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六氯环三聚磷腈为原料通过真空热开环聚合制得线型聚二氯磷腈(PDCP),再通过对PDCP进行亲核取代合成制备了新的聚膦腈类高分子--聚[(四氟丙氧基)2-x(三氟乙氧基).]膦腈,聚合物经过四氢呋喃-苯反复溶解-沉淀得到纯化产物.通过31P-NMR、1H-NMR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DSC法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
聚膦腈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聚膦腈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易于功能化的特性而成为一类独特的药物控释材料。本文就疏水性线型聚膦腈,聚膦腈水凝胶及聚膦腈高分子药物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以六氯环三膦腈、4,4’-二羟基二苯砜为共聚单体,三乙胺为缚酸剂,室温条件下制备出了聚苯乙烯/聚膦腈(核/壳)复合微球,然后用四氢呋喃处理该复合微球,得到聚膦腈中空微球。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及投射电镜对所制备中空微球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聚膦腈中空微球...  相似文献   

4.
聚膦腈是一类主链由磷氮原子交替组成,每个磷原子带有两个有机官能团侧基的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其化学结构强大的可设计性赋予了材料丰富的理化性能。作为生物学用途的聚膦腈材料,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功能化改性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数种功能化聚膦腈(如光致荧光、导电、聚膦腈-聚酯共聚物)的制备、聚膦腈的降解机理和降解行为调控,以及生物可降解聚膦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物载体材料和基因转染材料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综述了聚膦腈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聚磷腈高分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简要综述了聚磷腈高分子的合成、结构与物理性能及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高分子电解质、光导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新型可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聚膦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磷腈是一族由交替的氮、磷原子以交替的单键、双键构成无机主链的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膦腈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显著的合成多样性,降解产物为磷酸、氨、氨基酸和乙醇等无毒物质。通过改变聚膦腈侧链结构和组成,可调节聚膦腈的降解速度,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本文主要综述了聚膦腈的合成、降解及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六氯环三膦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共缩聚单体,乙腈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快速合成了一种聚膦腈亚微米球。 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能谱分析(EDX)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具有高度交联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粒径分布在410 nm附近,而且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实心的结构;热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的热分解温度达到531 ℃。 并推测了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邴柏春  李斌  贾贺  杨明非 《应用化学》2009,26(7):753-756
羧基苯氧基磷腈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并能降解成无毒产物,因而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上潜力巨大。本文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六对羧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CPCP),首先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采用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六对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再用KMnO4氧化法合成HCPCP。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等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用TGA和DSC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六氯环三膦腈(HCCP)为原料合成了六(4-苯基苯氧基)三聚膦腈(HPPCP)和六(4-苯基偶氮苯氧基)三聚膦腈(HPDPCP),运用1HNMR、31P NMR、IR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HPPCP的最大热分解温度高达455℃,HPDPCP残留率高达62·83%(800℃)。同时紫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极性溶剂使HPDPCP的紫外吸收波长红移。HPPCP和HPDPCP在阻燃材料方面、HPDPCP在线性或非线性光学以及分子信息存储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PCl5和NH4Cl为原料,利用一锅法制备了聚二氯膦腈,通过两步亲核取代反应,分别以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亲核试剂,合成了混合取代可生物降解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甘氨酸乙酯)膦腈].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比例及外界环境对所制备的聚膦腈降解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体外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比例,可获得一种降解速率可调节的生物降解膦腈聚合物.  相似文献   

11.
磷腈化合物是一类骨架由磷、氮单双键交替排列而成,侧基由有机基团组成的有机-无机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特殊、性能优异而被应用于防火阻燃、生物医用、高分子导体及液晶、燃料及催化剂等各种领域.磷腈有高含量的磷、氮元素,因而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近年来,环三磷腈阻燃剂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分子阻燃材料中.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对环氧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烯烃、聚酯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规律和阻燃机理进行了总结,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游歌云  程之泉  彭浩  贺红武 《应用化学》2014,31(9):993-1009
简要介绍了制备环三磷腈类阻燃剂所需起始原料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方法、合成及取代反应机理;介绍了环三磷腈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着重阐述了近20年间反应型的羟基/氨基环三磷腈、环氧基环三磷腈、含不饱和双键的环三磷腈、羧基环三磷腈阻燃剂,以及添加型烷氧基环三磷腈、芳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阻燃应用,同时综述了其应用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β-萘酚取代聚磷腈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萘酚取代聚磷腈的合成与表征徐师兵,郑福安,杨永刚(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所,上海,200237)(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聚氯化磷腈,N-二氯磷酰P-三氯单磷腈,β-萘酚取代聚磷腈无机高分子聚氯化磷腈中的氯原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它可与许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直链淀粉与甘/丙氨酸乙酯共取代聚膦腈交联, 制得了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新型杂化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 淀粉衍生物上的羟基转变为醇钠后, 可与聚膦腈分子链上的P-Cl键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所得聚合物膜无明显相分离, 力学性能优于具有相似组成的直链淀粉/聚膦腈共混膜, 表面亲水性和吸水率与对应的共混膜接近, 且均高于纯聚膦腈膜. 因此, 该聚合物可作为杂化生物材料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和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戈丹  黄小军  王振刚  陆茵  徐志康 《化学通报》2008,71(1):51-55,70
以环状三聚六氯磷腈(HCCP)为原料,采用热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二氯磷腈,再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聚苯氧基膦腈(PPPh).采用FT-IR、1H NMR、GPC、DSC、TGA等对所得到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苯氧基膦腈纤维,研究了纺丝液浓度、电场强度、挤出速度等对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溶液浓度为7(wt)%~8(wt)%、挤出速度为0.3~1.0 mL/h、接收距离为20cm、电压为22kV的静电纺丝条件下,可制备纤维直径为300~800 nm的PPPh纤维.  相似文献   

16.
有机 /无机杂化聚磷腈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可以在许多领域获得应用 [1] .具有光电活性的聚磷腈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4 ] . Allcock等 [2 ] 合成了具有离子传导特性的聚磷腈 ,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的聚合物也有研究报道 [3 ] . L eung等 [4 ] 合成了具有电致发光基团的聚磷腈 ,部分聚合物具有蓝光发射的特征 .合成化学键合的聚 (N -烷基 )吡咯通用聚合物复合膜材料已经得到了重视[5,6] .本文合成了 2 -吡咯基乙醇 ,将其与反应性无机聚合物聚 (二氯 )磷腈进行高分子取代反应 ,合成了含吡咯侧基的聚磷…  相似文献   

17.
星形聚乳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玉芬  汪朝阳  宋秀美  毛郑州 《化学进展》2008,20(10):1578-1587
星形聚乳酸以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通常使用“先核后臂”法进行合成。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核”进行分类,如小分子多羟基醇(天然糖醇)、无机(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多元酚的衍生物和星形高分子等,综述了星形聚乳酸近年来合成(尤其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星形聚乳酸高分子量、低黏度、良好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有利于其在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二甘氨酸乙酯)磷腈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酯基取代的聚磷腈由于具有优良的水解性能并能降解成无毒产物, 因而成为一类非常有吸引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二甘氨酸乙酯)磷腈(PEGP). 首先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中间体聚二氯磷腈, 再利用亲核取代方法合成PEGP.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等确证了产物的结构. 用蒸汽压下降法测得PEGP的分子量为12959, 用DSC法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1.5 ℃.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评价了肝癌细胞HepG2和人工合成纤维细胞在PEGP薄膜表面的生长性能. 结果表明, 该材料不但没有细胞毒性, 反而具有良好的促进细胞生长的能力, 显示聚(二甘氨酸乙酯)磷腈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甲基碘硅烷与聚二(2-甲氧基乙氧基)膦腈侧链上的醚键反应后水解得到侧链含部分羟基的聚膦腈,然后利用聚膦腈的侧链羟基在异辛酸亚锡催化作用下,引发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膦腈-g-聚己内酯共聚物.该共聚物中聚己内酯链段的接枝率和侧链长度可通过改变三甲基碘硅烷和己内酯单体的投料来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用三氯化铝催化六氯三聚膦腈开环聚合制得线性聚二氯膦腈(PDCP), 通过PDCP磷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合成了新的水溶性高分子聚[(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1.0(乙氧基吡咯烷酮)1.0]膦腈(P3), 用31P NMR, 1H NMR, 13C 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用DSC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 用蒸汽压渗透法(VPO)测定了其数均分子量. 改进了聚二(乙氧基吡咯烷酮)膦腈(P2)的合成方法. 体外降解实验表明, P3具有和P2类似的pH响应性降解行为, 降解速率在pH=5.0时最快, 而在pH=7.4和8.0时较慢. P3在所测试的3个pH缓冲溶液中均比P2降解慢. 用31P NMR、薄层色谱(TLC)和滴定法对降解产物进行了检测, 初步推断了P3在不同pH介质中的水解机理, 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降解, 除侧链断裂外, 聚膦腈的骨架也裂解; 而在pH=7.4和8.0时的降解仅为侧链的断裂. 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表明, P3及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降解49 d后的产物均对细胞表现出了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而且其降解产物在浓度为800 μg/mL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