是磁荷.虽然磁单极的概念必然 在经典物理中,在电学和磁学的早期就讨论过, 但是现代的讨论还要追溯到1931年,在狄拉克 的一篇重要文章[1]中,他指出量子力学中的磁 单极显示出某些附加的而且微妙的特征.特别 是,与强度为g的磁单极一起存在时、电荷和磁 荷必须在量子力学中被量子化.我们将用几分 钟的时间对这个结果给出一个新的推导。 如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非对易空间的各种物理问题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等各领域中被广泛探讨.本文通过非对易空间里电磁场中狄拉克粒子的哈密顿量,推导出速度算符和所受到的力算符的表达式,利用Bopp变换方法给出了电磁场作用下的狄拉克粒子在非对易空间和非对易相空间中的哈密顿量,从而推导出了速度算符和力算符的表达式,其中均包含因非对易引起的修正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非对易效应对狄拉克粒子的速度算符和所受到的力算符有一定的影响,但动量-动量算符的非对易性对粒子的速度算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非对易空间的各种物理问题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等各领域中被广泛探讨.本文通过非对易空间里电磁场中狄拉克粒子的哈密顿量,推导出速度算符和所受到的力算符的表达式,利用Bopp变换方法给出了电磁场作用下的狄拉克粒子在非对易空间和非对易相空间中的哈密顿量,从而推导出了速度算符和力算符的表达式,其中均包含因非对易引起的修正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非对易效应对狄拉克粒子的速度算符和所受到的力算符有一定的影响,但动量-动量算符的非对易性对粒子的速度算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对易几何、弦论和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发展,使非对易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对易量子理论不同于平常的量子理论,它是弦尺度下的特殊的物理效应,处理非对易量子力学问题需要特殊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Moyal方程与Wigner函数,利用Moyal-Weyl乘法与Bopp变换将H(x,p)变换成^H(^x,^p),考虑坐标—坐标、动量—动量的非对易性,实现对非对易相空间中星乘本征方程的求解.并利用非对易相空间量子力学的代数关系,讨论了非对易相空间中狄拉克振子的Wigner函数和能级,研究结果发现非对易相空间中狄拉克振子的能级明显依赖于非对易参数.  相似文献   

6.
我们向教与学量子力学的各位同行介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教授写的<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论>,此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商务印书馆印刷,逾43万字.它可以作为物理类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量子力学,特别是学习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的参考书.该书是物理学前沿丛书中的一本,已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评为优秀图书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一位巨人当然是爱因斯坦。但谁是第二位,谁又是第三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因人而异。扬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说过,他最佩服的3位当代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费米和狄拉克。杨先生说,狄拉克解决问题的方法像是神来之笔,读狄拉克的论述有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觉。我们想在这里来说说狄拉克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事.20世纪20年代中期参与量子力学建立的,主要是格丁根学派的玻恩、海森伯和约尔丹,剑桥的狄拉克,法国的德布罗意和奥地利的薛定谔。1924年玻恩意识到需要有一种新的数学规则来从经典力学过渡到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8.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 ,从普朗克 190 0年首次对电磁波提出量子假设到狄拉克 192 8年对电子提出相对论性方程这段时间内 ,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 .内容分黑体辐射和量子假设 ;老量子论的兴与衰 ;第一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对应原理 ,包括矩阵力学 ,狄拉克的q -数 ;第二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波粒二象性 ,波动力学 ;以及量子力学初步成长 (指 192 7年的表象理论、不确定关系、氦原子及氢分子和 192 8年的狄拉克相对性电子理论 )五个部分 .  相似文献   

9.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桓武 《物理》2001,30(5):265-270
简要叙述,从普郎克1990年首次对电磁波提出量子假设到狄拉克1928年对电子提出相对论性方程这段时间内,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内容分墨体辐射和量子假设;老量子论的兴与衰;第一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对应原理,包括矩阵力学,狄拉克q-数;第二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波粒二象性,波动力学;以及量子力学初步成长(指1927年的表象理论、不确定关系、氮原子及氢分子和1928年的狄拉克相对性电子理论)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恒等算符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狄拉克符号下灵活多变的实用工具.简要介绍了恒等算符在相关计算和证明中的应用,将这一概念与自然辩证法中相关原理的思想加以对比,显示出恒等算符所蕴含的深刻物理含义,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量子力学不同于经典力学的重要观念和思想,可望对日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氢原子中电子的几率分布由电子的定态波函数可以唯一地确定.在大多数教科书中,通常是将电子沿径向和角度方向的几率分布分别进行讨论,因此很难给出电子在整个空间几率分布的一个完整图象.我们使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计算机作图形象而逼真地绘制了氢原子中电子的几率分布图,即所谓的电子云.下面介绍所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森堡是现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现代物理学中有一定的贡献.但他在阐述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时,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潭。《物理学与哲学》一书是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书中宣扬了唯心主义、不可知识,宣称辩证唯物主义“过时了”.这里我们就书中的一些哲学观点试作分析和批判.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  相似文献   

13.
张之翔 《物理》1992,21(3):192-192,191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在本世纪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由于它们所涉及的多半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自然规律,所以其中有些概念很难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觉去理解.最近读到关洪教授的新著《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一书[1],看到他引用老子的话来阐明量子力学,感到很有意思.我在近年来的教学中,也常引用庄子的话来阐明狭义相对论.现将这两个例子写出,以就教于读者.一 关洪教授在《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所讲的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篇首所引语录,是《老子》里开宗明义的两句话.近读汤川秀…  相似文献   

14.
狭义相对论的巨大成就并不在于用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两条基本假设导出了洛伦兹变换,而在于进一步指出洛伦兹协变性是物理理论成立的普遍条件,从而使相对论原理成为一个普遍的原理,而在理论研究中应用这一原理取得了积极的实际成果,狄拉克将量子力学相对论化,使方程也满足“洛伦兹协变性”,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就是一例. 虽然相对论原理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有不少人为“双生子佯谬”这一类问题苦脑着,从而怀疑狭义相对论据以建立的两条基本假设的正确性.有人认为:既然光速不变原理从未得到直接的实验检验,是否允许舍弃“光速不变…  相似文献   

15.
从教学顺序上看 ,本书是《新概念物理教程》中的第五卷 ,全套书各卷的编写和改革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但根据内容的特点 ,本卷更加强调用普通物理课的风格讲述量子物理 .本书不是“量子力学”教材 .本书由实验事实出发 ,从特殊到一般引入一些概念 ,较多地注重形象化和直观化 ,不追求逻辑上的严格性和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数学工具上 ,本书几乎从头起就运用狄拉克符号和矩阵来表示 ,采用了与通常量子力学中以偏微分方程为基础所不同的甚至颠倒了的讲述体系 .书中只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不涉及量子力学中许多基本而重要的计算方…  相似文献   

16.
冯秀琴  陈亚孚 《光子学报》1998,27(2):103-105
因为光线量子力学方程的光线哈密顿算符不表示能量,而是具有可变折射率的物理意义,因此应用光线量子论讨论波导中光场能量分布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借鉴量子力学几率密度和几率密度矢量概念推导出光场能量分布的普遍性公式,并证明流线结构的光场中守恒定律的成立.  相似文献   

17.
 狄拉克(P.Dirac,1902-1984)是世界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他的研究工作主要在量子力学的数学和理论两个方面,他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于1928年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狄拉克方程,从而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实,狄拉克巨大的科学贡献深受他的美学思想的影响,让我们在此一睹狄拉克科学贡献中的数学美和对称美.一、狄拉克方程──数学美20世纪20年代末,量子力学已经建立,用它来研究和处理微观粒子的低速运动问题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虽然能够讨论粒子的高速运动,但在处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上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8.
随机性问题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偶然性和概率的词汇包括probability,chance,possibility,randomness,stochastics,opportunity,haphazard,accidental,aleatory,casual,等等,汉语表述难免混乱不堪。量子力学的probabilistic nature基于复几率幅的概念,与经典概率论有层次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吴大猷先生与狄拉克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一位一代泰斗的物理学家相处三个月的经验,是很难得的.--吴大猷吴大猷先生诞生于1907年9月29日,今年是他86岁寿庆.狄拉克出生于1902年8月8日,逝世于1984年10月20日,今年是他冥诞91周年.吴先生是中国的一代名师;他培养了李政道和杨振宁两颗灿烂的明珠,狄拉克是著名数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吴先生和狄拉克之间有过一段亲密的交往,这在今后若干年内的中国物理学界和中国科学史界中必将引起人们长久的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国内研究生入学量子力学考题选析(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对所搜集到的国内研究生入学量子力学考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尽管各专业对量子力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大都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考察考生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训练的扎实程度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基本题目.(此类题目约占百分之六十) 二、考察考生是否有清晰的物理思想,是否具有较灵活地运用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灵活性较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较强. 下面我们就从以上两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一部分考题,主要是一些较难的或较新的题目. 一、基本题目 [题1]态叠加原理的一般说法如下:“如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