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汪勇  黄维扬 《实验力学》1997,12(2):312-316
本文对有加强孔平板的剪切稳定性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试验装置和试验夹具。并对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两相流中密度波现象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磊  周芳德 《力学进展》1998,28(2):227-234
密度波(又称连续波、空隙度波、运动学波)是两相流中的特殊现象,本文评述两相流密度波理论的主要研究进展,这些理论不仅研究了线性密度波和非线性密度波的特性,还研究了气液两相流的流型转变与密度波的关系,流化床中气塞的形成和床层的塌陷现象与密度波的关系等.同时介绍试验和理论研究在密度波的波速、频率、稳定性和色散性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结论.最后指出密度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明初  顾文英 《力学进展》1994,24(4):547-558
本文简要评述船舶碰撞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船舶碰撞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理论的和实验的).本文重点阐述实船试验方法,包括实尺试验的基本步骤,实尺试验的输入参数选择和试验地点选择.最后提出了综合性意见,并介绍了国内在碰撞研究方面已做的工作和将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构件刚度的变化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构件的整体力学性能。本文以碳纤维加固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抗弯刚度及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构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刚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数据与试验数据发现:构件刚度的损伤发展有明显的三阶段变形规律;本文理论计算得到的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本文给出的关于CFRP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刖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对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陶亮  矫桂琼  王波  张立同 《力学学报》2003,35(2):166-170
从界面断裂的角度出发,对三维编织CMC的断裂作了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对于三点弯曲试件,通过数值拟合修正了能量释放率G的理论表达式中的自由常数A,同时也研究了材料的各个参变量对于断裂韧性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个基本完善的三点弯曲试件断裂韧性G的理论公式,该能量释放率方法可以应用于单试件的试验计算,与断裂韧性的柔度标定方法相比,该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试验件数量;另一方面,试验结果显示出在试件切口尺雨处于0.4≤a/W≤0.5时,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断裂韧性值。  相似文献   

6.
船舶碰撞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厚勤  郑际嘉 《力学进展》1994,24(4):559-568
本文简要评述船舶碰撞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船舶碰撞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理论的和实验的)。本文重点阐述实船试验方法,包括实尺试验的基本步骤,实尺试验的输入参数选择和试验地点选择。最后提出了综合性意见,并介绍了国内在碰撞研究方面已做的工作和将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波纹钢屋盖结构板件相关屈曲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轩能  吴丽丽 《实验力学》2004,19(1):113-119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的受力机理异常复杂,波纹、加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残余应力等初始缺陷在理论分析中很难精确定量描述。论文对波纹钢屋盖结构梯形截面板组进行了轴心和偏心压力作用下稳定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波纹板组具有较高的局部屈曲承载能力,但几乎无屈曲后承栽能力,与平板板组屈曲特性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软化桁架模型理论在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六榀试验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煤矸石砼软化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桁架模型理论,对其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其横向应变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建议了一个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抗剪强度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六榀试验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煤矸石砼软化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桁架模型理论,对其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其横向应变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建议了一个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抗剪强度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金属丝网-油液介质耦合减振器原理样机的抗冲击动态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样机的多参数匹配冲击试验研究表明该减振器具有强非线性动态特征,并能实现抗大冲击;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理论和库伦摩擦理论建立了原理样机非线性冲击动态特性模型,研究减振器抗冲击力学特性的设计可控性,该建模方法直接引入结构参数,为直接设计具体的器件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力学性能研究及基本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 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力学性能的研究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地综述 分析.首先,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理论 和实际意义;其次,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基本概念、基本方 程、基本机理及相关理论,并详尽概括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 究的发展和已有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 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着重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并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斜拉桥钢索中单根的钢丝疲劳试验的护套夹具进行了研究。根据计算机模拟设计的理论成果,设计制造了三种不同材料的护套夹具,并通过低应力疲劳试验,对其进行了实验分析,从中得到一种使疲劳试验成功率很高的护套夹具。并为武汉长江公路桥斜拉钢索的疲劳可靠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场损伤试验中弹药费用高、使用风险系数大的问题,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对圆柱形弹药相似性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原型同相似性模型之间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关系,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UTODYN对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并结合实弹试验数据对相似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AUTODYN仿真结果同量纲分析结果一致,同时与实弹试验结果也吻合较好,说明在实际试验中可以使用缩比模型替代原型进行试验。该研究为弹药缩比模型在战场损伤试验中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红  崔飞 《力学季刊》1999,20(4):443-447
本文用损伤力学理论研究横观各向同性土的本构关系,建立土的损伤力学的概念模型及各是性弹性损伤数学模型,通过试验说明损伤理论的应用及土的各向蔚性特征。试验表明随着变形的增大,损伤变量增大,两个平面的损伤差别也增大。  相似文献   

15.
涡旋式压缩机排气系统气流脉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排气系统的气流脉动现象,首次提出了排气孔口侵入现象及计算方法。由一维非定常流动理论建立了排气系统气流脉动的计算模型,利用匀熵修正理论进行了边界条件处理,并运用L-W两步计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样机的实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内容对于新型压缩机——涡旋式空气压缩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核试验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引起地壳能量的连锁反应,产生诱发地震等地球物理现象。本文对20世纪前苏联与美国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归纳,给出地下核爆炸试验诱发工程地震的范围以及激活岩块大小等。根据实测数据,指出地下核爆炸诱发工程性地震的力学本质,利用理论公式计算了地下核爆炸产生不可逆位移的临界能量因子范围,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场地效应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对加热U型管不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在氟利昂-113试验台上进行,研究了不同布置U型管在三种压力工况,六种加热工况及各种流量下的流动不稳定性。理论研究得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判据,比较了不同布置方式U型管的脉动起始边界;并对实际工业现场的U型管布置方式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比较了在较高系统压力下不同布置方式U型管的脉动起始边界  相似文献   

18.
用爆破挤淤法处理陆上软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爆破挤淤法在陆上应用的机理;基于土力学与爆炸力学的基本理论,得出了能反映布药参数与淤泥参数的用药量公式;结合现场试验,给出了陆上爆破挤淤法的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并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爆破挤淤技术可以满足特殊条件下软基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加固技术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的模型进行爆炸模拟试验,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加固以增强局部抗爆炸能力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作者认为该加固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布置方式对U形管不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对加热U型管不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在氟利昂-113试验台上进行,研究了不同布置U这在三种压力工况,六种加热工况及各种流量下的流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