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前冲谱仪中考虑实际磁场分布模拟带电粒子径迹的一种方法.从罗伦兹方程出发对实际磁场采用数值积分,得到动量精度为0.1%的带电粒子的模拟径迹.  相似文献   

2.
用于北京谱仪Ⅱ主漂移室径迹重建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的主漂移室径迹重建软件DCJULIE,阐述了在径迹重建中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和技巧. 经过蒙特卡罗和真实数据的运行和检查,证明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BESⅢ主漂移室重建径迹的外推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利用GEANT4部分代码开发实现, 它提供主漂移室带电径迹外推到外部其他子探测器上的预期径迹信息. 该算法的外推过程考虑了带电径迹在磁场中的偏转以及与探测器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的电离能损, 并为径迹参数计算考虑了库仑多次散射效应影响在内的参数误差矩阵. 经检查, 主漂移室径迹的外推结果和完全模拟结果一致, 并且径迹外推的结果能够成功用于各个子探测器测量径迹间的匹配, 这些工作为分析实验数据作了必要的准备, 能够满足BESⅢ实验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北京谱仪Ⅱ顶点探测器的径迹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的北京谱仪Ⅱ顶点探测器径迹重建软件系统─—VCJULI.经过蒙特卡罗和真实数据的运行检查,证明该程序能对顶点探测器的径迹给出较好的空间分辨和径迹寻找效率.  相似文献   

5.
BESⅢ主漂移室径迹重建算法MdcPatRec, 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用C++开发的软件. 该算法使用模式匹配的方式寻找径迹段, 连接径迹段为径迹并进行最小二乘拟合. 使用模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该径迹重建算法能够提供高的重建效率和好的动量分辨, 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具有好的抗噪声能力, 可以满足BESⅢ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的北京谱仪Ⅱ顶点探测器径迹重建软件系统─—VCJULI.经过蒙特卡罗和真实数据的运行检查,证明该程序能对顶点探测器的径迹给出较好的空间分辨和径迹寻找效率。  相似文献   

7.
硼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是检测材料中微量硼的含量与分布的有效的手段.本文开发建立了Windows环境下对硼径迹显微照片进行图像转换处理和定量测量的软件,利用该软件能够快速处理测量大批量硼径迹显微照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建立直线径迹模型,详细验证将其用于Kalman filter小型时间投影室径迹重建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径迹参数在一定的击中点下能够收敛到真实值.实际的径迹重建程序在MarlinTPC框架下实现.通过合理地选择径迹重建参数,程序能够有效地对噪声进行甄别并重建出径迹.本算法对大型时间投影室的径迹重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L3宇宙线实验的径迹重建为例,讨论了一个在磁谱仪漂移室中对大斜率宇宙线径迹着火点进行重建的Cellmap,并与L3宇宙线实验中已采用的Cellmap进行了比较. 对大斜率径迹,用新的Cellmap可以重建出更多的着火点,并且径迹重建χ2量的分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气泡室中“胚胎”气泡成长为可见气泡模型.初步计算表明,“胚胎”气泡在成长为可见气泡的过程中,它不仅要从其周围吸收热量,而且还有分子进入到它的里面.理论上可以合理解释能量相同的中子和质子入射到气泡室所产生的径迹上的气泡半径是不同的,中子在气泡室中产生的径迹细长,而质子在气泡室中产生的径迹粗短;可以合理解释在同一径迹上某个区域内可以有半径大小相差不多的气泡存在;也可以合理解释电荷数较多的入射粒子较能量相同但电荷数不同的入射粒子,其在气泡室中径迹上气泡的半径要大;理论上预测入射粒子刚进入气泡室时,其径迹上有大气泡破裂现象发生.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物质可以提高气泡室的灵敏度和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北京谱仪主漂移室的径迹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北京谱仪主漂移室的径迹寻找和径迹拟合程序的原理及使用情况.从五百万北京谱仪J/ψ事例以及相应的J/ψ衰变道的蒙特卡罗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对脉冲堆而言,在无强吸收介质时,堆外任何一点的中子谱可近似地由热中子谱、1/E谱和裂变谱叠加而成。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包镉的^235U转换靶和裸^235U转换靶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的裂变径迹数差,确定热中子谱(镉下中子);用包镉的^235U转换靶和^238U转换靶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的裂变径迹数差,获得1/E谱和裂变谱。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体径迹法并结合火花自动计数器读径迹数的方式测量弱中子场中的中子引发铀产生的裂变碎片,以此得到中子引发铀产生的裂变率。要获得绝对裂变率,需标定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齐伟  贺书凯  谷渝秋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5):056006-1-056006-5
CR39可以用于激光等离子物理实验中的离子探测,并给出离子数目、种类和能量信息。通过采用唯象模型,利用离子在CR39中径迹形成的阻止本领动力学方程以及粒子群智能算法对径迹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数值化模拟,研究了CR39中离子径迹在刻蚀过程中的演化过程,获得了入射离子能量和径迹直径、深度的对应关系,并且发现当离子射程与刻蚀深度相等时,径迹深度最大,给出了利用总刻蚀时间计算最大径迹深度对应的临界能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在19MeV/u 40Ar+209Bi反应中,云母片固体径迹探测器记录了几例连续两次衰变径迹.分析表明,这些事件两次衰变的时间间隔约为10-13s.根据位垒穿透的WKB理论,这样的裂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快重离子辐照聚合物材料时,由于密集电离激发在其路径上产生几纳米直径的潜径迹,径迹形貌受离子种类、离子能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电子能损对径迹形成所起的作用,利用1.158GeV 的Fe56离子和 1.755GeV Xe136离子在室温真空环境下辐照叠层聚酰亚胺(PI)薄膜,结合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辐照引起的化学变化进行了测量.聚酰亚胺官能团的降解及炔基的生成是离子辐照聚合物的主要特征,在注量1×1011到6×1012/cm2范围及较宽的电子能损(dE/dX)e范围 (Fe56 离子:2.2 到 5.2 keV/nm, Xe136 离子:8.6 到 11.3 keV/nm)对官能团的断键率及炔基生成率进行了研究. 红外结果显示在实验涉及的能损范围都有炔基生成,应用径迹饱和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不同能损下的平均损伤径迹半径及炔基生成径迹半径被得到,通过热峰模型对实验结果拟合,给出了离子在聚酰亚胺中产生潜径迹的能损阈值,实验给出的径迹形貌的电子能损效应曲线与热峰模型预言走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 离子辐照 潜径迹 红外光谱 热峰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在前冲谱仪中重建带电粒子径迹的一种三维约束方法.用最小二乖法求解x2方程,得出满足x2为最小值时的径迹参数.为了减少计算时间,用二维x线作为计算出发点.用蒙特卡罗数据对本方法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这一方法的分辨率和正确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用20—1020 keV单能质子刻度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北京师范大学2×1.7MV串列加速器和400 kV高压倍加器产生的20—1020 keV单能质子束对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进行了刻度.为了保证质子的单能性和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上径迹密度不能超过106/cm2的要求,对两台加速器分别采用了不同方法控制质子辐照数量.在串列加速器上采用了狭缝加转盘的方法,在高压倍加器上采用了100 ns单次高压脉冲扫描束流的方法,既保持了质子的单色性,又达到了质子注量小于106/cm2关键词: 单能质子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CR-39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两种方法对L3中心任迹漂移室的顶点位置分辨进行了改进,一种是利用高能量分辨的电子和高动量分辨的μ子测量,限定轻子径迹的曲率半径,对径迹进行重新拟合;另一种是对中心径迹室每半边单元的径迹零位置位移进行校正.结合两种改进方法将轻子的顶点位置分辨由原来的137μm提高到60μm.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测量弱中子场下狭小空间内的中子。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用贫化铀和浓缩铀电镀片作为转换靶,采用电镀法制备浓缩铀镀片和贫化铀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