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2-苄硫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并[1,5-a]嘧啶(Ⅲ)是磺草唑胺(metosulam)及1,2,4-三唑[1,5-a]嘧啶醚类超高效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由5-氨基-3-苄硫基-1,2,4-三唑(Ⅰ)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一步反应制得2-苄硫基-5,7-二氯-1,2,4-三唑并[1,5-a]嘧啶(Ⅱ).优化试验发现90℃、丙二酸与(Ⅰ)摩尔比为1.1:1、反应20h时收率达85%以上.(Ⅱ)与甲醇钠进行置换反应制得(Ⅲ),对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进行了优化试验,发现25℃、甲醇钠与(Ⅱ)的摩尔比为5:1时收率达到90%以上.中间体(Ⅱ)、(Ⅲ)的结构经^1H-NMR、MS、IR确证.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3-甲酰四氢噻喃是噻草酮的重要中间体,3-甲酰四氢噻喃的合成采用以丙烯醛和硫化氢为原料首先得到3-甲酰-5,6-二氢噻喃,然后3-甲酰-5,6-二氢噻喃在催化荆作用下氢化得到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合成3-甲酰-5,6~二氢噻喃中,对丙烯醛投料方式、硫化氢投入量和催化剂选择进行了优化试验,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使3-甲酰-5,6-二氢噻喃反应收率和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3%和95%以上.制备3-甲酰四氢噻喃中,对催化剂进行了选择试验,发现用Raney-Ni作催化剂,目标产物的质量分数和收率达到92%和94%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二乙胍硝酸盐为原料,与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制备了2-二乙胺基-6-甲基-4-羟基嘧啶,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制备2-二乙胺基-6-甲基-4-羟基嘧啶的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采用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2 h,二乙胍硝酸盐与乙酰乙酸乙酯及乙醇钠的摩尔比为1∶1.2∶1.2.在较佳反应条件下,以二乙胍硝酸盐计,产品收率为91%,质量分数为99%.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二烷氧基取代对苯乙炔聚合物(PPV)发光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彩电、电脑、飞机彩色液晶显示屏中,本文研究了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条件下,合成二烷氧基取代对苯乙炔聚合物(PPV)发光功能材料的中间体1,4-二乙氧基苯,在氢氧化钠及催化剂HA-1存在下,对苯二酚与硫酸二乙酯于60~65℃反应3h条件下合成1,4-二乙氧基苯,产品收率达84%以上.对不同的催化剂的使用和反应时间进行了条件优化,对产品1,4-二乙氧基苯的IR谱图、1 H-NMR谱图进行了确认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3,5-二氯苯甲酸,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合成方法复杂,原料昂贵。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即以2-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先合成邻氨基苯甲酸,经单因素条件优化本步骤收率可达88.7%,再合成2-氨基-3,5-二氯苯甲酸,经正交优化本步骤收率可达84.3%,最后合成3,5-二氯苯甲酸,经响应曲面法优化本步骤收率可达92%,因此该路线总收率可达到68%以上。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该合成方法原料丰富易得,溶剂可回收利用,产生三废较少,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有机中间体3,5-二氯苯甲酰氯的合成路线,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以乙酸为溶剂并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与氯气接触进行氯化反应,再通过低温重氮化反应脱去四号位的氨基,最后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目的产物3,5-二氯苯甲酰氯,经过对反应条件参数的优化,最终反应总收率能达到75%以上。本方法具有反应原料易得,价格合适,三废少且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乙醇胺、二硫化碳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保护、成环及脱保护反应合成了1-羟乙基-5-巯基-1H-四唑。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第1步的浓缩温度,第2步与第四步中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第3步实验的反应温度、投料比和反应时间。采用本工艺优化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四步总收率达50%,适合工业化生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格氏法合成7-氯-2-氧代庚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西司他丁(一种肾脱氢二肽酶抑制剂)的中间体7-氯-2-氧代庚酸的新工艺.以1-溴-5-氯-戊烷为起始原料,制成单格氏试剂后与草酸二乙酯加成生成7-氯-2-氧代庚酸乙酯,酯水解制得7-氯-2-氧代庚酸.工艺总收率达46%,产品经质谱证实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9.
用硫酸作溶剂,改用过硫酸铵和硫酸亚铁作自由基引发剂,20(S)-7-乙酰基喜树碱收率从36%提高到81.3%。改用丙酮酸代替乙醛,用过硫酸铵和硝酸银作自由基引发剂,20(S)-7-乙酰基喜树碱收率为84%,反应时间仅为4 h。目标产物用SRB法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肝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有机中间体对壬酰氧基苯磺酸钠的合成路线,以廉价的壬酸为起始原料与二氯亚砜氯化反应,再以二甲苯和四氯乙烷混合溶液为溶剂并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与对羟基苯磺酸钠得到目标产物对壬酰氧基苯磺酸钠,经过反应条件参数的优化,最终反应产率能达到60%以上。本方法反应原料便宜易得,三废少且反应过程中条件温和等优点,为对壬酰氧基苯磺酸钠的合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乙基纤维素(EC)膜的透气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结构改性和添加物的作用。实验证明EC膜的气体透过速度和选择性受EC结构中取代了羟基的醚基含量,用作铸膜液的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溶剂和各类增塑剂的影响。其作用主要是使EC的分子链增加活动能力或形成致密的刚性链。此外,混入过渡金属盐的EC共混膜没有发现有络合和吸附作用,而像分子筛之类的吸附剂能使EC共混膜的气体透过速度明显的提高,说明有选择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紫外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均有吸收,但它们的吸收光谱重叠严重,难以进行单一组分的直接分析。本文在pH=2.87的B-R缓冲溶液中对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两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所得的重叠波谱数据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并用于食品样品的测定,获得了较好的定量分析结果。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mg·L-1;检出限分别为:0.4782mg·L-1、0.4499mg·L-1。  相似文献   

13.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食品中的乙基香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食品中乙基香兰素的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测定方法。在pH1.98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乙基香兰素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位为976mV(vs.Ag/AgCl),其峰电流与乙基香兰素的浓度在0.5~5.5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1μg·mL-1。还对乙基香兰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将该法用于食品中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食品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进行同时测定。在pH=10.1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这2种增香剂都具有峰型良好的氧化峰,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0~6.40、0.20~7.60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28、0.11μg.mL-1。由于这2种增香剂的峰电位相近,所得伏安曲线重叠严重,不经分离难以进行同时测定。本实验将主成分回归法(PCR)、偏最小二乘法(PLS)、一阶导数-主成分回归(DPCR)及一阶导数-偏最小二乘法(DPLS)处理它们的重叠伏安波谱数据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主成分回归法可建立稳定的校正模型并获较好的定量结果。建立的方法用于食品中的2种增香剂的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对照,可获得可靠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乙基麦芽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乙基麦芽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乙基麦芽酚在0.3mol.L-1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在E=716 mV(vs.Ag/AgC l)处有良好氧化峰,峰电流与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检出限为0.3μg.mL-1。该方法使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干扰较少,可对样品中的乙基麦芽酚进行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6.
在酸性离子液体([(CH2)3SO3Hmin]HSO4)催化剂存在下, 以对硝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对影响产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 其最佳反应条件为: 酸醇摩尔比1:15, 酸与离子液体摩尔比1:1.5, 反应温度85℃, 反应时间2h, 产品收率可达85.10%. 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 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绿色化学在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固体酸代替液体酸作催化剂,对乙酸乙酯有机合成实验进行改进,可使反应温度在80~90℃下进行,产率达81.5%,且催化剂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使化学实验真正实现绿色化.  相似文献   

18.
以胡椒醛(6)和邻香草醛(1)为初始原料,共经过九步反应得到了合成3-芳基异喹啉生物碱的关键中间体1,2-二芳基乙酮(11),以胡椒醛为起始原料计算,总收率达50.4%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乙醇对Me-5-Br-DEPAP和Me-5-Cl-PADAB一系列显色反应的作用,发现乙醇对Me-5-Br-DEPAP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而对Me-5-Cl-PADAB体系几乎没有作用,有的甚至有褪色作用。我们还初步讨论了乙醇对显色反应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2(2-甲氧基-1-萘基)乙酰乙酸乙酯与三正辛基氧化膦所生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有很强的荧光,加入 Fe(Ⅲ)后,原荧光强度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 Fe(Ⅲ)的加入量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本文用这种方法在中性条件下测定了天然水中的痕量 Fe(Ⅲ),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与原子吸收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