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友初 《数学通报》2012,51(8):35-37,40
1前言沈康身(1923-200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1923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濮院镇,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浙江嘉兴等地担任中学数学教师,1952年起在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数学史编委,国家八五重点规划项目十卷本《中国数学史大系》副主编、浙江省数学会理事、中国数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2):30-30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研究是目前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是数学家、数学史家与数学教育家、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的论坛.2005年首次在西安召开,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的定期举行,有效地促进了数学史研究,推动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决定于5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历史上第一个数学史教授卡约黎(1859~1930)在出版于1893年的《数学史》前言中强调数学史对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1前言 沈康身(1923—200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1923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濮院镇,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浙江嘉兴等地担任中学数学教师,1952年起在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数学史编委,  相似文献   

5.
美国“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专题会议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淼 《数学通报》1999,(8):38-39
1998年4月4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会”美国分部,在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年会(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之际,举行了一整天会议,讨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rthurJohnson致开幕词:“为什么在数学课堂上要讲数学史?”他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史消除那些荒诞的想法,诸如数学是静止的,一元的,现成的,无误的,永不变化的,且仅为男孩子而设等.他讲到为什么应当学会利用数学史,他列举了一些实例,如使数学的人性化,显示数学发展历程,观察数学对社会以及社会对数学的作用,象看待现实的人那样看待…  相似文献   

6.
朱世杰是元代北京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花了毕生的时间,精心研究数学,撰写了《算学启蒙》(1299年)和《四元玉鉴》(1303年)两部数学巨著,并流传至今.在《四元玉鉴》一书中,便已发现"正自然数立方的和的公式",他比西洋最早得出这个公式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要早三百多年.正如美国已故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所评论的:朱世杰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大家",而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则是"中国数学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数学家陈建功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家陈建功事略田载今数学家陈建功是《数学通报》早期的编委,今年是《数学通报》创刊60年,谨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怀念.陈建功教授是中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9月8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71...  相似文献   

8.
中国珠算协会常务理事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科学史界的老前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数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珠算史学上的重大贡献,为中国珠算界所瞩目;他的业绩和精神为中国珠算界所铭记。在我国第一部大型珠算工具书《中国珠算大全》中,严敦杰先生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位现代专家学者,赫然列入“历代珠算人物”门类中。作为他的学生,我欣慰和感动珠算界对严先生的推誉,谨以本文与珠算界朋友一道缅怀严敦杰先生。  相似文献   

9.
居艳 《数学通报》2013,(4):25-2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这是对高中阶段加强数学史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开设《数学史选讲》选修专题的意义与价值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国国家集训队于3月15日至4月2日在湖北武钢三中进行了集训,主要任务是为中国参加2009年7月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50届IMO选拔中国国家队队员.这次集训有34名队员参加,集训期间经过6次小考(占50%总成绩)和2次大考(占50%总成绩)的选拔,最后选出了6名学生组成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第50届IMO.这6名队员是:韦东奕(山东师大附中,高二),郑凡(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二),黄骄阳(四川省成都七中),郑志伟(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赵彦霖(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林博(北京市人大附中).  相似文献   

11.
杨泰良 《数学通报》2004,(2):28-29,23
对数学史的学习研究现已受到数学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这无疑十分有利于我国数学教育的深化发展.但学习与研究数学史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与研究者的观念和方法,受制于其结论与评价.综观当前我国出版和发表的大量有关中国数学史及其评价的论著、论文,从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学校出了一期以数学史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美国的第二十届总统加菲尔德提供的一种巧妙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他把两个同样大小的矩形一横一竖地排在一起(如图1),然后给出下面证法.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十分强调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数学史是教学的指南”.圆周率是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伴随着数学的发展也有上千年,为使该内容的学习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必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途径唐绍友(重庆一中630030)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有机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著名的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指出:“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19世纪英国格莱舍说过一段名言:“任何企图...  相似文献   

15.
李俨先生研究中国数学史已四十年,四十年来他写了近百篇有关中国数学史的论文,最近把其中主要的选辑为中算史论丛共五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李先生四十年来的辛勤劳动果实,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它和很好的进行学习.中算史论丛第一至五集,自1954年11月起至1955年7月陆续出版,第一集已在  相似文献   

16.
胡典顺 《数学通讯》2005,(24):43-45
数学离不开直觉,无论是数学史上一些数学大师的伟大创造,还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近代数学中的三大难题(费马大定理(1621年),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四色问题(1852年)),无不体现数学直觉的魅力,难怪很多大科学家给予数学直觉由衷的赞美.法国大数学家宠加莱提出:“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著名数学家外尔曾说:“逻辑仅仅是核准直觉的胜利.”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小平邦彦也说:“数学是需要深刻理解的学问,  相似文献   

17.
数字     
《珠算》2011,(5):18-19
中国经济增长率 10.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和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增长9.6%和9.5%,在二十国集团(G20)成员中仍然是最快的。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通报》扶植下科研出成绩教学结硕果黄汉平(南昌航空工业学院330034)自1984年9月起,我有幸在《数学通报》上发表数学史方面的文稿10篇,促成了我把数学史作为科研课题,并将成果用于数学教学,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对编审人员的扶植和帮助,总...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数学史家白尚恕教授逝世著名数学史家、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尚恕先生,因病于1995年3月16日逝世.享年74岁.白尚恕先生,河北省武安县人,生于1921年5月24日.1946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数学系,1955年开始从事数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文俊院士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这对我们数学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他的主要成就包括代数拓扑,应用数学,数学史,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等.这里,我们介绍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