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角度散射行为对各种π-核散射模型提供一个严厉的检验.本文应用基于核α粒子结构建立起的光学势计算了114MeVπ介子在~(16)O核上的大角度散射.结果表明,比通常的以核子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光学势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利用介子云口袋模型, 本文计算了π场对核子-核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贡献. 本文证明, 在核子之间距离较大的条件下由介子云口袋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单π交换势相符. 此外, 为考虑矢量介子对核力的贡献, 我们推广了介子云口袋模型使包含矢量介子和夸克的相互作用. 利用这个推广的介子云口袋模型和两核子体系的Breit-Fermi方程, 通过Foldy-Wouthuysen变换,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 本文计算的核子间相互作用势与通常核理论的结果相符, 但本文考虑了核子体积大小(形式因子)对核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G.E.Brown等研究π-核散射的Isobar模型推广应用到中能(π,N)反应的描述上,用唯象近似方法处理多体效应,探讨了非静态修正、核子关联波函数以及出射核子扭曲效应对反应微分截面的影响,计算了100-300MeV~3He(π~-,n)~2H反应角分布,所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BUU方程碰撞项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分别采用有介质和无介质两种情况下的数据,系统地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介质效应对于集体流的影响.从有介质核碰撞截面和无介质核子碰撞截面随入射核子能量变化的规律合理地解释了介质效应对重离子碰撞横动量,流角等物理量的明显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可以看出在该能区和只考虑核子-核子弹性碰撞,π产生和π吸收的情况下介质效应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Brueckner-Hartree-Fock(BHF)框架下,计算了核介质中核子-核子(N-N)散射总截面.计算中,N-N相互作用势采用Paris势的可分离表示,单粒子谱采用连续选择.计算结果表明,质子-质子散射及质子-中子散射的总截面随核密度的增加而强烈地减小,特别是对低能散射.对结果作了简单的讨论,并与已有的一些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清润 《中国物理 C》1988,12(4):509-512
大角度散射行为对各种π核散射模型提供一个严厉的检验.本文应用基于核α粒子结构建立起的光学势计算了114MeV π介子在16O核上的大角度散射.结果表明,比通常的以核子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光学势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胡宁 《物理学报》1966,22(3):325-333
本文讨论了经过減除的π-核子散射色散关系和通常拉格朗日描述及其重整化处理间的关系。指出一次減除可以解释为作用常数的重整化。我们用经过減除的色散关系处理了π-核子S波散射。计算结果指出,π介子和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应该是赝矢型而不是赝标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带区近似法推广到光子-核子散射过程。由t道弹性么正条件导出了光子-核子散射的带区谱函数和s道散射振幅的吸收部分,由此计算了光生π介子的非弹性截面,并与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研究相对论性核碰撞中K++增强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指出了核子热运动和多次再散射效应的重要性.考虑了多次再散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T~150MeV),可得到与实验相符合的K+/π+比值(~0.20).  相似文献   

10.
关洪 《物理学报》1964,20(3):207-215
本文应用向前方向附近的定角色散关系推出了π介子-核子散射的s波和p波振幅的积分方程。方程中包含湮没过程的贡献,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二π介子中间态,为了检验ππ作用在π介子-核子散射过程中的效应,将散射相移观察值代入方程中作了数值计算。利用了核子电磁结构形式因子的实验知識,取共振能量平方tr=20,得到了I=J=1ππ散射共振宽度参数r≌0.1。此结果可同时符合三个低角动量分波振幅的实验材料,但共振宽度要比观察值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中方法继续对电子深度非弹散射过程进行讨论.文中给出结构函数中的不可约图的一般表达式,用华德等式将它们与核子电流矩阵元的核、核子的 B-S 方程的核联系起来.文中在不考虑封闭的层子线圈图的贡献和核子方程中的积分核作位势假定的情况下,给出结构函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用核子方程解出的波函数和方程的积分核可将结构函数算出来.  相似文献   

12.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π~+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一核和核一核碰撞中的K~+/π~+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π~+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刘波 《中国物理 C》1993,17(5):455-461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核和核-核碰撞中的K++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能强子与核的散射研究发现,400MeV以上似乎普遍存在着截面理论的现象,例如,质子-核(PA)散射、π介子-核(πA)散射、k介子-核(kA)散射的微分截面传统理论值比实验结果约代20%,引入相对论动力学可使PA散射理论结果大为改善,然而,在核子层次上的各种修正对介子-核散射的理论结果改善甚小,人们正在从更深入的非核子自由度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G.E.Brown等研究π核散射的Isobar模型推广应用到中能(π,N)反应的描述上,用唯象近似方法处理多体效应, 探讨了非表态修正、核子关联波函数以及出射核子扭曲效应对反应微分截面的影响, 计算了100—300MeV3He(π,n)2H反应角分布, 所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原子核是保持重子数守恒的若干核子和反核子的复合系统,在核内有过剩的π介子担负核子或反核子间交换作用.这些过剩π介子和反核子内的部分子带走一定动量分额,从而可解释x中间区EMC效应的主要特征.考虑到遮蔽-反遮蔽效应和费米运动后,计算了多种原子核的EMC效应,在0相似文献   

17.
在n-D 破裂反应中,中子-中子准自由散射测量,可以研究三核介限内未态相互作用和准自由散射过程,确定核子-核子低能散射参数,提供实验和计算之间量的比较,它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叙述E_n=14Mev 时,D(n,nn)P反应,共平面并对称排列的中子-中子准自由散射测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Walecka模型及非线性σ模型自洽计算了16O、40Ca的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得到的标量势和矢量势符号相反,大小约为几百MeV,与核子的质量可以相比拟.为了与非相对论光学势比较,给出了Schrodinger等价势.这个等价势在很大的能量范围(E=200MeV以下)内适用,相对论计算自然地得到较强的能量相关的自旋-轨道耦合势,与唯象分析一致.本文用洽计算的实部势及最低级的虚部势计算了核子-核散射微分截面及极化率,得到与实验较好的符合.非线性σ模型给出合理的核的不可压缩系数,从而考虑了核的表面效应,改善了计算的光学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核内级联物理过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发展了一款质子、中子以及π介子的粒子输运程序.基本物理模型基于适当简化和核内级联Bertini模型,同时借鉴了INCL模型质心系下的角微分分布以克服Bertini模型之不足,即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核子与核子、核子与π介子间的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等过程,粒子相互作用时,核子密度随半径变化且作用截面参考Bertini模型22类实验截面数据,出射粒子散射角在质心系下的抽样遵从INCL模型所确定的微分分布.可模拟45—3500 MeV的中子、质子或2500 MeV以下π介子引起的核内级联过程.入射粒子能量在60—378 MeV范围内反应截面理论计算值与已有实验数据、以及在65—3000 MeV较宽能区范围内反应截面、出射粒子增殖比、微分截面和剩余核等计算结果与MCNPX,GEANT 4和PHITS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用双折叠模型计算了核核碰撞的相互作用势, 其中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采用M3Y-Reid和M3Y-Paris形式, 交换部分考虑了有限力程的密度依赖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 程序用于重离子散射光学势实部的计算. 回顾了折叠模型的普遍特征和讨论了理论计算过程, 对各种类型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下计算的相互作用势进行比较, 发现双折叠模型对大部分系统相互作用势的实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因此这个工作为重离子相互作用势的折叠计算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