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利用Feigin-Fuch方法研究非么正SUK(2) WZW模型的关联函数,明显地给出结构常数与交叉矩阵,进而得出modular矩阵,同时讨论与么正理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单圈辐射修正的方法,讨论了一个具有规范对称群SU(3)C×SU(2)L×SU(2)R×SU(1)2的超弦低能模型在中间质量M1处对称性的破缺.在唯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解决了一般超弦低能模型中存在的中微子质量问题,同时给出了软破缺参数A、m和M初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重子波函数中考虑了s夸克与u,d夸克质量的差别,构造了把坐标空间与味空间联合成SU(3)rf的SU(3)rf×SU(2)s×SU(3)c群分类夸克间全反对称的重子波函数.与不考虑s夸克与u,d夸克质量差的SU(n)r×SU(3)f×SU(2)s×SU(3)c群分类的波函数作了比较,它们的相互作用能量矩阵元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双参数变形多模玻色算符的代数结构及其应用(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双参数变形量子代数SU(2)q,s和SU(1,1)q,s的多模Jordan-Schwinger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WNW条件[1]出发,分析了大统一对禁闭弱作用手征前子模型的限制.我们发现超色群不能是SU(N)群及SO(M)群,而半单群SU(N)×SO(M)及SU(N)×SU(M)作为超色群是可行的.通过重整化群计算,得到在合理的能标1014GeV≤Λu≤1019GeV及300GeV≤ΛMC≤1TeV下,可能的候选者是:GMC=SU(3)×SO(5)及GU≥SU(11);GMC=SU(3)×SU(2)及GU≥SU(12).  相似文献   

6.
王树忠  黄永畅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52-1157
将SU(2)L×SU(2)R手征对称的σ模型推广到带电磁场情况下的手征σ模型,采用研究自恰性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真空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SU(2)R×U(1)σ模型,得到了考虑动力学自发破缺、真空自发破缺和电磁相互作用后,σ、π介子和核子都出现了不同的质量修正,并得到此模型中σ,π和核子以不同方式依赖于动力学破缺的具体表示.  相似文献   

7.
利用SU(2)q,s量子代数的两参数变形振子实现构造出与Perelomov相干态形式不同的SU(2)q,s相干态.证明了SU(2)q,s量子代数的表示基是正交的,并讨论了它的相干态的归一性和完备性.指出SU(2)q,s相干态的相干性受参数q,s的影响,它比单参数变形SU(2)q相干态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于肇贤  于舸  张德兴  刘业厚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82-1086
给出了双参数变形量子代数SU(1,1)q,s的Nodvik实现和Holstein-Primakoff实现,并给出了SU(1,1)q,s,和双参数变形振子的变形映射.  相似文献   

9.
邢志忠  周顺 《中国物理 C》2006,30(9):828-832
对标准模型的一种简单扩充就是引入n个重的右手中微子且保持其SU(2)L×U(1)Y规范对称性. 通过对角化(3+n)×(3+n)阶中微子质量矩阵, 得到关于νe, νμ和ντ的有效 质量矩阵的精确的解析表达式. 结果表明, 在轻子带电弱流中出现的3×3中微子混合矩阵V必须不是严格幺正的. 如果通过跷跷板机制产生正确的轻的中微子的质量标度, 那么V的幺正性破坏的程度非常小, 几乎可以忽略. 类似的结论同样可以在第二类跷跷板模型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沈坤  裘忠平 《中国物理 C》1989,13(8):755-759
本文研究了真空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普能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 SU(2)R σ-模型,得到了有质量的π介子,并对π介子获得质量的机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龙桂鲁 《中国物理 C》1989,13(12):1111-1116
利用不可约张量基方法和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解析波函数,计算得到了U(6) SU(3)简单的约化标量因子.通过应用递推关系,得到了U(6) SU(3)的[Nπ×[Np][N1N2]的部分约化标量因子的代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韩金钟  秦臻  王学雷 《物理学报》2012,61(4):41201-041201
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上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模型下对Z玻色子与荷电top-pion对联合产生过程e+e- → Zπt+πt-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过程e+e- → Zπt+πt-的产生截面, 发现在TC2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范围之内该过程的截面最大可达到1 fb. 考虑到荷电top-pion的主要的衰变模式πt+ → tb, 发现该截面在ILC能产生很可观的事例数.  相似文献   

13.
陈凤至 《中国物理 C》1993,17(3):222-226
本文构造了一个SU(23)大统一模型,并以中间统一标度MA为输入计算了大统一标度MG的一些可能的值.在本模型中,重子数B在规范场和Higgs部分均守恒,因此并无质子衰变发生.我们还对能量在MA处的规范玻色子按规范群SU(3)c×SU(3)L×U(1)Y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4.
SU(3)模型中夸克与手征场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SU(3)L×SU(3)R无穷小变换下不变拉氏量的线性表示形式出发,给出了夸克-夸克间的相互作用势.分析表明SU(3)标量手征场对解释AN相互作用中自旋关系的性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构造了具有Uqp(U3) Uqp(U2) Uqp(SO2)对称的双参数qp-形变二维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并给出了其能谱和跃迁矩阵元.结果表明,能谱和跃迁矩阵元极其敏感地依赖于第二个形变参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准经典轨线方法和Verbockhaven等人通过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建立的势能面研究了Ca+HCl/Ca+DCl/Ca+TCl反应中的矢量相关效应. 计算和分析了 P(θr)和 P(Φr)以及(2π/σ)(dσ00/dωt), (2π/σ)(dσ20/dωt), (2π/σ)(dσ22+/dωt), (2π/σ)(dσ21-/dωt相似文献   

17.
金长浩 《中国物理 C》1993,17(8):710-713
本文给出了对称KM矩阵的一般参数化形式,讨论了么正三角形,它很好地体现出对称KM矩阵的么正性和CP破坏.本文表明,当顶夸克质量很大、mt≥160GeV时,对称KM矩阵与KM矩阵元的直接测量值、K-K系统CP破坏参数│ε│和B0d-B0d混合参数χd的实验结果是相容的.如果进一步的实验能够证实│V12│=│V21│,那么KM矩阵就是对称的,从而减少标准模型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8.
假定HiggsYukawa耦合是宇称不守恒的唯一来源,通过取三代并引进超对称性,从而建立了一个SU(3)C×SU(2)I×U(1)Y复合轻子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MAC (Most Attractive Channel)规则推广到半单超色规范群情形,构造了满足互补原理的SO(10)×SU(4)手征前子模型.该模型给出唯一解,预言了4代夸克和轻子,没有例外粒子出现.本文引入了代规范群SU(2)g讨论了不同代费米子质量简并性的破缺.  相似文献   

20.
双参数变形多模玻色算符的代数结构及其应用(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两个满足量子Heisenberg-Weyl代数的双参数变形多模玻色算符,研究了它们的代数结构,作为应用,给出了双参数变形多模量子群SU(2)q,s和SU/(1,1)q,s的Holstein-Primakoff实现,并分别构造了这两个玻色算符二次幂的本征态,证明了它们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