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稀土与蛋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相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12种硝酸稀土与蛋氨酸的配合物。通式为RE(Met)4(NO3)3·6H2O(RE=La~Nd,Sm~Dy,Er,Yb,Y)的配合物用化学分析、IR、电子光谱、FS、X射线衍射、TG-DTG和DSC进行了表征。在IR光谱中观察到的“四分组效应”规律表明:稀土阳离子与蛋氨酸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价。  相似文献   

2.
同步辐射X荧光微探针扫描分析氟碳铈矿物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的增频光源提供的同步辐射白光,激发LREEK-系列,用SRXRFM扫描分析氟碳铈矿物中的轻稀土元素的分布。取同一矿区的氟碳铈矿物,粉碎至粒度〈300目。一部分熔融,沉淀分离,转成稀土氧化物后,用XRF法分析稀土分量。另一部分,不加任何粘结物质压在成Φ26nm圆片作为SRXRFM扫描分析的参比样品,从而可计算样品中稀土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固相反应合成了稀土取代的复合氧化物Eu_(0.5)RE_(0.5)Fe_(0.5)Mn_(0.5)O_3(RE=La,Pr,Nd,Sm,Gd,Tb,Dy,Ho,Er,Tm,Yb).测量了这些化合物的XRD和XPS谱。在XPS研究中发现,稀土取代而使稀土元素本身的结合能相对于其倍半氧化物中的有所降低;在取代的复合氧化物中,随着RE离子半径的减小,Fe、Mn的结合能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金属离子-脱氧胆酸-胆红素扩散体系进行了周期沉淀的生长实验,得到了胆红素钙产生的周期沉淀图形.研究了胆红素、脱氧胆酸、Cu2+和Ca2+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周期沉淀图形生长规律的影响,发现脱氧胆酸和胆红素会以复合胶团的形式在凝胶中进行扩散和反应,Ca2+的作用会使胆红素从胶团中分离出来并产生胆红素钙沉淀;Cu2+的作用则会使脱氧胆酸从胶团中分离出来产生脱氧胆酸铜沉淀;复合胶团的反应和扩散速度较慢,其生成周期沉淀的速度也很慢(约6个月,该结果与胆结石的情况较符合);铜离子的作用会使复合胶团加速分解,从而也加快了图形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双显色体系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测定混合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显色体系降低各组分光谱的线性相关性,并用光谱向量间的夹角描述这种特性;同时采用数值稳定性较好的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ITTFA),进行混合稀土(La、Gd、Yb、Y)中单一稀土元素的光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三氯偶氮胂—稀土(La、Gd、Yb、Y)显色体系中,采用一个酸度体系(pH34)的光谱数据计算时,各稀土组分光谱向量间夹角平均值为45°;而采用两个酸度体系(pH34,pH14)的光谱数据计算时,各稀土组分之间向量夹角平均值达到215°,这不仅使得ITTFA中主因子的选择较为准确,且较易获得稳定的结果,并提高多组分光度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4种含半菁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四(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合稀土(La,Nd,Dy,Yb)酸(E)-1-十六烷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4个配合物的空气-水(18℃,pH=5.6)界面上的表面压-面积(π-A)等温线行为和镝配合  相似文献   

7.
碳钢表面稀土转化膜的XPS和AES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浸渍法在A3钢表面上获得了稀土转化膜,此膜呈均匀的金黄色,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硫酸铜点滴、盐水浸泡、硫化氢气体等加速腐蚀试验以及膜层的电化学测试均证实此膜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膜层的XPS9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由铁、铈、氧等元素组成;在膜层的表面,铁以Fe^3+,铈以Ce^4+状态存在,在膜层的内部,铁以Fe^3+及Fe^3+,铈以Ce^3+和Ce^4+状态存在;从AES(俄歇Fe^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方法对LiF与MgF_2晶体中的离子簇CoF_6~(4-)的电子结构与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说明把CoF_6~(4-)放在LiF与MgF_2的马德隆场中进行从头计算的理论模型是可取的;并澄清了文献用X_a方法对CoF_6~(4-)的光谱项对称分类不清楚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凝胶介质、胆酸浓度、金属离子种类及其浓度等因素对胆酸与金属廓了常常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沉淀的LIESEGANG现象与胆酸分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三价稀土离子倾向于和胆酸分子形成周期性环状结构篱子与胆酸分子形成的沉淀形成外貌则比较复杂。有的形成了规则的周期性沉淀环;有的则由较大球形颗粒形成。排列也不规则;还有的在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了分形图案。多离子体系中离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  相似文献   

10.
双稀土氟氧化物Sm-La-O-F具有良好的乙烷氧化脱氢(ODE)催化性能,特别是对于Sm2O3-LaF3(1:1摩尔比),在973K,乙烯选择性为89.7%,乙烯转化率为22.1%,是目前报道的具有高乙烯选择性的ODE反应催化剂之一。比表面 和XRD测试表明,Sm2O3-LaF3催化剂体相是由单一相结构的双稀土氟氧化物Sm2/3La1/3OF组成,比表面积较小,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表明,该催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碱皂化的D2EHPA-正庚烷体系萃取-系列稀土离子(La^3+-Lu^3+)放射性的Pm除外)过程中有机相的FTIR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说明,D2EHPA萃取稀土离子后,P-O基团5的红外吸收频率降低,吸收强度升高,说明P-O基团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红外光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稀土离子与P-O配位能力有差别,从La^3+-Sm^3+sgn wug celtwye uqw fulje s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通式为(Fe2M(μ3-O)(μ-O2CR)6.L3).XH2O(其中M=Mn(Ⅱ),Co(Ⅱ),Ni(Ⅱ),Fe(Ⅲ)(这时骨架为阳离子),R=CH3.C2H5;L=H2O,py)的3类11个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在谱带经验归属及简正坐标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分别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骨架的振动光谱与结构某些相关规律,这些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有其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硝酸稀土与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大在相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12种硝酸稀土蛋氨酸的配合物。通式为RE的配合物用化学分析、IR、电子光谱、FS、X射线衍射、TG-DTG和DSC进行了表征,在IR光谱中观察到的“四分组效应”规律表明:稀土阳离子与蛋氨酸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价。  相似文献   

14.
Ca2+、La3+及Eu3+对NaDC胶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溶液中将脱氧胆酸钠(NaDC)分别与CaCL2、EuCl3及LaCl3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和配比,合成了系列脱氧胆酸络全物。利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ICP分析及X身材线粉末衍射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中CaCl2与NaDC的反应不是简单离子间的反应,改变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生成组成和结构不同的络合物;而LnCl3与NaDC反应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的改变不影  相似文献   

15.
用穆斯堡尔谱及XRD技术对不同铁氧化物前驱态的相变过程进行了,FeCO3沉淀在空气中老化时被氧化分解生成FeO(OH),经干燥、煅烧后合部转化为a-Fe2O3。(Fe(OH)2沉淀物在空气中老化时则转化为Fe3O4.2H2O和FeOOH,两者的相对含量受Fe^2+的迁移速率和Fe(OH)2的氧化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位  相似文献   

17.
稀土对管线钢中沉淀相和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线钢中含有Nd,Ti复合的沉淀相,表示为(Nb,Ti)(C,N)。添加稀土的锻态样中,沉淀物颗粒细化,球化且弥散分布。随着稀土量增加,沉淀物中Nb量也略增加。在奥氏体化温度下,稀土使沉淀相析出的孕育期延长,沉淀速率降低,抑制了沉淀相的析出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信。  相似文献   

19.
BaFClxGBr1—X:Sm体系的热释发光及其归属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aFClxBr1-x:Sm(0≤x≤1)体系热释发光的研究,发现前人对BaFX(X=Cl,Br)晶体热释发光的归属有误。结合多种技术的研究给出了正确的归属:BaFClxBr1-x:Sm的第一、二、三个热释峰分别归属于F(F^-),F(Cl^-)和F(Br^-)心;BaFX晶体的第一、二个热释峰分别归于F(F^-)和F(X^-)心。论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前人归属错误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等离 子发射(ICP)和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氯化甲基三烷基铵(N263)-磷酸三丁酯(TBP)-正十二 烷和N263-异辛醇-正十二烷从KAu(CN)_2水溶液中萃取金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 用高分辨红外光谱证实负载有机相中CN伸缩振动吸收随萃金体系中助萃剂的不同而不 同,并将负载有机相中Au(CN)_2~-与助萃剂的相互作用归因于氢键机制,认为萃金体系中 的萃合物模型为基于氢键的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