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研究构建UK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UK,转化BL21宿主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纯化,获取UK蛋白,制备抗原,免疫杭州大耳白兔.经过3次免疫后心脏采血,吸取血清作为抗体.经过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验证,陔抗体町以识别机体UK蛋白.本研究为深入阐明HBx与UK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功能性试验,以及完全阐明UK蛋白在细胞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使用抗HPV E7蛋白的小鼠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杂交,发现3种人类宫颈癌细胞系CaSki、Hela S3和SiHa均表达一定量的HPV E7病毒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aSki,Hela S3,SiHa.选取CaSki为代表,用荧光免疫标记法检测抗E7抗体分子与活体癌细胞中HPV E7蛋白结合的情况.结果发现,仅衰亡细胞、0.3%Triton X-100处理30min后的活细胞以及^137 Cs辐射处理后的活细胞显示荧光,暗示只有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后抗E7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子才能进入细胞与HPV E7蛋白特异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与同型IgG抗体mAbS26相比,抗E7抗体分子与CaSki细胞作用时荧光标记细胞的净增百分率为16.5%,说明抗E7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子与CaSki细胞结合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用PCR技术扩增环加氧酶2(COX-2)基因的C末端777bp的片段,插入到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产生包涵体形式his-COX-2融合蛋白.用镍离子螫合柱(Ni—NTA)纯化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抗体.用此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免疫家兔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并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真核细胞中的环加氧酶2.用此抗体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证实肝癌组织中伴随有环加氧酶2的大量表达.同时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环加氧酶2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Rgp)按正确方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KSV10及pMT010/A+中相应启动子下游,构建成由SV40早期启动子启动的pKSVRgp及羊金属硫蛋白启动子启动的pMTRgp两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表达载体.将两种重组体分别经小鼠两侧腿部肌肉按不同方案直接注射到12只6~8周龄小鼠体内,成功地在注射小鼠血清内检测到抗狂犬病病毒抗体,而且注射2次的小鼠ELISA抗体滴度显著提高,并且pKSVRgp诱生的抗体滴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家猫ACE2基因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家猫组织中扩增并鉴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为阐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家猫的机制提供理沧依据.从家猫肺脏中提取总RNA,以Oligo dT-Adaptor为引物合成第一链cDNA,根据人及小鼠的ACE2基因mRNA序列设计系列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段扩增出家猫ACE2基因的编码区的特异性片段并测序鉴定.家猫ACE2基因mRNA编码区共包括2418个核什酸,推测编码蛋白含805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大鼠ACE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5%,81%和81%.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软件对家猫ACE2蛋白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人、家猫、果子狸、小鼠、大鼠等ACE2序列中与SARS-CoV结合有关的3个功能区,发现家猫ACE2与人ACE2的同源性最高,提示家猫ACE2在SARS病毒跨种感染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卵透明带3(ZP3)蛋白是透明带中的一种主要蛋白,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作为精子的初级受体起重要的作用,抗ZP3抗体可以阻断精卵的相互作用,ZP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避孕疫苗的靶抗原,本文根据小鼠卵透明带(mZP3)cDNA序列(1317bp)设计了上游和下游引物,从小鼠卵巢中提取总RNA,经RT-PCR克隆了鼠卵透明带3基因的cDNA,将其亚克隆至pUCm-T载体后利用蓝白斑特性筛选出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后测序比较,与Gene Bank小鼠ZP3 cDNA序列完全相同,证明克隆出正确的小鼠ZP3 cDNA。将mZP3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MV4上,构建完成了DNA避孕疫苗的载体pCMV4-mZP3,为应用DNA疫苗免疫小鼠达到控制鼠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禽流感病毒A/chicken/Hubei/489/2004(H5N1)NA基因全长eDNA克隆pMD-NA为模板,PCR扩增第406位至第1353位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A,转化大肠杆菌,用异丙基口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截短的NA重组蛋白获得高效表达。采用SDS-PAGE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神经氨酸酶(NA)抗体。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效价在1:1×10^5以上,能与在大肠杆菌和Vero细胞中表达的NA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纯化的NA重组蛋白可用作建立禽流感检测方法的诊断抗原,所制备NA抗体可用于检测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中的NA抗原组分。  相似文献   

8.
人丙型肝炎病毒I型(HCV-I)核心抗原编码区cDNA,全长573bp,编码191个氨基酸,被克隆到一种新的表达质粒pRSETHisB中,转化大肠菌BL21菌株,在1mmolL-1IPTG诱导37℃培养5h,核心抗原表达水平达到高峰,表达出分子量26×103的融合蛋白,并在细胞内形成微小晶体.表达水平达到细胞总蛋白的40%左右,通过纯化,获得的核心抗原经SDS-PAGE检查为均一分子量26×103的蛋白,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学初步检查,纯化的核心抗原与HCV阳性血清显示出强烈的阳性反应,对慢性丙肝病人血清中抗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达93%,而与正常人血清则无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1在小鼠和家兔中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1作为丙肝候选疫苗的可行性.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非糖基化HCV(丙型肝炎病毒)E1包涵体蛋白免疫小鼠和家兔,分析该包涵体蛋白在小鼠和家兔中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及其安全性.该E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和家兔产生针对E1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小鼠CD8^ T细胞数量在免疫后有明显升高.免疫小鼠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推测HCV E1这种包涵体结构可能有利于E1抗原的呈递.而HCV E1蛋白的糖基化并不是其免疫原性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GEX-4T-1-IL-12a,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重组融合蛋白GST-IL-12p35。以此蛋白为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IL-12p35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评估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LPS刺激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IL-12抗体阻断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的分泌量。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GEX-4T-1-IL-12a,并获得重组融合蛋白GST-IL-12p35(约48kDa)。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IL-12p35多克隆抗体,ELISA法测得IL-12p35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 000,Western blot证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结合重组蛋白。IL-12p35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LPS诱导的脾细胞IFN-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三种倒刺鲃的RAPD种质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3个随机引物研究了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中华倒刺鲃(S.sinensis Bleeker)和倒刺鲃(S.denticulatus donticulatus Oshima)基因组DNA(RAPD)多态性和种质分子标记。33个随机引物总共扩增得到473条带,多态性片段为365条,占总带的77.2%。其中16个引物共扩增出95个特异性片段,长度主要在200-1500bp,光倒刺鲃特有的为23个、中华倒刺鲃特有的为20个、倒刺鲃特有的为28个,这些特异性片段可作为三种倒刺鲃的分子遗传标记。多态性研究表明,种内相似系数分别为:光倒刺鲃0.6507,倒刺鲃0.6975,中华倒刺鲃0.8180。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0.4915:中华倒刺鲃与光倒刺鲃0.6217;倒刺鲃与光倒刺鲃0.6455。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菌株Y06和大肠杆菌44851株DNA中扩增ltB和hpaA基因,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佐剂活性及其对Hp SS1株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PCR分别从上述菌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和ltB基因片段,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采用质粒pQE32和宿主菌E.coli M15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并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GM1-ELISA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和佐剂活性.建立HpSS1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rLTB-HpaA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ELISA检测125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标本尿素酶阳性患者血清中HpaA抗体和41株Hp临床菌株HpaA表达情况.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比较,所构建的ltB-hpaA融合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25%~99.71%和95.38%~99.19%.所构建的表达系统pQE32-ltB-hpaA-M15的目的重组蛋白(rLTB-HpaA)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1/3左右.rLTB-HpaA能与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能产生特异性抗体.GM1-ELISA结果显示rLTB-HpaA能与牛GM1结合.r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仅为66.7%,rLTB-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可增至83.3%.81.6%患者血清(102/125)Hpa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所有菌株均含有HpaA.本文成功地构建了itB-hpaA融合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LTB-Hpa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佐剂活性,并对Hp感染小鼠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给雄性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薏苡仁油微乳COME(Coix Oil Micro-emulsion)后,测定其脏器重量、脏器系数,检验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的影响。分别测定50只未成年雄性小鼠的5种器官重量,计算脏器系数,探究相同脏器不同浓度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对机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对比,薏苡仁油含量为0.25%和0.50%的COME的受试小鼠心脏系数差异显著(p<0.01)。0.25%的COME受试小鼠肝脏及肾脏系数差异显著(p<0.01)。与蒸馏水对比,薏苡仁油含量为0.25%的COME对小鼠的免疫能力有调节作用,对其肝脏、肾脏功能也有显著影响;薏苡仁油含量为1.0%COME对小鼠的心脏、肺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生物硝化池污水水样中分离了硝化细菌DNA,以其为模板,针对其16SrRNA基因及23SrRNA基因而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并分别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的2%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硝化细菌DNA模板得到了特异性扩增.参照分子量标准(Marker)的电泳结果,被扩增的DNA条带大小分别约为400bp和730bp.实验结果表明PCR技术可用于污水中硝化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硝化池污水水样中分离了硝化细菌DNA,以其为模板,针对其16Sr RNA基因及23Sr RNA基因而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并分别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的2%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硝化细菌DNA模板得到了特异性扩增.参照分子量标准(Marker)的电泳结果,被扩增的DNA条带大小分别约为400bp和730bp.实验结果表明PCR 技术可用于污水中硝化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mRNA差异显示法获得了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SPC-A1细胞相关的52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其中的一个EST片段g10-1在RSV感染后的细胞中高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和方法对g10-1进行了鉴定后预测这是一个新基因片段,经电子克隆获得了761bp的延伸产物,并且通过了实验验证.该基因片段含有一个典型的54个氨基酸的ORF,命名为zlg10con,并对该序列进行了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反转录PCR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细胞中扩增出B7-1cDNA后,插入pcDNA3质粒中构建成小鼠B7-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mB7.1,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此表达载体中插入的B7-1cDNA的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CD-mB7.1导入B7-1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0)中,经RT-PCR和RNA斑点杂交初步证实B7-1在肿瘤细胞中获得了稳定有效的表达.同源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后采用LDH释放改良法测定淋巴细胞特异杀伤活性,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和模拟转染的B16细胞相比,B7-1基因转染的B16细胞能较有效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野生型B16细胞的特异杀伤活性(p<0.02).这说明,将B7-1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表达能提高其免疫原性,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低温、高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通常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及产量.为深入了解水稻逆境反应的分子机理和挖掘耐逆相关基因,本文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对水稻多逆境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众多表达特异基因.OsHdr5是其中一个在多个生长发育时期与组织器官中受高温、干旱诱导均显著上调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两组结果基本吻合.用PCR方法扩增获得长为743bp的全长基因序列,其ORF区编码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含有磷酸化激酶位点,形成的二级结构包含一个由6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组成的跨膜结构域,进一步分析推测其可能是叶绿体膜上与细胞跨膜信号传递相关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9.
通过R-PCR方法、分别从两栖类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鸟类的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l5(RPL15ribosomal protein L15)的cDNA片段,并分析了其序列特征,黑斑蛙和鹌鹑的rpll5cDNA片段分别为467个核苷酸和408个核苷酸,推测分别编码155个氨基酸和136个氨基酸的蛋白片段,与其它已知的脊椎动物,rpl15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应用这两条cDNA序列和其它已知的脊椎动物rpll5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