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的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4693(2),b=1.5882(3).c=1.9916(4)nm,α=90.92(2),β=92.93(1),γ=103.73(1)°,v=4.507nm^3,D~c=1.29g.cm^-3,Z=2配合物为双核分子,一个配物分子中有三个有机配体分子,其中一噶有机配体以两个羰基分别连结两个La(Ⅲ),此外,每个La(Ⅲ) 各有一个有机配体和三个硝酸根配位,有机配体以两个羰基配位,三个硝酸根都是双齿配体.两个La(Ⅲ)的配位数都是9.  相似文献   

2.
合成的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晶胞参数:a=1.4693(2)、b=1.5882(3).c=1.9916(4)nm,α=90.92(2),β=92.93(1),γ=103.73(1)°“,V=4.507nm~3,D_c=1.29g. cm~(-3),Z=2.配合物为双核分子,一个配合物分了中有三个有机配体分子,其中一个有机配体以两个羰基分别连结两个La(Ⅲ),此外,每个 La(Ⅲ)各有一个有机配体和三个硝酸根配位,有机配体以两个羰基配位,三个硝酸根都是双齿配体,两个La(Ⅲ)的配位数都是9  相似文献   

3.
合成的配合UO~2[Bu~2NCO(CH~2)~2CONBu~2](NO~3)~2的晶体属四方晶系,a=b=3.3207(8),c=1.0711(4)nm,α=β=γ=90.00(0)°,V=11.811(7)nm^3,D~c=1.65g.cm^-3,Z=16,空间群为14~1/\α.配合物分子中铀酰离子由六个氧原子配位,其中四个来自两个硝酸根,另外两个来自有机配体的两个羰基,两个硝酸根被七原子环排斥而挤在一边,以铀原子为中心的六方双锥结构受到扭曲.  相似文献   

4.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3个稀土配合物[La L2(NO_3)_3]·CH3CN(1),[Ln(L)(NO_3)_3(H_2O)](Ln=Tb(2),Dy(3),L=N-苯基-2-(5-氯-8-喹啉氧基)乙酰胺)。在配合物1中,十二配位的La(Ⅲ)离子采取扭曲的二十面体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2个酰胺配体L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及3个双齿配位硝酸根配位。配合物2和3的结构与拥有相同有机配体的Pr、Nd、Sm、Eu、Gd和Er配合物同构。在每个配合物中,十配位的稀土离子与来自1个配体L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3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和1个水分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双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固态配合物2和3在可见区发射强荧光。  相似文献   

5.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_2(NO_3)_2NO_3(Ln:镧系元素,L: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2(NO~3)~2]NO~3(Ln: 镧系元素, L: 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 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 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 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 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 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剂分离出有催化聚合活性的[Al~3Nd~6(μ-Cl~6(μ~2-Cl)~6(μ~2-Et)~9Et~4OPr)~2单晶,并用X光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单晶是由多核Nd-Al双金属配合物的二聚体组成,属三斜晶系;晶体的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α=1.5196(6),b=15.263(5),c=13.749(4)A;α=90.01(2),β=95.12(3),γ =82.65(3);V=3149.5A^3;Z=1.Nd原子的配位数是7,构型为单帽三棱柱.Nd原子由三重和二重氯桥连成分子骨架.本文对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中心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首次合成了四种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L=C16H19N5O2)稀土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3L)(NO3)2].NO3.C l3.3H2O,(Ln=La(Ⅲ),Eu(Ⅲ),Gd(Ⅲ),Ho(Ⅲ))。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体中两个酰胺基氧和两个吡啶氮分别与稀土离子配位,两个硝酸根均为双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Ln(Ⅲ)与H3L形成了1∶1的配合物。另外,进一步采用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系列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列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模式主要为沟面结合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成的配合物UO_2[Bu_2NCO(CH_2)_2CONBu_2](NO_3)_2的晶体属四方晶系,a=b=3.3207(8),c=1.0711(4)nm,α=β=γ=90.00(0)°,V=11.811(7)nm~3,D_0=1.65g·cm~(-3),Z=16,空间群为14_1/α.配合物分子中铀酰离子由六个氧原子配位,其中四个来自两个硝酸根,另外两个来自有机配体的两个羰基,两个硝酸根被七原子环排斥而挤在一边,以铀原子为中心的六方双锥结构受到扭曲.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Sc(NO3)3(OH2)3].(18-冠-6)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Sc(III)离子同三个双齿配体硝酸根与三个水分子氧配位,构成九配位的配合物.配位多面体是稍有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水分子的六个氢原子分别与上下两层冠醚环上的氧原子生成氢键,形成多层夹心分子缔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联苯甲酰双缩氨基脲硫氰酸根、硝酸根混合配位的钕(Ⅲ)配合物。在此配合物中只有1个链状配体,另有2个硫氰酸根、1个硝酸根和1个水分子参与配位。总配位数是9。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a=10。866(2),b=13.687(3),c=15.433(3),α=98.75(4)°,β=107.64(5)°,γ=112.14(5)°。最终偏差因子R=0.075。用INDO方法计算结果表明:NCS对Nd(Ⅲ)的配位比=C基对Nd(Ⅲ)的配位强。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3.
硝酸镧-四氮杂-18-冠-6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茹  朱文祥  张永安  延玺 《化学学报》2001,59(4):533-537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1,10-二氧(4,7,13,16-四氮杂-18-C-6(以下用[18]N4O2代表)的硝酸镧配合物。并在丙酮中培养出{La[18]N4O2(NO3)3}·H2O配合物单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690(2)nm,b=1.3608(3)nm,c=0.8230(2)nm,α=103.10(3)°,β=104.71(3)°,γ=84.03(3)°;Z=2,V=1.1265(4)mm^3,Dc=1.779g/cm^3,μ=1.968mm^-1,F(000)=608,R=0.0307,ωR=0.0566。冠醚环上的2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3个硝酸根也均以双齿形式配位,中心La(Ⅲ)离子的配位数为12,配位多面体为畸变的二十面体,H2O分子存在于配位外界。  相似文献   

14.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二乙三胺五乙酸与镧铜异核配合物兰色棱柱状晶体,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其结构式为{[La4Cu9(DTPA)6(H2O)16].26H2O}n, DTPA为二乙三胺五乙酸根。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每一晶胞中有1个配合单元, 形成网状结构, 晶胞参数如下:a=1.5635(5), b=1.6496(6), c=1.7116(3)nm, α=89.07(2), β=73.91(2),γ=65.82(3)°V, V=3.839nm^3, Z=1, Dcalc=1.822g/cm^3, Dex=1.831g/cm^3。配合物中镧离子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8, 另一种是9, 其配位多面体分别为双冠和三冠三角棱柱体; 铜离子也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6, 另一种是5, 分别形成八面体和四方锥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5.
硝酸铈(Ⅲ)与二缩三乙二醇-二-(8’-喹啉)醚(L)的配合物[Ce(C_(24)H_(25)N_2O_4)(NO_3)_4]晶体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α=9.579(3),b=12.548(2),c=13.801(2)A,α=106.36(1),β=86.12(2),γ=112.43(2)°,V=1469.58A~3;Z=2,D_6=1.99g/cm~3;R=0.019。在配合物的分子中Ce~(3+)与L的一个喹啉N原子三个醚氧原子和四个双齿配位NO_3中的八个氧原子配位,铈的配位数为12。分子中有一个氢离子与另一个喹啉N原子结合并与硝酸根的氧原子形成氢键,从而使配合物分子在能量上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2个稀土配合物[LnL2(NO3)(H2O)2](NO3)2·nH2O(L=N-苯基-2-(8-喹啉氧基)乙酰胺,Ln=La(Ⅲ),n=0,1;Pr(Ⅲ),n=1,2)。在每个配合物中,十配位的稀土离子采取扭曲的双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来自1个双齿配位硝酸根的2个氧原子及来自2个配位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乙腈溶液中,配合物发射强荧光。  相似文献   

17.
魏丹毅  郑岳青  林建利 《化学学报》2002,60(7):1248-1252
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经浓硝酸硝化的Ho_2O_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形 成氢氧根桥联的双核钬配合物[Ho_2(phen)_4(H_2O)_4(OH)_2] (phen)_2(NO_3)_4 (phen = 1,10-邻菲啰啉)。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 P1-bar (no. 2)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1241(1) nm, b = 1.1439(1) nm, c = 1. 4058 (1) nm, α = 93.989(7)°, β = 98.173(7)°, γ = 108.19(1)°, V = 1.6874(4) nm~3, Z = 1, D_c = 1.737 g/cm~3, F(000) = 880,7752个独立衍射 点中,5702个可观测点满足F_o~2 ≥ 2σ (F_o~2),R_1 = 0.0499, wR_2 = 0. 858。标题配合物由中心对称的双核[Ho_2(phen)_4(H_2O)_4-(OH)_2]~(4+)配阳离 子,邻菲啰啉phen分子及硝酸根NO_3~-阴离子组成。敏个稀土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 配体,2相水分子和2个氢氧根配位形成配位数为8的[HoN_4O_4]四方反棱柱。配位 多面体通过两氢氧根基团形成共棱的[Ho_2N_8O_6]双四方反棱柱[d(Ho-N) = 0. 2549~0.2565 nm, d(Ho-O_(H_2O) = 0.2356, 0.2366 nm, d(Ho-O_(OH)) = 0. 2223, 0.2240 nm]。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子和邻菲啰啉分子排列形成 平行于(10 1-bar)的两维层结构,NO_3~-阴离子位于层之间。标题配合物为顺磁 物质,在5 ~300K区间内遵循Curie-Weiss定律X_m (T + 4.43) = 14.72 cm~3·K ·mol~(-1)(X_m为每摩尔Ho~(3+)离子磁化率),其Ho~(3+)离子的室温有效磁矩为 10.76 B. M.,与Ho~(3+)自由离子的磁矩基本相同,表明稀土离子间不存在磁交换 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_(10)H_(10)N_2O_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砚)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其组 成为 [Ca_2(C_(10)H_8N_2O_4)_2(DMSO)_2(H_2O)_4]·2DMSO [C_(10)H_8N_2O~2- _4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测字了单晶的结构,该单晶为黄色,属单斜晶 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634(3)nm, b=1.7035(5)nm, c=1.2183(3) nm, β=106.180(5)°, V=2.1192(10)nm!, Dc=1.412Mg·m~(-3), Z=2, F(000) =944, μ=0.534m~(-1),GOF=0.867。所测单晶是以2-卷曲在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 的一个氧原子作为桥联的双核钙(II)配合物,两个Ca~(2+)均处于五角双锥的七 配位环境中,锥底为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三个配位原子,以及另一2-羰基 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桥联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配位氧原子,锥顶为一配位水和 一想位的DMSO分子,即溶剂DMSO也参也了配位,从晶胞结构看,晶体中除配位的 DMSO分子外,还有自由的DMSO溶剂分子,它们与配位水以氢键连接存在于晶格之中 ,在空间形成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TG-DTG还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Ag_2(HL)(NO_3)_2]_n(1)的结构(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HL作为中性四齿配体连接2个Ag(Ⅰ)中心,其中一个Ag(Ⅰ)中心与HL配体中的ON_2供体(羰基O,亚胺N和吡嗪N1原子)和2个单齿硝酸根配位,构成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而另一个Ag(Ⅰ)离子与1个单齿硝酸根,1个双齿硝酸根和HL配体中的吡嗪N_4原子配位,形成扭曲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另外,相邻的Ag(Ⅰ)离子通过桥联的硝酸根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0.
胞嘧啶稀土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水体系中首次合成三种胞嘧啶稀土配合物Ln(Cyt)2(NO3)3(Ln=La, Ce, Gd)。振动光谱的实验频谱分析以及SAS值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表明该系列配合物以两个胞嘧啶分子在N(3)和C(2)=O(1)位同稀土配位, 两个硝酸根双齿配位, 形成八配位稀土配合物, 属C2h分子点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