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Mannich反应     
远在这世纪的初年,Tollens 及其共同工作者研究苯乙酮与甲醛及氯化铵的反应,分出了(C_6H_5·COCH_2CH_2)_3N·HCl 及(C_6H_5COCH_2CH_2)_2NH·HCl 两种产物,并且认为还可能形成 C_6H_5COCH_2CH_2NH_2·HCl。自1917年起,Mannich 与他的学生们对这类有关反应作了广泛研究,发现这种“胺甲化”(Aminomethy-lation)是一类典型反应,后来便被叫做“Mannich 反应”。此后,这个反应的范围逐渐扩大,在有机合成上找到许多应用。若干难以合成的化合物经过 Mannich 反应作为中间阶段可以解决制备上的困难,同时从这个反应又制出了许多在药理作用上饶有兴趣的物质,因此日益引起化学家及药学家的重视。Blicke 在1942年曾将这个反应作了详尽叙述,但兹后十余年来,各国学者对这个反应的研究又获得不少进展,有重新介绍之必要。  相似文献   

3.
共聚合反应     
(一) 如果把二种烯类单体放在一起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并不是各个单体各自聚合的混合物,而是包含着二种单体链节的新型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叫做共聚物,得到共聚物的聚合反应叫做共聚合反应。因为聚合物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决定于长链中单体链节的性能,相对数量以及排列方式,所以共聚合反应便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意义,因为可以借此改进聚合物性能来随应实际应用的需要。丁二烯用苯乙烯共聚来改进它的抗张强度,用丙烯腈的共聚来改进它的耐油性,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再如:(1)聚苯乙烯的软化点在80°左右,如果与反丁烯二腈共聚  相似文献   

4.
时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类型的反应,即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浓度的试剂混和,在某一确定的时间,突然观察到产物出现。(一般用指示剂指示产物的生成。)这一类型的反应称为时钟反应。  相似文献   

5.
兴斯堡反应     
王国德 《大学化学》1989,4(6):45-47
兴斯堡反应用来区别分离伯、仲、叔胺有许多局限性.其表现在:一些高级伯胺的苯磺酰胺不溶于碱,叔胺与苯磺酰氯起反应,叔脂胺和叔苯胺与苯磺酰氯反应类型不同.立体效应较大的伯胺及双官能团的两性化合物都不能用来做为未知物.  相似文献   

6.
链锁反应     
门捷列夫在化学的定义里,特别强调,将与化学变化进程同时发生的现象的研究,应该列入化学课程之内。在我们这一世纪的开始,化学家们在很多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反常。例如,研究光化学反应(即是在光的作用下的化学反应)的工作者发现:一个被吸收的光量子(光能的基本单位)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引起大量反应产物的生成。这个观察结果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叫做爱因斯坦光化学等当量的定律结合起来。按照这个定律,一个光量子应该只引起化学变化的一个单元动作。在几次企图  相似文献   

7.
陈冬玲  刘秋田 《化学通报》1989,(12):14-20,46
谈到芳香取代反应,人们立刻会想到芳环上取代基的o~-、p-、m~-位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然而对另一类反应,即环上取代基本身的取代反应却少为人知。它是起始于试剂对芳环上取代基所在位置(ipso位)的进攻,进而置换了该取代基的反应。称作ipso取代反应。某些研究表明,试剂对氢原子所在位置的进攻与它对ipso位的进攻处于竞争状态,往  相似文献   

8.
多反应离子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放射性辉光放电离子源内, 采用不同试剂气体进行放电, 为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新增了强度在105 cps量级的3种反应离子NH4+, NO+和O2+, 纯度大于95%; 测试了这3种反应离子的离子-分子反应特征. 采用H3O+, NH4+, NO+和O2+等4种反应离子对同分异构体丙醛/丙酮进行检测发现, H3O+和NH4+均不能区分的丙醛/丙酮可采用NO+或O2+进行区分. 结果表明, 增加反应离子不仅使PTR-MS的可检测有机物范围不再局限于质子亲和势(PA)大于H2O的有机物, 还提高了PTR-MS区分同分异构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Pauson -Khand反应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条件的优化、催化反应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拓宽这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硼氢化反应     
一、引言近十余年来由于生产技术上的需要,硼化学获得了很大发展。硼氢化反应(hydroboration;HB)是不久前出现的一种新的有机合成反应。硼氢键可以与不饱和键加成虽已知道了很久,但在过去反应需要较剧烈的条件。1957年布朗和劳(Rao)发现在醚型溶剂如乙醚,四氢呋喃或二缩乙二醇二甲醚[d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商品名“代格莱姆”(diglyme)]存在下烯与乙硼烷在室温就可定量生成有机硼烷。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化学固定化方法制备了聚吡咯/辣根过氧化物酶(PP/HRP)膜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在除氧的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PP/HRP电极加速H2O2的还原,归因于酶加成物的直接电子传递。探索HRP与电子传递体K4Fe(CN)6在聚吡咯(PP)膜中的同时固定化条件及其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证实,K4Fe(CN)6在酶膜中的存在使得H2O2的还原电位强烈正移,在-0.05V的工作电位下能对H2O2进行检测,相应的电极过程可用间接氧化还原催化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陈红  吴辉煌 《电化学》1995,1(4):465
邻苯二胺对1,4-二氧六环介质中HRP酶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陈红,吴辉煌(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1实验部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1.11.1.7,250u/mg,R.Z.~3.0)及牛血清蛋...  相似文献   

13.
辣根过氧化酶(HRP)在Co/NH2/ITO离子注入电极上有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c=-0.2 V,Epa=-0.01 V(vsAg/AgCl)。该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催化作用,可以用作H2O2的生物传感器,峰电流与H2O2的浓度分别在1.0×10-10~2.0×10-8mol/L和2.0×10-8~1.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p(mA)=2.2986+0.06632c(nmol/L)和Ip(mA)=3.5788+7.3053E-4c(n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2和0.9688。检出限为1.0×10-10mol/L。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促进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蔡称心  陈静 《电化学》2004,10(2):159-167
将血红蛋白(H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葡萄糖氧化酶(GOx)分别固定在经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CNT/GC)上,制成Hb CNT/GC、HRP CNT/GC和GOx CNT/GC电极.Hb、HRP和GOx在CNT/GC电极表面均能发生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其相应的循环伏安曲线均显示出一对几近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在60mV/s下,其式量电位E0'分别为-0.343V、-0.319V和-0.456V(vs.SCE,pH6.9),且不随扫速而变;以上三者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依次为1.25±0.25、2.07±0.56和1.74±0.42s-1;根据式量电位E0'随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关系,确知在CNT/GC电极上,Hb或HRP发生的直接电化学遵从(1e+1H+)电极过程机理,而GOx发生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则遵从(2e+2H+)机理.此外,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Hb、HRP和GOx也同时表现出对各自底物的生物电催化活性.由本文制备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固定生物蛋白质(酶)的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并可用于对其它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测试.  相似文献   

15.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和乙酰丙酮(ACAC)组成的三元醇促体系引发的丙烯酰胺(AAM)聚合进行了研究。在膨胀计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HRP、ACAC、H2O2及AAM初始浓度对酶促体系引发AAM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用FTIR和GPC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得到的聚丙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10^5-10^6,分子量分布指教DI为2-3。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纺织行业、化工行业、造纸工业、环保行业、电子行业、食品卫生行业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竞争法偶合反应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人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新方法,该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HRP)催化H2O氧化邻甲联苯胺(OT)的反应与邻甲联苯胺的氧化产物在电极上的还原反应相偶合,根据测定标记在HBcAb上的HRP的量,求得发生液相竞争免疫反应的HBcAb的含量。测定HBcAb-HRP及HBcAb的灵敏度均高于经典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work, adsorption energies, geometric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for adsorption systems of O_2 at metal-loaded graphene(M-Gra) and metal-loaded defective graphene(M-D-Gra)(M = Ni, Pd, Pt and Al) surfaces are studied using a GGA-PW91 method.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loaded M mak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_2 and the graphene surface change from physical to chemical adsorptions, band gaps of M-Gra systems after the O_2 adsorption change, and the Ni-loaded Gra ha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to O_2. For O_2-M-D-Gra systems, interactions between O_2 and the M-D-Gra surfaces are chemical, similar to the O_2-M-Gra systems, and loaded Pt and Al have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the sensitivity of D-Gra to O_2. The M loads at the perfect Gra and D-Gra surfaces mak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_2 and the surfaces have obvious charge transfer. This work would provide a valuable guidance on the gas sensitivity study of graphene to O_2.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photoenzyme-coupled artificial catalytic system is fabricated by immobilizing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on the Bi_2WO_6 hollow nanospheres via a facile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process. The obtained Bi_2WO_6/HRP sample not only improves the visible light harvest ability but also promotes the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of charge carriers. More importantly,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produced H_2O_2 on Bi_2WO_6 directly take part in redox cycle reactions of HRP to induce photoenzyme synergic catalytic effect. In consequence, the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Bi_2WO_6/HRP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lative to Bi_2WO_6 and HRP for removing bisphenol A(BPA) under the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This work launches a feasible design strategy for exploiting photoenzyme-coupled artificial catalytic system with special structure to degrade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20.
糖蛋白-凝集素自组装构筑有序膜及在酶电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糖蛋白-凝集素的识别作用交替沉积伴刀豆球蛋白(Con 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酶自组装多层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 AFM和椭圆偏振研究测定了自组装膜的厚度.结果表明, Con A和HRP膜厚分别为9.0和4.6 nm,与两者的晶体衍射结果一致,说明生物识别自组装方法能很好地保持分子的原有形态.以亚甲蓝(MB)溶液为介体,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表面修饰了三层(Con A/HRP)自组装膜的金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催化还原作用,在H2O2浓度为0.2~1.0 mmol•L-1时,响应电流对H2O2浓度变化成线性,酶电极灵敏度为24.0 mA•mol-1•L,表观米氏常数为4.2 m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