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纳米材料在食品有害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李忠海  席慧  张莹  黄志强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2):1523-1528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包装材料中迁移物等有害污染物的关注,开发对这些有害污染物的快速、灵敏、经济的检测方法得到重视。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泛的应用,将纳米材料引入食品检测领域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分析了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危害性,并对纳米材料在食品中有害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将通过2009至2010年两年的努力,在全国建立起覆盖各省、市、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会议指出,屡次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显示,必须大力提高对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评估能力和预警水平,进一步加大食源性疾病防控。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目前,16个省、直辖市参加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21个省、直辖市参加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全国人口80%以上。根据“两网”建设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与技术能力建设,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检验检疫等方面的食品安全专家队伍,开展综合性食品安全调研,加强实验室建设,做好监测组织实施,将监测网络延伸到市县。要对高风险食品原料、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开展主动的动态监测,逐步将检测范围覆盖到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还要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在医疗机构设立监测点,加强食源性疾病症状监测和信息收集。与会专家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人体生物样本(主要为血液、尿液等)中常见食品有机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多溴联苯醚、有机磷农药等的检测方法,以期为食品有机污染物摄入人体的内剂量监测及暴露评估提供方法学参考(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4.
信号放大是新型生物传感分析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核酸介导的信号放大技术凭借核酸材料灵活的结构设计、低成本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在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分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和医药等新型检测方法开发。介绍了传统和新型核酸扩增技术、生物条形码和DNA walker等信号放大机理和应用,同时进一步综述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结合光学生物传感在食品污染物中检测的应用,如化学污染物、毒素类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等,并对核酸介导的信号放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问题和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缪金伟 《化学通报》2023,86(3):278-283
食品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会给食品工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G-四链体(G4)是由鸟嘌呤的碱基配对形成的核酸三维二级结构,具有灵活的绑定能力,已成为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G4与生物传感器结合用于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G4进行了简介,综述了2015~2022年间G4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朝阳区食品污染物监测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通过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食品污染物监测,了解辖区部分食品铅、镉、铝的污染现状,给食品风险评估和政府部门强化监管提供依据,按照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对13种135件食品样品进行了铅、镉、铝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100件样品中铅超标率为6.O%,镉超标率为0;35件样品铝的超标率为65.71%。显示辖区经销的食品中重金属确有污染存在,而铝在油炸面制品和天然海蜇中超标率较高,仍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07,35(11):1007-1007
该书是关于国际、国内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测的专著,内容体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新观念和食品安全分析的新进展。分别介绍了食品安全管理及其控制体系、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食品中毒素分析、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中有害元素及其它污染物检测、食品的腐败物质与引起食源性疾病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福建省食品主要污染物监测系统与预报研究”项目,不久前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氯丙醇酯类和缩水甘油酯类污染物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目前已被发现普遍存在于精炼植物油、含油脂性食品、动物乳汁及母乳中,其中精炼植物油尤其是精炼棕榈油中的污染水平较高。食品中氯丙醇酯类和缩水甘油酯类污染问题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对食品中氯丙醇酯类和缩水甘油酯类来源、形成机理和毒性情况进行了综述,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有关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全书分为:第一篇重要技术进展概论,第二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第三篇食品中致癌物,第四篇食品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检测技术,第五篇其他重要有机污染物(共二十三章)。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科技部"九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原位电离质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电离质谱技术能够在常压环境下直接分析各种食品样品,无需或仅需极少的食品制备,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快速分析方法。本文对原位电离质谱的离子化技术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从食品污染物检测、非法添加物筛查、食品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化学分析计量》2014,(2):19-19
<正>针对食品安全和北京市环境污染现状,北京市科委启动实施了"食品中禁限用药物及环境污染物识别检测技术研究"课题。目前该课题研究工作在食品中禁限用药物识别检测技术研究和环境污染物识别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该课题建立了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性激素、精神药品等60种药物的禁限用药物识别谱库,建立了动物肌肉、肝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管理现状,着重介绍了深圳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近几年,深圳市有效运行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基本掌握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食品的追溯,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控制了污染食品进入餐桌;以风险评估作为科学手段,做好重点食品污染物的监测预警;引导和提醒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显著地减少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分析测试学报》2021,(4):611-611
近期,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1年第3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本次公布的标准主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等3项营养与特膳食品标准、《干酪》(GB5420-2021)1项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6.1-2021)等38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GB31651-2021)等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12456-2021)等4项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以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第1号修改单等2项修改单。  相似文献   

15.
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婴幼儿食品中54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称取适量样品于20 mL顶空进样瓶中,加入5 mL氯化钠饱和溶液分散,加热振荡,目标物经DB-VR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单四极杆质谱全扫描模式测定。结果表明:奶粉基质中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10~0.100 mg/kg,定量下限均为0.010mg/kg;粉状辅食基质中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10~0.250mg/kg,定量下限均为0.010 mg/kg;泥状辅食基质中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02~0.250 mg/kg,定量下限均为0.002 mg/kg。在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奶粉、谷物粉和果泥中各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0.6%~1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9%。采用所建方法检测了35批次市售婴幼儿食品,9批次样品中共检出5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适用于婴幼儿食品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OF-MS)是一种新型质谱技术,具有质量范围宽、分辨率和质量测量精度较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该文简要介绍了TOF-MS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并对其在食品中痕量污染物高通量筛查确证及代谢物鉴别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环境类雌激素作为食品中一类典型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代谢。磁性固相萃取因其简洁高效、富集倍数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环境类雌激素的富集检测。Fe_(3)O_(4)纳米粒子作为经典的磁固相萃取材料,易于形成大分子团聚物,影响其选择吸附性能,限制了磁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环境类雌激素的痕量分析。新兴的磁性复合材料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磁固相萃取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新兴的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磁性碳基复合材料和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在食品中环境类雌激素富集检测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乙烯(PE)食品接触材料中11种常见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2-甲基二苯甲酮、3-甲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安息香二甲醚、2-氯噻吨酮、2,4-二乙基硫杂蒽-9-酮、双酚A]的残留量以及其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并对提取溶剂、色谱柱、分流比等条件进行优化。将食品级PE包装材料样品用无水乙醇擦洗干净后剪碎,分取0.5 g,加入2 mL丙酮浸没样品,超声提取1 h,过0.22μm有机滤膜,用GC-MS测定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残留量。将食品级PE样品分别置于水、3%(体积分数)乙酸溶液、1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和异辛烷中,于40℃浸泡24 h,取出晾干,按照上述测定样品中有机污染物残留量的方法分析,以浸泡前后测定值的差值计算各食品模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量。以HP-5MS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固定相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各有机污染物,以配有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检测。结果显示,各有机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05~1.00 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0.15 mg·kg^(-1);对阴性食品级PE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4.0%~89.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8.7%。方法用于从市面上随机购买的11个食品级PE包装材料样品的分析,仅在1个样品中检出了双酚A和DBP,检出量为0.070,0.065 mg·kg^(-1),在另1个样品中检出了4-氯-二苯甲酮,检出量为0.086 mg·kg^(-1),这两个阳性样品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均低于检出限。  相似文献   

19.
食品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在纸和空气间的分配系数Kpaper/air是研究食品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向食品迁移的一个重要的理化参数.本研究推导了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的Kpaper/air的理论关系式.本方法不需要测定纸张中有机污染物的具体浓度,只需测定两份纸样的不同体积及峰面积即可计算出Kpaper/air值.进行了顶空气相色谱法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证实了本方法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研究还表明,本测定方法中两份纸样的体积比x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准确的测定包装纸中有机污染物在纸和空气间分配系数Kpaper/air.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5种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和脱氢乙酸等5种食品添加剂.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满足食品中5种食品添加剂同时测定的要求;在0~200 m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大于0.999 2,对5种食品添加剂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5、0.25、0.45、0.17、0.23 mg/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