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在α集团模型下,利用谐振子基展开和广义Talmi-Moshinsky交换,完成了对Λ超核9Be、6Be和10Be能谱的变分计算,借助统一的α-α、Λ-Λ势和修正的Λ-α势,使9Be、6Be和10Be能级得到自洽的描述.此外,对上述三个Λ超核的结构和粒子间的关联也作了研究和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轻原子核,我们把两个声子相干的结构做为四个粒子集团的子结构α+,用同样的办法可以给出四个空穴集团的子结构β+。在此基础上,我们以16O及18O为例,研究了粒子团与空穴团之间的结构。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斥力,因而最低的态是粒子团与空穴团松散开的结构。这样就从微观结构上解释了这种态的变形,并且这种结构对E2跃迁是相干加强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中重核的粒子关联结构,我们把L-S耦合的相干结构推广到赝L-S耦合的相干结构,并在j-j耦合表象中给出了表达式。应用此结构对56Ni附近的原子核,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巫光汉  卢兆启 《物理学报》1977,26(6):459-466
为了研究原子核的集团情况,我们建立了多中心变分的轻核模型。本文计算了Be8和Li6的结合能,分析了这两个核的集团结构,得到和实验所揭示出的现象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265Bh(Z=107)同位素的首次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上用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通过观测新同位素265Bh和它的已知子核261Db和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实验中使用了一套新建立的具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将该系统用于特殊的母–子核搜索模式,从而大大减少了本底.共测得了8个265Bh的α衰变关联事件;同时4个已知核264Bh的衰变关联事件也被鉴别出来.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5)MeV,半衰期为0.94+0.70–0.31s.  相似文献   

5.
汪锡沧 《中国物理 C》1989,13(9):842-848
9Be+Λ二集团模型研究超核 10Be的结构.用9Be的密度矩阵折叠Λ超子与9Be集团间的ΛN势的解析表达式.求解道耦合方程组得到10Be的较低的激发态能谱.考虑到Λ超子在超核中的类胶作用会使芯集团更加紧密,在自由9Be核的密度矩阵中引进了收缩因子S,调整S使重现10Be结合能的实验值.计算并讨论了芯集团的收缩.  相似文献   

6.
超核Λ5He的核结构研究及其结合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核Λ5He的核结构及其对Λ超子结合能B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其壳心核4He的极化效应,计算了当4He中含有D态混合成分时对结合能BΛ的贡献.结果表明,壳心核受到Λ超子相互作用的严重极化,不再具有自由α粒子的结构;D态成分的贡献仅改善BΛ的计算值约0.5MeV.进一步考察了可能的三集团结构,发现对Λ+d+d三集团模型,计算所得BΛ值比较接近实验值,表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要得到肯定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测量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小角α-α关联.由α-α关联函数提取了8Be核的相对态布居和热核的核温度.实验测得发射温度随碰撞参数而稍有变化,从中心碰撞的4MeV变化至周边碰撞的3.8MeV.在周边碰撞中,观察到发射温度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质子散射作为手段对16O的α粒子结构模型进行了检验.基于4α结构模型,对跨度整个中能区的质子与16O核的弹性角分布进行了无自由参数的计算.理论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用一个4参数实验研究了252Cf自发三分裂变的中子和γ发射与轻带电粒子(α、t、d、p)能量间的关联. 结果表明,对低能轻带电粒子伴随裂变观察到了正关联,对高能轻带电粒子观察到的是负关联. 在模型计算基础上定性地讨论了这个称为反常发射的正关联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训贵 《中国物理 C》1991,15(4):316-321
用α-α-Λ三集团模型和谐振子乘积态为基的展开方法,计算了9Be直到15MeV激发能的能谱.通过计算Lπ=0+,2+,1三个态的形状密度,确定了9Be处于上述三个态时的几何结构.并根据能谱的耦合特征和几何结构对能谱进行了K分类.  相似文献   

11.
任中洲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46-1049
用自洽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研究了核271110及其α衰变链核的结构.理论的α衰变能与实验数据符合.理论的核寿命也与实验数据比较接近.预言了未知核素275112的性质,并讨论了质子数Z=108附近的形变壳效应.  相似文献   

12.
叶巍 《中国物理 C》2004,28(1):73-77
在Smoluchowski方程的框架内,研究了同位旋对轻裂变同量异位素源110Tc,110Pd,110In和同位素源110,117,124In裂变前粒子发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断前粒子发射对裂变源的同位旋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同位旋的增加,中子发射增强,而轻带电粒子则减弱;对一个高同位旋的系统,质子和α粒子不适合作为提取核耗散强度的实验观测量;核耗散强度的大小不改变同位旋对粒子发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测量了89Y(α,p)92Zr反应的基态和几个激发态的微分截面及89Y(α,α)89Y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利用89Y、92Zr的壳模型波函数对该反应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完全微观DWBA理论分析.具有核芯激发组态的核波函数明显地改善了不同末态的截面相对强度,而对角分布的形状影响甚微.它表明具有核芯激发组态的89Y、92Zr核波函数有较好的实验基础.最后,讨论了89Y(α,p)92Zr反应的截面绝对值问题,揭示了α浅势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用RBUU方法研究了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介子产额及谱的情况.我们发现K+/K产额比是与核系统大小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与K介子在核介质中所受的吸收效应有关.还研究了在三种不同核系统中的K平均吸收路程,发现K平均吸收路程在轻核系统中与在中、重核系统中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定量地解释了这种K+/K比与核系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给出了核介质对K介子的吸收程度还与不同反应道的贡献有关,这是导致Bπ→KX道在核系统,特别是在轻、中量核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α粒子与类弹产物的关联,得到的α粒子符合能谱呈现出类弹、类靶相继发射的特征;α粒子与类弹产物12C的关联表明了弹核破裂(break-up)机制的存在.在类弹产物探测方向附近,观察到核的阴影效应.  相似文献   

16.
11B(p,α1)8Be*(1)(2α)三体级联衰变中居间核8Be(1)衰变成两个α粒子的连续能谱呈马鞍形分布.编写了模拟三体级联衰变连续能谱的Monte-Carlo程序,计算结果表明:沿居间核8Be(1)运动方向α发射强度增强的各向异性分布,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揭示p+11B核反应中8Be(1)核α衰变各向异性发射.  相似文献   

17.
在25MeV/u 6He与9Be靶的反应中,107°和128°处明显地观察到了轻粒子发射.粒子能谱形状与平衡热源蒸发相一致,分析得到热源的核温度为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6MeV或非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2MeV .实验发现发射氚的数量特别大,这可能与目前广泛研究的6He的集团结构和同位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19.
李清润 《中国物理 C》1988,12(4):509-512
大角度散射行为对各种π核散射模型提供一个严厉的检验.本文应用基于核α粒子结构建立起的光学势计算了114MeV π介子在16O核上的大角度散射.结果表明,比通常的以核子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光学势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25MeV/u 40Ar+197Au反应中相对态布居与发射温度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MeV/u 40Ar+197Au反应中,对两粒子小相对动量的关联进行了测量,由P-t、α-α关联函数提取出4He、8Be的相对态布居.在对影响8Be态布居的跟随衰变作了仔细修正后得到的温度为3.5±0.81.3MeV;对4Heg.s.引入30%跟随衰变产额修正后温度为3.6±0.4M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