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贝母植物碱研究Ⅸ. 几种川贝母中的新植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种通称为川贝的商品如青贝、白炉贝、黄炉贝、白松贝及黄松贝,分离出五种不同的植物碱,其紫外吸收光措及实验式均与西贝素的很相似,可能均属於变形(石享)类植物碱;又由东北产的平贝中分离出一种植物碱,很可能与贝母素甲相同。  相似文献   

2.
1. 西贝素在不同温度下与氢氧化钾共熔,仅得一种产物,证明为西贝酮。2. 西贝素用浓盐酸处理得氯代西贝素 C_(27) H_(42) O_2NCl,氯代西贝素用氢氧化钾醇液处理得脱水西贝素 C_(27) H_(41) O_2N。3. 西贝素用浓氢氧化钾醇液或乙醇钠的醇溶液处理得异西贝素。  相似文献   

3.
将制备的粒径为70~100μm贝母素甲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制作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PE)柱。将含有贝母素甲的样品溶液经过MIP-SPE后,在盐酸-高锰酸钾-甲醛的体系下,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建立了测定贝母属类样品中贝母素甲含量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法。贝母素甲的浓度在5.0×10~(-7)~5.0×10~(-5) mol·L~(-1)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2.0×10~(-7) mol·L~(-1)。加标回收率在97.2%~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7%~2.2%之间。  相似文献   

4.
1.修正貝母素甲及貝母素乙的實驗式順次為C_(27)H_(45)O_3N及C_(27)H_(43)O_3N。 2.貝母素甲及乙分子中證明不合甲氧基或乙氧基,亦不合甲氮基或乙氮基,亦無活潑>C=C<鍵及叔醇羥基,二者皆至少含有三個甲碳基。貝母素乙分子中未能找出活潑次甲基的存在。 3.製備了貝母素甲的硫氰酸鹽,貝母素乙的硫氰酸鹽,及貝母素乙的碘甲季銨鹽。 4.貝母素甲用硒脫氫,得鹼性產物四種:C_(25)H_(37)N,苦味酸鹽熔點220°;C_(26)H_(37)N,苦味酸鹽熔點193°;C_(26)H_(37)O_2N,熔點228°;C_(26)H_(41)O_3N,熔點256°。  相似文献   

5.
1.西贝素經鉻酸氧化得两贝酮,C_(27)H_(41)O_3N。證明西贝素所含一个羥基为仲醉。 2.西貝素用鈉-丁醇還原及用Meerwein-Ponndorf-Verley法还原,均得到西贝醇,C_(27)H_(45)O_3N。西貝酮用鈉-丁醇還原,亦得同一產物。 3.西貝素用黃鳴龍法還原,得脫氧西貝素,C_(27)H_(45)O_2N,熔點224°。西貝酮用同法還原,得脫羥脫氧西貝素,C_(27)H_(45)ON,熔點190°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光谱动力学方法测定了抗肿瘤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与谷胱苷肽迈克尔加成反应的级数、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与与谷胱苷肽迈克尔加成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25℃下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6.196 0L·(mol·s)-1和7.480 5L·(mol·s)-1,平衡常数分别为177.98L/mol和85.60L/mol.冬凌草甲素与谷胱苷肽迈克尔加成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均比冬凌草乙素的大得多,反应活性更好.对映贝壳杉烯二萜通过与机体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而产生抗肿瘤作用;因此,冬凌草甲素可能比冬凌草乙素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从旋光数据及脱氧西贝酮的紫外光谱考虑,将西贝素的仲醇羟基定在C-3β-位.为便于解释脱水西贝素异常的化学及光谱性质,认为它具环丙基酮类型的结构,从而西贝素中的羰基应位于C-6.众多的旋光数据对这推断亦无矛盾.对西贝素中叔醇基的位置及其A,B两环的立体化学也有所讨论.西贝素的结构式经推定如(XIV)式.  相似文献   

8.
(1)貝母素甲,經鋅粉蒸餾,在鹼性部分,得2,5-二甲基吡啶。中性部分,再行用硒脫氫,得兩種碳氫化合物:一為C_(22)H_(20)或C_(20)H_(18),一為C_(18)H_(14),均係1,2-苯弗(1,2-bcnzofluorene)同族物。前者與Jacobs等由藜蘆植物鹼(veratrine alkaloids)及Reichstein等由drevogenin A的衍生物,用硒脫氫所得的碳氫化合物相類似。後者則與Gross等所合成的8-甲基-1,2-苯茀可能相同。 (2)根據貝母素甲脫氫降解的結果,及貝母素甲、乙的關係,暫定貝母素甲、乙的碳架和氮環(式I,VI,VII)。二者均屬於變形的(石享)類植物鹼。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贝母药材中贝母辛、西贝母碱、贝母素乙、贝母素甲和西贝母碱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碱化甲醇-三氯甲烷提取,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生物碱在0.000 5~0.0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在1.0、2.5、5.0 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8.6%~93.1%,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8.6%。5种生物碱的检出限(LOD)为0.03 mg/kg,定量下限(LOQ)为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贝母中上述5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1.西貝素用鋅粉蒸餾及硒脫氫,產物中的鹼性部分得2,5-二甲基吡啶(Ⅱ),中性部分得碳氫化合物C_(12)H_(14)(III)及C_(20)H_(18)或C_(22)H_(20)二種。與由貝母素甲用同法處理,所得結果相同。其中C_(18)H_(14)(III)已由合成證明為8-甲基-1,2-苯弗。此種碳氫化合物,在天然產物降解中,尚屬首次得到。 2.西貝素與貝母素乙均屬於變形(石享)類植物鹼。它們的實驗式及功能團是相同的。它們的紫外吸收光譜,幾乎完全符合,其結構式可能稍有差別,或僅是構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法的可行性和准确度。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流动相流量、柱温、进样体积对五味子醇甲色谱峰分离度的影响,确定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柱温为关键分析参数(P<0.05)。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关键分析参数,建立色谱分析条件:以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体积为10μL。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分别建立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与五味子醇甲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比较外标法的实测值与一测多评法预测值之间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度及可行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与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39、1.246。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5~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6%、100.3%,...  相似文献   

12.
园果雪胆中雪胆甲素和雪胆乙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葫芦科雪胆属园果雪胆的块根中分离到两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苦味质,雪胆甲素和雪胆乙素,经质谱、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以及化学降解反应证实甲素为19-失碳-9β-甲基-10α-2β,3α,16α,20,25-五羟基-Δ~5-羊毛甾烯-11,20-双酮-25-乙酸酯(Ⅱ_a)即葫芦素F(Ⅰ_c)的23,24-双氢-25-乙酸酯,乙素(Ⅱ_b)为葫芦素F(Ⅰ_c)的23,24-双氢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在0.10~6.0μg范围内(r=0.9998),五味子酯甲在0.13~8.0μg范围内(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03~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五味子醇甲为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n=5);五味子酯甲为97.1%,RSD为1.6%(n=5);五味子乙素为97.7%,RSD为1.1%(n=5)。本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竹红菌甲素在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开弘  蒋丽金 《有机化学》1989,9(3):252-254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HA)是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真菌——竹红菌中提取出来的主要光敏色素。竹红菌乙素(简称乙素,HB)是竹红菌中另一个比甲素少得多的光敏色素。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素,但产率不高。下面讨论甲素在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的结构变化,提供从甲素制备乙素和I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溪黄草甲素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兹武  陈元柱  金人玲  程培元 《化学学报》1986,44(11):1139-1143
溪黄草甲素,C_(20)H_(26)O_5,M_r=346.43,是从中草药溪黄草(Ra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它的结构式已由化学分析和光谱数据确定为1,14-二羟基-7,20;19,20-二桥氧-(1α,4α,7α,14R,20R)-贝壳杉烯-16-烯-15-酮(1),和它的同系物kamebakaurene(2)的结构式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价廉的异香兰素、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通过Dakin反应、乙酰化、酚羟基醚化等系列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2,4二异丙基氧基苯基)乙酮(5b)和新化合物1-(2,4二异丙基氧基-5-甲氧基苯基)乙酮(5a)。通过对化合物(5a)进行条件因素探索,得出合成(5a)的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1H NMR、MS、熔点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结构的确认与表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测定川贝枇杷糖浆中6种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贝母辛、齐墩果酸、西贝素、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含量的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μELSD)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 CEC)联用检测方法。搭建p CEC-μELSD联用平台,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EP-150-15-3-C18),流动相为乙腈(A)-10 mmol·L-1甲酸-三乙胺水溶液(p H 11.0)(B),梯度洗脱,柱流速为1.02μL·min-1,施加电压为+10 k V,雾化载气流速为0.4 L·min-1,蒸发温度为40℃。川贝枇杷糖浆中6种有效成分可在10 min内得到分离检测,6种有效成分的线性范围可达4个数量级,检出限均在pg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7.9%~103.0%。所建立的p CEC-μELSD联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且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川贝枇杷糖浆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青蒿甲素(1)与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之中,它是一个新型的失碳倍半萜内酯,其结构已经测定,本文报道它的合成. 青蒿酸甲酯(3)用间氯过苯甲酸氧化,得4α,5α-环氧青蒿酸甲酯(4).4在二氯甲烷-吡啶中进行臭氧化,得α-酮酸酯(5),产率88%.5用碱性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得羟基内酯(6),产率92%.6用POCl_3-吡啶脱水,即得1,m.p.151~153℃,[α]_~(10)-40°(c 0.57,CHCl_3),与天然品的混合熔点不降低,其IR、~1H NMR、MS、TLC R_1值和GC亦完全一致. 在推定6的结构时,我们曾将5的碱性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分步进行.先用碱水解,结果得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甲素敏化的烯烃光氧化反应,证实了甲素有产生~1O_2的作用。测定了甲素敏化的~1O_2的量子产率,还研究了甲素敏化的反式芪的光氧化反应。分离并鉴定了产物。主产物为1-苯甲酰甲叉-2,5-过氧桥-6-羟基环己烯-3及它的异构体。结果表明,可能是经由双桥环过氧化物(diendoperoxide)的质子重排得到的。在这个反应中,活泼态的氧对苯乙烯的1.4-环加成占优势,这是一个新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SH)间的光诱导氧化还原作用。甲素是3,10-二羟基-4,10-苝醌衍生物。在GluSH作为电子给体时,甲素经受可见光诱导的单电子还原,生成年醌自由基或二氢甲素,取决于pH值,同时GluSH被氧化。甲素的单电子还原量子效率随pH值增加而增加。在充氧溶液中甲素敏化氧化GluSH的反应通过类型Ⅰ和Ⅱ的混合机制进行。用ESR检测到了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脂质体包裹的甲素溶液中用动力学测定方法证明了甲素敏化GluSH的氧化是通过类型Ⅱ机制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