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长增 《分析化学》2001,29(9):1052-1054
基于钼?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的反应,提出了测定痕量钼的新催化光度法.考察了试剂浓度和干扰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89.02 kJ/mol,表观速率常数k′=7.29×10-4/s,方法的测定范围是0.17~10 μg/L,检出限是1.7×10-10 g/mL已用于井水及大豆中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钼(Ⅵ)—刚果红催化体系测定痕量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长增 《分析化学》2001,29(9):1052-1054
基于钼*&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的反应,提出了测定痕量钼的新催化光度法。考察了试剂浓度和干扰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89.02 kJ/mol,表观速率常数k′=7.29×10-4/s,方法的测定范围是0.17~10靏/L,检出限是1.7×10-10g/mL已用于井水及大豆中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铼酸、高铼酸铵、铼粉中痕量钠的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和测定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解法、硝酸溶解法或硝酸-硫酸溶解法溶解样品完全,测得钠的结果吻合;于选定条件下,钠的测定浓度在0.020 0~0.500 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高铼酸、高铼酸铵和铼粉样品中0.27~0.47mg/L、0.000047%~0.00048%和0.000040%~0.00049%的钠含量,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n=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高铼酸3×10-4μg/mL、6%~10%、98%~102%,高铼酸铵3×10-4μg/mL、8%~9%、96%~102%和铼粉3×10-4μg/mL、5%~9%、96%~103%。方法结果准确、分析快速、操作简便,应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钍试剂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磷酸和热水浴中,铱(Ⅳ)对高碘酸钾氧化钍试剂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依此建立了测定铱的新催化光度法。铱的浓度在0.20μg/10mL~2.0μg/10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24×10-3μg/mL。对0.50μg/10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0)。该催化反应对铱(Ⅳ)和钍试剂分别为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81.66kJ/mol。实验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的常见离子不干扰。用该方法测定岩矿和冶金产品中铱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1.1%,加标回收率为95%~100%。  相似文献   

5.
基于HCl-硼砂介质中钼(Ⅵ)催化K2S2O8氧化核固红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钼(Ⅵ)的新方法。确定了催化褪色反应测定钼(Ⅵ)的动力学条件,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19.64kJ/mol,反应速率常数k′=9.23×10-4 s-1。方法线性范围为10~200μg/L,检出限为5μg/L。用于本地钼尾矿中钼(Ⅵ)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5%~2.9%,回收率为95.0%~113.3%。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富铼渣中铼含量的方法。对样品的酸密闭消解、碱熔解和测定铼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于盐酸(10%)介质、227.525nm分析线处,铼测定浓度在0.20~50.00μg/mL线性良好;两种样品分解方法测得铼结果吻合,用于富铼渣样品中1.85%~3.66%铼含量的测定,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n=22)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酸密闭消解法6.46×10-10μg/mL,0.69%~1.1%和99.95%~100.1%,碱熔解法6.49×10-10μg/mL,0.69%~1.1%和99.96%~100.3%。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富铼渣中铼含量的方法。对样品的酸密闭消解、碱熔解和测定铼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于盐酸(10%)介质、227.525 nm分析线处,铼测定浓度在0.20~50.00 μg/mL线性良好;两种样品分解方法测得铼结果吻合,用于富铼渣样品中1.85%~3.66%铼含量的测定,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n=22)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酸密闭消解法6.46×10-10 μg/mL、0.69%~1.1%和99.95%~100.06%,碱熔解法6.49×10-10 μg/mL、0.69%~1.1%和99.96%~100.31%。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富铼渣中铼含量的方法。对样品的酸密闭消解、碱熔解和测定铼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于10%盐酸介质、227.525 nm分析线,铼测定浓度在0.20~50.00 μg/ mL线性良好;两种样品分解方法测得铼结果吻合,用于富铼渣样品中1.85%~3.66%铼含量的测定,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RSD,n=22)和回收率分别为酸密闭消解法6.46×10-10 μg/mL、0.689%~1.065%和99.95%~100.06%,碱熔解法6.49×10-10 μg/mL、0.691%~1.059%和99.96%~100.31%。  相似文献   

9.
甲基绿-高碘酸钾系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以H3PO4为反应介质,用HAc-NaAc(1+8)(pH5.7)作缓冲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条件下,痕量铱(Ⅳ)能灵敏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铱(Ⅳ)的新催化光度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反应吸光度A与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的差值ΔA与铱(Ⅳ)的质量浓度ρ在0~2.0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7×10-10g/mL。对1μg/25mL铱(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测定了动力学参数。该催化反应对铱(Ⅳ)为一级反应,总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4.613×10-4/s,表观活化能为40.56kJ/mol。该方法用于分子筛样品和活性炭中痕量铱(Ⅳ)的测定,回收率97.9%~104.4%。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钼样品中痕量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稀散元素铼常伴生在辉钼矿等矿石中,通常是作为副产品而得以回收.比如,从钼矿、钼烟灰中提取铼.由于铼在自然界中的品位低,因此铼的分析要求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本实验利用铼可以加速高碲酸钠和二氯化锡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据此研究用动力学方法测定铼.实验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存在下,铼催化碲酸钠和氯化亚锡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确立了柠檬酸-碲酸钠-聚乙烯醇-高铼酸钾-二氯化锡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铼的最佳实验条件,应用于钼矿样品中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在稀H2SO4介质中及90℃条件下,痕量Ti(Ⅳ)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活化H2O2氧化甲基绿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Ti(Ⅳ)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非催化反应(吸光度为A0)与催化反应(吸光度为A)在波长631nm处的吸光度差值△A与Ti(Ⅳ)的质量浓度ρ在0.03~1.50μg/25 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488×10-10g/mL。在25 mL溶液中对1.0μg Ti(Ⅳ)标准溶液测定12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3%。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5.72×10-4/s,表观活化能为41.78 kJ/mol。该分析方法用于炼钢烧结矿中痕量Ti(Ⅳ)的测定,样品中钛含量与对照值吻合较好,RSD(n=6)为0.18%和0.22%,回收率在98%~101%,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稀H_2SO_4介质中及加热85℃的条件下,钌(Ⅲ)对KIO_4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Ⅲ)的新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_0与催化反应吸光度A之间的差值△A与钌(Ⅲ)质量浓度ρ在0~0.0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7×10~(-10)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3.63×10~(-4)/s,表观活化能为58.13 kJ/mol.对1.0μg Ru(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n=11).方法用于分子筛样品中痕量钌(Ⅲ)的测定,回收率98.3%.  相似文献   

13.
丁基罗丹明B-过硫酸钾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以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B褪色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8~48μg/L,检出限为3.6×10-10g/mL。对浓度为24μg/LAg(Ⅰ)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n=11),表观活化能为87.55kJ/mol。本法应用于磺胺嘧啶银乳膏中银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3%~2.7%,回收率为97.4%~98.3%。  相似文献   

14.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mL反应体系中加入3.0mL硫酸(1.0mol/L)-盐酸(5.0mol/L)混合酸,3.0mL碘酸钾溶液(0.05mol/L),1.5mL胭脂红溶液(0.50g/L),微量镓对碘酸钾氧化胭脂红的褪色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为此建立了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镓的催化分光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100μg/L,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ΔA=2.369CGa+0.223 6(相关系数r=0.999 6),检出限(3S/N)为1.0×10~(-3)μg/mL。方法应用于地质标准样品中微量镓的测定(分别是岩石标准样品GBW07120和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GBW07301a),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硫酸-柠檬酸钠介质中,钒(Ⅴ)催化H2O2氧化甲基绿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Ⅴ)的光度分析新方法。确定了催化褪色反应测定钒(Ⅴ)的动力学条件,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3.34kJ/mol,反应速率常数K′=2.25×10-4/s。方法线性范围为0.20~80μg/L,检出限为0.88μg/L。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31×105L/(mol·cm)。用于本地钒尾矿中钒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2.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8%~102.9%。  相似文献   

16.
微量铼在2.2MH_2SO_4-1.5×10~(-3)M甲醛-1.6×10~(-3)MCuSO_4-5μg/10ml碲溶液中在单扫描示波导数极谱上可产生灵敏的催化氢波。铼的浓度在0.001~0.015μg/ml范围内与峰电流有正比关系,文中讨论了催化电流的性质。拟定了矿石中痕量铼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丁基罗丹明B-碲钼杂多酸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祖碧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3,21(3):272-27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与碲钼杂多酸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碲钼杂多酸在0.025~0.075 mol/L硫酸溶液中形成丁基罗丹明B-碲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形成酸度为1.26~2.16 mol/L硫酸,钼酸铵、丁基罗丹明B及PVA的适宜条件分别4.6×10~(-3)mol/,5.3×10~(-5) mol/L和0.16%。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3.2×10~5 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范围0~16μg Te/25ml。探讨了反应机理,用平衡移动法确定缔合物的摩尔比为Te:Mo:BRB=1:7:2,缔合物的可能化学式为(BRB)_2[TeMo_7O_(24)]。方法已用于烟尘中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色剂苦氨酸偶氮变色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 10的柠檬酸铵一氨水溶液中,钴与苦氨酸偶氮变色酸反应生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7×104.钴的含量在0~5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对苯二甲酸中微量钴的直接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加标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酒石酸-硝酸-盐酸混酸溶解样品,在王水-酒石酸介质中,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硒碲混合物中碲的方法。研究了样品处理方法、乙炔流量、燃烧高度、灯电流、溶液介质等有关工作条件。实验表明碲浓度在1~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29C+0.0009,相关系数0.9998,检出限0.08μg/mL。适合于硒碲混合物中碲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20.
基于H2SO4介质及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中,80℃水浴中,Ir(Ⅳ)对KIO4氧化亮绿褪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Ir(Ⅳ)的新方法。阻抑反应(吸光度A)与非阻抑反应(吸光度A0)吸光度差值△A与Ir(Ⅳ)的质量浓度ρ在0.0002~0.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69×10-10g/mL。对1μg/25 mL Ir(Ⅳ)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测定了动力学参数,反应对Ir(Ⅳ)为一级反应,试验条件下,总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系数为2.883×10-4/s,表观活化能为52.2 kJ/mol。方法用于分子筛和活性炭样品中痕量Ir(Ⅳ)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104.9%范围,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