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利用氢氧化铁共沉淀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和饮用水中痕量Cr(Ⅲ)的方法.Cr(Ⅵ)用硫酸亚铁还原后,同样测定.系统讨论了影响Cr(Ⅲ)共沉淀浮选的一些因素,考察了各种离于的干扰.该法用于测量含Cr(Ⅲ)1.0μg·L~(-1)的样品,相对偏差为2.3%,Cr(Ⅲ)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2%~104%.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线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Cr(Ⅵ)和Cr(Ⅲ)的方法,基于槲皮素-过氧化氢-Cr(Ⅵ)-氢氧化钾化学发光直接测定Cr(Ⅵ),Cr(Ⅲ)经二氧化铅柱在线氧化后测定。方法简单、快速,Ct(Ⅵ)检出限为1.0×10~(-9)g·ml~(-1),Cr(Ⅵ)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1),用于环境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分析(FIA)测定铬的主要方法有FIA-AAS、FIA-AES和FIA-VIS。Pratt等用铂和金电极流通池、Hwang等用玻璃碳和金电极流通池分别建立了测定Cr(Ⅲ)和Cr(Ⅵ)的FIA安培法,检出限依次是5ng/mL和0.5ng/mL。鉴于Cr(Ⅵ)在负电位下能被还原的性质,我们用廉价的碳作电极材料,用FIA安培法测定了天然水中的痕量铬,结果亦令人满意。 FIA安培法测定系统见图1.TRB-8蠕动泵、注射阀均系东北电力学院仪器仪表厂产品,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分析鉴别铬的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个FI-SP连续分析水中Cr(Ⅵ)和T-Cr的方法。Cr(Ⅵ)直接用二苯碳酰二肼试剂显色测定;T-Cr在PbO_2柱氧化Cr(Ⅲ)后显色测定。本法测定Cr的浓度范围是0.05~3.0mg·L~(-1),进样颇率为Cr(Ⅵ)200h~(-1)、T-Cr 120h~(-1)。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范哲锋 《分析化学》2003,31(9):1073-1075
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Cr(Ⅲ)和Cr(Ⅵ)分离富集的性能,建立了流动注射(FI)-在线微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水中微量Cr(Ⅲ)和Cr(Ⅵ)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流动注射测定的条件,进样频率为60/h;检出限(3σ):Cr(Ⅲ)为0.8μg/L,Cr(Ⅵ)为0.6μg/L;线性范围为5-60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4%;回收率为94.0%-102%。  相似文献   

6.
吸收光谱电化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分光光度法,它不必加入显色剂,只要控制电极电位和扩散层pH值,就能迅速测得吸光度。此法的基础研究近年逐渐增多,但实际应用较少。作者在前文的工作基础上,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空心阴极光源组装成的吸收光谱电化学测量仪,研究了吸收光谱电化学测定Cr(Ⅲ)和Cr(Ⅵ)的条件,提出了实际样品中Cr(Ⅲ)和Cr(Ⅵ)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薄膜梯度扩散(DGT)-二苯碳酰二肼(DPC)分光光度法富集测量水中痕量Cr(Ⅵ)的分析方法.先以聚季铵盐(PQAS)溶液为结合相的DGT技术(PQAS DGT)原位分离富集水中Cr(Ⅵ),再以DPC分光光度法测定DGT结合相中Cr(Ⅵ)的含量,最后依据DGT方程计算水中Cr(Ⅵ)的浓度.DGT-DPC法测得配制水中Cr(Ⅵ)的回收率为95.1%~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60%~3.58%;测得工业废水中Cr(Ⅵ)的浓度为18.54 ~ 137.61μg/L,加标回收率为94.3%~101.8%.当采样时间为48h,PQAS DGT对水中Cr(Ⅵ)富集近10倍,可显著降低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实现水中痕量Cr(Ⅵ)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称取卷烟烟丝0.200 0g,用100mmol·L-1 EDTA溶液(pH 7.5)20mL,于50℃水浴中提取3h;取此提取液5mL经过炭黑小柱净化,得到烟丝的样品溶液。为制得烟气中粒相物样品溶液,取20支卷烟经转盘吸烟机用静电捕集法捕集烟气中的粒相物;用上述EDTA溶液将捕集管上的粒相物全部冲洗于20mL容量瓶中,定容后在相同条件下提取并净化。将在标准抽吸条件下所得一整支卷烟的烟灰和烟蒂,按上述相同条件用EDTA溶液提取后,取提取液5mL,经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为烟灰和烟蒂的样品溶液。以上所得3份样品溶液分别收集于离子色谱进样瓶中,用IonPac AG11-HG色谱柱分离,用50mmol·L-1硝酸铵溶液(pH 6.8)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按所选条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洗脱液中Cr(Ⅲ)和Cr(Ⅵ)。结果表明:Cr(Ⅲ)与Cr(Ⅵ)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5~1 500,0.06~60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15,0.06μg·L~(-1)。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依次在95.2%~98.6%,90.6%~96.8%;对同一样品重复进样7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3.3%,4.8%。结果显示:卷烟中铬的主要来源于烟丝,以Cr(Ⅲ)为主;在抽吸过程中,熔点较低的Cr(Ⅲ)化合物容易转移至烟气的粒相物中,从而被滤嘴截留或进入主流烟气中,而Cr(Ⅵ)则大部分残留在烟灰中。  相似文献   

9.
200mL水样经硝酸(3+97)溶液0.1mL酸解15min。移取样品溶液5mL,用硝酸(3+97)溶液定容至10 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总铬。另取样品溶液5mL,依次加入pH 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mL,30g·L~(-1)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0.5mL,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100μL,于30℃超声处理15min,离心。在下层有机相中加入2mol·L~(-1)硝酸溶液2mL,超声处理15min,离心后,将上层液用硝酸(3+97)溶液定容至10mL,用ICP-MS测定Cr(Ⅵ)。以总铬含量减去Cr(Ⅵ)含量得到Cr(Ⅲ)的含量。Cr(Ⅵ)和总铬的线性范围均为0~80μg·L~(-1),检出限(3s/k)分别为0.061,0.034μg·L~(-1)。Cr(Ⅵ)的加标回收率在96.4%~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1%~5.9%之间。  相似文献   

10.
磷酸三丁酯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Cr(Ⅲ)和Cr(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的 APDC-MIBK 和 DDTC-MIBK 萃取原子吸收法一般只能测至十几个ppb 浓度的铬,且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萃取.本文报道一种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 Cr(Ⅲ)和 Cr(Ⅵ)的方法.实验表明,Cr_2O_7在盐酸介质中可与 TBP 形成 Cr(Ⅵ)-TBP-Cl-溶剂化合物,借此可测定0-0.25μg·ml~(-1)浓度范围内的 Cr(Ⅵ).若用 KMnO_4将平行试样中的 Cr(Ⅲ)氧化为 Cr(Ⅵ),测得总铬量,通过差减法即可算出Cr(Ⅲ)的含量.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1.
荞麦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和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废弃物荞麦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Cr(Ⅵ),研究了荞麦皮对Cr(Ⅵ)的去除动力学以及溶液pH、吸附剂用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FT-IR,XPS,SEM-EDX对荞麦皮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索荞麦皮去除Cr(Ⅵ)的机理.结果显示:荞麦皮对Cr(Ⅵ)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常温下5.0 g·L-1的荞麦皮在pH=2.0下对100 mg·L-1 Cr(Ⅵ)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9.87%.荞麦皮对Cr(Ⅵ)的去除率随溶液pH降低而升高,在pH=2.0时达到最大;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增大;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单位质量荞麦皮对Cr(Ⅵ)的去除量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减小;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在20℃,pH=2.0,吸附用量为5.0 g·L-1时,荞麦皮对Cr(Ⅵ)的最大去除容量约为36.4 mg·g-1.荞麦皮吸附去除Cr(Ⅵ)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FT-IR,XPS和SEM-EDX分析结果表明:荞麦皮是一个多孔材料,表面存在羧基、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荞麦皮对Cr(Ⅵ)的去除是一个吸附-还原耦合的过程,包括Cr(Ⅵ)在荞麦皮表面上的静电吸附,以及此后的固相还原和对还原态的Cr(Ⅲ)再吸附;Cr(Ⅲ)的吸附主要是通过与荞麦皮表面的羧基、氨基的配位,以及与其中的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Cr(Ⅳ)和Cr(Ⅲ)的二苯基碳酰二肼(DPC)-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将含Cr(Ⅳ)和Cr(Ⅲ)的水样及用KMnO4氧化后的水样,分别注入到H2SO4溶液和DPC溶液的混合流中,在λmax=540nm处对应形成紫红色螯合物用分光光度测定Cr(Ⅳ)和Cr(Ⅲ)。线性范围为0.03-1.80mg/L,检出限为0.014mg/L,测定频率为100次/h。可用于测定工业废水中Cr(Ⅳ)和Cr(Ⅲ)。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阀双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并联,设计了双路采样逆向洗脱在线分离富集系统,该系统与原子吸收测量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Cr(Ⅲ)和Cr(Ⅵ),富集1min时,分析速度为60样/h,测定Cr(Ⅲ)和Cr(Ⅵ)的特征浓度分别为6.08μg/L和11.58μg/L(相当于1%吸收),线性范围分别为0~1.0μg/mL和0~2.0μg/mL,对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Cr(Ⅲ)和Cr(Ⅵ)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和3.0%、检出限分别为8.70和10.8μg/L。该法对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4.5%~104.3%之间。  相似文献   

1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Cr(Ⅲ)和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DTA为显色剂,在pH 3.5~4.0,75℃水浴加热条件下,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Cr(Ⅲ)和Cr(Ⅵ)。选择测定Cr(Ⅵ)的波长对为352nm和441 nm,测定Cr(Ⅲ)的波长为542 nm,Cr(Ⅵ)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120 mg/L和0.025 mg/L;Cr(Ⅲ)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140 mg/L和0.007 mg/L。Cr(Ⅵ)和Cr(Ⅲ)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100.4%和99.8%~104.5%。  相似文献   

15.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介质中应用络天菁S(CAS)测定Cr(Ⅲ)和Cr(Ⅵ)的方法都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OP和盐酸羟胺(NH_2OH·HCl)存在下,Cr(Ⅲ)和Cr(Ⅵ)与CAS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Cr(Ⅵ)是被还原成Cr(Ⅲ)而参与显色反应的,利用该显色反应可进行总铬量的测定。在混合胶束介质中,显色反应较在单一胶束体系中灵敏度明显增大,且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 1 试验方法 在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Cr(Ⅲ)[或Cr(Ⅵ)]溶液,CAS水溶液(0.1%)2.0ml,pH=4.0的HOAc-NaOAc缓冲溶液5.0ml,OP溶液(1%)2.0ml,CTMAB溶液(5×10~(-3)mol·L~(-1))1.0ml,NH_2OH·HCl(1%)2.0ml,用去离子水稀至刻度,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min,取出后用流水冷却至室温,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625nm处测量吸光度。  相似文献   

16.
玉米麸质锌对Cr(Ⅵ)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玉米麸质锌对Cr(Ⅵ)负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玉米麸质锌对Cr(Ⅵ)负离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从酸性到碱性的很大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吸附率。当流速为4ml·min~(-1)时,吸附率达99.9%。饱和吸附容量是21mg·g~(-1)。用20%NaCl溶液可再生。本研究为玉米麸质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测定废水中Cr(Ⅵ),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格为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本文作者探索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Cr(Ⅲ)与Cr(Ⅵ),用空气-乙炔焰原子吸收法测Cr(Ⅵ),效果良好,适于测定冶金工业废水中Cr(Ⅵ)。实验使用WOX-Ⅱ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r空心阴极灯,Cr(Ⅵ)及Cr(Ⅲ)标准溶液。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二羟基苯基甲烷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80存在下,Cr(Ⅵ)与二安替比林基-3,4-二羟基苯基甲烷反应生成一种橙黄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4×10~5L·mol~(-1)·cm~(-1),Cr(Ⅵ)量在0.3~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文中初步探讨了反应的机理,并将此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pH5.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与Cr(Ⅲ)络合,生成的络合物具有挥发性.Cr(Ⅵ)在同样条件下不发生反应.利用此特点可实现Cr(Ⅵ)和Cr(Ⅲ)在石墨炉内分离并测定Cr(Ⅵ).研究了影响Cr(Ⅲ)与TTA络合的反应酸度、试剂加入量、静置时间等条件,并对石墨炉内定量挥发Cr(Ⅲ),保留Cr(Ⅵ)的原子化条件进行了探讨,所拟定的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水中铬(Ⅵ)和铬(Ⅲ)的在线化学发光监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铬(Ⅵ)在酸性条件下可被H_2O_2还原为铬(Ⅲ)的性质,利用铬(Ⅲ)-H_2O_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水中铬(Ⅵ)和铬(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在线监测法。方法的检出限是4×10~(-11)g/mL;线性范围为1×10~(-10)~3×10~(-5)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11)。此法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适用于环境水中铬(Ⅵ)和铬(Ⅲ)的实时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