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表征及异相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纳米级金膜微电极的制作方法,用XPS及SEM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电极的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特性,在聚吡咯修饰微带金电极上成功地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和电子传递媒体Fe(CN)6^3-的同时固定,并研究了GOD/Fe(CN)6^3-/PPy微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稳态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Michealis-Menten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温度下,考察了六氰合铁配阴离子「Fe(CN)5」^4-还原trans-「Co(en)2(ImH02」^3+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遵循H.Taube所提出的外配位界电子传递机理。在25℃,I=0.5mol.L^-1,trans-「Co(en)2(ImH)2」^3+/「Fe(CN)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为Q1p=98.9mol^-1.L,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Km=1.  相似文献   

3.
林祥钦  王新豫 《分析化学》1996,24(4):489-493
本报道一种能很好适用于固态分析了现场研究的外反射式微盘电极薄层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池设计。该池使用100μm直径微铂盘工作电极,银盘参比电极和同心环形辅助电极。在PEG400/LiCLO4体系中,池参数为:薄层厚0.6μm,表观薄层电阻14mΩ,充电电容4×10^3pF,时间常数60ms,并测得常温下Fe(CN)6^3-/4-的表观扩散系数4×10^-7cm^2/s,获了良好分辨Fe(CN)6^3  相似文献   

4.
谷胱甘肽能自组装吸附到金电极上形成单分子膜。该膜能阻止Fe(CN)6离子在金电极上还原,起离子闸门的作用。当溶液中加入La^3+或Ca^2+时,了穿透膜的能力得到改善。本课题应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在PH5.6的溶液中研究了La^3+的调控能力,与Ca^2+比较,发现在改变谷胱甘肽单分子膜的结构和Fe(CN)6离子的扩散系数方面,La^3+具有更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念兵  陶长元 《分析化学》1998,26(10):1214-1217
应用掠射式椭圆偏振谱学方法和循环伏安法现场分析不同浓度K4「Fe(CN)6」不同浓度电解液在镀In2O3玻璃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当K5「Fe(CN)6」的浓度在1×10^-4-1×10^-3范围蛤,掠射式椭圆偏振参量Δ的峰值增量与其浓度成正比,而ψ的峰值增量与其浓度近似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启旺  胡襄 《结构化学》1996,15(3):210-214
Fe3(CO)12和取代2,4-二硫代乙内酰脲反应,得到新的取代物Fe3(CO)8^-(:CNHC(S)C(CH3)2NH(μ3-S2),并进行了IR,^1HNMR,MS表征,测定了它的分析和晶体结构,讨论了杂环卡宾碎片:CNHC(S)C(CH3)2NH的取代位置,它是通过卡宾碳原子与Fe配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对氨基苯甲酸(PABA)-Ag_4Fe(CN)_6溶胶体系分别滴加少量K_4Fe(CN)_6、K_3Fe(CN)_6、Na_2S_2O_3、H_2O_2、NaCl和NaNO_3水溶液,以及改变体系pH值对PABASERS谱带影响的观测,探讨Ag_4Fe(CN)_6溶胶体系对PABA分子的增强机制及在胶体表面受到极大增强的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8.
新型簇合物(n-Bu4N)2「Fe4S4(tpbt)4」(tpbt-2,4,6-三苯基苯硫酚基)通过2,4,6-三苯基苯硫酚和(n-Bu4N)2「Fe4S49S-t-Bu04」在DMF中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合成得到。该簇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Fe4S4」^3+/2+和「Fe4S4」^2+1/+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0.14和-1.31VvsSCE。  相似文献   

9.
林祥钦  章宏强 《分析化学》1993,21(11):1355-1358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光谱电化学技术-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的反射式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报告了一种适于水溶剂和非水溶剂的反射式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并首次在25um直径的超微铂盘工作电极上,对Fe(CN)^4-6/FE(CN)^3-6进行了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六氰合铁酸铜钴在蜡浸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沉积的混合金属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针对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不稳定性,采用混合金属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所得到的修饰电极在 pH 4~10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响应时间(t95%)为 0.5s,并对Fe3+/Fe2+电对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氧化峰电流与Fe2+的浓度在1.0×10-4~6.5×10-2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1.4×10-6mol/L。  相似文献   

11.
宋礼成  伍伯牧 《结构化学》1995,14(5):393-398
通过η^5-CH3COC5H4(CO)3MoNa与(μ3-S)FeCo2(CO)9的反应俣成了(μ3-S)FeMoCo(η^5-CH3COC5H4(CO)81,1进一步(η^5-C5H5)Ni的反应合成了(μ3-S)-FeMoNi(η^5-CH3COC5H4)(CO)52,(μ3-S)FeMoNi(η^5-C5H5(η^5-C5H5)-(CO)53及(μ3-S)FeMoCo(η5-C5H5)(CO  相似文献   

12.
薄爱丽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9,27(3):254-260
报道了一种制备六氰亚铁酸镍玻碳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方法,产用循环伏安和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上的NiHCF修饰有两种结构:Ni2Fe(Ⅱ)(CN)6和M2NiFe(Ⅱ)(CN)6,M为碱金属离子。M2NiFe(CN)6结构具有阳离子选择性,而阳离子对Ni2Fe(Ⅱ)(CN)6电化学反庆的影响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13.
Fe3(CO)12与5个2,4-二硫代乙内酰脲SCNHC(R1)(R2)C(S)NH应制得通式为Fe3(CO)8(μ3-S)2(L)含卡宾配体的5个新铁羰基簇合物(1~5)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HNMR和MS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簇合物3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表明2,4-二硫代乙内酰脲分子片配位基:CNHC(CH3)2C(S)NH的卡宾碳具有sp^2成键特征,其C-Fe键长0.1898nm,  相似文献   

14.
固氮酶及合成氨Fe催化剂中N2的络合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烯为探针研究了固氮酶中N2的键合位,结果表明,乙烯不能与N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提出N2在固氮酶中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6Fe位的μρ(η^2,ε4)t 3Fe+1Mo位的μ4(η^3,ε)方式,而不是笼口2Fe位的μ2(η^2)方式,在合成氨Fe催化剂中N2的络事方式可能是μ6(η^3,ε3 )。  相似文献   

15.
测得并解析了2个蝶状铁硒取代衍生物(μ-p-MeC6H4Se)2Fe2(CO)2(Ph2PCH2CH2PPh2)(A)和(μ-p-MeC6H4Se)2Fe2(CO)4(cis-Ph2PCH=CHPPH2)(B)的^1H-^1HCOSY谱和^1H-^15CCOSY谱以及A的^1H-^1HNOESR谱,从而进一不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将Ag(I)催化K4Fe(CN)6的水合反应与Luminol同Cu(CN)^2-4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4.0×10^-13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2~1.0×10^-6g/mLAg对4×10^-11g/mLAg(I)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RSD≤3.5%,用于环境水和岩矿中银的  相似文献   

17.
用X射线衍微法测定了由η^5-MeO2CC5H4(CO)3MoNa和〔(η^5-MeO2CC5H4)(CO)2W〕Fe-(CO)3Co(CO)3(μ3-S)的等瓣置换反应所生成的手性簇合物-〔(η^5-MeO2CC5H4)(CO)2Mo〕-〔(η^5-MeO2CC5H4)(CO)2W〕Fe(CO)3(μ3-S)的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晶体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162(5)nm,b=0.8  相似文献   

18.
推导并验证了新型阶跃伏安技术-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准可逆电极过程的理论电流方程式,同时研究了各项参数如扫描增量(Ea)、脉冲高度(△E)、传递系数(α)对峰电流函数(ψp)、峰电流(ip)、峰电位(Ep)和半峰宽(W1/2)的影响。运用理论ψp-1gks图和单纯形优化计算测量了Fe(CN)^3-6/Fe(CN)^4-y-KCl及Zn(Ⅱ)/Zn(Hg)-NaNO3体系的ks及α值,结果与  相似文献   

19.
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中  许春芳 《分析化学》1995,23(7):824-827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了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DFE)的若干电化学特性。电极面积4×4mm^2。在0.1mol/L KCl,NaNO3,NaOH和KH2PO4+Na2HPO4(pH=6.86)电解质溶液中电势窗口均为-500 ̄+800mV;而在0.1mol/L HCl和H2SO4溶液中电势窗口为-200 ̄+1100mV.K3Fe(CN)6的氧化峰电位为+500mV,与Pt电极测量相同;校正  相似文献   

20.
通过Fe3(CO)12、硫醇(硫酚)和EtMgBr所形成的络盐[(μ-CO)(μ-RS)Fe2(CO6)》-Mg^+Br与氯代芳酰氯的原位反应,合成了通式为(μ-RS)(μ-o-ClC6H4CO)Fe2(CO6)和(μ-RS)(μ-m-ClC6H4CO)Fe2(CO)6(R=n-Bu,t-Bu,Ph)的6个新桥芳酰基铁硫配合物,并用C/H分析、IR和^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