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单元小结课的模式人为地将单元知识结构和例题教学割裂成“两张皮”(即知识与例题分家),导致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的片面认识,甚至只是记住了题型套路,而忽视了该单元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因此,如何突破单元小结课的固有模式?怎样设计单元小结课才有新意?如何提升单元小结课的课堂效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线老师,为此,本刊特邀周远方老师为我们有意选择了在“2009年湖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中,获得高一数学组一等奖的湖北省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杨郑国老师执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必修》的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小结”的课例与评析,以期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对有效地上好单元小结课的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2.
何睦 《数学通讯》2023,(4):1-3+34
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栏目进行研究,分析其内涵与教材分布、栏目特点及教学价值,并对如何实现该栏目的价值给出几点教学思考:加强教师对该栏目的认识与理解,将其上升到“课”的高度加以实施与研究;开发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的配套微课程;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课本超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磊 《数学通讯》2010,(10):39-43
高中数学怎样学习?高考数学怎样复习?回归课本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随着湖北省2009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回归课本,能否应对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仍然有不少学生对“回归课本,在高考中吃不吃亏?”表现出强烈的担心.这些疑虑和担心,昭示着研究课本与高考之间的链接关系意义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真研读了2004年——2010年七年的湖北高考数学试题,做了一些分析与尝试,仅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期有幸参加涂荣豹教授组织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观看了三堂不同的“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课的教学录像.涂老师在《中国数学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报告中提到教学应始终贯彻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什么”,“教——怎么学”.教学生学什么?学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建构新概念、新方法等.教学生怎么学?在运用数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师设计教学会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平 《数学通报》2007,46(2):18-22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向我们迎面走来,许多专家站在历史与科学的高度,对“数学教材”“数学教学”“数学本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思考,对推进数学课程改革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深远的.而我作为新教材的一位参与者,作为一位刚刚离开讲台的一线教师,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的研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进入了第二年,新课程全面实施在即,新教材怎样教?和老教材相比,有哪些显著变化?怎样认识和理解新教材?这些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两章内容编排来谈谈“二期课改”教材的变化与特色.一、教材内容编排位置的变化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放在高二下学期解析几何之后,而在“二期课改”教材中,却把这一内容提前到高一下学期的三角比与三角函数内容之后.另外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通项的递推公式,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分开讲述的,即数列通项公式在数列的定…  相似文献   

7.
“集合与函数”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数学l》中的起始内容,人教A版教科书是以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来编排的,鄂教版教科书是用了丽章,即第一章“集合”与第二章“函数及其基本性质”来编排的.本文主要以人教A版及鄂教版教科书为例,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新教材中“集合与函数”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和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共同承担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数学学科课题研究已于2010年秋在全省30多所普通高中样本校全面展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本刊特邀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项目组组长、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周远方老师主持本栏目.本期介绍在第五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武汉市十一中肖燕老师的算法的概念的课例与评析,以期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数学新高考Ⅰ卷第12题是关于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的关系,以及函数图象变换和函数周期性的问题.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都能看到本题的影子.例如,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87页“拓广探索”第13题及第214页“拓广探索”第19题.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5章第3节的节引言说明利用导数能更精确地研究函数的性质.教材中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而奇偶性.  相似文献   

10.
<正>章建跃教授在?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师必须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上狠下功夫.数学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知识、实质性结构知识等方面的理解,还包括对教材编者意图的深度理解.新高考形势下,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版本教材的不同之处及新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坐标法作为研究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教师的足够重视.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研究对象,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向量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这一点正是高中数学新教材(2019人教A版)与以往版本教材的重要区别之一.能否领会教材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中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充分领会新教材编者意图,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刘坭 《数学之友》2023,(6):86-90
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简称《新教材》)于2020年正式使用,开启数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本文评析2022年上海高考试卷,挖掘与新课标、新教材的契合点,瞄准高考新视角,提出课堂教学中关注新教材、夯实“新”方法;对比旧教材、关注“新”内容;以人为本、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上海全面使用新教材.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差异之一是:新教材的每章节之后都有一篇“阅读材料”或“探究与实践”.这些追加的内容对开拓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不是正文,所以在教学中常常被师生忽略,这样就很难体现出新教材的新与优.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试用本,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一册的第四章“三角函数”,与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以下简称原教材)《数学》第一册中的相应内容基本一致。对于这一章,我们主要从更便于教、便于学的角度考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作了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新课程在全国基本上全面铺开,作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熟悉教材,许多教师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是一堂课一堂课的备课,好一点的教师会关注一堂课在一小节中的定位,再好一点的会关注一章的设计.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树立整体把握的理念,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若干条主线.它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形成全局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恰当设计自己在单元教学中的起始课,有利于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步到位”做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几何概型”教学释疑——兼谈“贝特朗概率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何概型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加内容之一,是在古典概型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到无限的延伸,但中学一线教师大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几何概型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致使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边学边教,“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了一些认知上的“疑点”,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3(必修)》,以下简称苏教版)中的三道例习题,谈点肤浅认识,与同仁探讨,以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丽  陈科 《数学通讯》2010,(2):39-43
从2004年9月开始,部分省区率先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而湖北省也从2009年9月开始使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湖北省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第一批实验的老师,我想结合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必修)》(以下简称《必修1》)及《必修4》两册教材的教学情况,谈谈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从 2 0 0 1年秋季起 ,教育部将在全国 1 8个省市推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以下简称新教材 )的试验 ,为使参与新教材试用工作的高中数学老师对新教材有所认识和具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本文将结合笔者参与新教材试用工作的教学体会 ,对高中新教材数学第一册 (上 )的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进行简要的教材分析 ,并谈谈自己对教材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教学建议 ,不当之处 ,敬请同行指正 .1 .新教材中本章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高中新教材第一章内容是集合与简易逻辑 .高中数学之所以首先讲授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 ,这是因…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从今年开始高一年级使用人教社出版的数学新教材,我校还参与了“十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使用人教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试验教材,每个学生一台图形计算器,学生在课上、课下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形计算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学生对计算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举措和手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为例,试图教会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做好二次开发,真正实现从“教数学教材”到“用数学教材教”.  相似文献   

20.
问题1为什么要将《合情推理》写进课标教材? 长期以来,大纲教材没呈现《合情推理》,高中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课标教材中单独提出这一内容,那是由于合情推理有发现新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随着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认同在课堂教学中对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