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γ射线单谱测量和γ–γ–t符合测量研究了83Sr(β++EC)83Rb衰变,将83Sr衰变的γ跃迁由102条扩展到196条,发现了83Rb的19条新能级,否定了前人测得的8条能级.测定了83Sr(β+EC)衰变的分支比,重新确定了83Rb各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时间依赖的量子波包法研究14N14N16O、14N15N16O、15N14N16O、15N15N16O、14N14N17O和14N14相似文献   

3.
2004年曾报道过利用40Ca+92Mo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新核素Pm,并首次观测到它(EC+b+)衰变产生的能量为99keV的γ射线. 为了进一步确认上述指认,以下提供了三方面的新证据:1)在164-190MeV能量范围内测量了99keV衰变γ射线的激发函数;2)进行了交叉反应 36Ar+96Ru的实验,观察到了相同的99keV衰变γ射线;3)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129Pm的核势能面,其基态自旋宇称被预言为5/2,所以129Pm的(EC+b+)衰变有利于馈送到子核129Nd的5/2的低位态,这也与前期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4.
朱基珍  周丽娟  马维兴 《中国物理 C》2004,28(10):1070-1073
假设13N是单粒子的2p态的结构,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计算了1GeV的质子在13N上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研究了13N的类晕结构.与13C的情况不同,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p-13N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实验材料与我们的理论结果相比较,但是这个理论结果可以作为对未来的实验测量工作的一个指导,特别是对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晕核实验研究工作有参考和指导价值.参照先前我们对13C晕核结构的理论预言和进而的实验证实,本文的计算结果清楚地表明:13N可能存在着一个类晕的质子皮结构.因此,实验上测量p-13N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就是当前需要马上进行的一个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罗派峰  唐新峰  熊聪  张清杰 《物理学报》2005,54(5):2403-2408
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合成了p型Ba填充方钴矿化合物Ba0.3FeCo3S b12,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制备了Ba0.3FeCo3Sb12/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研究了Ba0.3FeCo3Sb12/多壁碳纳米管复合 材料的结构及多壁碳纳米管对 其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SEM分析表明多壁碳纳米管比较均匀地分布在Ba0.3 FeCo3S b12基体中;随着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Ba0.3FeCo3Sb12/多壁碳 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下降、塞贝克系数略微下降、晶格热导率大幅度降低,当碳纳米管 含量为5%时其晶格热导率最小;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3%时,本研究得到的Ba0.3FeCo3Sb1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最大ZT值达078.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推广到晕核散射的Glauber理论,并用其研究晕核14Be的散射问题.弹核的密度分布分别采用谐振子密度分布和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具有两个晕中子结构的密度分布,对晕核模型的多重积分采用蒙特卡洛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下14Be,12Be与靶核12C散射的反应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14Be的两个中子采用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而采用不具有晕中子密度分布的结果与实验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消融/激光诱导荧光的方法测量了MgH分子A2Π~X2Σ+的色散荧光谱, 并通过分析实验光谱获得了MgH分子的A2Π(v′=0)~X2Σ+(v〞=0,1)跃迁的弗朗克-康登因子和相应的跃迁频率. 同时也用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MgH分子A2Π(v′=0)~X2Σ+(v〞=0,1)的弗朗克-康登因子和跃迁频率. 实验结果、理论结果和其他文献中的理论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许伯威  孔凡梅  宫学惠 《物理学报》1964,20(11):1129-1134
最近实验指出,在π-+p→K+K+n以及K-+p→K+K+A反应中,存在K-K的共振态,共振能量为1.02BeV。不少人对K-K共振态进行了分析,但并没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从场论观点出发,在链式近似下,研究了有关K-K共振的一些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1.02BeV附近可能存在两个共振态,而1.02BeV的K-K共振对应T=0,JPG++态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质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CuC3H-团簇阴离子与CO的反应. 实验结果指出CO与团簇CuC3H-中的C3H-部分偶联可生成唯一产物COC3H-. 此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远高于团簇CuC3-与CO的反应. 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明确了H辅助的C-C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10.
186,188,190Pb低位长椭球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186Pb,188Pb和190Pb核,对它们的低位长椭球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这三个核从理论上预言了该带带头,并把壳模型应用到186Hg核,得到与实验较好地符合验证了这种理论预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16O+20Ne弹性碰撞的激发函数呈现出共振结构,基于核分子轨道理论对共振结构进行了研究,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目前有关非束缚态核11N的实验研究现状,并根据GANIL和MSU的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实验的结果,用多能级R矩阵理论拟合了散射质子的激发函数共振峰. 拟合结果表明,新的11N能级顺序应为:1/2+, 1/2,5/2+,3/2+, 3/2,5/2+,7/2,同镜像核11Be的实验测量结果和GCM理论计算11N的能级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组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包含相对论修正的Hartree-Fock(HFR)理论对S8+-S13+离子的谱线波长及加权振子强度等有关原子参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并与最新的实验观测和其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S8+-S11+的各个原子态在LS耦合下纯度很高,随着离化度的增大,S12+和S13+离子的部分原子态能级出现混合,组态相互作用逐渐增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识别出32条实验谱线,其中大多数谱线来自S8+-S13+离子的2s22pk-2s2pk+1和2s2pk+1-2s2pk+2(k=0,1,2,3,4)之间的跃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谱线波长之间的绝对误差大多数都在实验的有效分辨力以内。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娟  颉录有  陈展斌  蒋军  董晨钟 《物理学报》2012,61(10):103102-103102
基于相对论扭曲波理论方法,并利用新发展的处理极化电子碰撞激发的计算程序REIE06, 系统计算了中性镁原子基态3s2 1S0到激发态3s3p 1P1, 3s4p 1P1的电子碰撞激发微分截面和角关联(Stokes)参数,计算过程中系统地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效应等. 部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扩充的激子模型,在进一步近似下,对208Pb,186W,181Ta,175Lu,75As,55Mn巨偶极共振光核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有较好的符合,从而基本支持了我们在前文[1]所提出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用分波法来研究Pb208和Tl208的能谱,其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这儿,我们将Pb208的第一激发态3-解释为三级表面振荡的3-能级。由此,Bi207,Pb206里的几条能级便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57-1067
利用北京谱仪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350万(2S)事例,通过ψ(2S)→γπ+π和γK+K反应道测量了χc0的总宽度.由Monte Carlo模拟给出的质量分辨函数,利用拟合χc2谱形得到的质量分辨作标定后,用于χc0宽度的拟合,得到χc0的宽度为(15.0)MeV.同时定出了χcJ(J=0,2)到π+π-+K的衰变分支比.结果为B(χc0→π+π)=(4.27±0.23±0.60)×10-3,B(χc0→K+K)=(3.44±0.21±0.47)×10-3,B(χc2→π+π)=(1.52±0.17±0.29)×10-3 和 B(χc2→K+K)=(5.2±1.1±1.8)×10-4,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8.
研制一种新型的三层级联倍增GEM气体探测器,其有效增益达到105,用于高亮度X射线成像.设计和制作了的精密的微条读出和信号引出方法,采用高速SCSI接口的机箱控制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该探测器的射线定位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台GEM-X射线成像装置原型.实验结果显示:在X射线强度为105Hz/mm,其增益稳定性<1%,位置分辨<100μm,并获得了清晰的两维图像.  相似文献   

19.
11Be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粒子-振动模型(PVM)的基础上研究了11Be核的基态特性、低激发态和电偶极跃迁,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11Be的基态是单核子运动与核芯10Be的表面集体振动相耦合的结果.11Be的晕结构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靶核旁观体接触层的摩擦蒸发机制,计算给出了靶核黑碎片的多重数、方位角、空间角、横动量、和动能的分布规律,并与200GeV/N O与核乳胶相互作用的有关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