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Tb3+掺杂的氟氧碲酸盐玻璃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伟  张约品  王金浩  王实现  夏海平 《物理学报》2011,60(4):42901-042901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掺杂的氟氧碲酸盐玻璃样品,测试了不同Tb3+和Gd3+浓度玻璃样品的密度、透过光谱、以及380 nm紫外光和X射线激发的发光光谱.着重研究了玻璃中不同Tb3+和Gd3+离子含量对玻璃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氟氧碲酸盐玻璃具有较大的密度,ρ大于5 g/cm3;增加Tb3+离子的浓度,可以有效提高样品的闪烁发光 关键词: 铽离子 氟氧碲酸盐玻璃 闪烁玻璃 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NO+是大气电离层中最重要的离子之一,存在于电离层的E区和F区,研究NO+离子在电场中的性质非常重要.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6-311G++(d, p)基组,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计算和分析了NO+离子在外电场(-0.015 a.u.~0.015 a.u.)的影响下的物理性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电场强度的加强:NO+离子的氮氧三键变短,离子总能量变大,能隙EG增大,偶极矩减小,IR强度减弱,费米能级EF变小,势垒降低.当外加电场强度达到0.19 a.u.时,NO+离子的势垒接近消失.并且由于外加电场强度的逐渐加强,NO+离子的解离能也随之降低,这就意味着NO+离子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变得更容易解离.本文的研究为NO+离子在电场条件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用顺磁离子对其近邻13C核的NMR吸收增宽效应,系统地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溶剂中对金属离子Mn2+、Gd3+的配合行为.在水溶液中,抗坏血酸可通过两种配合方式与Mn2+作用,但与Gd3+的作用只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在水中抗坏血酸对金属的配位活性部位分别是1位羟基氧,3位离解的羟基氧和6位羟基氧.在DMSO中,3位羟基由于H+对该基团的静电遮蔽而变得对金属离子Mn2+表现为配位惰性,同时6位羟基配位活性较大增强.对Gd3+来说,此时没有优势配位活性部位存在.文章还讨论了抗坏血酸在H2O-DMSO混合溶剂中的13C NMR谱及在DMSO中NaOH对其13C NMR谱及其与金属络合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Eu3+掺杂的Sr2CeO4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符史流  尹涛  丁球科  赵韦人 《物理学报》2006,55(9):4940-4945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Eu3+掺杂的Sr2CeO4样品,并对其吸附水前后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刚制备的Sr2-xEuxCeO4+x/2样品, 在Ce4+—O2-的电荷迁移激发中,只有强激发带(~35700cm-1)与Eu3+离子间存在能量传递,而弱激发带 (~29400cm-1)只是引起Ce4+—O2-的电荷迁移发射;在Sr2-xEuxCeO4+x/2样品吸附水后,Eu3+的线状吸收跃迁强度显著增加, Ce4+—O2-两个激发带均向Eu3+离子传递能量. Ce4+—O2-强激发带通过交换作用向Eu3+离子传递能量,而弱激发带与Eu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理是非辐射多极子近场力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2-xEuxCeO4+x/2')" href="#">Sr2-xEuxCeO4+x/2 发光性质 能量传递 吸附水  相似文献   

5.
詹瑞云 《波谱学杂志》1995,12(6):613-620
用ESK研究多相氧载体CoO-MgO表面上氧的吸附作用,发现在77-150K温度范围内表面Co2+离子和O2的结合是可逆的,吸附产生Co3+-O2-自由基加合物有超精细结构的ESR谱;当温度增加,吸附态O2-自由基发生转移并稳定在Mg2+离子上形成Mg2+-O2-自由基,文中着重讨论Co3+-O2-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本质,认为自由基是通过自旋成对的方式形成的,由于σ-л键作用引起的自旋极化以及由于电子离域作用而引起的偶极作用与ESR制的超精细结构线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CS2团簇增强的激光多价电离现象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脉宽为25ns的脉冲Nd: YAG 532 nm的激光,在8×1010W/cm2的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CS2的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较强的C2+和S2+高价离子信号,这些高价离子C2+,S2+的最可几平动能高达144 eV,112 eV.不同进样方式,激光延迟以及束源压力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高价离子可能来源于CS2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多光子电离引发,逆韧致吸收加热-电子碰撞电离模型可能是高价离子产生的机理. 关键词: 2')" href="#">CS2 团簇 高价离子 激光电离  相似文献   

7.
α-Al2O3单晶中Fe3+离子的电子顺磁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α-Al2O3单晶体中Fe3+离子在室温下,X波段进行了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发现Fe3+离子实际上占据四种磁性不等价晶位。在同一氧离子层间的两种晶位上的Fe3+离子具有相同的自旋哈密顿参量,而不同氧离子层间的晶位上的Fe3+离子具有不同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两种自旋哈密顿参量为:(1)g=2.001,g=2.003,D=1679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熊晓波  刘万里  袁曦明  刘金存  宋江齐  梁玉军 《物理学报》2015,64(24):247801-24780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Zn2(PO4)2:Sn2+(SZ2P:Sn2+), SrZn2(PO4)2:Mn2+(SZ2P:Mn2+), SrZn2 (PO4)2:Sn2+, Mn2+(SZ2P:Sn2+, Mn2+) 荧光粉. 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和发射光谱详细研究了荧光粉的物相和发光性质. 在SrZn2(PO4)2 基质中, Sn2+离子发射光谱是峰值位于461 nm宽带谱, 归属于Sn2+离子的3P11S0能级跃迁, SZ2P:Mn2+激发光谱由基质吸收带(200–300 nm)和位于352, 373, 419, 431和466 nm的一系列激发峰组成, 分别对应Mn2+离子的6A1(6S)→4E(4D), 6A1(6S)→4T2(4D), 6A1(6S)→[4A1(4G), 4E(4G)], 6A1(6S)→4T2(4G)和6A1(6S)→4T1(4G)能级跃迁, 因此, SZ2P:Sn2+ 的发射光谱与SZ2P:Mn2+的激发光谱有较大范围的重叠. 结果表明Sn2+对Mn2+发光有明显的敏化作用. 基于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公式和Reisfeld近似原理分析, 荧光粉SZ2P:Sn2+, Mn2+中Sn2+-Mn2+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属于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共振能量传递, 并计算出Sn2+-Mn2+离子之间能量传递临界距离Rc ≈ 1.78 nm. 通过改变Sn2+, Mn2+离子掺杂浓度, 实现了荧光粉发光颜色的调节, 在254 nm短波紫外激发下荧光粉发出较强的蓝白光. 研究结果表明SZ2P:Sn2+, Mn2+荧光粉有望应用于紧凑型节能灯照明领域, 随着半导体紫外芯片技术的发展, 有潜力应用于未来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领域.  相似文献   

9.
杨子元 《波谱学杂志》2001,18(3):209-214
按照叠加模型和微扰理论,建立了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D, g, g)与Al2O3∶Ni2+晶体局域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EPR参量决定了Al2O3∶N i2+晶体的局域结构. 通过考虑适当的晶格畸变,成功地解释了Al2O3∶Ni2+晶体基态很大的零场分裂和各向异性的g因子. 获得了Ni2+ 离子上方最近邻的三个O2-离子偏向111〕晶轴0.603°, 而Ni2+离子下方的三个O2-离子偏向〔111〕晶轴0.598°.  相似文献   

10.
张连珠  孟秀兰  张素  高书侠  赵国明 《物理学报》2013,62(7):75201-075201
采用两维PIC/MCC模型模拟了氮气微空心阴极放电以及轰击离子 (N2+,N+) 的钛阴极溅射. 主要计算了氮气微空心阴极放电离子 (N2+,N+) 及溅射原子Ti的行为分布, 并研究了溅射Ti 原子的热化过程. 结果表明: 在模拟条件下, 空心阴极效应是负辉区叠加的电子震荡; 在对应条件下, 微空心较传统空心放电两种离子 (N2+,N+) 密度均大两个量级, 两种离子的平均能量的分布及大小几乎相同; 在放电空间N+的密度约为N2+的1/6, 最大能量约大2倍; 在不同参数 (P, T, V)下, 轰击阴极内表面的氮离子(N2+,N+)的密度近似均匀, 其平均能量几乎相等; 从阴极溅射出的Ti原子的初始平均能量约6.8 eV, 离开阴极约0.15 mm处几乎完全被热化. 模拟结果为N2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认识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微空心阴极放电 PIC/MC模拟 2等离子体')" href="#">N2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298 K下,密度为1.0 g/cm~3的水溶液中Ca2+,Mg2+,Cl~-的水化现象,得到了相应离子周围水分子的微观分布情况.发现在钙离子周围,水分子以其氧离子去靠近中心离子;而在氯离子周围,水分子则以其中的一个氢原子去靠近中心离子.通过分析三种离子的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曲线、水化数、水化半径,发现Ca2+的水化数和水化半径均大于Mg2+,即Ca2+的水合能力比Mg2+强.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本文计算所得的自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验所得结果.为了使模型更好的代表真实水溶液体系,本文还应用分子动力学和拉曼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Cl2水溶液.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随着浓度的升高,CaCl2溶液中Ca2+,Cl~-的配位数分别呈降低趋势.同时,随着浓度的升高,Ca2+,Cl~-的自扩散系数也呈现降低的趋势.作者推断这是由于浓度的升高,加剧了离子的微观反...  相似文献   

12.
龚宇  陈柏桦  熊亮萍  古梅  熊洁  高小铃  罗阳明  胡胜  王育华 《物理学报》2013,62(15):153201-153201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稀土离子Eu2+, Dy3+掺杂的Ca5MgSi3O12长余辉发光材料. 利用光谱学证明了在材料内部存在与氧空位有关的缺陷发光.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合成样品的发光及余辉性能, 发现氧空位对材料的发光及余辉均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发现氧空位发光可以向发光中心传递能量. 利用热释光曲线系统的分析了氧空位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Ca5MgSi3O12:Eu2+,Dy3+是一种潜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关键词: 长余辉 氧空位 能量传递 热释光  相似文献   

13.
Cd3Al2Ge3O12:Mn2+锗酸盐石榴石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室温下Cd3Al2Ge3O12:Mn2+(简称CAGG:Mn2+)锗酸盐石榴石的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在UV光激发下,在CAGG中Mn2+离子发射强黄光,这是基质到Mn2+离子无辐射能量传递的结果.Mn2+的黄发射带是由一个弱的红带和一个强的绿带所组成.讨论了这两个Mn2+发射带的起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ZrO2-Al2O3粉末的样品,并对样品在980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发射光谱可以发现,在可见光范围内有3个强的发光带,一个位于654nm附近的红光带和两个分别位于545nm、525nm附近的绿光带,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以下辐射跃迁:4F9/24I15/24S3/24I15/22H11/24I15/2.其中又以Er3+离子的4F9/24I15/2跃迁产生的红色荧光辐射最强.对其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三个发光过程都是双光子过程.对样品粉末进行了XRD检测,发现ZrO2主要以立方相为主,并且计算得到了这种立方结构的晶格常数.Al2O3固溶于ZrO2中,Al3+嵌入ZrO2后产生氧空位,导致ZrO2晶体的对称性降低,这种结构变化更有利于提高上转换效率,即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 关键词: 3+/Yb3+')" href="#">Er3+/Yb3+ 上转换 2-Al2O3')" href="#">ZrO2-Al2O3 荧光 稀土  相似文献   

15.
魏群 《物理学报》2009,58(5):3485-3490
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以尖晶石结构的ZnAl24:Cr3+,ZnGa24:Cr3+和MgAl24:Cr3+系列晶体为例,联系晶格局域结构,对三角对称下3d3离子2Eg因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中考虑了包括自旋与自旋相互作用、自旋与另一轨 关键词: 2Eg因子')" href="#">2Eg因子 3离子')" href="#">3d3离子 尖晶石结构 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CaSc2O4:Er3+,Nd3+纳米晶。随着Nd3+浓度和激发波长的变化,详细研究了CaSc2O4:Er3+,Nd3+氧化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NIR)区域的发光特性。在808 nm激发下,Er3+离子的发光强度随着Nd3+离子浓度的增加出现增强。相对的红色强度也有轻微的增强。在980 nm激发下,Nd3+离子几乎不吸收980 nm的光子,只有Er3+离子的吸收和发射被发现。相对的红色强度没有变化。此外,在近红外光谱中,只观察到Er3+离子的发射,这与可见光光谱一致。详细的研究揭示了新型CaSc2O4:Er3+,Nd3+纳米晶在808 nm和980 nm近红外激发下的上转换发...  相似文献   

17.
ESR实验表明Ag在ZnS微晶中是以Ag+离子的形式存在,没有测到Ag2+离子的信号.以Mn2+为探针的ESR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发现,在ZnS微晶由立方点阵(β相)变为六角点阵(α相)的结构相变中,Ag+离子对相变的影响与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有关,当掺Ag量为5×10-4g/g时相变在1100~1200℃出现逆转现象.由Mn2+的ESR谱得出α相的朗德因子g为2.006,越精细常数a为6.76mT,β相的g为2.002,a为6.81mT.  相似文献   

18.
三元硅酸盐玻璃相中Al3+离子结构状态的MAS NMR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 NMR)技术对CaO-Al2O3-SiO2 三元铝硅酸盐玻璃(简称CAS) 中Al3+ 离子的占位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获得下列结论: 
1. Al3+在硅酸盐熔体中,大部分进入四面体替代[SiO4]4- 中的Si,成为网络形成子. 另有小部分Al3+ 在网络骨架之间,以六配位、五配位和其他配位形式成为网络的修饰子.
2. 设η=N(Al3+IV/N(ΣAl),即考察区域内,四配位Al3+离子数与全部Al3+离子数之比. 设γ=N(ΣAl)/N(ΣSi),即考察区域内全部Al3+ 离子数与全部Si4+离子数之比. 则单位四面体的非桥氧数(Onb/T)与η成反比. 对于不同的γ值,Onb/T下降的速率不同. γ值越大,下降的速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王磊  董杰  黄平  田跃  崔彩娥 《发光学报》2014,35(5):553-557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整齐有序,管径大小统一;不同的二价离子种类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余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324 nm波长光激发样品,由于Eu3+5D07F2跃迁,最强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26 nm处;不同离子掺杂样品的余辉性能按Ba2+、Ca2+、Sr2+、Mg2+的顺序递加,其中二价离子为Mg2+ 时,余辉时间长达287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用ESR方法研究了甲基紫精(MV++)与甲醇,乙醇及苄醇等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和光反应过程.结果发现,甲基紫精存在条件下,某些很稳定的醇类也可以发生光催化分解和光催化氧化的反应,甲基紫精在反应过程中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在无氧条件下,MV++/C2H5OH体系经UV光照10min后即可观察到很强的MV+离子基的信号,表明甲基紫精与乙醇分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当进行较长时间光辐照,则MV+离子基逐步消失而生成H原子和碳中心自由基。在通氧条件下进行光照时,则无MV+基信号而产生OOH基和碳中心自由基的信号.当体系中有一定量的水存在时,OOH基减弱而产生·OH基,且随着水量的增加,·OOH基的强度更为减弱直至消失,而同时羟基浓度则大大增加.另一个有趣而重要的现象是,对于MV++/苄醇体系,在通氧条件下辐照时可给出很强的超氧阴离子基O2-的信号,而MV++/甲醇体系可产生较弱的O2-信号.但是在无氧时甲基紫精的存在进行光辐照甲醇并不发生反应,而苄醇却可被甲基紫精光催化分解产生很强的苄氧基,羟甲基等自由基.本文详细地研究和讨论了甲基紫精与几种醇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和相应的均相光催化反应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