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启动。它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新举措。就《物理新课程标准》而言,是在总结多年来教改经验基础上,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的重大改革。首次定位了中学阶段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的本位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现代物理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物理教育,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吴英 《物理通报》2005,(9):38-40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建构新的评价体系.”物理开放题由于自身的一些独有特点而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体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近年来,物理开放题作为一种新的题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詹先斌  何铁 《物理通报》2023,(8):154-157+161
跨学科实践是促使教育本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是从“育分”到“育人”课程观念转变的重要纽带;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从组建联合教研、立足物理学科精炼课题、基于“做中学”理念设计实施流程、整合家校社联动平台资源4个方面综合考量,以促使跨学科实践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远看物理之美——北京大学非物理学科物理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酣 《物理》2011,40(9):610-613
作者在北京大学讲授非物理学科学生的课程《今日物理》的6年中,慢慢体会到讲授的特点,那就是从高处和远处看物理.对学生讲清楚物理学的基本轮廓、基本要点和发展脉络.从重要物理事件的发展看科学家如何处理问题,从科学家的言行看如何做研究.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科学上重要的东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作者谨以文中的这些浅...  相似文献   

5.
对几个联系实际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改革已进行了接近十个年头,课改初期提出的物理课程理念已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对中学物理教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影响下,我们看到物理教学正在朝着广泛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中学物理教学焕发出鲜活、生动的活力,但我们也发现了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过于模型化,有些甚至出现了科学性错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对几个联系实际的典型问题加以辨析,以期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教育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物理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科学、技术、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展开,在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人文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文化观、教育观和课程观,针对义乌拥有全国最大的玩具市场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主持人、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吴祖仁教授给我们提出了"非课程资源课程化"的理念,按照这个理念,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科学玩具与物理教育"研究组,并被纳入到我校研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中,目前,研究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师生们的积极性都相当高,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的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作为与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并列的第三种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计算物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学科发展相对较晚以及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计算物理课程协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情况.本科生课程定位于掌握计算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案例实践,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定位于构建计算物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性和前沿性,重视计算实践能力,并开设计算物理二级学科平行课.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的协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项探索使得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内容、结构和方式上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朱鸿祥 《技术物理教学》2010,18(4):48-48,F0003,F000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提出"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也应该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