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柚皮苷半合成生物活性黄酮醇和橙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峥  蔡双莲  范文金  汪秋安 《有机化学》2012,32(7):1296-1302
以柚皮苷为原料,经过糖苷水解、脱氢、苄基保护、O-甲基化、过氧丙酮(DMDO)氧化或阿尔格-弗林-大山田(Algar-Flynn-Oyamada)反应和脱苄基保护等反应步骤,半合成了山萘酚(1,Kaemferol),5,7,4’-三甲氧基黄酮醇(2)、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醇(3),鼠李柠檬素(4,Rhamnocitrin)等4种天然黄酮醇类和4,6,4’-三羟基二氢橙酮(5)、4-羟基-6,4’-二甲氧基二氢橙酮(6)两种新的橙酮类化合物.重点探讨了过氧丙酮(DMDO)直接氧化黄酮制备黄酮醇和Algar-Flynn-Oyamada反应制备橙酮的合成方法,改进优化了反应条件.所有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通过1H NMR,MS和IR等波谱方法进行了确认.该合成途径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对黄芪中的四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进行了优化计算,从四个分子的几何结构、酚羟基氢原子上的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HOMO和LUMO能级以及其能级差△E(LUMO-HOMO)等方面分析了四种黄芪异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C3.位的酚羟基为毛蕊异黄酮苷元及其苷分子的最大可能活性位点,C7位酚羟基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增加分子本身的抗氧化活性,C7位酚羟基为芒柄花素分子的活性位点.C3,位或C7位上酚羟基氢原子带正电荷越大、酚羟基的解离能越小、△E(LUMO-HOMO)越小、HOMO能级相对越高分子的抗氧化活性越高.糖苷取代C7位酚羟基上的H原子,可以提高HOMO、LUMO的轨道能级,但是分子失去了7位酚羟基,从而降低了毛蕊异黄酮苷分子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种黄芪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对芒柄花素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过渡态进行了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HPLC-ESI-MS/MS区分黄芩中黄酮C-苷异构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ESI-MS/MS联用技术区分了黄芩中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黄酮C-苷类化合物5,7-OH-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黄酮和5,7-OH-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黄酮.阐述了黄酮C-苷类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的特征碎裂规律,证明了[M-H-60]-,[M-H-90]-及[M-H-120]-离子是其特征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6位五碳糖取代和C-8位六碳糖取代的黄酮C-苷二级串联质谱产生的[M-H-60]-离子(0,35X),其丰度一般大于50%;而对于C-6位六碳糖取代和C-8位五碳糖取代的黄酮C-苷二级串联质谱产生的[M-H-60]-离子(0,35X),其丰度一般小于50%.据此可区分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黄酮C-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元的Mannich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天然产物黄芩苷元(baicalein)在A环8-位碳上进行Mannich反应,合成 了11个新的Mannich碱化合物。反应温和,产物易纯化,收率达80%以上。同时考 察了伯胺与甲醛配比为1:2时,产物为二氢苯并E嗪类化合物和黄芩苷元A环上5- ,6-,7-位羟基对8-位氢进行Mannich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对Mannich碱化合物 2b和2j进行盐酸成盐4b和4j,初步考察了它们的溶解度与黄芩苷元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以香叶木素或野漆树苷为原料,经过O-甲基化、酸性水解、O-苄基化和过氧丙酮(DMDO)氧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5,7,3’,4’-四甲氧基黄酮醇(1),5,7,3’-三苄氧基-4’-甲氧基黄酮醇(2),5,7,4’-三甲氧基黄酮醇(3),金合欢素(4)和5,7-二羟基-4’-苄氧基黄酮(5),运用"点击化学"方法,将所合成黄酮类的炔基化合物6~10与β-叠氮化乙酰基半乳糖通过铜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链接起来,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黄酮半乳糖缀合物11~20.MTT蛋白染色法体外抗肿瘤细胞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11,13和20对白血病细胞(HL-60)、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和肺癌细胞(A-549)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4',7-二羟基黄酮醇是中草药舒冠通糖浆的主要成份之一,该药对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有一定疗效,为了系统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我们合成了五个新的4'-羟基-7-取代黄酮醇,同时,因为2'-羟基-查尔酮是合成黄酮、黄酮醇及二氢黄酮的重要中间体,为进一步合成一系列7-取代黄酮类化合物,我们以2-羟基-4-取代苯乙酮为原料,又合成了8个新的2'-羟基-4'-取代查尔酮。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8.
柚皮素、柚皮苷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冉  屈凌波  陈晓岚  李建军  李萍 《化学学报》2006,64(13):1349-1354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50%甲醇/水体系中柚皮素、柚皮苷与溶菌酶分子间的结合反应. 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能量传递原理分别计算了两者与溶菌酶反应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距离(r): K柚皮素25 ℃=4.00×104, K柚皮苷25 ℃=3.48×104; r柚皮素=3.21 nm, r柚皮苷=3.30 nm, 以及由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判断了两种分子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结果表明: 柚皮素、柚皮苷均能与溶菌酶以疏水作用相结合形成非共价化合物, 从而导致溶菌酶内在荧光的静态猝灭; 相对柚皮素, 柚皮苷与溶菌酶的结合距离增大, 作用强度减弱, 表明黄酮分子上多糖的取代不利于黄酮分子与蛋白之间的亲和作用. 根据Haslam等提出的多酚-蛋白质反应模型, 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了糖取代对黄酮分子与蛋白相互作用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二氢黄酮醇是植物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1],除抗菌活性外,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2].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醇和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从多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3,4].本文利用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茴草醛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保护、缩合、环氧化、关环首次完成了(±)1和(±)2的全合成.合成路线如图示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在La(OTf)_3的催化作用下,羟基取代乙二胺衍生物与醛通过环化反应,高化学选择性、高效地合成多官能团取代的1,3-咪唑啉和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脂肪醛和芳香醛都适用于该反应体系.探索了可能的反应机理,O原子和N原子的亲核性对反应的化学选择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调节羟基取代乙二胺分子中亚甲基的位置,就可以高化学选择性地合成1,3-咪唑啉或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黄酮醇即3-羟基黄酮,是一类独特的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其化学合成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综述了黄酮醇骨架的4种主要合成方法:Auwers法,查尔酮氧化关环即Algar-Flynn-Oyamada(AFO)反应,Baker-Venkataraman法,黄酮DMDO(3,3-二甲基双环氧乙烷)氧化法;并对多羟基黄酮醇的区域选择性甲基化、异戊烯基化和糖苷化等衍生化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朱华  黄立梁  张春春  许嘉  沈玉梅 《有机化学》2009,29(9):1450-1456
以4,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原料, 通过McMurry反应合成了三种环芬尼类化合物. 优化条件实现两个酚羟基选择性生成单ω-溴代烷基醚,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连接三齿螯合剂, 得到了一系列雌激素受体β分子探针前体. 用[Et4N]2[Re(CO)3Br3]与之配位合成了其冷标记配合物, 为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显像雌激素受体β从而评估乳腺癌的恶化程度奠定了基础. 产物通过IR, 1H NMR, 13C NMR, HRMS或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乙素与巯基乙酸、正辛硫醇的反应。在室温下,在含氨水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乙素同巯基乙酸或正辛硫醇迅速反应,主要产物为乙素母核上5位或/和8位氢被巯基化合物取代的衍生物。有氧参加反应时,还得到乙素母核氢被羟基取代的产物。这些取代产物的吸收光谱都比乙素本身明显地红移。乙素和巯基乙酸的反应产物有较好的水溶性,且保持了乙素所具有的光化学活性。文中还用UV和ESR谱,猝灭实验探讨了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7-羟基黄酮与过量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7-溴乙氧基黄酮,将其与水杨醛反应得到7-水杨醛乙氧基黄酮,然后与酰肼类化合物反应得到14个相应的含酰腙结构的苯氧乙氧基黄酮衍生物,该类化合物与乙酸酐作用分别得到三种类型的产物,其中有8个为含1,3,4-噁二唑啉杂环结构的苯氧乙氧基黄酮环合衍生物.用红外(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质谱(ESI-MS)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0.5 mg/m L浓度时,多数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抑制作用较弱,其中7-(2-对硝基苯甲酰腙基)-苯氧乙氧基黄酮(4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用与对照氯霉素相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四氢噻唑-2-硫酮(TTT)双活泼酰胺与胺的N-酰基化反应,与醇的O-酰基化反应及与羟胺的选择性N-酰基化反应。以四氢噻唑-2-硫酮的双活泼酰胺作为双功能团单体,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羟基聚酰胺和聚酯化合物。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用IR、NMR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测定了聚合物的比浓粘度。  相似文献   

16.
落新妇苷具有选择性免疫抑制活性,基于前药原理在落新妇苷母核上引入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和D-阿拉伯糖四种天然单糖,以增加其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首先以落新妇苷为起始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乙酰化反应制备C-5位羟基中间体(TR-B1),其次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TMSOTf)催化三氯乙酰亚胺酸酯糖基供体与TR-B1进行糖苷化反应,甲醇钠脱保护基制备目标化合物TR-B3-GA、TR-B3-GL、TR-B3-MA和TR-B3-Ab。溶解性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极性显著增强,水溶性从原料(AB)的微溶提高到极易溶解。  相似文献   

17.
柚皮苷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邻氨基酚为单体,无电化学活性的柚皮苷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扫速为100mV/s)在碳电极上往复扫描30次,电聚合出具有识别柚皮苷分子功能的敏感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全反射(XRR)及电化学方法对该印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传感器敏感膜与非印迹膜在形貌结构和电化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此传感器对柚皮苷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快(30s),在6.0×10-5~1.4×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重现性好(RSD=1.8%,n=5);传感器对柚皮苷的检出限为1.6×10-5mol/L。  相似文献   

18.
蔡孟深  边兆群  乔梁  王动 《化学学报》1991,49(6):593-599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2/DMSO/浓度H2SO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 用Claisen重排, 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 收率国产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 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 共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2/DMSO/浓度H2SO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 用Claisen重排, 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 收率国产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 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 共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大方面分析了白藜芦醇分子酚羟基在不同溶剂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小.通过白藜芦醇的结构参数、前线轨道理论、3种抽氢反应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分子活性位与其性质的关系.探讨了白藜芦醇分子不同位置酚羟基清除·OH和·OOH的抗氧化机理,得到了该分子与·OOH发生抽氢反应时的过渡态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任何溶剂中白藜芦醇分子C(4')位上酚羟基活性最高,发生抽氢反应时反应热最小,是高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