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体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例男性原发性肺腺癌患者手术中,取得胸膜转移结节,经离体培养建成细胞系,定名为:SPC-A-1。对本系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分析的结果是:细胞群体的倍增时间约30小时,细胞形态以多形性上皮样细胞为主。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表面具多量微绒毛,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质内有粘液性分泌颗粒和类似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板层体,张力原纤维束以及细胞间的桥粒结构。细胞的染色体众数范围为75—80,其中均有一对异常长的具有亚中着丝点的染色体。动物异种移植形成恶性肿瘤结节,其组织结构与该病例的临床肺腺癌标本相似。PAS和粘液卡红染色反应阳性。以上特性表明:本细胞系是一个人体原发性肺腺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从一例临床诊断为硬腭癌病人的大腿皮肤建立了一个上皮细胞系.该细胞系已在体外繁殖传代二年以上,命名为PcaSE-1细胞系.根据细胞在瓶中的生长特性、大B标记染色体的持续出现、电镜观察以及异种移植等结果,证实PcaSE-1细胞为一个异常的上皮细胞系.PcaSE-1细胞接种于免疫的Wistar大鼠新生乳鼠皮下所形成之结节,一部分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细胞,另一部分细胞形成类皮肤样组织结构,病理诊断为角化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3.
人直肠腺癌细胞系——HR-8348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例男性直肠腺癌患者手术后,取得原发癌肿组织,经离体培养建成细胞系,定名为HR-8348。对本系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分析结果是:细胞在对数增殖期的倍增时间为36.05h,细胞分裂指数在第三天达高峰,为44.5‰。细胞形态以多边形上皮样细胞为主,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呈恶性细胞特征,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浆中核蛋白体较丰富,可见分泌颗粒,在少数细胞可找见张力原纤维柬以及细胞间的桥粒结构。AB染色反应阳性,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集落形成率为12.9%。细胞在1μg/ml的PHA中即有凝集反应。细胞的染色体众数范围为69—75,有长的亚近端着丝点标记染色体。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均证实该细胞具有分泌CEA的能力。小鼠皮下移植形成恶性肿瘤结节,其组织结构与该病例的临床直肠癌标本相似,该细胞系经多次检查未发现支原体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首次证明,用与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相关的二乙基亚硝胺和N-3-甲基丁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处理正常人胚肺成纤维样细胞,可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恶性转化(在半固体琼脂中生长,异种接种产生肿瘤)。转化细胞寿命明显延长。致癌物处理前先进行半固体琼脂预筛可富集易于转化的细胞,有助于建立人体细胞体外恶变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首次使用二乙基亚硝胺成功地诱发了人胎儿肾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转化细胞寿命明显延长,可在半固体琼脂中生长并具有非整倍体核型。经致癌物2—3次处理的细胞异种接种产生低分化癌。实验证明:人胎儿肾细胞系统是研究人类上皮细胞癌变原理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一例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液接种于BALB/C/nu裸鼠皮下,然后用皮下新生肿物做细胞培养,结果人癌组织诱发了裸鼠本身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意外地在体外建立了裸鼠B淋巴细胞传代细胞系,这个细胞系定名为NLB-SK。目前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十个月,传代72次,冻存后复苏良好。根据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推测裸鼠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可归因于人恶性肿瘤细胞和裸鼠正常体细胞之间的水平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 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 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 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 正常腮腺、良性和恶性腮腺肿瘤体表皮肤的FTIR 光谱中存在显著的差异, 用相关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可以表征这些差异. 研究进一步发现, 对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 其体表组织的红外光谱主要差别在于1500—1000 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的改变. 根据这一区域的差异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 一类恶性肿瘤具有上述的光谱特征(如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 另一类恶性肿瘤因为类型的不同在1500—1000 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同于上述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8.
用紫外线和乙基亚硝基脲先后处理离体培养的正常人胎儿胃细胞,建立了能长久传代的GTS 8502细胞系。该细胞具有典型的转化细胞的特征:核外形不规则、核质比大,核仁增多;细胞表面微绒毛较多;生长指数和分裂指数高;能形成明显的转化灶;在软琼脂培养基中能长成克隆;细胞膜蛋白性质改变;染色体异倍化,异常染色体频繁出现,异种接种肿块诱发率高。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等多种结果表明GTS 8502源于成纤维细胞。正常人细胞的体外转化的成功率很低。两种致癌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转化率,从而可能使人细胞的转化成为检测环境致癌物的有效手段。哺乳类细胞的体外转化,多以啮齿类细胞为材料。也有不少实验室从事正常人细胞的体外转化试验,但成功报道仍属罕见。本实验室用两种致癌物先后处理离体培养的人胎儿胃细胞,选出转化细胞后继续培养,迄今已传至80余代,细胞形态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稳定。该细胞系波命名为GTS 8502。  相似文献   

9.
类器官指通过干细胞自组织在体外三维(3D)培养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功能性细胞组织复合体,能够反映人体来源组织或器官的部分关键结构和功能特征,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体外模型体系.目前,多数类器官的形成和培养都依赖复杂的动物来源细胞外基质(如Matrigel),该类基质的肿瘤源性和批次差异性影响了类器官培养的重现性,难以满足生物医学研究的需求.相比之下,各种天然和合成基水凝胶成分明确,具有高度可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已广泛用于各种细胞的3D培养.本文概述了类器官的形成与培养现状,重点介绍了各种已用于类器官研究的水凝胶材料及其设计与工程化策略,讨论了功能化水凝胶材料在类器官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的潜力,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面临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c-Ha-ras反义RNA对细胞恶性表型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表达反义c-Ha-ras癌基因上游区第一外显子2.0kb片段的RNA质粒,转染经c-Ha-ras转染的恶性细胞系GCM-3T3与REF-4.3,造成恶性行为的改变.表现在生长速度减慢,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裸鼠中致瘤力减小和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增加,其中原来可造成转移的GCM-3T3细胞经反义RNA转染后肺转移率从60%降至12.5%,同时,两种细胞经转染后分离的克隆都有显著的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的减少.本工作证明了反义RNA在癌基因表达上的调控和抑制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RPE)中,因移植后具有一定的视功能而成为近年来眼科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1,2].但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存在,使异种或同种异体移植的RPE细胞几乎都因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而不能长期存活.新型免疫抑制剂FK506(Tacrolimus)制成控释药膜植入玻璃体腔以控制排异反应[3].为了了解FK506控释制剂在眼组织和体内代谢与分布,本文对FK506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可较好地满足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支建立了一种经PHA-脾条件培养液刺激,在体外形成白血病干细胞克隆后,再经体内传代,发病后在体外连续培养建成白血病细胞系的新方法。采用此方法成功地建立了T抑制淋巴细胞白血病L7811-85,L7212-85细胞系,非T非B淋巴白血病L1210-86,B淋巴白血病P388-86及红白血病FLCL细胞系等。对上述细胞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白血病细胞的病毒颗粒在体外传代时A型颗粒消失,C型颗粒出现。并发现在L7811-85细胞系培养上清液分离的组分中,有白血病相关抑制活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两个层次上研究了负载紫杉醇的聚乳酸纤维毡诱导U14宫颈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小鼠U14皮下移植瘤生长的能力.将U14细胞在纤维毡存在下孵育48 h,经Annexin V-FITC及PI双染后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载药纤维(折合紫杉醇浓度40)g/mL)组总凋亡细胞比例(25.6%)明显高于对照组(1.0%)和未载药纤维组(1.5%).建立U14宫颈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C组小鼠以纳米纤维毡覆盖于肿瘤表面,覆盖率约为70%~75%.其中B组纤维毡为纳米聚乳酸电纺丝纤维,不载药,C组为同种材料纤维毡,载有33 wt%紫杉醇.经处理后第7、14天每组各处死动物5~7只,剥离肿瘤,照相,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载药纤维对U14宫颈癌皮下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48%~56%).用未载药聚乳酸纤维包裹肿瘤表面,肿瘤质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说明聚乳酸纤维本身对肿瘤没有抑制作用,载药纤维组所观察到的抑瘤效果为紫杉醇从纤维毡中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14.
生物降解高分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已经发展到第3代[1],实际应用的复杂性不仅要求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合适的降解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而且还要求高分子材料具有能够刺激细胞生长、识别特定细胞等生物活性特征.高分子材料的这些生物活性主要是通过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5.
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含钴的锑钨酸盐Na10[Sb2W20Co2O70(H2O)6].34H2O(1).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化合物1含2个三缺位的[SbW9]半单元,2个半单元通过2个WO3簇和2个CoO2簇相连.2个WO3簇和2个CoO2簇形成了1个四金属夹心带,2个WO3簇位于夹心带的中间,2个CoO2簇位于夹心带的两边,该结构为典型的Krebs型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2种人体肿瘤细胞系—卵巢癌细胞(SK-OV-3)和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具有抗癌基因活性的一个cDNA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现了一个对受v-Ki-Ras基因恶性转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株DT具有抗癌基因活性的cDNA克隆p14-6。该cDNA克隆系从用正常人cDNA库转染DT造成的回复突变细胞株R14中回收得到的。用p14-6再次转染DT细胞株时,可使约5—15%的DT细胞发生形态回复突变。p14-6所造成的形态回复细胞系RR经体内和体外的恶性检验,证明其确为恶性程度较DT有显著降低的回复突变系。从R14中回收的其它cDNA克隆均不能产生此种回复突变。分子杂交显示p14-6以线形多聚体整合入RR基因组;v-Ki-Ras基因结构无可检出的变化。这些事实提示cDNA克隆p14-6对DT细胞的抗癌基因作用可能是由其cDNA的表达所引起。 对部分DT细胞被p14-6质粒转染后恶性不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然后采用Carlson还原性β-消除法释放O-糖链,以阳离子交换柱结合C18柱纯化分离O-糖链,用电喷雾电离质谱( ESI-MS)和串联质谱( MS/MS)对O-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O-糖链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检测到10种O-糖链,正常细胞系L02中检测到9种O-糖链,其中9种O-糖链是2种细胞系中共有的,但HepG2中存在癌细胞中特有的缩短的O-糖链N1A1( NeuAc-GalNAc, sialyl Tn 抗原). t检验结果表明, HepG2与L02相比,在检测到的10种O-糖链中有5种的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种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以胡椒碱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肾细胞(293T)、宫颈癌(HeLa)和乳腺癌(MDA-MB-321)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大多数衍生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5-FU)和胡椒碱.化合物6b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9μmol/L,对MDA-MB-321细胞的IC50值为20.89μmol/L.机理研究发现,化合物6b不仅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侵袭、黏附和克隆能力,而且对HeLa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化合物6b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华宽体金线蛭和欧洲医蛭作为体节动物模型,研究感觉与运动神经元再支配体表确定区如何识别方位。当一段游离体壁管被旋转后,机械性感受细胞与耸环运动细胞以3.8—8.4μm/h修复再支配区。神经节双侧成对同名神经元对称修复;感觉与运动不同功能神经元同步修复。水蛭的神经元与胶质细胞各自及相互间均有缝隙连接,故提出由低阻贯通方式调节神经系统修复。对异种移植体壁再支配实验中神经元末梢对靶识别与连接先于免疫识别与排斥出现。  相似文献   

20.
张翼  周平  潘銮凤  谢尚喆  孙敏  李文婷 《化学学报》2007,65(24):2935-2940
聚三羟基丁酸脂和聚三羟基己酸脂的共聚物(PHBHHx)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可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选择材料之一. 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甚理想. 为此, 本工作利用丝素蛋白修饰改性高分子多孔支架, 以提高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并将人体平滑肌细胞接种在该复合支架上进行体外培养, 以证实改性效果. 其中, 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测试细胞生长, 评估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 结果显示, 丝素蛋白修饰改性后的复合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 平滑肌细胞在支架上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形态. 这表明, 丝素能够改善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使PHBHHx/丝素蛋白复合物能更适宜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支架材料. 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细胞外间质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以及体外培养的组织重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