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由于核苷类药物中间体氰基乙基尿嘧啶(CEU)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以氰基乙基尿嘧啶为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HSA和BS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38~496.2 mg·L-1和1.56~624.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45 mg·L-1和0.051 mg·L-1.方法应用于人血清及牛血清中HSA及BSA的测定,并以此样品为基体分别加入HSA及BSA标准溶液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1%~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3%~2.72%之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β环糊精(β-CD)所生成的包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三元超分子体系产生的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3.31~662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6mg·L-1,提出了以KDTN与β-CD包合物为新的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测定BSA含量。该反应体系的荧光发射峰位于540nm,测定在pH 9.18的B-R缓冲介质中进行。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2%。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CB)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的条件,当BCB与HSA作用后,其峰电流下降且峰电位负移,峰电流的下降值的二阶导数(ΔI″p)同HSA的质量浓度在2.0~6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0。方法的检出限为2.0 mg.L-1,用于健康人血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在95.6%~107.5%之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种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简称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提出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激发波长λex)为430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530 nm及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6.8~204.0 mg·L-1,线性回归方程△F=0.583 6.ρ-1.791 7,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4 mg·L-1,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9%~102.0%.  相似文献   

5.
Tb3+和沙拉沙星(SRFX)反应生成二元配合物,发射Tb3+的特征荧光。人血清白蛋白(HSA)能够增强Tb3+-SRFX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荧光法测定HSA的新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当HSA的浓度在0.50~90.0 mg/L时,Tb3+-SRFX-HSA体系荧光强度的增强和HSA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13 mg/L。用该方法测定了人血清中HSA的含量,回收率在99.2%~99.6%之间。同时对荧光强度增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研究了1,4-二羟基-2-甲酰基-9,10-蒽醌缩对甲氧基苯基氨基硫脲(E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荧光猝灭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证明EN与HSA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使人血清白蛋白的疏水微环境的极性以及构象发生变化。 考察了Δλ值、反应介质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EN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同步荧光强度与HSA在1.380~165.6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检出限达到0.41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2%。 运用此方法对血清、唾液、尿液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4%~105%。 且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的曙红Y-中性红逆向能量转移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2.35的B-R缓冲溶液中,酸性染料曙红Y(EY)与碱性染料中性红(NR)之间由于静电吸引能够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使能量受体NR荧光增强,能量给体EY的荧光猝灭.在该体系中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SA),由于竞争作用使得HSA的加入破坏了EY-NR间的能量转移,产生了明显的逆向反应,并且生成HSA-EY络合物,利用该络合物的荧光增加强度与HSA含量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血清蛋白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血清蛋白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6~12.0 mg/L;方法检出限为0.25 mg/L;6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94%~4.58%;回收率为96%~105%.该方法的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直接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与常用的双缩脲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不同代喹诺酮类药物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结合,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HS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氧氟沙星(OFLX)水溶性好,且对H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因而建立了以OFLX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λ、介质、pH值、试剂用量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同步荧光强度与HSA浓度在6.0×10-8~3.4×10-6 mol·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运用该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3%~103.5%之间.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直接用于血清、唾液和尿样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TiO2溶胶,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TiO2溶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基于HSA对TiO2溶胶二级散射峰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二级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白蛋白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005~1.5 mg/L,检出限为3.5μg/L。方法用于人血中HSA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0.2%。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5-硝基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5-硝基水杨酸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上述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21 ~ 469.2 mg/L 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81 mg/L(n=11)。本实验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8.4% ~ 102.6 %之间。  相似文献   

11.
苏丹红Ⅰ-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pH 8.2的Tris-HCI缓冲液中,苏丹红I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能产生有效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苏丹红Ⅰ的加入使HSA的荧光猝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通过人血清白蛋白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测定苏丹红I的方法,其方法线性范围为0.5~7.5μg/mL,检出限为0.1μg/mL,RSD=0.7%~1.8%,加标回收率为91.9%~109.3%.  相似文献   

12.
蔡雪梅  李建晴  卫艳丽  董川 《应用化学》2010,27(11):1313-1317
采用荧光及紫外光谱研究了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 结果表明,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KDTN对H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测得17、27和37 ℃ 3个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633×108、0.7998×108和0.347×108 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7、1.6和1.7;据Forster偶极 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到KDTN与HSA在3个温度下的作用距离r分别为2.64、2.59和2.64 nm;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0.5100、0.4797和0.4210。 热力学参数表明,二者主要以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KDTN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KDTN的加入对HSA构象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体液离子强度下,基于5-硝基水杨酸(5-NS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5-NSA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 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3.2×10-8~6.4×10-8 mol/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0-8 mol/L(n=11). 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9.96%~100.04%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pH 7.6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中,羊抗人前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增强。体系在最大散射波长470 nm处,前白蛋白的质量浓度在0.067~2.82 mg.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增强强度(Δ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28 mg.L-1。应用于测定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5%~3.00%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光色素的结合反应,引起光色素荧光淬灭,且其荧光淬灭程度与BSA的浓度在0.050~1.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以光色素为探针测定抗体蛋白质的荧光方法。方法的检出限(3S/N)为8.0μg.L-1。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0%~104.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5%。  相似文献   

16.
探针JDC-108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JDC-10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JDC-108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20℃、Tris-HCl缓冲液(pH=7.40)及离子强度为0.1 mol/L的NaCl溶液中,体系的Δλ为20 nm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0~497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6 mg/L(n=11)。本实验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7.7%~103.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可直接用于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0.1 mol·L-1 Tris-HCl缓冲溶液(pH 8.2)中,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荧光性质以及由于苏丹红Ⅰ的存在而使HSA的荧光猝灭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HSA溶液在280 nm波长激发时,其发射波长为337 nm.当有苏丹红Ⅰ存在时其荧光发射的强度将出现猝灭,而且荧光猝灭程度(△F)与苏丹红Ⅰ的质量浓度在0.5~7.5 mg·L-1(r=0.999 7)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b/k)为0.1 mg·L-1,测定限(10Sb/k)为0.5 mg·L-1,相对标准偏差(m=6,n=11)为0.7%~1.8%,加标回收率为91.9%~109.3%.  相似文献   

18.
酸性棕NR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酸性棕NR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在Brit ton Robinson(B-R)(pH2.50)缓冲溶液中,酸性棕NR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生成沉淀,探讨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分别在28.0~112.0mg/L、24.4~122.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44×106L·mol-1·cm-1(BSA)、1.32×106L·mol-1·cm-1(HSA)。对7个人血清样品蛋白总量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0.83%~3.02%,回收率90.90%~109.80%,且与医院双缩脲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手性探针分子L-[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PLP)与溶菌酶(Lys)、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过程及机理,探讨了三氯六氨合钴(CoHA)对不同复合体系内芘基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表明,PLP在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是以芘基插入到血清白蛋白疏水空腔中的方式与蛋白质结合的;而PLP与Lys的结合部位处在其表面的疏水部分.  相似文献   

20.
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在碱性条件下,吐温-20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T)的荧光强度有增强作用,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DMPT的方法。此荧光反应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为eλx/eλm=282/369 nm,DMPT的检出限是0.01 mg.L-1,线性范围为0.02~7.0 mg.L-1,回收率在96.7%~106.5%之间。测定结果的RSD(n=7)为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