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江西兴国县赣皖乌头(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根中分得五个二萜类生物碱,根据衍生物的制备、光谱分析及物理常数测定,证明其中两个为新生物碱,定名兴国乌头碱(finetianine)和1-去氢宋果灵(1-dehydrosongorine);其他三个为已知生物碱宋果灵(songorine)、诺密宁(nominine)和氨茴酰牛扁碱(anthranollycoctonine).  相似文献   

2.
中国乌头的研究 ⅩⅩⅡ.赣皖乌头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赣皖乌头(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中又分得五个生物碱,其中三个为新的二萜类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去氧刺乌头碱(deoxylappaconitine,3),赣乌新碱(neofinaconitine,4)和异刺乌头碱(isolappaconitine,5).经IR、MS、~1H和~(13)C NMR推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另两个为已知生物碱ajacine(1)和inuline(2).  相似文献   

3.
从赣皖乌头(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中又分得五个生物碱, 其中三个为新的二萜类生物碱, 分别命名为去氧刺乌头碱(deoxylappaconitine), 赣乌新碱(neofinaconitine)和异刺乌状碱(isolappaconitine), 经IR、MS、^1H和^1^3C NMR推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另两个为已知生物碱ajacine和inuline.  相似文献   

4.
从展毛大渡乌头(Aconitum franchetii var.villosulum)中分离得到11个C_(19)-二萜生物碱,经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一个为新的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villosutine(1).其余10个为已知化合物,包含4个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1个热解型二萜生物碱和5个大渡乌碱型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理紫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NMR方法对其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理紫乌头含6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包括5个C_(19)-乌头碱型:塔拉萨敏(1)、14-乙酰塔拉萨敏(2)、黄草乌碱丙(3)、8-去乙酰滇乌碱(4)、印乌碱(5)和1个C_(20)-海替定型宽乌宁(6)。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物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李英和  陈迪华 《化学学报》1994,52(2):204-208
从短距乌头(Aconitum brevicalcaratum Diels)的根中分得六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三个为新成分,即短距乌碱甲(acobretine A,1),短距乌碱乙(acobretine B,2)和短距乌碱丙(acobretine C,3).另三个为已知成分:花葶乌头宁(scaconine,4),花葶乌头碱(scaconitine,5)和N-脱乙酰花葶乌头碱(N-deacetylscaconitine,6).经IR,MS,^1H NMR,^1^3C NMR测定和化学方法确定可1~3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龙头乌头生物碱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龙头乌头(Aconitum Longtounense T.L.Ming)主要产于云南西部.民间用于止血、接骨.我们从干燥的植物根部总碱中经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到四个19-C 二萜生物碱.其中碱1经鉴定为查斯马宁(chasmanine),碱2为滇乌碱(yunaconitine),碱3和碱4经红外光谱、~1HNMR 和~(13)CNMR 谱、质谱以及 X 衍射证明系首次发现的19-C 二萜生物  相似文献   

8.
季涛  毛羽  宋磊  梁晓霞 《广州化学》2017,42(2):56-59
研究了乌头属植物德钦乌头(Aconitum ouvrardianum)根部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了柱色谱、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中分离得到5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黄草乌碱丁(Ⅰ)、异塔拉乌头定(Ⅱ)、塔拉萨敏(Ⅲ)、查斯曼宁(Ⅳ)和denudatine(Ⅴ)。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C-20型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9.
膝瓣乌头根中新去甲二萜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膝瓣乌头(AconitumgeniculatumFlectcher)根中分得3个新的乌头碱型去甲二萜生物碱。由光谱法(^1HNMR,^1^3CNMR和MS)确定其结构为膝乌宁碱甲(genicunineA)1,膝乌宁碱乙(genicunineB)2,膝乌宁碱丙(genicunineC)3。  相似文献   

10.
陈燕方  何伟  祝凤池 《色谱》2002,20(3):253-255
 选择十八烷基键合相柱 ,以甲醇 水 氯仿 三乙胺 (体积比为 6 8∶32∶2∶0 1)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一种植物性农药 0 2 5 %乌头总碱乳油中的乌头生物碱。实验结果表明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与其他杂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以安宫黄体酮作内标物 ,用峰面积比测定各生物碱含量 ,在其线性范围内分析结果准确 ,回收率高 (>92 % ) ,重现性好 (RSD <3 2 % ) 。  相似文献   

11.
从吉林省抚松县采集的两色乌头(Acomitum albouiolaceum Kom.)的根,分得九种C~10二萜生物碱,其中四种为新化合物:两色乌碱甲(alboviolaconitine A)(1),两色乌碱乙(alboviolaconitine B)(2),两色乌碱丙(alboviolaconitine C)(3)和两色乌碱丁(alboviolaconitine D)(4).其余五种成分鉴定为瑟佩定(septentriodine)(5),牛扁亭(lycaconitine)(6),东乌头定(avadharidine)(7),帕巴乌碱铵(ammoniumpuberaconitine)(8)和牛扁碱 (lycotonine)(9).经分析各种光谱数据及化学方法转为已知物,确定了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乌头之研究: 一枝蒿戊素和己素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从雪上一枝蒿中分离出二个生物: 一枝蒿戊素和一支蒿己素. 本文报导了用质子核磁共振, 碳十三核磁共振, 质谱, X-射线衍射研究和化学转化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证明一枝蒿己素为15β-羟基尼奥灵. 一枝蒿戊素实为丙酮与15β-羟基尼奥灵的8-OH和15-OH的缩合物.  相似文献   

13.
华佗豆生物碱间的相互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铸晋  陆仁荣  徐风 《化学学报》1987,45(5):514-517
我国广西省植物华佗豆Ipomoea hardwickii Hemsl(Convolvulaceae)在民间用来镇痛。从其中分离到甲、乙、戊、丁四种生物碱,其结构分别为1,2,3,4。  相似文献   

14.
喜树中的吲哚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隆泽  沈积慧  贺湘  张文毅 《化学学报》1988,46(12):1207-1211
从喜树(Camptetheca acuminata Decne)果中分到五个微量吲哚类生物碱, 其中两个为新生物碱, 分别为camptacumotint(1)和camptacumanine(2), 另外三个为已知生物碱naucleficine(3), angustoline(4)和新天然产物二氢异喹胺(dihydroisoquinamine, 5).  相似文献   

15.
何晓  周韵丽  黄知恒 《化学学报》1992,50(1):96-101
从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全植物中分得15个生物碱, 其中三个为新生物碱,采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 11,19(R)-dihydroxy tabersonine,11-hydroxy-14,15a-epoxy tabersonine 和 scandine N~b-oxide。其余12个为已知生物碱: scandine, moloscandonine, 10-hydroxysoandine, Kopsinine,15α-hydroxydopsinine, venalstonine, tabersonine,11-methoxytabersonine, 11-hydroxytabersonine, tubotaiwine(13), vindolinine (14)和deacetylpicraline。新生物碱1和2分别显示有明显的抗生育和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缪振春  蔡定国 《有机化学》1992,12(5):503-509
本文从峨眉千里光中分得二个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经测定,一个为阔叶千里光碱,另一个为新阔叶千里光碱.采用选择性远程^13CDEPT技术对这二个化合物的结构及其^1H和^13CNMR谱峰归属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宽叶蔓乌头中三种新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吉林长白山收集的民间草药宽叶蔓乌头(Aconitum sczukinii turcz.)根中分得三种新的C~20二萜生物碱,分别称为宽乌亭(sczukitine),宽乌宁(sczukininc)和宽乌定(sczukidine).经波谱分析,包括同核和异核二维核磁共振谱等的谱图、CD曲线、NOE及化学反应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黎永献 《化学学报》1990,48(4):415-418
紫草科植物加州假鹤虱,是美国加州一种常见蛾的幼毛虫的寄主植物, 该科植物中不少都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本文报道其中两种新生物碱的分离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
Two new alkaloids, megistonine I (1) and megistonine II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Sarcomelelicope megistophylla. Their structur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3-methoxy-4-quinolone basic skeleton,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MS and extensive NMR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