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汁经过树脂柱层析处理后流出液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5种单一有机酸含量,探讨山楂汁中主要有机酸在树脂吸附与解吸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降酸后果汁口感的改变原因提供依据。5种有机酸达到饱和的先后顺序:琥珀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吸附过程中5种有机酸总含量与总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26.71%和40.54%;在吸附阶段,有机酸对树脂吸附位点存在竞争性,出现柠檬酸作为洗脱液将其他有机酸洗脱的现象;由于不完全解吸附,树脂吸附能力随树脂柱层析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高速液相色谱法分离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化学、医药和油脂工业等领域中经常遇到脂肪酸的分析问题。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采用先酯化再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近几年,逐渐有人采用高速液相色谱法直接分析脂肪酸。样品可以不需要前处理而直接进样,具有快速简便和结果重复性好的优点。高田芳矩等将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脂肪酸的快速分离并首创库仑电解的检测方法。Yasuhiko Kasai等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以0.1NHCl为洗脱液,分离饱和及不饱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并已制成有机酸自动分析仪。柱流出液与羟胺在二环己基碳酰亚胺(脱水  相似文献   

3.
用树脂将葡萄酒中有机酸吸附分离后,在不洗脱的情况下直接酯化,然后进行色质联用分析,共测出葡萄酒中19种有机酸.方法新颖、快速、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就多年来在萃淋树脂及螯合树脂在金属元素分离及试剂纯化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作了总结。在萃淋树脂方面,概要地叙述了此类树脂的制备方法,其选择性及应用等内容。就螯合树脂方面几种突出实例,如Chelex 100树脂应用于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两价重金属;Amberlite 743硼选择性树脂用于选择性分离以BO33-或BF4-形式存在的硼(Ⅲ)离子;LZ 85树脂用于制备高纯度含钴试剂及353E树脂用于吸附分离金属离子与氰根形成的络合离子如Au(CN)4-、Ag(CN)2-等作了介绍。此外,还对应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如Dowex 1-X8,分离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生成的络阴离子,如[AuCl6]3-、[FeCl4]-等;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制备高纯铀等特例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酸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的分离机理已有研究,Glod等根据离子排斥色谱中的Donnan膜平衡,推导出分配系数K_d与酸离解常数K_a的关系,能大致预测酸的流出顺序,但不能说明为什么pK_a极为相近的有机酸却有较大的保留时间差别.Bafna等从分子吸附的角度考察了某些有机酸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和洗脱行为.本文从有机酸离子排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保留行为及其机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丁明玉  陈培榕 《色谱》1998,16(2):111-114
研究了有机酸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保留行为。首次报道了有机酸在阴离子交换色谱过程中的“多峰现象”,即一种有机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谱峰流出色谱柱。对这种“多峰现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有机酸离解后的不同价数阴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同时保留的机理。研究中还发现离解很弱的有机酸的保留行为不完全符合离子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7.
尿中有机酸类代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常理文  余兆楼  王维通  竺安 《色谱》1990,8(1):12-15
〕本文研究了一种尿中有机酸代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包括用葡聚糖凝胶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的尿中有机酸预分离,冷冻干燥和硅烷化衍生,以及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了139个尿有机酸衍生物色谱峰,经保留指数和GC/MS定性,已确定了50多种有机酸的结构。并采用内标方法测定了尿中18种有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界面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总有机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丛蕊 《色谱》1997,15(6):505-507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葡萄酒中总有机酸并直接在树脂界面上乙酯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并分析了葡萄酒中21种有机酸。  相似文献   

9.
选用3种商品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研究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吸附等温线表明,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量远高于没食子酸的吸附量,这归因于两种有机酸亲水性的差异;HP-2MG比其他两种树脂对单宁酸有更高的吸附容量,而XAD-7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量高于其它两种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这归因于树脂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差异;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对天然有机酸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疏水作用是主要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机酸的离子排斥色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牟世芬  蒋建萍  侯小平 《色谱》1992,10(3):133-136
〕本文报道了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和电导检测器分离和检测有机酸的色谱条件。选用最常见的盐酸代替辛烷磺酸或全氟丁酸作淋洗液,对36种有机酸在离子排斥柱上的保留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找出了有机酸的pKa值和分子结构与保留时间的关系和规律,并将方法试用于多种水样和饮料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有机酸与无机阴离子的梯度离子色谱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  刘克纳  沈冬青  宋强  牟世芬  冯应升 《色谱》1997,15(4):334-337
研究了用离子色谱法梯度洗脱抑制电导检测器分析有机酸与无机阴离子的色谱条件,建立了最佳梯度程序。用阴离子交换分离,选用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甲醇作淋洗液,分别对5种二元有机酸和3种无机阴离子做二元梯度淋洗,对10种多元有机酸和3种无机阴离子做三元梯度淋洗。方法用于果汁饮料与柠檬酸发酵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聚苯乙烯型双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乙烯二胺和四甲基乙二胺与氯甲基聚苯乙烯反应,得到同时含有季铵和叔胺的强-弱碱型树脂,再用碘甲烷季铵化叔胺,制备聚苯乙烯双季铵树脂;另一种方法是将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用4-溴丁基三甲基溴化铵季铵化引入4碳链双季铵基团。反应结果表明,两类强弱碱基树脂的季铵化反应结果并不理想,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季铵化反应的转化率最高为36%。考察了这些新型双季铵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对水溶液中有机酸(如苯磺酸和对-硝基苯乙酸)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阐明高分子链的缠结概念,介绍互穿高分子结构及其特性,举出二个例子说明这种概念适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1)用于合成从发酵液中提取链霉素的不溶胀性羧酸离子交换树脂,(2)用于减少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二乙烯苯用量从7~10%到1%,而不增加水中溶胀度。  相似文献   

14.
电镀废水是典型复合污染废水,其中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络合剂等多种污染物共存。本文选取电镀工艺中常用的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络合剂柠檬酸钠(CA)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磁性强碱树脂NDMP对有机酸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溶液条件(p H值、重金属等)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NDMP树脂对2种有机酸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有机酸在树脂上的吸附是单层吸附,303K下NDMP对SDBS和CA的最大吸附量Q0分别为2.97mmol/g和0.959mmol/g。通过研究Cu(Ⅱ)与SDBS和CA复合组分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DMP能同时吸附CA-Cu(Ⅱ)的复合组分,且随着p H值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当p H3时,CA-Cu(Ⅱ)组分中Cu(Ⅱ)主要以[Cu(Ⅱ)-Citrate]-实现与CA在树脂上的共吸附。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分析磷脂纯化工艺回收乙醇中乳酸、甲酸和乙酸的离子交换色谱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柱,以4 mmol/L NaHCO3溶液作流动相,样品中的有机酸(乳酸、甲酸和乙酸)在13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有机酸的检出限在0.03~0.04 m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7.5%~102.4%之间。方法可用于磷脂纯化工艺监控和产品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平  周荣 《色谱》2006,24(3):239-242
以小麦为例,建立了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小麦根系分泌物由培根法培育收集,先后经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旋转蒸发至干后用pH 2.1的稀HClO4溶液溶解、定容,以5 mmol/L H2SO4水溶液为流动相,经Bio-Rad Aminex HPX-87H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在波长210 nm处紫外检测。在小麦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检测限为1~120 μg/L,日内检测精密度为1.2%~4.7%,日间检测精密度为3.3%~10.6%,不同剂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2.0%~96.2%,相对标准偏差为0.67%~3.3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介质复杂的环境样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血液灌流吸附清除中分子物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所研制的系列树脂中筛选出对中分子物质(MMS)吸附作用较好的5种吸附树脂,并将其中HP-A_3和HP-A_9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浆体外模拟灌流和急性肾衰大鼠血液灌流。应用MMS总量测定法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法研究树脂对MMS的吸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树脂体内、外清除MMS作用显著,HP-A_9树脂体内清除效果更好,其血液相容性也更为理想,有希望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MMS堆积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单宁酸作为天然有机酸中典型中分子、高水溶性有机酸,系统研究了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吸附等温线表明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WJN-08对单宁酸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静态饱和吸附量比传统商业吸附剂高15%以上;吸附表面分析表明离子键、π-π共轭作用和阳离子-π键是重要吸附作用力;吸附热力学试验表明树脂WJN-08吸附单宁酸是化学吸附主导,吸附焓变在20~22 kJ mol-1;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树脂WJN-08吸附单宁酸速率同时受控于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过程.动态小柱吸附-脱附实验表明树脂WJN-08对单宁酸有较好的吸附-脱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和穿透吸附量分别为24.43 mg g-1和19.56 mg g-1,脱附率为98.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叙述了用“组装式移动床离子交换”装置处理电镀铜产生的焦磷酸铜废水的实验与使用情况。由水泵、过滤器、再生柱、树脂储存斗,流量计以及再生系统及电源箱组成的成套装置,占地仅为1.6M~2;废水最大处理量为2吨/时。工作时,废水经水泵提升先经过白球过滤器过滤,除去机械杂质然后经流量计,逆流进入装有D—231树脂的阴柱进行交换,将废水中铜离子去除,从交换柱上部出来的水继续回用于漂洗过程。交换柱中饱和树脂排至再生柱中进行再生,回收焦磷酸铜原料继续用于生产。再生好的树脂用水压送至储存斗中备用,待下次交换柱饱和排放再生时,从交换柱上部加入交换柱。形成树脂移动循环,完成了焦铜废水处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开大学何炳林教授等研制成功新型树脂——大孔膦酸树脂。资料介绍这类树脂可在分析方面应用,但国内未见有关报导。我们利用其中一个系列,聚苯乙烯苄基膦酸树脂对钍的交换分离作了工作。将样品制成4N盐酸溶液后上柱,钍被树脂完全吸附而与共存离子分离,用4%草酸铵解吸钍后,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方法用于测定多种类型岩矿中钍,结果较满意。 1.仪器与试剂: (1)721型分光光度计。 (2)钍标准溶液,20微克/毫升,4N盐酸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