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轻稀土比重稀土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更高的配位不饱和性,所以轻稀土化合物稳定性低,容易发生歧化反应。采用大体积配位基或螯合配合基都  相似文献   

2.
元素化合物总复习的建议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总复习,以有关的基础理论为指导,使其形成科学的知识系统。如通过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掌握结构和元素的共性及变化规律;通过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结构的不同,掌握其性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稀土元素与水杨基萤光酮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条件,测定了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及络合物的组成。在摩尔吸光系数与稀土原子序数之间呈现出四组份效应和钆断现象。在竞争配位体EDTA存在下,铈络合物表现出特殊的稳定性。利用这些特性拟定了单一稀土及混合稀土化合物中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供了一种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光散射(SEC-LS)联用技术来解决二元复杂共混体系组成的定量分析问题.基于体积排除色谱的绝对定量化原则,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共混物的光散射响应因子与组成呈线性关系.通过分析六组复杂共混体系的光散射响应因子与组成的关系,验证了该线性关系确实存在.进而利用该线性关系计算了共混体系的组成.在某些共混体系中,通过光散射响应因子得出的组成比利用示差法得出的组成更加接近原料组成.通过分析这两种方法产生误差的来源,阐述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酸洗脱灰及腐殖酸提取等方法对伊敏褐煤进行处理,并应用ICP-MS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测定。在对脱灰前后稀土元素与灰分和C、H、O等有机组成元素的相关性以及稀土元素在腐殖酸中的赋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煤中稀土元素-有机质相互作用受煤化作用过程中的脱氧、脱氢和增碳作用控制。稀土与煤中各类官能团相互作用形成四类有机态稀土元素复合物,第一类是与被烷基侧链高度取代的芳香结构单元形成的复合物;第二类是与氢化芳香结构单元形成的复合物;第三类是与低取代度的芳香结构单元形成的复合物;第四类是与含氧官能团作用形成的复合物,后两类的稳定性差。这些有机态稀土元素复合物的稳定性在总体受镧系收缩效应控制的基础上,还受稀土元素化学价态的影响;重稀土与有机质形成的有机态稀土元素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轻稀土。轻稀土在原煤中和腐殖酸的结合不稳定,且具有与镧系收缩相反的效应;轻稀土在脱灰煤中和腐殖酸的结合,与中稀土、重稀土在原煤和脱灰煤中腐殖酸结合规律相同,都体现了良好的镧系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ZA27合金底缩影响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镧和铈基混合稀土对凝固速率为32℃/min的ZA27底缩的影响。结果表明,La和混合稀土均使ZA27底缩体积和总缩孔体积减小;二者加入量大于03%时,底部缩孔封闭,内部缩孔位置逐渐上移。稀土化合物下沉富集在试样底部,是造成底部缩孔封闭的原因。由于稀土的加入不能有效地阻止α初生相的上浮,内部缩孔位置仍靠近试样底部。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11,(2):212
该书详述了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稀土化合物的性质与合成、稀土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以及稀土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全书内容包括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和镧系收缩,磁学和光学性质,各价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析及分析方  相似文献   

8.
该书详述了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稀土化合物的性质与合成、稀土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以及稀土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全书内容包括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和镧系收缩,磁学和光学性质,各价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析及分析方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硼铝共渗渗层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衍射及能谱分析表明 ,共渗初期渗层主要由Fe2 B相组成 ,加稀土后检测到了 (RE0 .6 5,Fe0 .35) 2 3B6 化合物 ;共渗4h渗层主要由Fe2 B相 少量FeB相级成 ,在加入稀土后的硼铝共渗层中 ,检测到了稀土化合物 (Fe0 .8,RE0 .2 ) 6 B ,发现α Fe的晶面间距有所增大。对硼化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由于Al,C ,稀土等化合物的形成阻碍了位错的运动 ,稀土的晶界强化、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是加入稀土后硼铝共渗层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二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抑菌活性的稀土配合物,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成分做有机配体合成稀土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八种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的二元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NO3)3(B)3(RE=La3+,Sm3+,Nd3+,Dy3+,Pr3+,Y3+,Ce3+,Gd3+;B=C20H18NO4).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单独的稀土硝酸盐和小檗碱好.  相似文献   

11.
M2B5O9X:Eu,Tb(M=Ca,Sr;X=Cl,Br)荧光体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Eu^3 和Tb^3 稀土离子之间存在电子组态共轭性的特征,将其双掺于同一基质中,由于电子转移而产生Eu^2 ,使Eu^3 ,Tb^3 和Eu^2 共存于同一体系中,在空气中合成了M2B5O9X:Eu,Tb荧光粉,研究了其发光特征及影响作用。结果表明,Eu^3 ,Tb^3 和Eu^2 共存于同一基质中,且稀土离子的掺杂量对其光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含稳定化合物相图中化合物的活度计算的新方法,即根据已有的从相图提取活度的公式,结合质量作用定律,由纯组元的活度计算得到化合物的活度.用此方法计算了Al-Ca及In-Sb两个二元系中稳定化合物的活度,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磺胺甲基异噁唑稀土络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磺胺甲基异噁唑钠(NaSMZ)与氯化稀土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制得了15个磺胺甲基异噁唑稀土络合物,组成为Ln(SMZ)_3·4H_2O。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物理化学性质,并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许惠英  王维  邹建卫 《化学学报》2013,71(8):1175-1182
用MP2/aug-cc-pVDZ方法计算了PH2X(X=H,F,Cl,Br)与五元杂环化合物(吡咯、呋喃、噻吩)的相互作用,经完全均衡校正法校正基组重叠误差.在MP2/aug-cc-pVDZ优化基础上采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NBO程序计算了二级微扰稳定化能(ΔE2),并运用AIM 2000程序对其AIM性质进行了计算.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该类相互作用的认识,应用约化密度梯度(RDG)填色等值面图和电子密度差图对代表性的体系进行了图形化分析.研究表明:PH3与三个五元杂环化合物形成的是P—H…π氢键相互作用;PH2X(X=F,Cl,Br)与五元杂环化合物形成磷键相互作用,这些磷键体系存在π型和n型两种形式的磷键相互作用,前者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并且相互作用大小与磷原子到杂环质心的矢量和P—X方向矢量的夹角密切相关.作为比较,我们对PCl3与这三种杂环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Cl3分子中沿Cl—P键的P端出现了三个正的静电势区域或称作"σ-hole",因此其与杂环化合物形成的是分子间多磷键复合物.AIM拓扑分析表明磷键相互作用的本质属于闭壳层静电相互作用,且电子密度与复合物稳定性呈正相关.RDG图形化分析揭示了磷键相互作用所在的空间位置以及相对强度.DDF分析表明,磷键相互作用的存在使磷原子端基的电子密度减少,而沿着P—X轴以及五元杂环分子的电子密度增加,从而直观地体现了形成复合物后电子密度的重排情况.  相似文献   

15.
M2B5O9X∶Eu,Tb(M=Ca,Sr;X=Cl,Br)荧光体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u3+和Tb3+稀土离子之间存在电子组态共轭性的特征,将其双掺于同一基质中,由于电子转移而产生Eu2+,使Eu3+,Tb3+和Eu2+共存于同一体系中.在空气中合成了M2B5O9X∶Eu,Tb荧光粉,研究了其发光特征及影响作用.结果表明,Eu3+,Tb3+和Eu2+共存于同一基质中,且稀土离子的掺杂量对其光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周期律与周期表一章的教材与教学法,有以下几点体会与意见: (1)周期律与周期表一章的中心内容,贯穿在全部化学教材中。因此,教师在全部化学教学中,都应当考虑到这一问题,使学生在未学这一章以前,即对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一点,有某些概念;而在学过这一章以后,能自觉的运用这一规律来推断所学各类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未学周期律一章以  相似文献   

17.
稀土提高碳钢耐蚀性的行为研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室干湿周浸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碳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含稀土钢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添加能大幅度提高碳钢的耐蚀性,在加速腐蚀试验条件下,在含稀土钢的锈层中发现了稀土元素的存在,稀土元素不均匀分布于内锈层中,在锈层中稀土元素部分以稀土化合物颗粒形式存在,并且还有少量的稀土化合物颗粒含有Si和Al等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18.
钛铁试剂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和抗凝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一系列钛铁试剂稀土化合物,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组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谱和电导。所合成的钛铁试剂稀土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其中轻稀土化合物的作用大于重稀土化合物;家兔体内试验证明钛铁试剂钕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DV-X_α方法计算了八面体稀土簇卤化物R(R_6X_(12))及其嵌合物R_7X_(12)Z(R=Sc、Y、Pr、Gd、Er,X=Cl、Br,I)。计算结果表明,稀土簇卤化物因f电子受屏蔽、较难成键,体系缺乏簇骨架轨道,较不稳定,易收缩成R_2X_3或R_5X_8等链状化合物。八面体簇,若嵌入一个主族原子,则中心原子与稀土簇的成键轨道加强了体系中的化学键,使结构趋于稳定;若嵌入一个过渡金属原子,则中心原子与稀土簇的成键轨道替代了原来的簇骨架轨道,形成异核金属簇(成称双重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从头算法优化了28个二芳基三嗪(DATA)类抗野生型HIV-1化合物分子结构,从分子构象模型中提取了多类参数,结合电子类参数、几何类参数、分子物化参数与活性之间建立了QSAR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显示:分子中连接三嗪环与B环的X位置上净电荷量的增加以及分子中吸电子基团的引入有利于其抗HIV-1活性的增强,同时,前线轨道能级差ΔE的增大和分子体积适当的增大亦有利于其抗HIV-1活性的提高,并且后两者是影响该类化合物抗HIV-1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