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为了揭示滴定过程滴定液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的变化,国外某些专著和教科书将滴定液的初始浓度对数图与滴定曲线并联来讨论滴定过程的规律,并提出可由滴定液的浓度对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浓度对数图解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酸碱平衡的处理中,借助于浓度对数图,易于判断出一个平衡体系中哪是主要酸碱组分,哪是次要酸碱组分,从而决定哪些项可以忽略,进行pH值的近似计算,或直接由图读出pH值。由分布系数的概念可知,在给定浓度的溶液中,各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是[H~+]的函数。即在不同的pH  相似文献   

3.
陈恒武 《化学教育》1983,4(2):23-25
用对数浓度图处理酸碱平衡时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学生一经掌握便能应用自如。然而,解一道题须画一张图,颇为费事。现介绍一种简易的活动对数浓度图,制作方便、使用灵活,利用它基本上可以解决一般的酸碱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数浓度图表示化学平衡体系的组成和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近年来,国外分析化学教科书越来越多地用它解决化学平衡的一些问题。《酸碱平衡的处理》一书介绍了酸碱对数图的作法,并将它与质子条件结合求溶液的pH及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5.
胡久华  郇乐 《化学教育》2012,33(9):55-59
沉淀溶解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难点之一。在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功能和学生已有认识分析基础上,依据驱动性问题链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对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链进行了4次设计和实践,得出了符合特点与要求、教学效果较好的驱动性问题链。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发了关于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沉淀的溶解方法中有一种叫酸碱法,是借助酸碱反应形成可溶性弱电解质,使难溶物的离子浓度减小,溶解平衡沿溶解方向移动,导致沉淀溶解。即酸可溶解难溶性碱,碱也可解难溶性酸。  相似文献   

7.
周丹娜 《大学化学》2015,30(4):21-25
介绍化学平衡制图软件HYDRA/MEDUSA的基本功能与特点。结合大学化学课程在化学平衡教学方面的内容,分别给出了沉淀-溶解平衡、酸碱平衡、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的应用实例,充分显示了该软件有利于学习大学化学课程中复杂的平衡计算,帮助认识各化学形态之间的化学反应和控制条件,也为涉及到化学平衡体系计算与形态分布的化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郭亚平  谢练武 《化学研究》2013,(1):15-19,25
对重金属盐溶解-沉淀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进行了定量估算;在不加缓冲剂和pH调节剂的纯水体系中,观测了重金属离子Pb2+、Ni 2+及Zn2+的沉淀-溶解反应,计算了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f及表观溶度积常数K′sp;与此同时,对相关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重金属盐溶解-沉淀反应的ΔG只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有关,通过测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即可求得反应的ΔG;重金属离子Pb2+、Ni 2+及Zn2+的沉淀-溶解反应表观平衡常数Kf及表观溶度积常数K′sp皆随重金属盐的起始表观浓度Q0的增大而发生规律性变化:Kf先增大后减小,K′sp趋于最大恒定值,并接近于Ksp;而三种体系的ΔG均为负值,ΔG的绝对值先随Q0的增大而增大,然后趋于相对恒定.实验结果表明,不能用Kf而只能用Ksp描述重金属盐的沉淀-溶解平衡,ΔG绝对值与真正参与反应的反应物的量呈正相关;ΔG<0说明纯水中重金属盐的溶解反应是自发进行的.类似地,通过计算溶解-沉淀反应的ΔG,可以判断沉淀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在热力学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差重分析法,研究了Ce在Na Cl-KCl和Na Cl-KCl-Ce Cl3体系中的溶解损失,观察了Ce的物理溶解现象。利用二次回归正交分析,得到了Ce溶解损失量与温度和Ce Cl3浓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绘制了各因素与溶解损失之间的关系曲线,讨论了金属溶解损失随时间、温度和Ce Cl3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Ce在Na Cl-KCl体系的溶解损失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达到平衡前随时间增加而增加,达到平衡后不再随时间变化;在Na Cl-KCl-Ce Cl3体系的溶解损失量随Ce Cl3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拐点。  相似文献   

10.
稀土矿在浸出过程中杂质离子将随稀土离子一同浸出进入稀土料液中,针对稀土料液中Al3+离子杂质对后续萃取过程乃至最终稀土纯度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对Nd Cl3-Al Cl3-H2C2O4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出该体系中各离子lgc-p H图,对其中的计算过程思路与依据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了边界条件变化以及各沉淀稳定区形成原因。通过改变草酸浓度,对体系中总钕与总铝含量以及沉淀稳定区域随p H变化的情况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1

11.74条件下均能保证钕沉淀而铝不沉淀析出,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着重考察高酸度条件下Nd2(C2O4)3的沉淀稳定区。草酸浓度超过与钕离子完全结合生成草酸钕沉淀所需浓度时,Nd2(C2O4)3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单阀外循环接口,采用静态溶解度测定方法,联用在线超临界流体色谱,准确测定了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通过釜内磁力搅拌和接口外循环的双重作用,促进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平衡过程,确保在测定芘溶解度时体系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确定了溶解平衡时间,消除了联用体系中因芘的溶解度过高而产生的体系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数图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ninen和Jahansson将对数图用于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能巧妙地解析一些问题。Silleen曾作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对数图解,但未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本文试就对数图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应用及滴定误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一、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对数图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如将能斯特公式加以变换,可得  相似文献   

13.
定性分析中,以(NH_4)_2S来沉淀阳离子第三组时,还常常加入NH_4OH。加NH_4OH的作用,被解释为防止(NH_4)_2S水解,使S~(-2)浓度增高,避免第三组硫化物沉淀不完全。这种讲法是从平衡移动的概念出发的,未用计算作量上的考虑。究竟(NH_4)_2S的水解度有多大,加NH_4OH对其水解度有多大的影响,沉淀第三组时,有无必要加入过量NH_40H?关于这些问题计算讨论如下: 一、(NH_4)_2S的水解度及溶液中S~(-2)浓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范德超  黄萍  杨国章  冉鸣 《化学教育》2021,42(23):77-81
基于高中生对实验曲线理解困难的现状,为挖掘实验曲线的教学价值,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学软件,设计了“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多重表征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探究课。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证据,绘制实验曲线,构建微观模型和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收集与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领会各种变化曲线的来源。在曲线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溶解平衡转化”思维模型,以此为开展“曲线融入式”的问题引导型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玩具样品中致敏芳香剂检测的前处理方式,包括振荡溶剂萃取、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热解吸和溶解沉淀技术,并综述了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了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有机胺介质中CaCl2与二氧化碳的碳酸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二氧化碳压力为2MPa~5MPa、CaCl2浓度为1.31mol/L~2.44mol/L下考察了压力和浓度对该多相反应体系碳酸钙收率和有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碳酸钙收率和有机胺萃取效率随二氧化碳压力和CaCl2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结合Pitzer电解质溶液模型、二氧化碳溶解模型对该多相反应进行热力学平衡分析。有机胺的萃取平衡决定了HCl在有机相和水相的分配平衡,水相中H+浓度限制H2CO3解离,制约碳酸钙沉淀反应。CaCl2浓度大小影响了HCO3-和CO32-的活度系数,对沉淀/溶解平衡也有一定影响。热力学平衡转化率与实验结果接近,表明该反应受化学反应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化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自组织沉淀斑图,加深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通过与自然界中相似沉淀结构的类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不同学科间的关联与交叉;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化学形态分析软件CHEMSPEC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祥云  陈涛  刘春立 《中国科学B辑》2009,39(11):1551-1562
放射性核素在地质层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与其所处的化学形态密切相关.为了预测在处置库受损情况下放射性核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需要建立化学形态分析与水力学计算相耦合的数学模型及计算软件.为此,我们编写了化学形态分析软件CHEMSPEC.本文在简要介绍该软件的原理和程序结构后,着重介绍该程序为防止质量平衡方程组迭代求解过程的发散所采取的措施,提出用“预报-校正法”处理沉淀-溶解平衡的算法,以及用“冻结”和“解冻”氧化态的策略处理包含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化学平衡的计算.本文用4个典型例子说明CHEMSPE在现阶段能解决些什么问题.最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尚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量大价廉、可再生、再生周期短、可生物降解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结构特点,使天然纤维素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将其溶解后再生,可拓展纤维素的应用前景。针对应用目的不同,对再生纤维素的结晶结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综述了溶解体系、溶解时间、溶解温度、溶解浓度、沉淀剂类型、沉淀方式、干燥方式等再生条件对再生的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硫酸盐还原菌的含硫代谢产物在加速碳钢腐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对碳钢腐蚀过程的促进作用,应用稳态极化法研究了SRB代谢硫化物对碳钢阳极活性溶解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硫化物通过对铁的吸附增强了碳钢阳极活性溶解,因为依据吸附态E-pH图可知,在很宽的电位范围和pH值范围内,硫在铁上都能以稳定的吸附态存在。吸附态硫提升了碳钢表面铁原子能量,使铁阳极溶解所需活化能降低,从而增强其阳极溶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