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核苷与碱基的苯胺甲基键合硅胶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苯胺甲基键合硅胶固定相(PAMS)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核苷与碱基的方法;研究流动相有机溶剂浓度、磷酸缓冲液pH值、离子强度对核苷和碱基在该键合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及分离选择性的影响,用磷酸缓冲液(pH=4)为流动相快速分离了部分核苷与碱基。  相似文献   

2.
达世禄  刘武平 《应用化学》1992,9(2):106-110
我们曾报道了一类新型双羟基键合固定相(GDSB)的合成,研究表明这类固定相具有键合相浓度高,热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 本文以GDSB为色谱柱填料,含Cu~(2+)离子和烷基磺酸盐的HAc-NaAc缓冲溶液作流动  相似文献   

3.
王俊德  商振华 《色谱》1987,5(2):86-93
6—4 反相色谱 反相色谱通常是指以具有非极性表面的担体为固定相,以比固定相极性更强的溶剂系统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上用甲醇/水混合溶剂冲洗。“反相色谱”是相对于“正相色谱”而言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使用极性固定相(如硅胶)和非或弱极性的流动相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涂覆型和键合型纤维素-(3, 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 分别在制备的纤维素手性固定相上成功地拆分了一种手性中间体, 通过考察流动相中的改性剂(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优化了手性中间体在两种手性固定相上的色谱分离条件, 并比较了手性中间体在涂覆和键合型纤维素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 结果表明, 涂覆型和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对这种手性中间体均有较好的拆分效果, 在150 mm的色谱柱上, 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对这种手性中间体的拆分能力相差不大, 但键合型固定相上可选择的流动相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会固定相,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方法对此键合相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键合相性能稳定,适用于正相及反相色谱。用此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相做薄层色谱的手性固定相,结合己烷-异丙醇-1%乙酸三乙胺和乙膊-甲醇-1%乙酸三乙胺展开剂系统,6种手性药物得到完全分离,Rf为0.04~0.55。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相与手性药物之间发生多种作用模式的手性识别。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并计算脂肪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用C18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作固定相,以含10mmol.L-1戊基磺酸的乙腈-水(95+5)溶液为流动相,对试液进行离子对色谱分离。于波长262nm处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方法用于样品1227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测得M为344.5,经F和t检验,测定值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HPLC)被广泛认为是分离制备光学纯单一对映体的最有效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中,手性固定相(CSP)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在众多手性固定相中,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具有溶剂耐受性好,分离模式灵活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手性固定相。本文通过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光学活性丙烯酰胺衍生物--(S)-1-丙烯酰-2-(N-苯基甲酰胺基)吡咯烷((S)-APACP),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S)-APACP的化学结构;通过3步化学反应制备了键合型聚丙烯酰胺衍生物手性固定相,采用热重分析法表征了聚合物的键合量,采用HPLC评价了键合型手性固定相的识别能力,分析了影响其手性识别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PACP聚合物成功地键合到硅胶表面制备了具有良好溶剂耐受性的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其聚合物键合量为10.2%~11.8%,该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对若干种对映体显示了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立仁  谭干祖  苏虎 《分析化学》1995,23(9):993-997
把四(甲醚撑)多产β-二酮型开链冠醚接技到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硅胶小球上,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开链冠醚键合离子色谱固定相.对其色谱特性进行了考察.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作流动相,可对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得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国产YWG-C_(18)H_(37)(十八烷基键合微粒硅胶)为固定相,以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二茂铁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分离了十一类共32种不同极性的二茂铁化合物,并探讨了它们在反相色谱中保留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柱温属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可调参数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柱温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通常被忽略,不作为色谱条件优化参数.本研究分别以甲醇-0.02 mol/L乙酸(30∶70,V/V)及甲醇-0.02 mol/L乙酸(25∶75,V/V)为流动相,讨论了柱温对6种黄酮苷在一种新型色谱固定相-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以及C18键合固定相上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柱温升高,不同于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黄酮苷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上的分离效果得到改善,且峰形变好.同时,拟合了25℃~55℃温度范围内的van't Hoff方程,从热力学角度比较了黄酮苷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和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黄酮苷在两种色谱柱上的van't Hoff方程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且拟合参数相近(△H0<0,△S0<0),表明这些物质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与在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上相似,以单一的疏水性保留机理为主导,均属于焓驱动过程.本实验证实,在使用胆固醇键合固定相时,柱温可作为一项重要调节参数,参与色谱优化过程,从而使液相色谱从两变量调节方式(流动相种类和流动相比例)变为三变量调节方式(流动相种类、比例和柱温),从而为色谱条件优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液相色谱屏蔽键合相的色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烷基硅胶键合固定相 ,特别是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 ,是应用最广泛的反相色谱固定相 ,改变流动相组成 ,就可实现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但是 ,由于硅胶表面残留硅醇基的存在 ,分离某些极性化合物 ,特别是碱性有机化合物时使色谱峰变形拖尾 ,灵敏度下降 .采用封端技术也不能完全消除残留硅醇基的影响 .在分离碱性物质时大都采用缓冲溶液流动相 ,长期使用缓冲溶液将影响仪器和色谱柱的性能和寿命 .近年来 ,为了改善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提出了空间保护相 [1] 和烷基酰胺屏蔽相 [2 ,3] .依据静电屏蔽原理 ,我们 [4 ]曾制备了十四烷基胺反相色…  相似文献   

12.
合成并表征了反式-4-羟基-L-脯氨酸硅胶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研究了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分离能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拆分了7种手性化合物、氯酚及二硝基苯两种位置异构体,并探讨了多方面因素(如流动相p H、柱温、流速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更佳的色谱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大黄酸为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简便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键合硅胶固定相(RBSP),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键合固定相色谱性能的影响,并以含酸性、中性和碱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为溶质,评价了RBSP的色谱性能.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C18柱作参比,研究了该键合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对两种大豆异黄酮化合物和几种生物碱基的分离,并对其色谱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RBSP)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同时由于键合相中含有酚羟基及酰胺基团,能为多种溶质提供作用位点,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具有明显优势,且分离速度快,可有效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钐铕钆的桩液相色谱分离与测定——P507-HCl-(NH_4)_2SO_4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测定是稀土分析中比较困难的任务,而铕与钆的分离则更是稀土元素相互分离的难点之一。文献采用柱液相色谱,以涂渍P507的硅球为固定相,用HCl、HCl-NH_4Cl为流动相使铕钆分离,但分辨率较低、淋洗体积大。我们认为用柱液相色谱分离稀土元素时,固定相中的P507与稀土元素的键合能力由镧至镥的次序逐渐增强;若在流动相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及热重分析方法对此键合相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键合相性能稳定,适用于正相及反正色谱。用此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全相做薄层色谱的手性固定相,结合己烷-异丙醇-1%乙酸三乙胺和乙腈-甲醇-1%乙酸三乙胺展开剂系统,6种手性药物查到完全分离,△Rf为0.04~0.55。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相与手性药物之间发生多种作用模式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聚硅氧烷键合离子液体[PSOMIM][NTf2],并将其用作快速气相色谱柱的固定相.初步探索了采用短柱及小内径毛细管柱(3 m×75 μm i.d.)时的分离性能及固定相膜厚对分离性能的影响.与常规柱(8m×0.25 mmi.d.)相比,在不损失分离度的前提下,分离速度可提高1~6倍;当膜厚为0.056 μm时,可以将分离速度提高2~4倍.实验结果表明,聚硅氧烷键合离子液体固定相可以有效弥补由于缩短柱长所导致的分离度减小的问题,在快速气相色谱固定相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8种手性柱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固定相(Chiralcel OD)、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型固定相(Chiralpak IB)、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固定相(Chiralpak AD)、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型固定相(Chiralpak IA)、直链淀粉-三((S)-α-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固定相(Chiralpak AS)、Pirkle型固定相((S,S)-Whelk-O1)、弱阴离子交换剂固定相(Chiralpak QN-AX)和替考拉宁固定相(Chirobitotic T柱)对52种外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拆分,并讨论拆分条件对一些手性柱分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8根手性柱对这些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效果和互补性。它们对这些样品手性拆分实验结果比较可得出其手性识别能力为:Chirobitotic TODADIAASIB(S,S)-Whelk-O1Chiralpak QN-AX。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型18—冠—6硅胶键合固定相(P18—C—6SB)在有机酸分析中的应用。流动相组成为Cu~(2+)离子、甲醇和HAC—NaAc缓冲溶液。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体积比、Cu~(2+)离子浓度、缓冲溶液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容量因子(K’)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包括氨基取代苯甲酸异构体在内的多种芳香酸。  相似文献   

19.
将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先与十八醇反应,再键合到硅胶整体柱上,得到醚型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整体柱,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该固定相,在甲醇-水简单的二元流动相体系下,考察了该整体柱适用的pH范围,以及流速与柱压降和流速与柱效的关系,用该固定相对苯及其同系物进行了分离,并对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和间尼索地平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该硅胶整体柱键合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且在pH=2~8范围内稳定性好,柱压降、柱效受流速影响较小,可有效地用于化合物的快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20.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聚4甲基5乙烯基噻唑键合硅胶固定相(PMVCAphase)与C18,C8及苯基柱在反相色谱中甲醇水体系下的选择性差别。结果表明,该固定相与常用反相色谱固定相有相似性,显示了一般反相色谱固定相填料的特性;另一方面,又由于其特殊结构,更多地显示了其在反相色谱上的特殊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