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玉荣  刘倩 《化学教育》2019,40(19):41-46
为了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提出了4个方面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单元,整体规划素养发展路径;制订教-学-评目标,监测素养达成;设置活动任务,承载素养的发展;创设真实情境,联结素养与知识。并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主题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思路付诸应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高杰  刘银 《化学教育》2015,36(9):26-29
以“暖宝宝”为情境素材,以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活动方式,设计并实施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探究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详述了2个核心探究: “暖宝宝”发热原理的探究和金属电化学防护原理的探究,分析了核心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价值,反思了教学素材的选取和整合、情境创设的全程性及哲学思想的渗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情感和创造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德超  黄萍  杨国章  冉鸣 《化学教育》2021,42(23):77-81
基于高中生对实验曲线理解困难的现状,为挖掘实验曲线的教学价值,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学软件,设计了“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多重表征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探究课。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证据,绘制实验曲线,构建微观模型和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收集与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领会各种变化曲线的来源。在曲线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溶解平衡转化”思维模型,以此为开展“曲线融入式”的问题引导型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STEAM理论,以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艺术为教学情境,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为载体,以化学试剂为色彩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化学学科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研读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分析鲁科版必修新教材的情境素材类型和呈现方式,得出教材中情境素材具有:微项目使实践情境大放异彩、史实情境彰显中华民族自信、情境素材充分体现STSE教育理念等特点.据此提出从静态的教材情境到动态的教学情境转化的3条教学建议:充分重视教材栏目所蕴含的情境教学功能;深挖教材情境素材所承载的学科核心...  相似文献   

6.
王保强 《化学教育》2021,42(19):63-68
目前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的时代。核心素养为本的知识教学引发了很多教师的不适。需要对课堂教学与知识教学、核心素养和知识教学等关系进行梳理和理解。结合“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内容,阐述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教学困境主要包括:知识点选择困境、包含知识的情境选择困境和训练反馈练习选择困境。提出教学困境的消解策略有:选择具有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核心知识;创造出有利于知识学习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知识学习过程的引领作用和构建以促进学生意义启迪旨趣的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7.
胡久华  郇乐 《化学教育》2012,33(9):55-59
沉淀溶解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难点之一。在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功能和学生已有认识分析基础上,依据驱动性问题链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对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链进行了4次设计和实践,得出了符合特点与要求、教学效果较好的驱动性问题链。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发了关于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三化学复习课过分强调情境化,削弱了教学实效性。复习课的功能包括唤醒、重组和提升。"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包括引入归真、呈现归真、演绎归真和拓展归真等。复习课教学应关注精当的问题容量、精彩的教学预设和精准的学情掌控。  相似文献   

9.
苏淑芬  杨发福 《化学教育》2023,44(1):107-112
基于手持技术探究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通过将氢氧化镁水溶液的宏观变化与实验曲线相结合,进而推测微观的反应原理,最后再以可逆方程式等符号形式进行表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实现“四重表征”思维模式的培养,为相关的教学提供素材。此外,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质疑思维与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冲突与灵活思维的能力,落实“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21,42(11):27-33
以“铜制品抛光液”为情境素材,设计一系列的情境问题,旨在探究浓度、温度、酸度等因素对硝酸强氧化性的影响、硝酸的不稳定性及硝酸的贮输等核心内容。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中结构化“硝酸的性质”知识,利用结构化的知识评价铜制品抛光液的优缺点,并对此种抛光液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促使知识素养化,落实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