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味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挥发油中橙花醛和香叶醛的含量。橙花醛和香叶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71~0.5826g·L~(-1)和0.1152~0.6912g·L~(-1)方法用于测定4批次姜味草挥发油中橙花醛与香叶醛的含量,橙花醛与香叶醛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0%,29....  相似文献   

2.
假性紫罗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静  黄海水 《应用化学》1992,9(4):81-82
假紫罗酮,6,10-二甲基-3,5,9-十一碳三烯2-酮,是合成重要香料紫罗酮、维生素A、E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多用改进的Tjemann法,即丙酮与柠檬醛缩合的方法,及用芳樟醇的中间体脱氢芳樟醇制备。我国柠檬醛的来源——野生植物山苍子的资源丰富,所以  相似文献   

3.
阴离子交换树脂担载氟离子催化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红卫 《合成化学》2004,12(4):402-404,J005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担载氟离子催化柠檬醛与丁酮的反应,合成了假性甲基紫罗兰。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在柠檬醛为100mmol,n(柠檬醛):n(丁酮)=1: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醛质量的75%,室温反应1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87.1%,纯度99.1%。  相似文献   

4.
以Li OH·H_2O为催化剂,由柠檬醛与丙酮Aldol缩合合成了假性紫罗酮;考查催化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柠檬醛与丙酮配比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n(柠檬醛)/n(丙酮)为1∶7,催化剂用量相对于柠檬醛的60%(mo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 h,转化率可达96.23%,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固体碱连续催化合成假性紫罗兰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多由柠檬草油或氧化芫荽油合成紫罗兰酮,而中国则以富含柠檬醛的山苍子油为原料。其中假性紫罗兰酮(1)是由柠檬醛(2)与丙酮(3)经醇醛缩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水/有机物两相体系中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柠檬醛的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底物和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等对该反应的影响,并与几种柠檬醛衍生物的加氢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仅用蒸馏水作水相,则主要产物是二氢香茅醛(>93%);而水相中加入Na2CO3后,则主要产物为香茅醛(97%),且加氢速度比同样条件下使用Pd/C催化剂快得多.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壳聚糖茴香醛﹑肉桂醛、柠檬醛、苯乙醛、香草醛5种席夫碱,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稀乙酸溶剂体系中,探讨了5种产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pH对紫外吸收几乎无影响.柠檬醛、苯乙醛席夫碱在UVC区有吸收,肉桂醛、香草醛和茴香醛席夫碱在UVC区和UVB区都有强吸收,壳聚糖肉桂醛席夫碱可以作为未来的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8.
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假紫罗兰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使用国产强碱201×7(711-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在氮气中和56℃下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合成假紫罗兰酮,产率为80.17%,纯度97.5%。研究了温度、溶剂及柠檬醛、丙酮不同用量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4个品种牡丹花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主要为醇、酯、萜烯、醚和醛等物质,不同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4种牡丹花的共有物质是叶醇、正十二烷、苯乙醇和乙酸橙花酯等。苯乙醇是藏枝红和红珠女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高达54.05%和49.99%,而墨楼争辉和李园红中含量最高的是乙酸橙花酯,分别为34.07%和20.06%。  相似文献   

10.
(±)—耳壳藻内脂全合成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柠檬醛出发,经环化,氰基化,烯丙位氧化,水解及环化还原等5步反应,合成了(±)-耳壳藻内酯(1)。  相似文献   

11.
从柠檬醛出发,经环化、氰基化、烯丙位氧化、水解及环化还原等5步反应,合成了(±)-耳壳藻内酯(1)。  相似文献   

12.
杨爱云  刘士荣 《合成化学》1995,3(3):244-249
报道了茄香脑电氧化合成茄香醛的表观活化能、反应控制步骤和反应历程,导出了符合一级反应的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以醛、酮、胺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制备了新型阳离子凝胶吸附剂,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阳离子凝胶对活性橙K-GN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并对其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凝胶对活性橙的吸附以静电引力和基团间相互作用为主,热力学参数显示该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和熵增过程,吸附行为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30℃时凝胶对活性橙的饱和吸附量可达709 mg/g。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油蒸馏提取柠檬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一个蒸馏山苍子油提取柠檬醛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由三步蒸馏过程组成,可用于制取95%和97%的柠檬酸,收率分别为97.07%和96.94%。给出了过程的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15.
山苍子雄花和雌花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欧 《广州化学》2010,35(3):11-15
山苍子的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精油,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醛。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花挥发油,对雄花和雌花分别提取。并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两组挥发油进行分析检测,确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从雄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8.15%),从雌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53%)。  相似文献   

16.
2种苯并吡喃类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全合成;苯并吡喃类查尔酮;三羟基苯乙酮;柠檬醛;苯甲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水/有机物两相体系中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柠檬酸的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底物和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等对该反应的影响,并与几种柠檬醛衍生物的加氢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仅用蒸馏水作水相,则主要产物是二氢香茅醛(〉93%);而水相水加入Na2CO3后,则主要产物为香茅醛(97%),且加氢速度比同样条件下使用Pd/C催化剂快得多。  相似文献   

18.
在多烯的酸催化环化反应中,类似于Ⅰ的结构的单萜类衍生物的酸催化环化产物通常均为α-和β-异构体的混合物,如由柠檬酸制备环柠檬醛[1],由伪紫罗兰酮制备紫罗兰酮[2],…….虽然依具体反应条件的不同,两种异构体的比例可以有所改变,但欲得到无双键异构的单一产物往往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9.
索福喜 《大学化学》1994,9(3):35-36
关于甲基橙制备实验的两点意见索福喜(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河南455000)甲基橙系由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和盐酸,经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N-二甲基苯胺进行偶合制备。制备所及的重氮化及偶合反应,是合成偶氮染料的两个基本反应,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祥英 《分子催化》2014,(3):251-258
用La2O3负载量不同的La2O3/γ-Al2O3催化柠檬醛和丙酮反应,采用GS/MS、LC/MS、13C NMR等方法鉴定反应产物,并研究了La2O3负载量对反应产物分布、La2O3/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和酸碱性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La2O3是以无定形态负载在γ-Al2O3上;随着La2O3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少,孔径分布趋于均一.La2O3/γ-Al2O3表面增加的弱酸位点密度有利于柠檬醛转化率的提高,增加的中强碱位点密度有利于PSI产率提高;而强碱位点的形成和密度增加对柠檬醛自身缩合生成PCS有促进作用.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