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表面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问题,计算了若干MgO的表面Madelung常数,并把H2C3O4-MgO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均匀表面的迭加问题处理。对于更复杂的体系,基于表面能量的不均匀性,提出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忻新泉  汪信  张雪琴  戴安邦 《化学学报》1982,40(12):1111-1122
以气相色谱为主要手段,测定了25种草酸配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许多差热分析和热失重方法所得不到的信息.二价金属草酸盐的热分解可分为三种类型:产生CO2和金属,产生CO,CO2和金属氧化物以及产生CO和金属碳酸盐.某些草酸盐的热分解同时按其中的两种类型进行.草酸配位化合物分解CO2峰值温度随中心离子标准电极电位增加而降低,大致有线性关系tp=-86.2E10+273(℃).还对二价金属草酸盐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电子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热重分析、微商热重分析及示差热分析研究了N,N′-二苯胺基己二酰胺β-晶型成核剂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通过利用Friedman方程和Flynn-Wall-Ozawa(FWO)方程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得了其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同时利用Achar-Brindly-Sharp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用等温热重分析法测得了失重10%时的寿命方程.结果表明,N,N′-二苯胺基己二酰胺β-晶型成核剂的表观活化能为138.66kJ.mol-1,其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符合Mample法则,反应级数n=3/2,动力学方程为G(α)=α3/2,寿命方程为:lnτ=-51.877+2.922 2×104/T.  相似文献   

4.
3,4-二硝基吡唑热分解及非等温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TG-DSC综合热分析的方法,对3,4-二硝基吡唑(DNP)的热分解和非等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NP的热分解分两阶段进行,并且在升温速率达到15K/min时才能明显区分。分别采用Ar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n积分法计算了DNP第一阶段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a=91.6kJ.mol-1,lnA=42.7s-1。最可能的DNP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符合动力学机理函数Avrami-Erofeev方程,n=3。  相似文献   

5.
钾长石矿热分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钾长石矿热分解过程的反应行为和动力学.对6种钾长石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各反应在800~1600K的△GT0,并以此指导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停留时间和助剂配比对钾长石体系热分解为水溶性钾的影响,得出最佳操作条件.添加0.9%添加剂Ⅰ能使适宜焙烧温度由1323K降至1223K,钾分解率可达84%.不加与加入添加剂Ⅰ的2种钾长石体系热分解过程皆符合克-金-布动力学方程,均受固膜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4.84kJ/mol和158.9kJ/mol,并给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异硫氰酸镧环丁砜配合物[La(N(CS)_3·3TMSO_2],并进行了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研究。运用Achar法与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该热分解为二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a/dt=Ae~(2/RT)·(1-a)~2,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为InA=0.218E-0.637。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邻香兰素白氨酸合Cu(Ⅱ) 1, Ni(Ⅱ) 2, 邻香兰素苯丙氨酸合Ni(Ⅱ) 3及邻香兰素丙氨酸合Zn(Ⅱ) 4四种配合物。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用微分和积分法进行分析, 推断了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 得到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此外, 还得到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氢化钛二次热分解与铝合金的二次泡沫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泡沫铝合金异型件, 以氢化钛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基础, 揭示了氢化钛二次热分解动力学规律与铝合金二次泡沫化(two steps foaming)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氢化钛二次连续升温分解曲线和定温分解曲线, 并计算了氢的第二次泡沫化消耗率. 计算表明, 一次泡沫化后的氢化钛在第二次泡沫化过程中的热分解氢气产率可大于氢的第二次泡沫化消耗率. 理论及实验结果都表明: 二次泡沫化可以制备较高孔隙率的泡沫铝合金、异型件和三明治结构.  相似文献   

9.
固相热分解反应最可几机制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热分解反应最可几机制的判断高永煜,邹文樵,冯仰婕(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关键词热分解,动力学方程,反应机制固相热分解反应机制的判断,是热分析动力学中令人感兴趣的领域。常用的方法是从含机制函数的非等温积分动力学方程出发,分别用Sest...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三苯基氧化膦与氯金酸形成的配合物 HAu Cl4.H2 O.4(C6H5) 3 PO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采用微分与积分相结合的方法 ,推断出了它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Φe-E/ RT(32 ) (1 α) ( 2 / 3 ) [(1 α) ( 1 / 3 ) - 1 ] -1  相似文献   

11.
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a-三氢化铝在氦气流下的热分解动力学。建立了A-E方程中动力学参数与DTA曲线的特征温度之间的关系式, 用序贯法对竞争模型进行最佳判别和参数估算, 确定a-三氢化铝的热分解曲线可用方程[-In(1-x)]~(1/4)=r_0e~(-E/RT_t)来描述, 表观活化能E为121.4±6.3 kJmoL~(-1), 指前因子r_0为8.1×10~(11±1)(sec-1),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等温热重法对三聚氰胺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选定拟合结果更好的迭代法计算反应活化能,采用积分法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三聚氰胺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得到了三聚氰胺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即反应的动力学函数为g(α)=(1-α)-3-1,平均活化能Ea为142.38×103J/mol,指前因子A的平均值为1.98×10...  相似文献   

13.
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 计算了该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两种方法计算该药物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a=54.65 kJ·mol-1. 用Malek法推断该药物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及指前因子A, 其结果分别为f(α)=α0.391(1-α)0.145, lnA=13.12. 此外, 用差热法测定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 分别是414.09 K、23.21 kJ·mol-1和56.06 J·mol-1·K-1.  相似文献   

14.
在甲醇溶液中用Ni(CH3COO)2.4H2O和NaH2B(pz)2常温下合成出了配合物[Ni(H2B(pz)2)2](pz=pyrazolyl),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采用了微分Achar和积分Coats-Redfern法分别拟合出配合物2个热分解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及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配合物第一热分解阶段可能的机理为三维扩散,球形对称,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3(A/β)e-E/RT[(1-α)-1/3-1]-1/2.配合物第二热分解阶段可能的机理为相边界反应,圆柱形对称(n=1/2),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2(A/β)e-E/RT(1-α)1/2.2个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260.87和176.27kJ/mol,lnA的平均值分别为65.65和37.11s-1.  相似文献   

15.
碳酸氢铵在等温条件下的热分解动力学已有报道,但尚未见非等温条件下的工作发表。本文应用热重法确定了碳酸氢铵在非等温条件下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求得了反应级数和分解活化能,并研究了不同的加热速度、试样重量和试样粒度对分解活化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铬 ( )的一个新配合物 Cr(Nica) 3 (H2 O) 3 (NO3 ) 3 ·H2 O(Nica表示烟酰胺 ) ,并对其进行了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研究。通过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 Achar法与 Coats- Redfern法 ,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第二步热分解反应按动力学方程 dα/ dt=Ae-ERT· 32 (1 α) 23 [(1 α) 1 3 - 1 ] -1进行 ,同时给出了热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Mg(OH)2热分解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对氢氧化镁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分解反应机理符合晶核形成及生长机理A,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机理由A2转变为A1.5. 根据Kissinger非机理方程计算和数值回归方法验证所得的分解反应活化能结果相互印证,约为148 kJ•mol-1. 进一步研究发现,水蒸气的存在对氢氧化镁热分解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可能是其动力学机理随升温速率升高而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Li(NTO)(H2O)2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霞  宋纪蓉  董武  胡荣祖  翟高红  文振翼 《化学学报》2004,62(12):1139-1143,MJ03
摘要在水中合成了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Li(NTO)(H2O)2,利用DSC,TG/DTG和IR方法研究了其金属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并用Kissinger法、Ozawa法、积分法和微分法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热分解第一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及配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b)为289.33℃.采取RHF/6-31G,DFT-RB3LYP/6-31G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对其成键情况、电荷分布和化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TG-DTG为手段,研究了双酚S-二(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磷酸酯)(FR)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利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FWO)法对FR进行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求出了该物质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Kissinger法所求得的活化能为190.16 kJ.mol-1,指前因子lgAk为17.42 s-1;FWO法所求得的活化能为198.48 kJ.mol-1.Coats-Redfern方法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1-α)-2.  相似文献   

20.
用四川冕宁天然氟碳铈矿晶体为原料 ,研究其热分解过程。测定了粉状氟碳铈矿空气气氛下热分解过程的热重 差热曲线。根据Criado提出的反应动力学机制模型 ,采用热分析技术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处理和计算 ,绘制了氟碳铈矿粉末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与标准曲线比较 ,结合前期工作动力学参数计算的结果 ,确定了热分解过程的反应机制为形核和生长 ,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微分和积分形式的表达式分别为 :f(α) =( 1 -α)和g(α) =-ln( 1 -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