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盐湖粘土矿物及其意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盐湖粘土矿物,它以伊利石-绿泥石为特征,含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等。不同地区盐湖和盐湖不同沉积阶段中某些粘土矿物组合、相对含量和粘土中化学成分等存在明显差异。盐湖粘土矿物基本上是他生的,同时也存在转交这种成因类型。盐湖粘土矿物基本特征是受我国干旱气候带和盐湖的不同物质来源所控制。  相似文献   

2.
对盐酸浸取镁橄榄石和蛇纹石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酸浓度、浸取温度对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酸浓度和浸取反应温度能够提高镁橄榄石和蛇纹石中镁的浸出率。采用单粒级矿物原料浸出实验获得的动力学数据,利用收缩核模型分析了橄榄石和蛇纹石的镁浸出过程动力学,镁橄榄石浸出动力学属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而蛇纹石浸出反应为产物层扩散控制。两种矿物结构的差异影响镁浸出的难易程度,也决定了不同的浸出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羟基聚合铝型体的形成和形态转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可溶态铝在水体、土壤溶液及水和土壤矿物界面上的水解、聚合、絮凝和沉积行为及其形态转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并评价了目前已经报道过的各种羟基聚合铝型体及其形成条件、测试方法、热力学稳定常数以及可能结构等,分析了各种因素如粘土矿物的种类、OH^-/Al摩尔比、各种有机和无机配体离子以及实验条件等对羟基聚合铝形态变化的影响规律。引用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X射线粉晶、红外吸收光谱、热分析(差热及失重分析)、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穆斯堡尔谱、电子顺磁共振和化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本区粘土矿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锂绿泥石在本区属首次发现。各类矿(岩)石及粘土矿物(或其组合)中稀土、锂、铌、钽和钪的测定,以及为判别锂是否呈离子吸附状态所做的多种介质不同条件下的阳离子交换实验表明:(1)稀土总含量在粘土矿物中最高;(2)锂主要以锂的独立矿物——锂绿泥石形式存在,等等。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高岭土、累托土、蒙脱土和伊利石四种天然硅铝矿物,采用热活化、碱熔活化、亚熔盐活化及拟固相活化四种方法对上述四种矿物分别进行活化,对比了不同活化方法对天然硅铝矿物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熔盐活化及拟固相活化都具有良好的活化效果,而且能耗较低,明显优于热活化和碱熔活化。其中,拟固相活化由于能耗更低且更有利于实现工业操作,因此,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天然硅铝矿物活化方法。对比四种天然硅铝矿物,高岭土、累托土及蒙脱土的晶相结构更容易被解聚,而伊利石稳定性更高,经亚熔盐活化及拟固相活化后,活化产物中也只有极少量的高反应活性的硅、铝物种,因此,伊利石不是理想的分子筛合成原料。  相似文献   

6.
对<1000℃焙烧的γ-Al2O3载镁体系进行了相表征,发现在基质氧化铝上形成了表层镁铝尖晶石,具有“原尖晶石结构”的γ-Al2O3则在<1000℃保持物相不变.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氧化铝基表层镁铝尖晶石的孔结构、表面酸性以及负载耙的分散与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由构成的氧化铝基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表层尖晶石仅可稳定氧化铝基的物相,与其孔性质和酸性无关;负载在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上的钯,主要分布在表层镁铝尖晶石上,有强的载体一金属相互作用,以Pd0和Pd2+两种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金矿床中 ,微金与粘土矿物密切共生与伴生。研究金在粘土矿物中的赋存形式 ,对于研究金矿床的成因及选冶工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 [1,2 ]。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晶体化学特征 [3] ,深入研究粘土矿物与微金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对于粘土矿物与微金矿物之间关系的研究 ,了解金矿床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及成因机理 ,为优化选冶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键对于粘土矿物与微金矿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岭石结构的相对复杂性等原…  相似文献   

8.
对<1000℃焙烧的的r-AL2O3载镁体系进行了相表征,发现在基质氧化铝上形成了表层镁铝尖晶石 ,具有“原晶石结构”的r-Al2O3则在<1000℃保持物相不变。进一步研究玻了这种氧化铝基表层镁铝晶石的孔结构,表面酸性以及负载钯的分散与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氧化铝基表层晶石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由构成的氧化铝基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表层尖晶石仅可稳定氧化铝基的物相,与其孔性质和酸性无关;负载在氧化铝基表  相似文献   

9.
非晶态粘土矿物是泥页岩的组分之一,其中非晶态的硅、铝、铁的含量虽不高,但对钻井液泥浆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在钻井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控,对泥页岩中非晶态硅、铝、铁含量的准确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氨水溶液作为pH调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镁铝比、pH调节剂种类、水解过程pH值的大小、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及回流晶化温度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RFCC汽油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以镁铝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铝分子比为10、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5条件下制备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分布,且晶型较完整,结晶度高。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R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将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分散在锌盐与尿素的混合液中,加热使尿素水解、锌离子沉淀,经洗涤、干燥、煅烧,再用碳酸钠溶液浸渍、煅烧,得到还原后的氧化锌/镁铝复合氧化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等温吸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氧化锌/镁铝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以酸性红G为模型污染物评价了其去除效率及光催化活性。碳酸钠还原处理过的氧化锌/镁铝复合氧化物结构发生了改变,氧化锌的晶粒变小,复合氧化物变成了片状结构,其对酸性红G的去除效率也明显提高,质量比为2∶1的氧化锌/镁铝复合物经还原后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水滑石无机阴离子交换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成了镁铝碳酸盐型、镁铝硝酸盐型、镁铝盐酸盐型、镁铝羟基型等插层镁铝类水滑石,比较了层间含不同阴离子类水滑石的结构差异和高温热处理后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离子交换方式以镁铝羟基型为基材插层组装无机阴离子基团MoO42-、WO42-、CO32-和NO3-制得不同的阴离子插层类水滑石.通过XRD、TEM、XPS和热分析方法对镁铝类水滑石和阴离子插层类水滑石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粘土矿物对低浓度镧、钕的吸附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石等3种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进行低浓度稀土元素镧、钕的吸附试验;通过ICP测定培养溶液的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绘制各自的等温吸附曲线并拟合吸附热力学方程.得出 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低浓度条件下3种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La,Nd)的等温吸附过程;发现3种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La,Nd)的吸附性能大小排序为:膨润土>凹凸棒石>高岭土,吸附性能表现的差异性主要由粘土矿物自身的晶层结构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中铍的分布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对中国不同矿区1018个煤层煤样和生产煤样铍含量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了中国不同成煤时代、不同聚煤区煤中铍的分布特征。同时,根据对10个不同煤田煤样的实验室浮沉试验、煤岩分析等试验研究,运用Solari方法,计算了煤中各组分中铍的理论含量,讨论了中国煤中铍的赋存特征,尤其是铍在各种煤岩组分中的分布。研究表明,铍在煤中富集程度较高,但相对于世界煤中平均水平来说,中国煤中铍含量总体水平较低。煤中铍主要赋存于惰质组及伊利石粘土矿物中,在镜质组及其它矿物中含量较低。同时,中国大多数煤中铍的有机亲和性指数较高,不利于选煤过程中铍的脱除。  相似文献   

15.
粘土矿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继泰 《结构化学》1996,15(6):438-443
阐述了贮量巨大、用途广泛的粘土矿物,其充分开发应用的关键,在于根据其结构特征,并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改造、以适应各种不同工业应用的要求。并以我们对粘土矿物进行活化、改性、层间插入及其工业应用产品开发的初步研究成果,阐明利用粘土硅酸盐多层次结构的可变性,开拓新的应用性能的可能性及粘土矿物充分开发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铝,镁轻合金中的稀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Ferro R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3):262-274
综述了稀土-镁和稀土-铝合金的晶体化学、热力学和相图数据,根据其前景特别注意了富镁,富铝稀土合金及添加稀土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报道了若干稀土-鲜、稀土-铝及含两个没稀土的镁、铝合金的研究结果。对富镁、富铝的二元和三元合金相的结晶及形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对有确定结构的合金精细设计和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镁铝氢氧化物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中镁铝比随混合溶液中镁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到一极限值(Mg/Al=2)。随着制备时的镁铝比的增加,溶胶的固含量增加,其产率下降,但ζ电位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溶液中镁铝比大于2∶1时,溶胶中只有镁铝氢氧化物。随温度的升高,在胶溶过程中颗粒增大,为六角片状微晶。  相似文献   

18.
饱和锌的粘土矿物吸附半胱氨酸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研究了饱和过渡金属锌的粘土矿物吸附半胱氨酸的机理;XRD结果显示吸附了半胱氨酸后的粘土矿物的d(001)方向的距离明显增大,说明被吸附的半胱氨酸进入了粘土的层状结构之中;饱和了锌的粘土矿物吸附半胱氨酸有两种方式,其一为弱相互作用,另一种强相互作用;后一种方式吸附的半胱氨酸与粘土的过渡金属之间形成了配合结构,结合力比较强,在热作用下,它们一直到395℃左右才分解;强相互作用吸附的半胱氨酸主要是以去质子的两性离子和阴离子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物上,与过渡金属形成螯合的六元环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掺杂量的镁铝水滑石复合氧化物(xK/MgAlO),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及暂态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程序升温等技术比较了焙烧和未焙烧的MgAlO形貌结构和晶型的异同,在含硫气氛中研究了K对镁铝水滑石复合氧化物形貌结构和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反应过程中K掺杂的xK/MgAlO型催化剂降低碳烟起燃温度的关键机制。结果表明,焙烧后的镁铝水滑石3R层状结构消失,出现了尖晶石相,层状结构坍塌变为球形颗粒状;掺杂钾后的催化剂(K/MgAlO)表面活性氧与晶格氧的比例增大,使得氧空位的数量增多,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在模拟烟气实验中发现掺杂量x=7的(7K/MgAlO)催化剂在含SO_2的混合气中使碳烟的起燃温度降低了127℃,且对NO_x的转化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丙酮缩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的类水滑石样品.用XRD、TEM等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及表面形貌;用NH3-TPD、CO2-TPD测试样品表面酸碱性质,优化了镁铝水滑石的合成条件,重点考察了镁铝比对合成样品晶形的影响和样品表面酸碱性变化的规律,阐述了层板上原子配位分布的微观结构,以及不同镁铝比的类水滑石在催化丙酮缩合制备双丙酮醇反应中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